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江南小说】棋王

精品 【江南小说】棋王


作者:唐瓷 布衣,34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29发表时间:2012-06-29 21:16:34

不是前言
  
   一陋室,无电视,无电脑。
   一鄙人,一本书,一支笔。
   书是那一剑,古龙的风情。
   笔是万丈豪情,一片丹心。
   棋在心中,国耻在心中。
   卢沟桥是一局棋。
   钓鱼岛是一局棋。
   世事如棋,不变的是精神。
  
   也是前言
  
   高峻陡立,林深树茂。
   传闻象山住着一群神秘的“幽灵”,夜间就会出来吃人,专吃坏人。
   虽然谁也没有见过。
   人们只用来吓唬夜间啼哭的孩子。
   但从来没有人怀疑他们的存在,就像从来没有人怀疑象山宝藏的存在。
  
   一
   象村坐落在象山脚下,是进入象山的唯一入口。
   象村依五行八卦而建,外人根本找不到象山的入口。
   即使是象村的村民,也只有极少数人掌握这个秘密。
   象山是神秘的世外桃源。
   象村村民死后才能进入象山。
  
   二
   象村有一百多户人家,人人会下象棋。
   据说就算只有几个月大正在啼哭的婴儿,只要一听见对弈声,立即会停止哭声,神态随棋局变化而变化。
   紧张,叹息,喜悦……
   几百年来就是这样。
   象村的来历很简单。
   从前某朝象棋国手避难举家隐居于此,时过境迁,当朝廷不再追究他的过错后,他的棋艺慢慢被人发现。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向他请教、挑战。
   输了的人大多心甘情愿留下拜师学艺,不肯离去,渐渐便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宝藏是国手亲手埋下的,地点只有历代棋王一人知道。
   现在仍然常常有人来象村挑战。
   但很少有人见过棋王。
   因为他们通常在没见到棋王前就已经输的心服口服。
   现在的规矩是,输了,随便走人,不服,欢迎随时再来。
  
   三
   棋王是国手的后代,姓龙,排行第五,人称龙五,更多的人都喜欢尊敬地叫他一声五爷。
   外界传言,五爷最厉害的一招叫“美人投怀”。
   “美人投怀”是一个陷阱,是国手当年独创的一个布局陷阱。
   五爷将它进行了改良,以致变得更加完美。
   有人说它就如一个绝世的美人在你面前翩翩起舞,香艳诱惑让人难以抗拒,最后不得不随着她的舞步快乐地进入陷阱。
   也有人说,“美人投怀”的另一个名称叫“傻生沉沦”。
   因为阵势一旦发动,对手就会像傻子一样心甘情愿在陷阱里一步步沉沦下去,无力反抗。
   还有人说,不到万不得已,历代棋王都不会轻易使用这个布局。
   因为发动阵势的人最后也控制不了棋面局势的变化,一样会在棋局中一步步沉沦下去,耗尽心力,同归于尽。
   五爷对这些说法只是笑笑,从不分辨。
  
   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象村未能幸免。
   鬼子的一个部队占领了县城。
   司令是石原。
   石原一边围剿八路军游击队,一边肆意烧杀掠夺。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不久,鬼子遭到了报应。
   鬼子的军官和士兵隔三岔五就莫名其妙地死亡或是失踪。
   石原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狗汉奸翻译帮石原想了主意,发现了“刺客”的踪迹。
   石原派兵一路跟踪,想要顺藤摸瓜,来个一网打尽。
   可到了象村附近的时候,“刺客”像是蒸发了一样,再也找不到踪影。
   石原亲自率队将象村翻了个底朝天,毫无所获,只好悻悻而归。
   一面却派出明哨暗哨昼夜不分地盯住了象村……
   人们都说是象山的“幽灵”出来惩恶扬善。
   石原不信,他要设计钓出这群“幽灵”。
  
