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指间★杂谈】也说端午

编辑推荐 【指间★杂谈】也说端午


作者:古月银河 进士,89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4发表时间:2012-06-18 14:42:06

上午,老伴买菜回来,顺带捎了一把艾叶,说是时候该挂上门楣上了。这才意识到今年的端午又快到了。坐下来,打开电脑,便有点想说些什么的欲望。那就顺时应景说说端午吧。
   端午的由来除了普遍认为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外,另有迎涛神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等几个版本。究竟哪个版本正确或更接近正确答案,史学界已争论了许多许多年,至今几乎也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就难下定论了。我们自己民族的节日,自己都没弄清它的由来和定义,听起来几乎有点可笑。但韩国人却在我们的糊涂中,意志坚定地说,端午节发源于韩国,是韩国人的节日。倒让我惊讶万分。不论端午属于哪种版本,但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吃粽子、划龙舟了,是有据可查具铁性的事实。那时的韩国还只不过是一片蛮荒的烂泥沼泽,连最低码需求本能的动物都难以生存,哪来的人类活动痕迹?没有人类活动痕迹,哪来的吃粽子、划龙舟习俗?所以,韩国人的扯蛋,可见一斑。
   说到端午,脑海里立即会浮现二件事。一是吃粽子。二是看划龙舟。
   关于吃粽子,在今天几乎并不稀奇了。现在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是在超市、餐馆,甚至大街小巷的流动小摊上,随时都可以看到粽子的身影。而且品种丰富、外观形美、包装精致。不知怎么回事,现在吃粽子是方便了,但怎么吃也再吃不出“粽子”的味道。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端午前,母亲就开始忙碌着筹备包粽子的原材料。比如,粽叶,母亲不会随便买街上出售的粽叶,而会提前几天自己回乡下老家去采摘家乡老宅后面竹林里最新鲜的嫩竹笋壳叶,这种叶因幼嫩又还没到抽出竹绒的时候,所以不会有竹笋的涩味。采摘回来用井水浸泡一二天左右,将竹笋的醒味除去。然后,再用老家的糯米,拌上春节腌制后一直挂在厨房梁上任土灶烟火长久熏染的腊肉丁、用灶火余温纹焦脆后的花生末,及芝麻、青花椒末、豆末等,在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包好,用温火慢慢地煮上一整夜。到端午早上,我们一觉醒来,便闻到浓浓的粽香,然后围着灶台,恨不得连粽叶也一起咀嚼下肚里。那时候的粽子,才叫那个真正的香。剥开粽叶,竹笋的清香扑鼻而来。细细的咬上一口,糯米的粘腻、腊肉的熏香、花生、芝麻、椒末、豆末的滋味交相生辉,直刺激着味觉翻江倒海,便有一种舍不得吞下的留念。
   再说划龙舟。在我的记忆里,端午看划龙舟,简至可以与春节放鞭炮比美。龙舟从高滩嘴出发,顺江向白滩渡口划去。龙舟上的青壮汉子赤着上身,尽情地展示着男性雄健的肌体,头上分别缠着用以区分参赛队伍的包巾。划舟动作刚劲有力,荡浆挥舞整齐划一,鼓劲的呐喊声铿锵豪放。配合着龙舟头上巨鼓敲出的震天声响,沿途观众人山人海,或鼓掌加油,或喜笑颜开。我们一帮孩子也顾不了是不是会被江水打湿了鞋,追逐着如飞的龙舟在江滩边狂奔,一路嬉笑,便象打破了一罐蜜汁。
   记得,有一年,我们学校新来了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姓陈,我们都叫他陈老师。陈老师具体姓名,现在已经想不起了。因为陈老师年轻,我们一帮平常调皮捣蛋惯了的孩子,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还经常在该他上课的时候,偷偷往讲台的抽盒里放进一只小老鼠,待他讲课从抽盒里拿粉笔,老鼠就会跑出来。陈老师虽是男的,但却非常怕老鼠。每当老鼠从抽盒跑出,陈老师便会被吓得不敢动弹。我们则非常开心地哈哈大笑。就是这个胆小的陈老师,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参加了划龙舟,而且在龙舟戏鸭中,一人独抢了三只戏鸭,夺得了头冠。从此,我们再也不敢小瞧陈老师,而且还慢慢地喜欢上了他。我的语文成绩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好转,并逐步得到提高的。
   “文革”之后几乎不怎么划龙舟了。倒是这些年又开始兴起划龙舟来了,且一年比一年规模大气派大,但却多了不少商业元素,怎么看着怎么别扭。例如,好好的一个龙舟赛,龙舟舟身上涂满了广告、划舟队员服饰上印着广告、赛场四周更是广告林立,让人弄不清是来看龙舟比赛,还是在逛商品展销会。更令人诧异的是,赛段显著地点都搭架起五颜六色富丽堂皇的“观礼台”,坐上一大群官吏商贾。然后在台后数米远的地方用橡皮绳子拉出一条隔离带,禁止平民百姓越界。如此,老百姓就只能远远地站在台后,不是看龙舟,而是看着官吏商贾们的后脑勺。当然,你要不愿意看别人后脑勺,也尽可登上“观礼台”觅得一只塑料小凳,不过,这个小凳几乎不那么好坐,据说,每只小凳的价格通常会高达三五百元。
   一年一岁一端午。一个民族历经了几千年沧桑,必然会有他自身的文化沉淀。传统节日的延绵,是古老文明的积淀,也是现代科学发展基石。尊重民族习俗,弘杨民族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让传统节日恢复本来面目,少一些人为附加的铜臭味,民族节日或许重现光彩。
  
  

共 19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端午、中秋、甚至春节,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俗节目,节味越来越淡,甚至时下的年轻人,时兴起过上了洋节,脸上洋溢的笑容并不比这些民俗节少,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记忆深处所保留的原汁原味的专属节日的味道还会回来吗?心里不由会打起鼓,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如果没落在现代文明里,那无疑是遗憾的,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多的人变得重新重视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依然可以吃到那透着浓浓香气的粽子,依然可以看到充满野性力量的赛龙舟。感谢来稿分享,推荐阅读、品评,并期待更多精彩呈现指间,遥握,问安【霜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惆        2012-06-18 18:04:25
  现在国家都很重视传统节日,我们也要过好这些节日,过的有意义。
王者的忧伤
2 楼        文友:菊惆        2012-06-19 07:26:39
  问安老师。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王者的忧伤
3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2-06-21 22:13:25
  本文发表后,一直再没有仔细阅读。今日有闲,重读了一遍,竟然发现在复制粘贴投稿文章时,复制漏了最后一段,如下:
  
   这些年,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都具有法定假日了,说明国家以开始从基本上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件顺应历史潮流的好事。如此,也可扼断了韩国人的痴想疯长。
  
   老朽之疏,古月于此谨致歉意。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