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赏析】一直被曲解错用的名词与术语

精品 【江南赏析】一直被曲解错用的名词与术语


作者:且贪杯醉 举人,428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55发表时间:2012-06-19 17:00:36

(一)人之初,性本善
   实话讲“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很深。也实在不得不感慨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因为他们真的见性了。虽然那时候佛法还没传到中国,但这句话的意思跟佛经讲的基本一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可见圣人,不分古今中外,所教导的一定都是纯净纯善的。可惜现在人根本不了解这一点,妄自非议。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去查百度百科,基本上都跟你讲人出生,来到这个世间,本性都是善良的。这句话也不能说有什么错,但实在讲,会引起很多议论,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候,百家争鸣,那个时候就有所谓的“性善论”跟“性恶论”的争论,这个争论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因为其实你到了这个世间,就已经不是本善了。但我们还是得肯定人性本善。这就是我要讲“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
   “人之初”这个"初"并不是指你到这个世间来,而是你还未入胎之前,也就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佛家讲的自性。这个“善”也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具足”。什么具足呢?就是佛在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就是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见性之后对五祖忍和尚汇报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那为什么现在不具足了呢?其实还是具足的,只是因为你现在迷了。所以,佛在经上说“但因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什么时候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你的真心本性自然就现前了。这就是三字经接下来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什么?就是烦恼习气,所以你在六道里面是越染越严重。什么时候你明白了,不再迷惑了,你就得救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也绝对不是只传了五千年。相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绝对不止五千年。也就不得不佩服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老夫子一生当中没有发明创造,他所说所讲的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他是古圣先贤教诲的集大成者。
   这说的是儒家,儒家讲“止于至善”,但它讲的不圆满,只讲到了“人天”。佛法将这个说圆满了。所以,佛法传到中国,很快地就跟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了,现在讲传统文化,一定是儒释道三家,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好像是高中的时候读过。让我们要有怀疑精神,没错,做学问是应该要有怀疑精神,现代的物理学就是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上的。就是一个东西,你先对它产生怀疑,科学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是你会发现,一旦怀疑了,很多东西都似是而非了。就是说现在的科学也不靠谱,以前讲要么唯物,要么唯心,哲学管这个叫二分法。就是要么讲物质,要么讲精神,科学现在研究出来了,所谓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都是念头,念头的波动产生了物质。我们知道所有的物质都是细胞组成的,细胞分解下去,分子,原子,最原先的科学家发现分子,以为是最小的物质,现在知道了,原子里面还有电子,电子还不是最小的,还可以再分,就是微中子。其质量是电子的百万分之一,它的里面是空的。就是说物质其实是波动产生的。现在明白了,物质跟精神不能分割,有物质必定有精神,有精神必定也有物质存在。二分就是对立。
   佛法里面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叫极微之微,不是靠仪器,靠什么?靠禅定。八地以上的菩萨能入这个境界,八地以下的不行,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佛法里面讲一微尘,一微尘里面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多大?跟外面的世界一样大,微尘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微尘里面还有微尘,微尘里面还有世界,重重无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杨振宁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演讲时说的“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能相信吗?
   怀疑!佛法首先就是教你不要怀疑,怀疑你就什么也学不成。因为你没到那个境界,就相信佛说的吧!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什么叫如语,就是说得恰到好处,不多增一分,也不会少减一分。恰如其分。
   孟子,相信那也是佛菩萨再来,理上是讲得通的,事实没证明,因为没有暴露身份,但我们可以相信,应以什么身得度者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孟子,那肯定也是见性的人,那孟子说的这句话就要琢磨琢磨了。
   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让你不要执着文字相。你执着文字相,你永远见不到性。佛法叫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你也别去琢磨它什么意思,久了自然就悟了。悟了那境界就跟佛一样了,不可言说,就是这么一回事。凡夫成佛,其实就是一念之间,这些经典就是帮助你,就是薰,一门精进,长时薰修,真觉悟了,经典就可以不用了,非但不用了,你还不能再执着它,一执着,说明你还是没悟。打个比方,你乘船渡江,到了岸,你船不舍,你就上不了岸。船就好比是法,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孟子这句话其实佛有相似的说法。佛其实无有一法可说,若是说佛有法可说,那就是罪过。没说,怎么说了四十九年。佛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因为众生本来成佛,佛眼里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眼里看佛也是凡夫。苏东坡跟佛印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佛印说我看你就像一尊佛,苏东坡说我看你就像一坨牛粪。苏东坡还以为自得,回去跟苏小妹夸口。苏小妹就看出来了,这境界高下立判。既然你本来是佛,真成佛了,佛自然就没有说的必要了,因为大家境界都相同。问题是你现在迷了,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是个表法,其实是无量无边,就是应不同根性无量无边的众生。就好比医生开处方,针对不同人开不同的药方,这服药别人吃了病好了,你吃了难免就吃出问题来了。
   你琢磨一下是不是这意思,不是说让你不要相信书上的话,如果是那样的话,古人就没有写书的必要了。要知道古代的印刷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写一本书很不容易,更何况还要流传给后世,所以都非常的严谨,哪像现在什么人都可以写。古代的读书人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他们都希望找一个接班人能够继承自己一生的本领,不像现在人都喜欢藏私,做老师的都喜欢留一手。当然古人那种尊师重道也不是我们可以比的,有好的老师,自然也得有好的学生,不然这一门就算是荒废了,那多可惜啊!古代管这个叫师承,所以找一个接班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要是找不到呢?那就只好写书了。在后世当中有缘人看到了,他肯学,叫做古人的私淑弟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孟子,孟子不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学生里头最有学问德行的我们通常称七十二贤,这些人虽然都有名气,但是我们现在谈儒家,一定是说孔孟。可见孟子的地位之高,孟子的一生就是学孔子,孔子虽然不在了,他的著作在,他认真肯学,而且学得很像,比孔子当年在世的这些弟子都要好,这个不简单。孟子也被后世称为“亚圣”。
   (三)人定胜天
   你去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基本上的解释都是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界。可几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灾难频繁,世界各地灾变连连,你发现人战胜自然界了吗?没有,那这不就是空话吗?说句难听点的,人只有顺应自然界,才能够找到条活路。因为这是天道,自然的法则,你非得跟天斗,跟自然斗,你不是自讨苦吃吗?非得违背常规做事,你看看现在,就感得山崩地裂,地动山摇。你看老祖宗都不容易,给你植木造林,有的树木栽了上千年,你非得大砍大伐,导致土壤松动,洪水来了。洪水来了,给你个警告,你还不知道害怕,这回弄个泥石流,这整的。你不是自作孽吗?
   那难道这个词造错了吗?
   没造错,是我们自己理解错了。这说的是人的禅定到一定的功夫就能超越天道,也就能掌握自然。这不是说叫你去控制,去占有,去破坏,而是你应该去随顺它。就比如公鸡打鸣,母鸡下蛋,这是自然的事情,可你现在非得整个公鸡下蛋,母鸡打鸣,这就违背了自然。你看现在多少人干着这个事。四季常青的蔬菜,四季都能吃到的水果,六个翅膀的鸡,你说这叫正常吗?这就是科技带给我们的所谓的日新月异。人弃常则妖兴,现在这个年代妖得还不够吗?违背性德,伦常乖舛。什么是性德?五伦是性德,五常是性德,四维,八德。五伦,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五常,礼义仁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看看今天人们的所做所为,你就不会觉得奇怪,完全是自作自受。所以美国的科学家格雷格·布莱登先生(Gregg Braden)在谈到《2012》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段话:“2012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一个转机,只要地球上的居民,都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信念,不但地球不会毁灭,而且带到更好的走向。”
   可问题是有几个人相信呢?