   五
   县城大戏院。
   擂台。
   挑战中华象棋高手的擂台。
   擂台左书“以棋会友”,右书“日中一家”,横批“东亚共荣”。
   石原家族是日本的象棋世家。
   石原是日本国内超一流棋手。
   狗翻译建议石原一面盯死象村,一面借此擂台打击和摧毁国人的反抗意志,逼迫五爷现身,撬开象山的入口,抓住“刺客”,找到宝藏。
   五爷下令所有象山村民均不得打擂,违令者一律逐出象村。
   村民虽有蠢蠢之心,也只好憋下气来,暗中打听一些有关擂台的消息。
   第一天,县城七大年轻棋手败下阵来。
   第二天,一代宗师“排云一鹤”在第三关弃子认输。
   第三天,金盆洗手多年的柳大先生与石原苦战六十回合,吐血而亡。
   ……
   不到一个星期,远近稍有名气棋手都铩羽而归。
   再也无人敢于应战。
   石原将擂台的对联换了。
   上联是:棋中乾坤大欺你东亚病夫。
   下联是:局外日月长看我耀武扬威。
   横批:贪生怕死。
  
   六
   象村。
   小山家。
   枯黄的油灯。
   几个愤怒的脑袋。
   小山,你去劝劝师傅,让我们去打擂,杀他个狗日的。脾气火爆的二师兄拳头捏得紧紧,眼睛想要冒出火。
   是啊,你是师傅的关门弟子,师傅平时最疼你,你去说说,师傅可能会答应的。四师兄附和二师兄的提议。
   其他师兄也纷纷附和。
   小山苦着脸说,我向师傅老人家提过好几次了,师傅就是不答应,说如果我再提打擂的事情就先将我逐出象村。
   我是忍不下这口鸟气了,就是逐出象村,我也要将石原老鬼先碎尸万段。明天,我自己去打擂,输赢都与象村无关。愿意去的,去我家商量对策,不敢去的,睡觉。谁敢偷偷告诉师傅,哼!
   二师兄话未说完,人已到了门外。
   师兄们也都跟了出去,剩下小山一人左右为难。
   五爷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
  
   七
   笑了。
   看到象村棋手来到擂台,石原笑了,笑得像是一只老狐狸看见了送上门的鸡。
   二师兄也笑了。
   没等他出手,师兄弟们已经杀到了第三关。
   小日本的棋艺不过如此。
   二师兄甚至想好了回去后如何向师傅吹嘘。
   小山感觉有些不对,但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
   小山劝阻不了二师兄。
   二师兄的决定也没人能改。
  
   八
   输得很惨。
   象村所有人的性命都被二师兄输了。
   石原开出的条件太诱人。
   二师兄不忍心拒绝,象村所有棋手都不忍拒绝。
   象村所有棋手无论谁能过第三关,都算赢,日军退出县城,石原自己拆除擂台,并献上项上人头。
   输了需交出象村所有人的人头。
   二师兄不信这个邪,签下了生死状。
   石原在第三关摆下的是残局。
   谁先走谁输的残局。
   无论走哪一步都一样。
   输,就是死。
   象村棋手没见过这个残局,所以输了。
   他们只想着该如何走好每一步,没有想过让对方先走。
   他们走了进去,却没想着怎么走出来。
   所以输了。
   他们输了全村人的性命。
  
   九
   输了就得认账。
   这是五爷的原则。
   不管怎么输的都一样。
   二师兄跪在五爷的脚下,狠狠抽着自己的嘴巴,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来。
   全村人到齐了,四百六十八口。
   没有人哭,也没有人责怪二师兄。
   石原拿出二师兄签下的生死状。
   鬼子的枪手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十
   如果,你的,告诉我象山入口的,我的,将他们统统的,放了的。石原对五爷说。
   五爷不答应。
   我们棋手的,不妨棋局上解决问题的。你的,赢了的,我的,将他们都放了的,你的,输了的,交出“刺客”的,挖出宝藏的。
   五爷沉思片刻,说,好!我输了,告诉你进山入口,亲自带路助你剿灭游击队,献上宝藏。要是你输了,你们不但要放人,还要给我马上滚回日本去,永世不得踏入中国半步。
   八格!
   石原的副官山本气势汹汹拔出军刀,上前直指五爷胸口。
   山本是石原门下最得意的弟子,一身棋艺已尽得真传。
   五爷毫无惧色挺身而上,说,不然,你就是将我们全村人都杀光了,也不可能找到进山的入口。
   挥了挥手,副官退下。
   盯着五爷看了足足五分钟,石原换了一副笑脸,呦西,呦西,我的,答应的。
   五爷朗声道,时间你定,地点就在象村祠堂,如何?
   见石原有些狐疑,五爷说,龙门绝招向不外传,对弈之日,你尽可带上些耀武扬威的纸老虎来长长见识,也为我们之间做个凭证,我要让祖师爷亲眼看到你们被杀的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环视了村民一周,五爷悲愤地说,你抓了我们这么多兄弟姐妹,难道还怕我有什么阴谋吗?
   呦西,你的,误会的,我的,请他们做客的,我们的,朋友的。三天,我们的,祠堂的见。你的,使诈的,他们的,死啦死啦的。咔嚓。石原推了推眼镜,阴笑着做了个杀头的动作。
   五爷扭过头,“哼”了一声,不送。
   石原将村民都带走了。
   村民从五爷身边经过,看见了他眼中的泪花。
  
