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回访那日松

编辑推荐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回访那日松


作者:龙灏 童生,82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92发表时间:2012-07-01 09:36:04


   那日松蒙古部落位于莫力达瓦达翰尔自治旗额尔河乡境内,西面清幽幽的甘河水绕过巍巍的窟窿山汇入浩瀚的嫩江一直向西流去。这里树木繁盛,绿草如荫,附近居住着达翰尔、蒙古、汉等多个民族。当地卸任的村书记刘锁柱先生,依托风光绮丽的山川河流和淳朴的民族风情,打造了享誉莫旗内外的著名风景旅游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娱乐、观光、漂流的首选之地。
   在那日松蒙古部落不但可以品尝到蒙古特色的饮食文化,吃烤羊排、手把肉、传统的米肠、纯正的蒙古奶茶,还可以享受纯正的草原歌曲和马头琴优美的韵律。
   "经年琴声绕耳边,马头情牵香草原。英年早逝成新鬼,酒断琴弦泪凄然"。这是我写给琴师巴特尔的一首悼亡诗。
   几次到莫旗那日松游玩,印象最深的要数巴特尔,他既是地道的蒙古人,又是一个琴艺高超的马头琴师,他的演奏及富感染力,展现了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的无穷魅力。可惜的是他酗酒,仅32岁的年龄就因酗酒死在了那日松蒙古部落。他瘦弱的身材和酗酒后的那种迷茫和木纳一直在我眼前晃动,七年短暂的一瞬间,他死了,终觉可惜,没有妻室,孤独一人,喝死在这人际稀少的旅游之地,真有一种怅然的感觉。
   这里的原始创办人刘锁柱先生虽然不识字,但他做起了旅游产业,还有寺庙。他的虔诚无不带有迷信盲从的色彩。仅从他懂得打造蒙古文化这一条,还是应该肯定他的头脑的精明。尽管我和他谈了许多和文化相关的话题,他确实不懂其中的寓意。没有文化为主线,仅评吃喝的单一的美食文化,作为蒙古草原特色的旅游景点还是不够的。就像提起蒙古草原没有马头琴声,没有蒙古歌曲,没有马奶和哈达,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现牛羊",会失去许多噱头,让人不得不感到有些遗憾。不过他在东北林大科考活动的启发下,又开发了一棵大兴安岭以北最古老的落叶松项目。据专家说这颗古落叶松已有1500年的历史,刘锁柱先生刚刚请高僧开了光,他告诉我,只要模一摸就能长寿,系上一条红布更能祈到幸福吉祥。我让读大二的儿子用十元钱卖了红布系在了树上,算是一种虔诚的精神寄托吧。
   "蒙古烤羊鲫鱼肥,马头琴低云雪飞。红绡一系三千丈,千年落叶几轮回"?人的生命和这颗千年古树相比真是渺小的可怜。
   在三教堂前,刘锁柱先生告诉我,他复建娘娘庙时,尽管图纸是五台山高僧无偿提供的的,并没有实地考察,也没有原来的图纸和资料,施工时,庙前正方的八个柱子和地下的遗址柱子的位置出奇的重合,无行当中,这种神奇给三教堂蒙上神秘色彩。
   临别时,我真想把我的几首草原诗作送给他,「嫩江」"天香草原绿岭南,大漠弓刀走契丹。春江古渡泊新客,北门细雨送客船"。「契丹剪影」"风雪江道赦勒车,北市沽酒换柴禾。一壶老酒胡人醉,老马空车碾旧辄"。「四月」"四月柳细不吹绵,勒勒平明出古原。江南已落清明雨,古驿寒鸦风满天" 可惜的是他无缘这些纯文化的东西,这对他来说也许太深奥了,也许是我的诗太生涩了,他读不懂。但是,三教堂里的供奉的神灵和经书对他来说一定会经通吗?其实宗教的知识更深、更难、更涩。
   没有了马头琴的优美旋律,没有了音乐奇才巴特尔,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我依然对那日松难以释怀.......

共 13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日松旅游景点写出了在美丽的大草原不但可以品尝到蒙古特色的饮食文化,吃烤羊排、手把肉、传统的米肠、纯正的蒙古奶茶,还可以享受纯正的草原歌曲和马头琴优美的韵律。同时作者对只是仅评吃喝的单一的美食文化,没有文化为主线,终究会不长远.好在原始创办人刘锁柱先生及时的开发了千年古松和三教堂旅游点.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想把自己写的几首诗奉献给刘主持,可又感觉到不是知音,奈何?欣赏学习美丽的大草原,美丽的千年古松,美丽的马头琴声.荐赏!【编辑大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大爱无疆        2012-07-01 12:06:34
  欣赏大哥精彩的游记,问好 大哥。
相似的人适合玩闹,互补的人才能终老。
2 楼        文友:石茵        2012-07-01 19:54:02
  美丽的那日松,令人难以释怀的那日松,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记挂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神奇的三教堂,在重建的时候竟然与遗址出奇的吻合,有些东西或许冥冥之中真的存在着神话的元素吧。欣赏!学习了!问候文友安!
我不完美,但我一直努力做我自己。
3 楼        文友:林绿        2012-07-02 10:05:30
  深沉,悲悯。
QQ:254188669邮箱:mechou1980@163.com
4 楼        文友:衰草枯杨        2012-07-02 10:35:53
  巴特尔,是内蒙海拉尔的著名的年轻琴师。我2003年在那日松听过他的琴声,曾向他敬酒。他身着蒙古族兰色服装,身材瘦弱,酗酒如命。期间,他曾回到海拉尔。那里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在盟里做官。他一直独身,去年冬季应其姐姐的要求,刘锁柱先生又把他领回到那日松。死的当晚,他和蒙古包里其他打工人员喝了一缸半酒。晚饭后,他偷偷到屯子里头买了一瓶白酒喝了,刘锁柱怕他受热,把他放在凉快的地方睡觉,半夜他口吐白沫,酒精中毒身亡,时年32岁。他有一个怪癖,除了酗酒以外,就是不传授琴艺,因此,刘锁柱先生对此颇有些遗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