共 34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的篇名为“经常被人曲解错误的名词与术语”,分别论叙了以下三个论点:人之初,性本善;尽信书不如无书;人定胜天。作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分别站在释、儒、道——主要是佛教(释)的立场详细地阐叙了自己的观点,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不过,像这样的哲学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佛教于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是有其适宜的历史条件的。那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疾苦,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焦渴的心灵看不到光明的前景,但是,因为佛教的传播,人们在佛教“来世享福”的信念中得到安慰,于是,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起来。尽管佛教倡导的是“善”,但倾向于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不能解释许多社会科学的命题。到目前为止,只有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哲学才是最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只有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诸多哲学问题做出正确的论断。这篇文章的好处是,对于喜欢这种探讨的朋友,它无疑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思考辩论的机会。推荐欣赏!问好作者!【编辑:笔耕潇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2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笔耕潇湘        2012-06-20 01:18:16
  本文的篇名为“经常被人曲解错误的名词与术语”,分别论叙了以下三个论点:人之初,性本善;尽信书不如无书;人定胜天。作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分别站在释、儒、道——主要是佛教(释)的立场详细地阐叙了自己的观点,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不过,像这样的哲学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佛教于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是有其适宜的历史条件的。那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疾苦,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焦渴的心灵看不到光明的前景,但是,因为佛教的传播,人们在佛教“来世享福”的信念中得到安慰,于是,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起来。尽管佛教倡导的是“善”,但倾向于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不能解释许多社会科学的命题。到目前为止,只有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哲学才是最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只有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诸多哲学问题做出正确的论断。这篇文章的好处是,对于喜欢这种探讨的朋友,它无疑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思考辩论的机会。推荐欣赏!问好作者!
正如哈代只写苇塞克斯,我的笔尖专耕潇湘大地。
2 楼        文友:笔耕潇湘        2012-06-20 12:40:45
  本文的篇名为“经常被人曲解错误的名词与术语”,分别论叙了以下三个论题:人之初,性本善;尽信书不如无书;人定胜天。作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分别站在释、儒、道——主要是佛教(释)——的立场详细地阐叙了自己的观点,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不过,像这样的哲学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佛教于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是有其适宜的历史条件的。那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疾苦,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焦渴的心灵看不到光明的前景,但是,因为佛教的传播,人们在佛教“来世享福”的信念中得到了安慰,于是,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起来。尽管佛教倡导的是“善”,但倾向于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不能解释许多社会科学的命题。到目前为止,只有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哲学才是最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只有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诸多哲学问题做出正确的论断。这篇文章的好处是,对于喜欢这种探讨的朋友,它无疑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思考辩论的机会。推荐欣赏!问好作者!
正如哈代只写苇塞克斯,我的笔尖专耕潇湘大地。
3 楼        文友:铁禾        2012-10-31 23:28:23
  好一篇细致的赏读篇章,写出了独到的感受,赞一个.
铁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