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山、一圣人,旅行札记

精品 一山、一圣人,旅行札记


作者:司药 探花,2201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73发表时间:2012-06-20 10:16:48
摘要:每个人都心存一座泰山;谁都是谁的集大成者。

回来一段时间了,那座山、那个人还时不时地闪念于脑海。总觉得有话要说,却又总觉得什么样的话对于那座山、那个人,都不能精准地表述他们传达给我的“意会”。洗涤感、震动感,在一次次翻看拍回的图片中,泰山、孔子,由一种模糊的概念清晰为一次次的辨析。
  
   【每个人都心存一座泰山】
   几年前,在旅行线路上,有华山,也有泰山,当时选择了华山,路过了泰山。理由很简单:泰山海拔不足二千米,又是十八盘那样的人工山路,又因历朝历代皇帝封禅祭天而身显名贵……海拔不高,贵族气过重,我这个“钟情自然,蔑视权贵”的叛逆者,只能对泰山走过、路过。几年后,与儿子一起,选择了泰山。从早晨七点到下午五点,从山上下来,在山脚下再次回望又隐在飘渺云雾中的泰山,不由地感喟:海拔不高,挑战并非极限,但如果“乐山”的我今生错过泰山,该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
   摩崖石刻广场、十八盘,他处无法复制、克隆,它独属泰山,是泰山自然、文化双遗产最显赫“之尊”。
   亲临泰山摩崖石刻广场,与看图片获得的心理感受,不可同日而语。
   说来奇怪,在山峰林立的区域,居然有这样一块空旷的开阔地!而开阔地上,蔚为壮观的高十几米宽数尺的不同规格的岩石,平整光滑,石质坚固,它们聚集在一起,天然天成一个石刻天堂。于是,从秦汉至建国,既有盛世皇帝唐玄宗洋洋千言的“纪泰山铭”,也有忧患之志抒发心臆的“与国同安”,既有唐宋清三代帝王封禅祭祀泰山的宏篇巨制之作,也有黔黎之说的“可摘星辰”,更有被覆盖的那些已无法辩认的模糊印迹,名被夺却气场不减……这些情态各异的摩崖,沐浴于朝风暮霭,一呼一吸间,满溢馥郁的文化气息,使得泰山以“中国天然书法展览”之华贵仪容,迷醉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
   泰山,因中国特色,因历史延承,其“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拨地通天,擎天捧日,名扬天下”的种种美誉,都有着触手可及的丰厚内涵,从而领衔“五岳之尊”,成为世界公认的、独一份的,集自然与文化于一体的双遗产名山。而对于登临泰山的旅行者,置身于深厚文化的“氧吧”,自会获得超能量的体力支持。
   十八盘,对于去过泰山的人来说,是一次性植入并永不消磨于记忆的。
   十八盘,是人力所工,也是自然之力。所谓人力所工,指的是泰山盘路沿中溪到玉皇顶,是古代帝王登封泰山的御道。十八华里,一步一级,依山就势,路是工匠所造,山是自然所为。
   太古代的第一次造山运动,从岱庙北到中天门,再到南天门,逐级抬升的三级断层,成形了泰山独特的“盘路”。泰山盘路,既有“快活三里”的平坦之路,也有促急峭峻的“三瞪眼”,尤其从对松亭向上,山势越来越陡,“慢十八盘”、“不紧不慢十八盘”、“紧十八盘”,一盘接一盘,迫得登山者抓狂:“还有完没完啊!”盘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呼,都想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看山跑死马”的南天门、玉皇顶望而却步。但只是“望”着想“却步”,真正到了十八盘的,没有“却步者”。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做崩溃状的大有人在,我却没有看到一个人选择转身。累死了、走不动了……永远只是嘴里的嘟哝,脚却把自己带到南天门,带到天街,带到摩崖石刻广场,带到玉皇顶。身在其中,也累到腿抽筋脸变形。累极时随意地摔坐在扶手墙边,听着自己挣得肺痛的大喘息,时不时地疑问:放着安逸不要,干嘛要遭这样的罪,吃这样的苦?“没事,快到了。”大汗淋漓的儿子手搭凉篷望望近在眼前的南天门,把背包换个肩,又起身向前。儿子的衣衫已汗湿,他背着我俩今天的全部补给,却依然轻快。仅是因为他年轻,体力充沛?