   十一
   三天后。
   游击队成功袭击了县城的鬼子。
   象村村民被解救出来。
   游击队和村民赶到祠堂,祠堂已经被夷为平地。
   五爷倒在祖师爷像边,脸上带着微笑。
   小山在五爷身上找到了那本象棋秘籍。
   秘籍的最后一页写到,棋道人道,顺应天道。少行杀戮,可得延年。国难当头,人人有责。杀身成仁,方为丈夫。寻我宝藏,龙的精神!
   五爷被安葬在象山。
   象村村民加入了游击队,成了一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队伍。
  
   十二
   队伍里,常有人绘声绘影地讲述五爷和石原之间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最后一战。
   说法很多,但大多数人只认同小山讲的版本。
   战斗闲暇,战士们都会要求小山再讲上一遍,每次都听得热血沸腾。
  
   十三
   时间:那天。
   地点:象村祠堂。
   棋局已经摆好。
   石桌铁棋。
   祖师爷面前早已冉起三柱袅袅的清香。
   五爷一袭长衫,端坐主位,执红。
   石原部下精兵强将均已出动,呈环围之势。
   各门皆有岗哨。
   山本坐到五爷对面。
   擂台上,山本把守第二关。
   棋风,快。性格,猛。情绪,躁。
   石原说,三局,输者先行,第一局猜先。
   五爷微微颔首,做了个请的姿势,说,我国乃堂堂礼仪之邦,无论你们来我国何种目的,远来是客,理当先行。
   嗨,请多指教。
   山本起手进了三路卒,“仙人指路”。
   五爷微微一笑,拈起七路兵,针锋相对地向前挺进一步,顶住了山本的三路卒。
   山本有些迟疑。
   五爷含笑说,任谁敢欺我兵士,掠我疆土,我必叫他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
   山本的脸绿了。“啪”的将五爷的七路兵吃了。
   接下来,经过红相七进五,黑卒三平四,红马八进七,黑卒四进一……几个回合交换,山本为了保住过河的小卒,最后是手忙脚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第二局。
   小泉。
   小泉是石原的师弟,把守擂台第三关。
   棋风,凌厉。性格,顽强。擅长,当头炮。
   小泉吸取教训,架起拿手的当头炮,一副杀气腾腾的攻势。
   五爷飞象应对,筑起铜墙铁壁,守土固若金汤,让小泉找不到半点侵入的破绽。
   二十五个回合,五爷抓住时机,将小泉一孤车陷入阵势,生擒活捉。
   苦撑五十八回合,小泉只剩最后一士护将,五爷尚有一马双兵。
   小泉羞愧让位。
   第三局。
   石原。
   石原坐下,一挥手,背后走出棋手九名。
   九名棋手将棋具一一摆好,端坐于前,正好将五爷和石原围在中心。
   这九名棋手把守擂台第一关。
   各有擅长。
   常同时出击,犹如一人持九种不同的武器使九种不同的招数,亦如以九人之力强加一人之身。
   五爷,我们的,见识你的绝招的,还望成全,请。石原向五爷点头示意。
   五爷早料到小鬼子无耻,想不到会无耻到这个地步。
   五爷起身,走到祖师爷像前叩首,今天弟子龙五要借祖师爷龙威打开杀戒,请祖师爷助弟子马到成功。
   回座。
   闭目。
   “盲棋”应对小日本十大高手。
  
