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赏析】分行文字与灵魂相伴的舞者

精品 【菊韵赏析】分行文字与灵魂相伴的舞者 ————聂时珍,一个用笔尖跳舞的草根诗人


作者:逝者如斯 探花,1514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95发表时间:2012-07-06 12:42:04

在东莞文坛,活跃着一大批来自外省的年轻作家和诗人。他们,多半在这个城市摸爬滚打了多年,常年忍受着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寂寞,基本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平均三五年换一个地方,从一个镇迁徙到另一个镇区。他们,一边在工厂的车间或办公室内按部就班地工作,一边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业余时间,以稿纸或键盘为舞台,跳着一支支灵魂深处最绚丽多姿的舞蹈。他们笔下的文字,翔实地记录着这座城市面貌的变迁和经济的逐步繁荣,同时,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他们内心的甜酸苦辣与喜怒哀乐。平时,有谁曾经零距离地关注过他们的生活起居?有谁留意过他们的所思所想呢?为了揭开他们文字背后的神秘面纱,笔者主动接近了他们中间的一员——聂时珍。
  
   一、闻名不如见面
  
   第一次念到“聂时珍”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自然会想起明代有个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有好事者必定要进一步刨根究底:他的父母为何要替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呢?莫非他和李时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您还真的猜对了,李时珍与聂时珍,同为湖北蕲春县人。如若进一步对蕲春县有所了解,您会发现:蕲春县地处鄂东边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历代人才辈出,除李时珍外,还有宋代文学巨擘吴淑,清代著名文学家顾景星、陈诗,近代训古学家黄侃,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胡风等。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曾长期在蕲州任职,并在蕲州写出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聂时珍出生在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过良好的文化底蕴的熏陶。
   见到聂时珍,是在虎门博头太宝路的一家蒸菜馆。我赶到的时候,他比我早到十一分钟。坐在车上的时候,我还在想,聂时珍一定是一个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年龄不超过三十岁,有着文人的腆腼与女性的秀气,最好戴一副近视眼镜,由于长期熬夜写作,镜片的度数至少有500度以上。还有,他的声音应该充满磁性,能牢牢地吸引一大群年轻的女粉丝。当然,他一定是会抽烟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抽烟的过程,其实就是诗人思考的过程。随着一团团烟圈从口里吐出,一个个唯美的意象、贴切的词语,从大脑迅速跃下,一路跳着舞步,停驻在白纸或Word文档里,然后,它们一个个变成铅字,在报纸和杂志上长期定居,成为人们眼里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与聂时珍握手之后,我的脑子里曾有过短暂三秒的失望,因为他的外形与相貌,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与街头迎面走来的任何男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等到他一开口,我才一阵惊喜,因为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草根诗人与杰出记者终于见面了。两只男人的手握在一起,远比握着一只美眉的手更有骨感和温度!”哇塞,诗人就是诗人,脱口而出的句子,听了就是让人感觉舒服和温暖。接下来,他似乎完全明白我此行的目的,不用我多讲,他就一边抽烟,一边侃侃而谈。
  