   有心理专家发表过权威的调查报告,说是热衷于极限运动的人,多有“自闭症”、“沟通障碍”等心理问题。原来还半信半疑,今天不以为然。看看自己,看看儿子,开朗爽快,既无自闭,也无沟通障碍,只是平素就喜爱开阔之自然,钟情雄壮之丛山,乐于时不时地挑战身体耐受的极限。我把这称作“爱山情结”,把具有“爱山情结”的群体称作“山友”,并给“乐山”一个绝对的理由:在几近阻塞、充斥利欲的现实场,在或自我保护的幽闭、或逼魇环境的适者生存中,时不时地需要一个自然场,肢体和神经都舒展开来,让自己坦暴于自己面前,辨析明了利欲背后的本我和本我需求,从而沉淀出一份“做自己”的爽朗和真切。
   心理学者学术报告所释读的因果逻辑枯燥而单调,我更习惯从十余次登封泰山的乾隆,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从沿途大大小小的摩崖抒怀言志,去揣摩古今山友们的心理基点。所以,我认定,之所以愿意忍受“十八盘”的“暴虐”,绝不是为了简单的游览,为了一些直观的泰山印象。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想获得这些,实在是可以像空调、零食相伴的宅男宅女们,足不出户,怡游天下。那么,山友们为什么选择登山?在泰山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打探下,答案意味深长,内涵绵厚幽深。
   在泰山,“向上”是一个最约定俗成的动作。是从众心理的怂恿?显然,这太没说服力。一对夫妻的对话颇具解释力,他们的无意之语堪称经典。夫望着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南天门,大喘气:太累了,不如坐缆车。妻也累,却脚不停地闷头走路,嘴不闲着:与其坐缆车花钱,不如在家乘电梯。夫脖子一拧:那你又是花钱又是费力地在这遭罪,不如在自家楼梯上上下下百十趟啊!夫妻对话让人忍俊不住。细想,也真是这么个理儿。如果仅论强身健体,登山与爬楼梯的功效异曲同工。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登山?又问了回来。
   一步一高,回望中山友们可以看到一路走来的一座座山峰,从仰视的高大变为俯瞰的矮小。“由大变小,由远及近”,既有征服者的成就,也有融入其中的归属感。我理解,在每个山友的心中,都有一座泰山。不同阶段的自己会面临人生历程中不同高度的山峰挑战。一座座山峰远看高不可攀、力不能力,待已在脚下,才发现自己的潜能原来如此博大。以为可以歇息,可以驻足时,远方,又有新的高峰呼唤和牵引,于是,山友们又整理行囊,一次次地选择登顶,一次次地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和成功,独享“我独坐须弥山颠,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的自省和顿悟。
  
   【谁都是谁的集大成者】
   在孔庙,我时不时地被一种沉静入骨的意识流动,裹挟、震撼,尤其这两个地方,我愿意穿越时空,沉淀时间,去伫立,去凝思回望。
   成化碑,被栅栏围着,伸手已不能触及。时疾时徐的雨点滴落在陶灰色的石面上,圆的椭圆的,深一个点儿浅一个点儿,视觉上有些迷离。成化碑披风戴月,五百年如一日,从明代一路“站”过来,“站”成一则昭示:“有天下者,诚不可一日无孔子之道也。”但我知道,不远前的某个时期,因为颠覆了孔子之道,我们的“天下”失了纲常、乱了伦理。怎么个失纲常、乱伦理?成化碑那触目惊心的横断,就是答案。
   虽然被三指宽的铁箍托住,被牢实的钢钉接起来,但断了的成化碑,不可能复原如初,一如当今再续的孔子之道,怎么都难回“之道”。其实,“孔子之道”于历朝历代一直都是一种理想。当年宗宪帝没有因为重修了孔子庙碑,而将登基初期“体谅民情,励精图治”的宏愿进行到底,保得万世太平的大好河山。是因为他个人晚年失了纲常、乱了伦理吗?我无意考证从前,只愿意从轻划耳边的微风中,倾听膜拜于成化碑前善男信女们的宿愿,品读国家在世界各地创建孔子学院的初衷。
   所谓“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五百年前,一国之君把孔子之道奉为“粮食空气”,成为统计者治国安邦、百姓居家度日的精神支撑;几十年前,革命小将用拖拉机暴力拉断成化碑,把“孔子之道”批倒批臭永世不得翻身;再十几年后,被文物保护者用栅栏用钢钉铁箍保护起来,被当朝政府作为“以德治国”的渊源寻证;再若干年后,在曲阜,在孔庙,重读孔子、弘扬国学的游客们,借着五百年续过来的阳光、雨丝和微风,从字迹模糊、笔画残缺的碑文上,一字一段辨别“仁礼”,认领“纲常”。
   一代一代由人铸就的历史,一波三折由历史演化的发展,成化碑静静的,心存波澜、面目如镜:曾经,哪怕被折断,它所蕴含的儒家思想从未断脉;而今,我们高调颂扬的传统文化,却已变轨。
