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赏析】让材料和情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精品 【江南赏析】让材料和情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阿娜尔古丽小说《莽林红尘》艺术特点赏析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5发表时间:2012-07-17 16:29:33

阿娜尔古丽的小说《莽林红尘》,把故事放到森林工人中,对林业工人的生活工作、人际情感、爱情婚姻、道德法律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和历史的记录再现,使小说具有了历史、民俗文化的厚重感。作家把这些内容的描写放在一场婚姻引发的连环死人案件中,构成了小说曲折揪心的情节,构成了小说温馨和恐怖交替的场景气氛,使小说具有了传奇、悬疑、悲剧、情感、推理等多样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了作家对现实人生的深刻关注和思考。小说的材料运用和情节安排,有着非常强的艺术表现力,这篇书评将围绕这一点对小说《莽林红尘》进行主题和情节匠心的解读、赏析。
   【一】大量的故事材料,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具体鲜明,使小说主题内涵丰富,小说语言韵味隽永。这些艺术效果的出现,都与作家对材料表现力的发掘运用有很大的关系。
   这篇小说,从人生和爱情的角度来讲,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故事里,作者通过丰富的材料运用,再现了特定历史环境里的民俗风貌和人物命运,融含了作家对生活和人生、对社会人性建设的丰富思考。
   (1)生动丰富的细节描写,再现了特定历史阶段中中国一种特殊职业人群——林业工人的生存状态和风貌,通过他们再现了中国发展阶段中已经消失的一段社会历史的风貌特点。
   在我国林业改革以前,国家统管林业,和其他各个行业一样,林业也有着大量的国家统管工人,他们住在深山老林中,像城市工厂的工人一样,统一吃住、统一工作,他们的生活条件怎样?工作环境怎样?管理制度、社会特点怎样?当时的人际关系和精神面貌怎样?小说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做了生动的展现,把我们带入了当时那种生活工作环境和气氛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小说对这些内容的表现不是刻意而为,而是把这些描写处处放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和人物命运的表现之中,使材料运用自然而表现力强,在为故事主题服务中,自然地表现出了材料内涵的丰富性,这就是这篇小说表现出的作家运用写作材料的高超艺术手段。
   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林业工人的管理和分工特点,从林业工人的角度写出了那个历史阶段里中国社会劳动的管理形式。“队长上工的哨子就吹响了,我拿了斧锯和王河来宿舍区前的河边集合。”“割胶的女工们都来了”,“别吵了,今天女工先出发,各小组的组长清点一下人数,看看到齐了没有,到齐了走人。今天的任务是每人割3斤半胶,谁早完工就回去休息。”这段描写给了我们以下信息:林业工人的管理是队长制,集体出工,男女分工明确,具有解放后中国农村六七十年代集体劳动制度的机构和管理特点;“谁早完谁先收工”,又具有了八十年代初期农村由生产队统管的“大锅饭”劳动变为农业作业组时期实行“计件”时的用工特点,这个特点在今天的工厂里也很盛行;出工前的集合清点人数,又具有了军事化管理的特点,但是又比军队管理松散和人性化。所有这些信息,让我们看到了林业管理的特殊制度形式。这些描写,从故事发展的角度看,它暗示出了林业工人工作任务的特殊、环境的凶险,这种管理制度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和工人的安全保障,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后面凶杀案件发生的原因。任何一个工人,一旦脱离集体活动,就可能遇到危险,赵菁菁的被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小说写了清点人数时赵菁菁的没有到场,她丈夫王河的解释虽然好笑却含糊,这些都为赵菁菁的出事埋下了伏笔,揭示了她被杀的合理性。同时,这些内容也为赵菁菁被杀、罪犯能轻易伪造自杀现场、这个现场能骗过众多工人提供了合理性。