   二、竹喜鹊,相伴快乐的童年
  
   聂时珍出生在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脚下有两个弟弟。那时农村的生活很艰苦,基本上一日三餐吃不饱,经济上更是捉襟见肘,寅吃卯粮。父亲是远近闻名的篾匠,每天早出晚归,上门在农户家里编织谷筐、晒筐、菜篮等,东家除了管饭之外,一天还有一点微薄的固定工钱。母亲是一位地道的家庭主妇,除了终日在田地间辛勤劳作,就是洗衣做饭,相夫教子。虽然每天粗茶淡饭,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但在聂时珍的记忆里,童年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除了父母之外,上面有两个姐姐的疼爱,下面有两个弟弟做玩伴。那时的商店里没有现在的各种玩具出售,即便有,父亲也买不起。但父亲对儿女们的爱,总有另外的方式表达出来。称得上是能工巧匠的父亲就将一根根笔直的细竹,用锋利的篾刀破开,编织成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竹喜鹊,给聂时珍玩。也许是从小就对聂时珍寄予厚望吧,父亲每次给他做的竹喜鹊都是用最软最嫩的竹子,喜鹊的个头也比两个弟弟的大。小小的聂时珍经常别出心裁,他用红蓝墨水给竹喜鹊涂上颜色,又用一根长长的细线拴住,然后随手将竹喜鹊往天上一抛,撒开双脚丫子就跑。后来,他受到父亲编竹喜鹊的启发,便找来姐姐写过作业的废纸,无师自通地叠成一只只纸飞机。不同的纸飞机涂上不一样的颜色,整整齐齐地排在客厅里,只等飞行员一声令下,便直冲蓝天。
   除了竹喜鹊、纸飞机之外,聂时珍还喜欢玩滚铁环,下水摸鱼,上树捉鸟,最过瘾的莫过于用钢管火药枪打麻雀。最难忘的是在小学四年级,一次放学后他没有及时回家,而是偷偷和两个玩伴带上火药枪,跑到村子背后的山上去打鸟。或许是因为火药装得太满了,点火后钢管枪被震飞了,钢管爆裂一个5-6cm长的口子,聂时珍的右手掌心一片乌黑,手掌当时完全失去了知觉,同伴的两个小男孩都吓呆了,过了很久才跑回家向聂时珍的父亲报信。好在那次有惊无险,没有伤着筋骨,从那以后聂时珍再也不敢去碰钢管枪了。
  
   三、高中时代开始写作
  
   也许,童年时代的玩具竹喜鹊和纸飞机,早就在聂时珍的童心里生了翅膀,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在文学艺术的蓝天里展翅飞翔。虽然那时聂家的经济谈不上富裕,父亲那一代人因为没读多少书,所以特别希望家里能出个状元郎,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五个小孩上学。
   从进小学门槛的那一天起,聂时珍就非常听话,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乖男孩。六岁开始,他读的第一首唐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只教一遍,聂时珍就能背出来,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和对古诗词的敏感。后来,稍通文墨的父亲为聂时珍找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教儿经》、《增广贤文》等,没想到聂时珍一读就上了瘾,不到一个月,几本手抄的小册子便倒背如流。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如“居家一本教儿经,万古传流到如今”;如“增广贤文,诲尔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等句子,聂时珍至今如数家珍,张口就来。
   从高一开始,聂时珍竟然无师自通,写起了爱情诗。当时,台湾诗人席慕容的诗在大陆开始流行。由于正处在青春期,聂时珍暗恋上了班上某个漂亮的女孩子,可又没有勇气当面向她表白,聂时珍就在本子上用最美的诗句,来抒发心中对女同学的思念与爱慕之情。形成习惯后,他坚持每天放学后写一首或几首诗,几百字的绿方格稿纸足足写了一尺多厚。另外,他还坚持每天写日记,三年时间共写了十九本。现在回忆起来,聂时珍深有感触地说:
   “那时,我还不明白写诗有什么作用,更没想到将来要成名成家或诗歌能换来钞票。我就是凭着年轻时的一股热情和冲劲,痴痴地迷恋着写着。起初,写诗是为了班上一个心仪的女孩,后来,文字就像是自己的初恋情人,我深深地热爱她。因为,中国的方块字本身的排列组合,有着无穷的魅力,她让每一个热爱她的中国人,值得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
  