   早些年,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要“以德治国”,要“仁和天下”,要“重塑礼仪之邦”。非常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构想,我却从中感觉到了“内虚”而悲凉、哀叹:仁、和、礼,“性本善”的“人之初”,到了现代却要用国家机器“强制执行”。那么,我们人性中最本质的善呢?不由地想起“八荣八耻”,想起鹦鹉学舌般地背来背去,以应付各类精神文明检查团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觉得滑稽,不觉得更像游戏吗?疑问深重,嘲讽凝在嘴角,成化碑陶灰色的面目,依然声色不动,不答自明:断了脉的文化,仅靠卫道士空洞虚无的口号,政府外强中干的粗暴干预,是找不到来路、打不通去途的。怎样才能承袭纯正的“孔子之道”,并将之与时俱进地化作治国、民生之伦理、纲常,于国民,是素质,于政府,是根基。
   大成殿,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殿前檐十根雕龙石柱,龙姿飞扬,令紫禁城的龙柱相形见绌。大成殿号称宫殿建筑中的前所未见,而我非建筑研究学者,我的目光锁定在“集大成者”和“斯文在兹”两块牌匾。从前,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重修庙宇,以示政治主张、精神趋向,今天,我站在大成殿,揣测:二千多年前,携弟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文化和思想的孔子,可曾想到身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名?
   孟子是懂他的。他把孔子儒学思想整理汇集成体系,除了个人力量“推介传道”,还荐举给当朝国君。讲求“仁礼”的孔子之道,讲求“和合”的儒家思想,被春秋后期苦求治国之策的帝王奉为至宝,为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视做人间仙境,于是,孔子被尊崇为“圣人”,被供奉于庙宇,以至于到了现代的今天,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还在为“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政治主张的当朝政府,提供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因果的精神支持。“文化治国,以德治国”,国家领导人对内以传统国学打造“和谐社会”,对外以“孔子学院”做文化渗透,内外合力,向世界成型强势的中国姿态。
   “孔子已成为我们对内治国、对外扩张的一种文化,一个符号。”如果说,这样的定位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温软度日的民间女子太宏大、太宽泛,那么,看着肃穆地立于大成殿的儿子,我想得更多的,是我们在仰视孔子时,更需要对自己的内心做一种俯瞰:在现代、后现代的社会,我们该做怎样的修为,坚持人性中最本质的善美,该做怎样的固守,与人类文明无缝对接。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物体的基础元素都是蛋白质,是核糖核酸,但组合成形后的个体,却人生各异,思想纷繁。孔子可以倚他的执着赢得“成圣成尊”的华贵殿堂,“成圣成尊”的学术体系,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执着,何尝不是也在为自己建立一座殿堂,建立一个精神体系:坚持信念,坚定意志,成就一座能够让我们端坐其中的殿堂,“斯文在兹”,做自己人生和生命的集大成者。
   挣脱云层的阳光,把我的影子清晰地刻在身旁,我走,它也默默地跟着。
   在孔庙,我总是不由地怀想,我们这些现代人,生存境况、文化持念已与千年前不同,那么,对孔子这个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这个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我们学些什么,感知些什么呢?
   在曲阜,儿子令我惊讶,欣慰,羞愧。
   曲阜因孔子知名,我们因孔子而去。可在“三孔”的时间,总共不过五小时。五小时前,孔子对于我来说,还只是书架中的一个人一本书,五小时后,这个人这本书从书架上走下来,是一个我刚刚躬身道别的圣贤师者。
   曲阜游客如织,孔庙香火很盛,接踵摩肩的人群、袅袅升腾的烟雾、虔诚膜拜的神情……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精髓,几小时就可以“入道,入门”?