   十四
   后来呢?后来呢?
   在众人迫不及待的追问下,小山带领大家走进了当日激烈的场面。
   二十多个回合。三个棋力最浅的小日本认输。
   三十多个回合。又有三名棋手认输。
   四十几个回合。最后三名棋手认输。
   一百零八个回合。五爷和石原的兵力皆消耗殆尽,已然成了和棋的局面。
   我们的,和棋的,你的,绝招的,嗯......石原一边说,一遍作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五爷身子微微晃了一下,看不出到底是摇头还是点头。
   “我们规矩的,你的,三局全胜的,赢,现在我们的,和棋,是五爷的,输了的。”
   五爷“哇”的一口鲜血喷出。染红的棋盘像是刚刚厮杀结束的战场,悲壮而苍凉。
   一颗颗鲜红的棋子像是一具具惨烈的尸体。
   “输了的,就应该信守承诺的,入口的,要告诉我们的。”
   五爷挣扎着抬起头,用微弱的声音说,凡是战争,一经开始,就永远不会有和局,且看我最后一招怎么赢你。
   见石原等人都围了过来,五爷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帅”向石桌一按,大喊一声——“杀身成仁”。
   只听“轧轧轧”几声过后,然后是“轰隆隆”连续几声巨响,祠堂在瞬间便被夷为了平地,残砖碎瓦间散落着一个个沾满鲜血的棋子......
  
   尾声
   五爷到底用没用绝招?
   有没有绝招?
   小山也不能回答。
   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小山总觉得五爷是在对着自己喊。
   一声,一声。
   一直喊进每个人的心里。
   (完)

