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灶旁读书

编辑推荐 灶旁读书


作者:夏日荷 秀才,104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42发表时间:2012-07-13 10:48:37

灶旁读书
  
   张冬娇
   年少时,家里没有专门的书房,饭桌边、床上、堂屋里、屋后的竹林,只要有坐的地方,而且坐得比较舒适,就可以读书。印象最深的,是在灶旁读书的情景。
   那时的灶房,是在正屋的旁边盖成的一间屋,有一层半楼高。那是我在小学教书的父亲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利用假期,一块砖一块砖砌上去、一片瓦一片瓦盖成的。灶房里陈设很简单,只有用黄泥打成的大小二灶,没有木板的二楼,堆积着一些干柴。
   暑假,正是农忙时节,烧柴火煮猪饲料的事都是我做。其实烧柴火是一种很轻松的事情,看着火候,往灶里放上适当的柴,就可以坐在灶旁看书了。父亲柜子里有一捆捆《短篇小说选刊》,拿来摊于膝上,添一灶柴,看几行字。四周里很安静,大人们都下地了,孩子们在村头树阴里玩耍,偶尔传来他们的嬉戏声。窗前的树叶被烈日晒得发蔫,蝉儿拉长了单调的声音。束束阳光从瓦缝间射下来,在泥地上投下大大小小的光圈。柴一烧起来,灶里发出“哔啵”之声,屋里弥漫着柴香。
   那时,我最不喜欢烧的是晒干的稻梗。它质地松软,放进灶里,“哄”地一声,火势就软下来了,留下的柴灰又多,来不及看完一行字就得添柴、清灰,很麻烦。最喜欢烧的是劈好的树干树兜,架起一烧,火势很烈,可延续十几分钟。为了不耽误读书时间,我把各种杂柴分成一束束再首尾相连。灶里火势软下来了,只需夹住柴往前送下就可以了。但有时看得入迷了,火焰沿着杂柴烧到了脚边才惊觉。
   记得有年暑假,父亲从同事那里借来一本厚厚的小说,每次读后就藏起来。引起了我的好奇,等他走后,我在衣柜里折好的第三件衣服下找到了这本书,原来是张恨水的《啼笑姻缘》。我如获至宝。为了不让父亲发现,我记好放书的位置和书的朝向,算好父亲回来前,按照原来的样子放好。每天只能看几十页字,无奈放下时,就盼望着第二天烧柴火的时候快点到来。记得那本书我是先我父亲看完的,而父亲到现在都不知道。那本书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今我还记得书中的故事情节,以及各个人物的名字。
   如今,我有了自己专门的书房。从桌椅的搭配,到窗帘桌布的颜色,我都精心设计好,并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替换。在书房里读书,舒适而随意。但有趣的是,在灶旁读书已成了一种习惯,在等待饭熟的空隙里,只要听到厨房里高压锅发出“噗噗”的声音,便坐立不安,自觉不自觉间会找一本书或杂志来看,一坐在炉子旁,全身心就投入进去。此时读书极易入目入心,效率是最高的。一篇文章看完了,待回过神来,厨房里已飘满了饭香。恍惚间,又回到了儿时,那个散发出清香的灶房里。
  
  

共 10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去农村的孩子,很多人都是在家里的灶火看书的,一边看书,一边烧火,弄不好火少灭了,锅里气上不来,少不得脑勺挨一巴掌。那时候读书才感觉快乐啊。呵呵。 [编辑:兰陵美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陵美酒        2012-07-13 10:49:10
  过去农村的孩子,很多人都是在家里的灶火看书的,一边看书,一边烧火,弄不好火少灭了,锅里气上不来,少不得脑勺挨一巴掌。那时候读书才感觉快乐啊。
陕西作协会员,生于六八年,左腿因骨髓炎致残,双耳失聪,已经发表作品一百多篇,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生命的微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