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记忆中的美味

精品 记忆中的美味


作者:16897766 布衣,10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3发表时间:2012-07-01 01:16:58

20世纪80年代,这是一个政治,经济青黄不接的年代,对于我们这些7、8岁的农村小孩来说,没有水果,没有零食,没有大鱼大肉,有的只是老一辈人凭借聪明智慧用随手可取的食材创造出来的美味,那些美食填充了我们童年的空白,刺激了我们舌尖的跃动……
   槐花饼
   槐花饼确切的说不应该叫槐花饼,是用玉米面和洗净的槐花和到一起做成的一种面食,像馒头。小时候在槐花飘香的季节,这种面食就成了我们大快朵颐的解馋食品。
   奶奶的手很巧,做槐花饼时,总能花样百出,把掺了槐花的玉米面团团捏成小兔子,小鸭子,在我们艳羡的目光里放进冒着热气的蒸屉里,我们就会吧嗒着口水等他们膨胀变大。
   一根烟的工夫,那槐花的清香就随着袅袅的水汽钻进我们的鼻子,我们的口水吧嗒得更响了。开锅了,我们迫不及待的你拿小兔子,我拿小鸭子塞进嘴巴里,一股槐花的清香,玉米面的甜腻顺着嘴巴滑进肚里,紧接着那股滚烫开始在胃里翻江倒海,我们开始后悔当初的鲁莽。看着我们痛苦的样子,奶奶笑骂:“馋嘴猴,谁叫你们这么心急。烫着了活该。”奶奶把调好的蒜汁端上桌:“蘸着吃,更好吃。”顿时,嘴巴里一点香,一点甜,一点辣,这种三味杂陈的美味醉得我们闭上了眼睛……
   在那个没有零食、没有水果的年代,奶奶灵巧的双手让我们在那美味的槐花饼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前几天看街上有卖槐花饼的,确实做成了饼子的形状,一元一个,有月饼那么大,两面被油煎的焦黄,吃到嘴里又香又脆,只是这种香是被油浸出来的香,缺少了槐花本身的那种清香。
   地瓜
   小时候家里种的最多的除了小麦,玉米,就是地瓜了。在那个粮食不是很富裕的年代,地瓜也成了我们果腹的食品。
   和玉米面熬成粥,加点水煮一锅,最朴实的做法却也让我们吃出了拔丝地瓜的香甜。
   最喜欢奶奶大锅熬的地瓜玉米面糊糊,切成丁的地瓜浸润在金黄色的玉米面糊糊里,喝到嘴里,地瓜绵软细甜,连带着玉米面糊糊的清香,我们会敞开肚皮喝上两大碗。
   记忆中的地瓜香甜可口,皮薄多汁,就是生吃都像苹果那样清脆多汁,决然不想现在的地瓜,不管是蒸,煮,烤,炸,吃到嘴里都味同嚼蜡,无滋无味。
   现在市场上卖的地瓜不光个头小的可怜,切成段熬成粥,还丝丝絡絡的不面也不甜。烤着吃,有那么一股浓郁的香味,吃到嘴里却也是不面不甜的。
   马子菜
   马子菜,学名马生菜,俗称晒不死,是农家地头最常见的一种野菜。生命力极强,拔下来在太阳下暴晒几天,一场小雨的滋润,他又会光嫩如新。
   在马子菜泛滥的季节,他就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佐餐好菜。最常见的有三种吃法,一是洗净了用开水焯过凉拌,一是直接加油爆炒,再就是剁碎了蒸成包子。
   凉拌很好做,就是把焯好的马子菜切成段,加入葱,蒜,盐,醋,最后淋点香油,吃到嘴里清爽可口,不一会就被我们几个小馋猫吃的只剩淋漓的汤汁。那点香油的香气加上马子菜的清脆,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恨不能把剩下的汤汁都喝掉。
   爆炒,就是把焯好的马子菜大火炒几分钟,撒点葱蒜盐出锅,说实话炒出的一点也不好吃,因为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舍不得吃油,只用那么一点点的油炒那么一锅菜,那味道就是开水煮青菜,只能尝出点咸味。
   虽然香油也是奢侈品,但是那个时候的芝麻纯,做出的香油味道也正,在凉拌菜上点一滴,整个屋子都香气绕梁。因此我们更喜欢吃凉拌的马子菜,其实也是为了闻那满屋子的香气。
   把马子菜剁成小段包包子,也是我们喜欢的吃法,哈哈,因为母亲会舀出一勺荤油(就是用肥猪肉炼出的油)拌菜馅,我们几个小馋猫围着面板看母亲不急不慢的把调好的馅料灵巧的包进赶好的面皮里,那馅料红红绿绿,因为加了荤油,有点发亮,衬着白色的面皮,煞是好看。
   包子出锅了,那荤油的香气刺激的我们直咽口水,咬到嘴里,那叫一个香,回想那吃相,总觉得自己是在抱着一个猪肘子大快朵颐。而那股香甜劲儿也深深埋进了我的记忆里……
   前几天回家,看地头的马子菜长得喜人,央求母亲做几个包子尝尝,母亲笑我:“又想忆苦思甜了,现在谁还吃这个!”
   母亲蒿了一把蒸了几个包子,哈哈,又可以吃到二十年前的美味了,我迫不及待的抓起来尝尝,可是吃起来不是那个味,马子菜又酸又涩,料是放足了,肉也放不少,吃起来却不香了。
   母亲叹口气:“又是化肥,又是农药,二十几年了,地里的土都变质了,再也养不出以前那么鲜嫩的马子菜了。”
   科技发展了,经济进步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不再缺吃少喝,肠胃都被鸡鸭鱼肉填的满满的,其实那些童年的美味还存在,只是我们缺少了品尝那些美味的饥饿。

共 18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可以吃出人间美味,和年代有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同时也展示了当时朴实、纯正的生活方式。而今,虽然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脱贫致富,而曾经让人享受过美好的东西,却渐渐变了味,这是件令人痛惜的事情。文章富有浓郁的怀旧气息和时代气息,并于无形中展示环境受到破坏之后为生活带来的直接影响,寄寓深刻,给人感思。 【编辑:冰煌雪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02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7-01 02:13:42
  记忆中的美味,真个儿味美,可惜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和感觉。文章带给人深切的感念,引发人怀想,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16897766        2012-07-02 15:16:46
  是啊,那些美味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2 楼        文友:夏冰        2012-07-01 21:51:41
  自然朴质一文,唤起人多少念想!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值得记住的东西。这些美味,相信会留在很多人心里。问候!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