   四、牛刀小试,初露锋芒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未,聂时珍因为写作有点小名气,当地政府部门慧眼识真金,聘请他在乡政府办公室专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不长的两年时间内,聂时珍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在写作上的天才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得到了相关领导的一致认可。聂时珍写的新闻报道稿件,被省、市级新闻媒体采用或刊发的,累计达600余条(篇)。同时,在工作之余,他还坚持文学创作,他写的诗歌、散文诗和散文,被本省期刊杂志、电台、电视台采用200多(首)篇。连续两年,他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时被县政协、县纪委、县武装部等多家机关单位聘为优秀通讯员。
   望子成龙自古以来是每个当父亲的最大心愿。儿子老三在乡政府部门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聂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原想,只要儿子捧着这个“铁饭碗”不放,不出几年,混个一官半职肯定不成问题。
   没料想,在聂时珍眼里,他早厌倦了那种“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过半天”的官场生活,同时,他也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阴暗面,结果,两年后(即1998年),聂时珍毅然丢掉了令无数人羡慕的、安逸舒适的“铁饭碗”,开始投身到南下广东打工的百万大军潮流中。
   一九九八年秋天,聂时珍打工的第一站是东莞高步裕元集团。凭借他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优秀品质,他在裕元一呆就是四年。2002年夏天,他离开裕元,进了高步职业介绍所,一呆又是四年。在职介所,上班相对自由,空余时间也多,聂时珍拼命地看书,疯狂地写诗,最多的时候,一天会写七八首。2007年5月,聂时珍又辗转到了虎门,工作和生活至今。谈到十四年来在东莞打工生活的感受时,聂时珍坦白地说:
   “我从来也没想到,在南方东莞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里,我一呆就是十四年。期间,我的工作还是相对比较稳定,劳动强度也不大。但是,由于最初是背井离乡,爱人和小孩长年不在身边,说不寂寞是假话,好在我有我的至爱——诗歌。正如前面说的,诗歌,她就是我一生的情人,我热爱她甚至胜过我的生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我们无法抓住时光匆匆而过的背影,但是文字是万能的,它们能如实地记录一座城市的变迁,更能承载游子思念故乡所有的情感。十几年来,我往返于故乡和异乡之间,像一只候鸟,乐此不疲,因为这是我心甘宁愿的选择,我早已习惯于过这样漂泊者的生活。在我眼里,东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我的眼里一定是含着热泪的。至今天为止,我有文字记录的,一共写有3000余首诗,在国内、外发表过的(包括官刊、民刊)诗歌超过1000首,散文有四十多篇。这样的成绩,当然不能代表什么,更不能值得自豪或庆幸,它们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证明我曾经努力过,我并没有虚度光阴。只要生活在继续,文字在继续,我分行的文字就会与我的灵魂相伴。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写诗了或者再也写不出诗了,那我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五、诗者谈诗:写作道路上的甜酸苦辣
  
   1、 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您为什么喜欢写诗?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爱所以爱。写诗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已很多年了,无法放弃,在文字的世界,因为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渴望,精神倍感充实。在这个物质时代里,写诗的人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诗歌能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支柱。这好比有的人信基督,有的人信佛教,而我,只信诗神缪斯!
  
   2、 这么多年来的业余写作生涯,您有过哪些收获?其中最深的感触经历有哪些?
   在这二十余年的业余写作生涯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写作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特别是对父母妻儿的情感更加坚实。记得在高中时,第一篇作文在山西《作文周刊》发表时,父亲阅读着那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样报,心里非常高兴,我看着心里也美滋滋的。如果说到写作曾经也让我终身难忘的一次经历,就在刚结婚那两年,儿子出世不久,在一个大年夜,我在房间里埋头写作,妻子一边忙着包饺子,一边要照顾在摇篮里正在啼哭的儿子,她忙不得可开交,我却置之不理,冷落了他们。那个大年夜,妻子和我大吵了一架,弄得全家人都不开心。第二天,妻子抱着孩子,冒着大雪回娘家了。至今想起来,我对妻子仍然充满了内疚,因为在孩子面前,我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在家务活上,更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的义务。那时因为年轻气盛,做许多事情不顾后果,现在年岁渐长,经历了许多世事,就能更理性地去看待问题,并尽可能处理好写作与工作、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3、 阅读,可以说是写作的另一源泉。您平时最爱读哪些书?除了写作,您的其他爱好呢?
   因为爱写诗,当然平时阅读的主要是诗歌类的书籍。其中对中国古典文学唐诗宋词情有独钟。中国的古典诗词魅力无穷,意蕴无穷。写作之外的爱好主要是听音乐、散步和旅游。
  