   细节描写揭示了林业工人的饮食、居住、工作环境。“我到食堂领了一个馒头,拿了两片咸菜”,这句写出了工人们的物质生活情况,突出了生活的艰苦,也写出了物质匮乏的社会特点。同时,写出了林业工人食堂饮食的自由特点,正因这样自由,王河才能在收工后及时发下妻子的自杀,“我”和工人们才会及时跑进王河的家。小说对林业工人们的居住条件做了以点代面的细节刻画,工人们住的都是木板楼房,人一走动,“薄薄的木楼板被踩得嘎吱吱地疯响”,木楼板之间有缝隙,楼上的水“掺和着灰尘滴滴答答地落在我肮脏的被子上”。作者把自己的语言变为摄像机,用照片的真实性艺术描写出了林业工人们居住环境的特点,给我们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林业工人生活的真实一面。同时,这些描写又为“我”最先知道王河两口子打架,“我”出面拉架交代了原因;为“我”昏迷中,刘医生假扮赵菁菁说在楼板缝里偷看“我”、“我”昏迷中回忆自己在楼下猜想王河搂着赵菁菁睡觉等情节的出现提供了合理性和真实性的依据。
   “女工们提着胶桶拿了胶刀走进了莽林的深处。男工们由队长任虎带着从另一个方向进了莽林,高高的树木如墙一样立在我们的左右,脚下的枯叶散发着腐蚀的气息,晨光乍隐乍现地从树叶间隔中射下来,晃着大家的眼睛。”“我带着几个人提着油漆桶,砍倒了藤蔓植物,一直走向密林的深处。队长小声地提醒着我:朱汾,小心有蛇。”“树枝上的露珠很快把我们的衣裳湿透,阴凉的感觉直往骨头里钻。”这些描写,不仅写出了工作的艰苦,而且写出了危险。这些描写在具体真实地表现林业工人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又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在这艰苦凶险的丛林环境中工作,必须要相互关心和帮助才能保证任务完成和人生安全,正是这些环境才让“我”工友们之间有了真挚淳朴的情感和友谊。王河处处偷懒,只有“我”能容纳他,他总是和“我”一起,在这艰苦的环境里,“我”和王河才形成了兄弟般的感情。有了这些环境描写,我们理解小说中描写的以下情节的合理性就容易了:“我”为什么处处护着王河?为什么“我”住院后工友们凑份子钱给“我”?“我”出院后,工友们为什么来看“我”?他们为什么为“我”的结婚而高兴操劳?为什么“我”毒打了王河又拼命救他?王河为什么不恨“我”?这些环境描写,都含蓄地揭示了一切思想和情感根源形成的原因。
   小说描写了当时林业工人的医疗条件,“我”所在的林场,只有一个医疗点,只有一个医生和护士。小说的这些不经意之笔,都为悲剧的出现交代了环境原因。王河为什么能被杀?他被杀之后为什么难破案?就是因为医院只有这么两个人,杀人得手很容易,破坏作案现场也非常容易。为什么“我”会在刘医生缝合伤口的时候出现医疗事故,从故事的结局来看,这不是医疗事故,而是刘医生杀害“我”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因为这里只有一个医生,如果有几个医生,有多个护士,就不会让“我”在伤痛中等到刘医生回来才做手术,刘医生就不会有再一次谋杀“我”的机会,“我”就不会伤情恶化而进县城医院,就不会有“昏迷”中女人头像的出现……小说还有一个细节交代,“我”送王河到医院的时候,刘医生出诊去了,一个妇女生孩子。这一笔描写,为“我”的伤口被注入了催生药剂做了铺垫。同时,这些描写又从医疗角度展示了林业工人的生存环境状态。
   小说中这种看似闲笔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它们都具有展示林业环境特点、为故事情节发展服务的作用。比如:“河水从森林的深处缓缓而来,多少年来,无数的木材都是依靠着河水运出森林的。”这一句河流描写,不仅给我们交代了这里森林环境的地域风貌,交代了所伐树木运出森林的方式特点,同样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为下文写王河逃跑被抓等情节埋下了伏笔。“我们伐木队的男工们最喜欢看割胶的女工们清点人数了,她们从胸脯到脚面被灰白的围裙遮住,宽大的帆布围裙遮住了她们优美的曲线,也遮住了她们色彩斑斓的衣裳,她们整齐地排列着,好比焦急待哺的雏燕,个个伸着脖子微张着嘴巴翘首企盼着母燕的回归,年轻的姑娘还吐着粉红色的舌头。”这段描写用比喻,首先写出了割胶工人的职业服饰特点,第二写出了女工们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特点,三写出了男工人们的情感特点。这一段描写从人的角度展示了当时林业工人们的生活风貌。
   小说就是这样,围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用了大量描写林业工人环境和心情等的句子,在暗示故事发展,解读故事背景的同时,给我们展示了丰富、具体、真实的林业工人生活、工作的情况,给我们描绘了出一幅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林业工人生活风俗图。在作家的笔下,每个写作材料就这样传递着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材料的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每个写作者慢慢品味学习的。