共 47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篇文字读下来,几乎就没停顿过。真的是一气呵成,丝丝入扣,情节不算怎样的跌宕,但已足够吸引人的目光。“不是前言”的部分,似是在交代着作者写这篇文字时的心里背景“棋在心中,而国耻也在心中”。引史而说今“卢沟桥是一局棋,钓鱼岛也是一局棋,世事如棋,不变的是精神”,也似是在说着作者心中某种忧心的境域,读来让人深思。“一鄙人,一本书,一支笔”书是古龙的《那一剑的风情》,而手中的这杆笔是万丈豪情,也是一片赤诚丹青。笔,亦是兵器也,“但欲以三寸笔锋,写出七尺立锥之地”,一人,一笔,就是千军万马。那种一笔在手,天下唯我的豪情,大气而磅礴,引人敬仰。而关于三四十年代的那段历史,编者也曾想说过许多,但是又不知该如何去诉说,幸好,有作者的这一篇文章。文虽不长,却深入浅出,描绘的那段往事,那段往事里的那些人,棋王,小山,二师兄,迎战石原的那一个个不屈的国人……每一个都很饱满丰润,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似是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一样,让人不自然的身临其境。故事由象山的传奇——象棋开始,几乎每一个象山人从生下来便会下棋,而其中又以棋王为尊。象山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此时的象山似是“桃花源”一样的仙境般的存在,然而日本人的侵略,打破了象山的平静。中华民族向来是不会屈服的民族,抗战便成为了那时唯一的出路。我们跟随着象山只捉坏人的“幽灵”、跟随着棋王的一举一动,或揪心,或忧虑,或欢喜……直至最后棋王以“请君入瓮”之局,与敌人一起“玉石俱焚”,棋王以身殉国。编者深感棋王大义,只是在觉得壮烈的同时又不免觉得太过悲悯。“国弱而个人太强,总要吃亏”此时的编者脑子里总在盘绕着这样一句话。编者不甚懂棋,却听太多的人说过,人生如棋。想来亦有道理吧。问安作者。拜读大作,甚感荣幸。推荐共赏。【编辑:复姓凌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3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复姓凌云        2012-06-29 21:23:24
  读完引人深思的文章,以史明鉴。记得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去忘记。不希望历史重演,不希望再有棋王的壮举。国弱而民强,民众自要吃亏。只有民强而国更强,才是王道。问安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2 12:57:32
  多谢鼓励!
2 楼        文友:复姓凌云        2012-06-29 21:23:28
  读完引人深思的文章,以史明鉴。记得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去忘记。不希望历史重演,不希望再有棋王的壮举。国弱而民强,民众自要吃亏。只有民强而国更强,才是王道。问安作者。
3 楼        文友:复姓凌云        2012-06-29 21:24:53
  通篇文字读下来,几乎就没停顿过。真的是一气呵成,丝丝入扣,情节不算怎样的跌宕,但已足够吸引人的目光。“不是前言”的部分,似是在交代着作者写这篇文字时的心里背景“棋在心中,而国耻也在心中”。引史而说今“卢沟桥是一局棋,钓鱼岛也是一局棋,世事如棋,不变的是精神”,也似是在说着作者心中某种忧心的境域,读来让人深思。“一鄙人,一本书,一支笔”书是古龙的《那一剑的风情》,而手中的这杆笔是万丈豪情,也是一片赤诚丹青。笔,亦是兵器也,“但欲以三寸笔锋,写出七尺立锥之地”,一人,一笔,就是千军万马。那种一笔在手,天下唯我的豪情,大气而磅礴,引人敬仰。而关于三四十年代的那段历史,编者也曾想说过许多,但是又不知该如何去诉说,幸好,有作者的这一篇文章。文虽不长,却深入浅出,描绘的那段往事,那段往事里的那些人,棋王,小山,二师兄,迎战石原的那一个个不屈的国人……每一个都很饱满丰润,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似是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一样,让人不自然的身临其境。故事由象山的传奇——象棋开始,几乎每一个象山人从生下来便会下棋,而其中又以棋王为尊。象山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此时的象山似是“桃花源”一样的仙境般的存在,然而日本人的侵略,打破了象山的平静。中华民族向来是不会屈服的民族,抗战便成为了那时唯一的出路。我们跟随着象山只捉坏人的“幽灵”、跟随着棋王的一举一动,或揪心,或忧虑,或欢喜……直至最后棋王以“请君入瓮”之局,与敌人一起“玉石俱焚”,棋王以身殉国。编者深感棋王大义,只是在觉得壮烈的同时又不免觉得太过悲悯。“国弱而个人太强,总要吃亏”此时的编者脑子里总在盘绕着这样一句话。编者不甚懂棋,却听太多的人说过,人生如棋。想来亦有道理吧。问安作者
回复3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2 12:57:54
  多谢精彩点评!
4 楼        文友:荷塘青青        2012-06-30 07:43:33
  问好师兄。人生如棋,棋王的精神,应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
回复4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2 12:58:14
  多谢师妹!问好!
5 楼        文友:零度枯木        2012-06-30 10:23:53
  结构严谨,笔力浑厚,朴实中彰显大家风范,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2 12:58:52
  多谢鼓励!
6 楼        文友:水陌格格        2012-07-02 12:22:34
  欣赏大作,很特别的小说,问好作者啊!天天开心啊!
我的世界,寂静无声。
回复6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2 12:59:28
  东施效颦而已,多谢,多谢!
7 楼        文友:或许不曾明白        2012-07-02 12:28:45
  人生如棋……
回复7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2 13:00:07
  每一步都很重要......
8 楼        文友:竹林第八贤        2012-07-02 12:29:27
  神作,想象奇特,气贯长虹,顶起!!
回复8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2 13:00:47
  见笑了,见笑了。多谢关注和点评。
9 楼        文友:鬼无影        2012-07-02 17:08:07
  神完气足的小说,是棋道,心道,气道,节道的完美糅合。
回复9 楼        文友:唐瓷        2012-07-03 13:31:54
  承蒙先生谬赞了,增添了我写作的动力。
10 楼        文友:铁禾        2012-11-11 00:05:34
  作品很有丰富的内涵的东西,可读性很强,精品当之无愧。赞!
铁禾
回复10 楼        文友:唐瓷        2013-01-24 15:58:00
  信手涂鸦之作,多谢鼓励!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