   4、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在国内外诗人中,请问对您最有影响或您最欣赏的诗人是谁?能简单地谈谈他们的写作风格吗?
   我没有特别崇拜的偶像,只能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对某位诗人的作品关注会多一些,比如八十年代的汪国真,还有台湾的席慕容,我喜欢他们清新,简约的风格。不喜欢现代某些诗人故作高深,散文化的诗歌写作,还有口语化写作,下半身写作等等。对于一句大白话分切成几段的文字游戏,小学生也会。凡是失去了诗歌的韵味和美感的,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传统的诗歌审美情趣和含蓄的写作方式。
  
   5、 好像有人说过,海子是中国的最后一位诗人。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共 1120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在东莞文坛,活跃着一大批来自外省的年轻作家和诗人。他们,多半在这个城市摸爬滚打了多年,常年忍受着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寂寞,基本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他们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业余时间,以稿纸或键盘为舞台,跳着一支支灵魂深处最绚丽多姿的舞蹈!为了揭开他们文字背后的神秘面纱,笔者主动接近了他们中间的一员——聂时珍。聂时珍出生湖北农村,那时的农村贫穷落后,连温饱问题都未解决,因此曾经有许多难以言说的苦和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热爱文字的人一直行走在自己的路上,跋涉在通往希望的路上,一步比一步更靠近阳光。一路走来,有疼痛,有失望,无论多少坎坷,那些陈年的疼痛,都在文字里刻下沉疴的印迹,烙了岁月的痕,却也有一番沧桑的美。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够去干一件自己最热爱的事业,并竭尽全力为之奋斗一生,该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啊。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一句我最喜欢的名言,“力尽而不至,可以无悔矣。”我想,草根诗人聂时珍,也是这么想的吧。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分行的文字与灵魂相伴的真正舞者!赞!【编辑:紫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06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橦        2012-07-06 12:53:25
  看了好久,因为对采访人物不熟悉,又去百度了诗人聂时珍的诗。果然好诗!王国维说:一个人只有知痛苦,才能避免麻木,才能奋起。我们祝愿这位诗人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写出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并且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理解!
万物有序,享受生命的过程。
2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2-07-06 13:45:27
  阿紫辛苦了!
爱好文学,坚持写作,广交朋友
3 楼        文友:铁禾        2012-07-07 00:40:20
  也为这个精品赏析作品献宝加分,祝朋友创作更上新台阶。
铁禾
回复3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2-07-07 08:29:25
  多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向您学习!
4 楼        文友:纪开芹        2012-07-07 22:02:18
  看过他的名字,在博客中,也是一个很活跃的人。
中国作协会员
回复4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2-07-08 15:19:41
  是的,他在东莞小有名气呢
5 楼        文友:纪开芹        2012-07-07 22:02:22
  看过他的名字,在博客中,也是一个很活跃的人。
中国作协会员
6 楼        文友:叶雨        2012-07-08 15:02:35
  这篇采访纪实写的太棒了,我想如斯可以做记者了,甚至比记者更深刻,简直就是个分析家,如斯对人物的调查分析,对作品的透彻解析都非常深刻到位,让人看了一个打工诗人的理想抱负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副标题选的正是文中的精髓,“分行文字与灵魂相伴的舞者”一语点头中心,非常到位。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6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2-07-08 15:21:32
  多谢社长大人鼓励,我可没你说的那么好呢,只是写笔下熟悉的人较容易些
7 楼        文友:蠖蛇之度        2012-07-11 09:39:28
  文笔流畅,感人至深,行云流水,入脑入心!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学联合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流派《诗歌周刊》,《参花》,《三晋诗韵》,《江山文学》《西部作家》等杂志和网络。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