   (2)通过故事内容,既表现了人物命运,又表现了作者对婚姻情感的思考。一个人的婚姻情感,应不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应不应该慎重?小说讲述了赵菁菁的爱情选择,描写了她和王河的婚姻生活情况,讲述了他们的命运结局——他们都以生命的消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小说通过他们家庭打斗场景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婚姻的悲剧。通过婚姻和命运悲剧的故事展示,写出了作者对婚姻情感问题的思考,这些展示和思考,对我们今人有着很强的参考和启迪意义。
   小说中的赵菁菁,处在中国相对封闭,婚姻道德观念非常重,而且婚外情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是法律问题的年代——小说通过赵菁菁死后,“我”和王河接受审判的内容,交代了故事的这一社会背景。整个悲剧的根源,就是赵菁菁没有看清楚她生活的时代背景,没有在这个背景里正确处理好自己的婚姻和情感依托。她不爱王河却嫁给了王河,所以,婚后,两个人没有新婚燕尔的温情甜蜜,有的是吵架,是打架,她自己也在频繁的家庭暴力中痛苦过日。其实,赵菁菁在走出爱情第一步的时候有着很多的选择机会,“我”爱着她,但是她没有选择,她选择了好吃懒做的王河,由此埋了婚姻和命运的祸根。
   赵菁菁走进了婚外情,出现了婚外孕,这在道德和法律都不能容忍这些行为的环境下,引出了一系列的凶杀案。她的命丢了,王河被杀了,刘兰兰也被杀了,“我”也差点葬身于歹徒的刀下和医疗谋杀中。小说通过人物的一系列悲剧,让我们看到了正确处理一个人的情感和婚姻的重要性,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处理我们的情感和婚姻的时候,必须慎重,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和法律——才不会成为悲剧。
   离开小说,走入我们今天的现实,婚外情何其多。虽然今天的道德和法律已经宽容着婚外情,但是,婚外情造成的婚姻和家庭悲剧,特别是子女的教育悲剧,仍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今天,社会环境的宽松,信息交流的频繁,婚姻中人的情感更容易出问题,带来的家庭悲剧伤害不亚于小说描写中的悲剧,我们更应该慎重对待我们的情感落脚点。
   慎重对待我们的婚姻和情感,这不仅关涉我们个体的命运,更牵涉到孩子或者更多人的命运。
   (3)小说描写了大量欢快的生活场面,讲述了悲喜故事,通过这些内容揭示了主人公们的人际关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小说在这一方面表现出的思想深刻性还在作家对人性环境建设的思考,这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和深入思考的。
   人不是生来就是坏人,也不是生来就是好人。人性在社会发展中,在社会阅历中,都会发生改变。所以,这篇小说通过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的展示,思考的不仅是人性,而且思考着人性环境的建设。
   小说中,“我”和王河,和工友们有着深厚的友情关系,我在工友们的威信超过了队长任虎。所以,在“我”被杀伤后,工友们凑了份子钱来看“我”;“我”出院后,工友们带着扑克牌来陪我;“我”准备结婚时,工友们帮我把一切都想周全安排好。所有这些内容,一方面写出了“我”人性善的多种美德;一方面从“面”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性美的群体,通过这个群体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人性美的“环境”,让我们看到了这种“环境”对一个人形成美好人性的重要性。
   如果说写“我”和工友们的活动场景是正面表现作者对人性环境的思考,那么,小说描写的刘医生则是反面思考这个问题。刘医生虽然也属于林区工人,但是,他每天生活在只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的医疗点中,他和人群是脱离的,他处在一个孤立的人性环境之中,所以,他的性格扭曲,心态扭曲,最后积聚了人性的罪恶,穷凶极恶地杀害多人,他自己也自杀了。通过刘医生的人生结局,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人性环境的重要性。