   在孔庙,儿子时而驻足凝望,像是要看透什么,时而不住地疾走,像是要追随什么,他的少年老成让我惊诧、羞愧:在孔子面前,显然,儿子走在了我的前面。背景资料、典故诗词,款款道来,完全不是为了旅游应景,用了上句不接下句的“临时恶补”。
   “到此一游”的人们照例摆POSS,拍照片,来去匆匆,儿子旁若无人的静默时静默、恭敬站立时恭敬站立,让我欣慰地看到“礼仪仁和”乘着二千年时光之舟,“安全着陆”于现代。儿子不是什么儒学教士,但他的状态,在我看来,已是“入门入道”。内心深处,悸动了一下、又一下,无以言诉的失落,弥散开来。那个破四旧的文化颠覆时代,对我这一代人的传统和文化,已如拉断的成化碑,再补再修,也不可能消融断痕。所以,与儿子在一起,我很有压力,时常羞愧。
   儿子这一代曾被自以为吃过苦、参得透人生的我们,无比悲哀地界定为,垮掉的一代。八0后集中的人格特质是标榜自我、个性飞扬,他们既不如我们,虽被强制洗脑却具执着和盲从的韧劲,还又缺失传统文化的延袭和滋养,无知无畏,他们“裸猿”般在“原始丛林”里“裸奔”,惟以物质享受为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是这样吗,果真如此吗?在孔庙,从儿子身上,我看到了更接近人性的一代人,他们痛苦,他们快乐,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印证和塑型着自我,他们正在把“人”这个中国字写得极尽伸展。
   现在的儿子把孔子之类的国学视为“好东西”,欣赏、认同并接受,活得文艺而文化。“论语、孔子,这么好的东西,读高中时,读得咬牙切齿,诅咒恶骂,丝毫感觉不到美和道义。那时所学,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得分,无聊无趣至极!”多年过去,想起高中时因抵触情绪而差点错过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儿子依旧显得很激动,我却暗自松了一大口气。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说:没有比作用于人的思想更厉害的“核武器”,而中国标识的“核武器”,就在孔庙,在孔子之道,并已辐射到了现代、后现代国人的身上、心中。
  

共 543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都心存一座泰山】,泰山五岳独尊,很多人都慕名而至。但游览的感受却是各不相同的。作者的感受却是:“……在每个山友的心中,都有一座泰山。不同阶段的自己会面临人生历程中不同高度的山峰挑战……”作者把这归纳为“乐山情结”,自有情趣。想来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和成功,那种“我独坐须弥山颠,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的感受一定是无限美妙的。【谁都是谁的集大成者】,作者带领儿子参观孔庙时所见所思。对于“孔子之道”的演变和发展及其与治国之间的联系都作了深远的思考,尤其是晚辈视孔子之类的国学为“好东西”,令作者感到欣慰,由此看到了希望,我们也都从此看到了希望。本组札记,内容丰富,思想精深,表达绵密,不愧为江山宗师!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红尘无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2-06-20 10:19:31
  登一次泰山,收获如此之丰,庆幸。只是编辑不周之处,还望药多谅!
2 楼        文友:夏冰        2012-06-22 00:30:19
  此篇脱离了一般游记的落套之处,彰显司药深刻的思想性,语言畅达,运笔到位,值得品赏。送上问候!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3 楼        文友:司药        2012-06-22 01:15:08
  感谢红尘受累编辑药文。问好。同样问候夏主。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4 楼        文友:累了请抽支烟        2012-06-22 01:22:33
  烟为司药之精品文,送上金圣石300。祝贺司药又出新作。
漠视三千
5 楼        文友:嫣儿        2012-06-23 07:23:32
  读药文别有一番风味,好文!祝节日快乐!
6 楼        文友:古蒲        2012-06-23 07:48:58
  别有韵味之作。拜读了,问好端午节快乐!
我是您不经意间忘却的一个人,您是我无意之中想到的一个人。
7 楼        文友:司药        2012-06-23 15:02:02
  感谢各位关注药及药文。同祝节日快乐:)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8 楼        文友:铁禾        2012-06-23 23:16:43
  这不是一般的游记了,内容丰富,蕴藏深厚的思想。真是好篇章。
铁禾
9 楼        文友:铁禾        2012-06-23 23:17:35
  特为作品献宝和积分,祝愿创作更上新台阶.问好药老师.
铁禾
10 楼        文友:晋忻李        2012-06-24 11:09:38
  历久弥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从咒骂到敬畏,可见儿子并非垮掉的一代,而是渐趋更加理性与成熟的一代。问好司药。
晋忻李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