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天涯杂文】 诗歌中的公众性

编辑推荐 【天涯杂文】 诗歌中的公众性


作者:马新朝 童生,652.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8发表时间:2012-06-16 10:22:21

诗歌的真实,也就是存在的真实,世界的真实,人的内心的真实,这是检验诗歌最根本的标准。真实的诗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虚假的诗则是短命的。因此,检验一首诗的好坏,并不是以它的是否公众性为标准,而是以它的真实性为标准的。公众性有从众性的嫌疑,公众性、公众生活是游移的,可变的,随波而动的,模湖的,喧闹的,有时像风一样摆来摆去,它只是这个世界的某种表象。当然,公众生活不仅仅是一些重大事件,重大节日等,它应该是大于这些事件的公众生活总和。
  
   因此,诗歌必需追逐大众的说法是可疑的。
  
   诗歌史已经证明,那些追逐大众的诗,取悦大众的诗,大众最后还会无情地抛弃它。远的不说,就说近60年来,历次政治运动中那些影响巨大的诗,万人空巷的诗,今天又在哪里。并不是每一个浪潮的潮头都是正确的,这些带有公众性的潮头有时会转瞬即逝。而那些专门潮头唱颂歌的诗人,随着潮头的逝去也会消逝,甚至比潮头逝去的更快。相反,那些写出了某种社会真实,人的内心真实的诗虽然当时不受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会慢慢地从幕后走到前台,逐步被公众接受。朦胧诗就是一个例子,它在当时饱受争议,现在你不得不承认它。朦胧诗是那个时代公众诗的一个例外,它虽然也蕴含有公众经验的成份,然而个人性在诗中得了张扬和肯定。
  
   近30年来,中国诗歌完成了由对外部世界(谈不上客观)的简单描写,转向对于主观世界的描写,也就是关注个体,关注人的内心写作。这就是向内转。这种转变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意义重大。它的影响不仅是诗歌层面,也影响到了其它的文学样式,比如小说、绘画等。甚至影响到了公众生活。过去的非主流写作现在已经变成了主流写作,过去的主流写作现在反而成了非主流写作,偏居一偶,倍受冷落,这已经是不争的实事。这就是当下中国诗歌写作的真实状况。那些反映公众性或者公众经验的诗歌,那些歌颂性的诗歌,或者描写重大事件的诗歌,已经很少有市场,除非是一些重大节日或者纪念活动时还偶尔出现,在网络上几乎绝迹,甚至在官办的报刊上也很少能看到了。写公众经验的诗人已经不再受到大众的观注,甚至官办的报刊也很少发表他们的作品了。
  
   现在的诗坛,并不是官方报刊引导潮流,引导潮流的是网络和民刊的综合力量,它们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诗歌的流向。诗歌在这一点上与小说和散文不同,小说和散文仍然是以官方刊物为主导的。由于官办报刊对诗歌版面的不断挤压,诗人们很少有机会在上面发表作品,他们只好转移到网络上,网络是诗歌最大的平台。有不少已经成名的青年诗人从未在官办报刊上发表过作品,是网络成全了他们。
  
   由于网络的便利和自由,使诗人们的写作自由度扩大,探索性加强。可以说,现在诗歌写作的探索性是“五四”以来最好的时期。在敏感度上,官方报刊显得有些滞后。网络上的探索成果反过来又影响了官办报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现在的官办报刊上发表的大多数诗歌,与民办报刊甚至网络的诗歌距离正在缩小。一些个人性,内心化写作的作品,在官办报刊上已经大量出现。
  
   有人说,当下的诗歌冷落是因为诗歌向内转的结果,是因为诗歌偏离了公众经验,写了大量的个人经验所导致的。诗歌冷落不仅是诗歌内部的原因,更多的还有在环境或者说是外部的原因,像戏剧、音乐、小说等其它形式同样遭受冷落。首先,我们要厘清什么是公众生活,公众生活的定义和范畴。实事上,公众生活并不都是客观的外部世界,它仍然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只是个体的私人空间受到公众群体性的遮蔽和挤压。在中国相当长一段历史中,私人性是受到卑视的,是阴暗的,凡是公众性的都是好的,都是是光明的。我们的私人空间被公众性所替代,压抑而得不到释放。近30年来,诗歌主体的根本变化就是对个人性地尊重,就是在强大的公众性中解放着、抚慰着个人的私人性。诗歌的重要性也就是在这种个人性的不断障显中而格外突出。
  
   诗人们偏离公众性或公众经验,向内转,关注个人的内心和私人空间,是在向诗歌的真实性和艺术本身回归。现代诗已经变成了专业性很强的一种艺术,要了解它,是需要下功夫的。但它并不拒绝读者,当然这种读者是需要有诗歌知识的。这就是所谓伟大的诗歌需要伟大的读者的道理,反之,亦然。我想没有哪个诗人是拒绝读者的,有的诗人声称说他的诗是写给自己看的,我从来不相信这种说法,这只是一种策略,拒绝读者的诗人是不存在的,没有诗人会愿意把自己的诗永久地放在抽屉里。诗人们向内转,关注个人的内心,是对过往虚假的外部公众经验书写的一种反动,从而加强诗歌的真实性。虽然我们现在很少能够看到诗歌中的公众生活,这不一定是坏事。反而,公众生活中的诗歌正在增多,公众对诗歌是有选择的,对于有诗歌修养的读者来说,他们未必去选择诗歌中的公众生活,而是选择真实的诗歌。
  
   即然诗人们并不拒绝读者,它们反而渴望读者,渴望交流。它们只是尊重诗歌真实,也就是人的内心真实,他们是在用真实的诗介入公众视野,介入公众生活。也许有些人读传统诗习惯了,读公众经验的诗习惯了。不喜欢当下的这类新诗,但这有个适应的过程。诗与读者,读者与诗,这中间一定有一个桥梁,诗人们正在寻找这座桥梁
  

共 20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歌,源于生活。一首诗作的优劣,其评判标准就是没有标准。“公众性”的概念,有商榷的必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诗、读诗、写诗。“以真实性为标准”的论断,编者不敢苟同。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意像、意境和审美境界都堪称绝美的诗句,原本就是真实的“不真实”。欣赏作者的“大众情怀”。推荐阅读。【编辑:隔水望伊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禾        2012-06-16 23:13:33
  这篇文章对诗歌的见解可谓深刻独到.是的,诗歌在网络上的空间最大,只是,如今的诗歌更多的是小我的世界,只关心自己.是好是坏,我不敢妄断.
铁禾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