   走出小说,回到现实,我们能更深刻地感觉到一个“善”的人性环境的重要性。我们的老祖宗不是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学坏人”吗?不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这些哲理语言都是在告诉我们人性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成人世界需要扬善的良好人性环境,青少年的成长更需要,社会环境需要,家庭环境也需要。比如,我们都觉得今天的“冷漠”之风很可怕,那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我们在人性环境建设中出了问题吗?建立良好的人性环境,社会舆论和媒体舆论的宣传非常重要。“见死不救”,“救了反而被诬陷”,本来就是那么几个案例,结果被网络舆论一扩散,就好像整个中国都是这样,于是这股“冷漠”和“恐惧”之风刮了起来。想想雷锋牺牲后的一段时间,舆论宣扬的就是英雄,结果从成年到学生都以作英雄为荣。我们今天的二代孩子,不管富还是穷,有不少的孩子身上凝聚的是自私、残忍,对外人如此,对亲人也是如此,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把人性善这一环境给抛弃了吗?不是把孩子置于了李医生似的生长环境中了吗?

共 746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篇是作者读阿娜尔古丽小说《莽林红尘》艺术特点赏析,文章主题是让材料和情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那么什么是《莽林红尘》的材料和情节呢,文中从三个方面指出,生动丰富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具体鲜明;通过故事内容,既表现了人物命运,又表现了作者对婚姻情感的思考;小说描写了大量欢快的生活场面,讲述了悲喜故事,通过这些内容揭示了主人公们的人际关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另一方面小说情节的张弛艺术,紧张的情节后穿插其他欢快活动内容的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一种“张弛结合形式”;穿插其他人物的描写,是这篇小说处理张弛艺术特点的又一种方式;写紧张事件之后的平静,是这篇小说处理“张弛”的第三种技巧;大喜之后大悲是这篇小说又一“张弛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作者这样对原文进行细致的刨析,也使读者了解到阿娜尔古丽《莽林红尘》是感人的,主体内容、材料运用、情节艺术都是感人的,也是原作品的可贵之处,值得我们好好品味。读者并没读过原文,可见原文的精彩,通过读作者的赏析也使读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欣赏作者对原文的独到见解,作者以细腻的文笔,透彻剖析文章,精神可敬,读来让人为之动容。欣赏推荐。问好作者。——编辑:竹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18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7-17 16:30:24
  本篇是作者读阿娜尔古丽小说《莽林红尘》艺术特点赏析,文章主题是让材料和情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那么什么是《莽林红尘》的材料和情节呢,文中从三个方面指出,生动丰富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具体鲜明;通过故事内容,既表现了人物命运,又表现了作者对婚姻情感的思考;小说描写了大量欢快的生活场面,讲述了悲喜故事,通过这些内容揭示了主人公们的人际关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另一方面小说情节的张弛艺术,紧张的情节后穿插其他欢快活动内容的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一种“张弛结合形式”;穿插其他人物的描写,是这篇小说处理张弛艺术特点的又一种方式;写紧张事件之后的平静,是这篇小说处理“张弛”的第三种技巧;大喜之后大悲是这篇小说又一“张弛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作者这样对原文进行细致的刨析,也使读者了解到阿娜尔古丽《莽林红尘》是感人的,主体内容、材料运用、情节艺术都是感人的,也是原作品的可贵之处,值得我们好好品味。读者并没读过原文,可见原文的精彩,通过读作者的赏析也使读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欣赏作者对原文的独到见解,作者以细腻的文笔,透彻剖析文章,精神可敬,读来让人为之动容。欣赏推荐。问好作者。
2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7-17 16:30:54
  大热的天 ,创作辛苦,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