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指间杂文】我看易经

精品 【指间杂文】我看易经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44发表时间:2012-07-18 07:02:48

易经和其他任何古代经典的不同在于,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一横代表的“阳爻”和两短横代表的“阴爻”组合成的卦,学术界称为“符号系统”;另一部分由文字组成,叫“文字系统”。这种由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组成的“经书”,在中国是唯一的,我估计外国可能也没有。
   易经的卦象,也就是所谓符号系统,一般的说法是为伏羲氏所做。历史上是否真有伏羲其人,还有待于考,不过易经产生于伏羲的渔猎时期是可信的。我们都知道,上古时代中国经历了燧人氏,有巢氏的原始时期,然后到了伏羲时期,进入了有组织的渔猎社会时代,再往后,有神农氏出现,于是渔猎社会转向农耕社会,黄帝也此时出现。经过几场大战,黄帝统一黄河流域,黄帝的一个大臣仓颉创造了文字,至此中国才算有了文字来记录各种事物,故而黄帝也被尊为中国的人文始祖。易经形成的伏羲时代,是没有文字的,所以被创造出来的八卦也不可能有文字注解。从伏羲到黄帝,几千年过去了,这期间八卦的图形,作用途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没有文字,所以对这些个由阴阳两爻组成的卦的注释即使有,也只能是停留在口耳相传的地步。从黄帝起,经尧舜、夏桀、商汤,直到周的建立,这中间对《易》有没有文字注释,不得而知,起码是现在还没有发现。《易经》六十四卦基本在文王以前就应该是完成了的,而不是文王将伏羲的八个单卦演变成六十四卦,学术界对此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争议。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的挂爻辞的确是在周完成的,从挂爻辞所表达的意思可以明显看出来。不过不太可能是文王一人而为,一般认为是经文王,周公等几代人的努力才成就的
   古人是怎么想到阴、阳爻的这种画法呢?众说纷纭,但是占主导意见的有两种。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古人只能根据日常生活来刻画所见所闻,用能见到物件图形来描述眼见心想。所以第一种说法是:房屋的大梁是笔直的,且作用最大,承担房屋上面全部重量,故而取屋梁的样子来画出了阳爻:笔直一条线;屋顶两侧的椽子是构成屋顶的基本,椽子样子是弯曲成人字形的,就像笔直的大梁被折断弯曲的形状,而且椽子是靠大梁才得以稳固,要依靠大梁,所以就将椽子的形状稍加改动,用两条短线来画,这就是阴爻。我比较赞成下面的第二种说法。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的信息的记录和传可能主要靠递靠“结绳记事”来完成,复杂的信息靠几个绳结是无济于事的,于是人们就想到这样规定:比如以手肘到手腕为一个长度单位,打一个结,代表一个基础符号(阳爻);将这个长度单位分两半,中间再打一个结(将阳爻断开为两半),代表另一个基础符号,这个被分成两部分的单位就被称作做阴爻。部落或人群之间规定好:阴阳爻不同的组合代表行动的可行(吉)还是不可行(凶)....,多个组合可以分别代表不同的事情。于是爻和由爻组成的卦就的形成了,这可能就是最早的“易”。然后呢,正如前所述,挂爻辞也慢慢的跟着形成,到文王哪里一锤定音。
   从“易”到《周易》,从没有文字的符号组成到有文字(即挂爻辞)注释的经典,这中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演变肯定不是某一天突然完成的,应该是有个缓慢的过程,可惜这方面的文字记载还没有发现。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岁月,原来面目到底怎样,不得而知了。我们可以假定以文王为代表,认为《周易》的挂爻辞是他老人家所做,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易”的卦象被创造出来以后的主要用途当然是占筮,有了简单的文字之后,负责占筮的官员肯定会对这些卦象进行解说形式的记录,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岁月,这些记录一代传一代,到了文王手里,可能是卷帙浩繁,杂乱无章,于是文王决定对它进行整理,根据他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以自己的经历,经验所形成的观念而对“易”的注释进行增删,重新注释来确定挂爻辞,于是“易”就成了《易经》。后面对“易经”注释的人,从孔子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没有停止过。
   汉代学者们将五行引入八卦星宿,天干地支等引入卦象,即符号系统,感悟了一番后,将这个符号系统越弄越复杂,玄妙,于是所谓的卦象派形成,后世将之归为“术数”;宋儒们基于孔圣人的“易传”,利用挂爻辞,又专门开拓了适合儒家思想的“义理”。义理派对文王所确定的挂爻辞都没有进行改动,而是在这些挂爻辞的意思基础上,感悟后自己的发挥,这些发挥当然主要是在义理的发挥,使儒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现代的外国学者用电脑程序对六十四卦进行排演,不管挂爻辞是怎么说,得出了更多的令人惊诧的结论。与术数派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还真不能说这些做法有什么不对,因为六十卦象出现的太早,没有原创的说明和规定,所以,既然文王可以根据自己的时代,经历重写挂爻辞,孔子能做“十翼”,那么汉儒,宋儒,老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任何人,只要有兴趣,当然也能望着那六十个图形发呆,突然,说不定有所感悟,推演出自己的“易经”来。这绝对不是口无遮拦的信口开河,只要稍微翻一翻古代和现代人对“易经”所做的大量注疏,就能明显的发现这个事实。
   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周文王时期所确定下来的,由卦象和卦、爻辞组成的“周易”;另一部分是孔子读“周易”的心得体会,由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共十个部分,所以也被成为“十翼”,更为普遍的称呼是“易传”。“周易”和“易传”被后世儒家合在了一起,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易经》,理所当然的被推崇为儒家“群经之首”。可以这么认为:“易经”之所以这么被重视,除了它本身的玄妙外,还得益于孔子。孔子喜爱易经,并感慨:“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老人家读“易”入迷,以至于“韦编三绝”,并与弟子们完成了“易传”,儒家开创圣人这么喜欢、重视“易经”,后世弟子当然效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儒家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是有道理的,因为易经给人太多的想象和解释空间,这个空间如此之大,历经几千年,仍显得空空如也,光是那个“符号系统”给人的想象力就没个完。正因为如此,从有了易经开始,关于它的注释,解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任何人只要读了此经,稍有所悟,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发挥的空间。
   今天,易经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有两面,一面是算命的,迷信;另一面是觉得太深奥,故而敬而远之,或者是有点兴趣,但是被天文数字般多的注疏弄点头昏脑胀,如坠云里雾里,无可适从。
   持第一种看法的人是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易经,原因是“算命”这个词跟迷信连在一起,成见已形成,大门一关,就此“百毒不侵”。后一种呢,我看这正是易经的魅力所在。其实完全不必畏惧,易经是所有已知古代经典中最容易被人接受的。认识到下面这一点,就能毫无顾忌的去读易经了:既然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有那么多人去注释易经,还形成众多派别,那就说明易经有太多的“空子”可钻,有兴趣的人就都会对自己说: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能?所以到后来,就有了以汉儒为主的“象数”派和以宋儒为主的“义理”派,可能还要加上“电脑派”。
   魏晋有个叫王弼的,对挂爻辞中的关于做人处事的正理和孔子的“易传”很是推崇,认为“象数”所标识的占筮是次要的,《易经》更应该显示的是儒家的大道理,于是跟在孔圣后面,也大大地发挥起来。他反对占筮到了如此地步,注释“易传”,只注释“彖”、“象”、“文言”,“系词传”、“序卦”,“说卦”统统不理,原因个能孔子在这些里面提到了占筮,比如系词传中就有用蓍草占筮的方法叙述。到了宋朝,以程颐为代表的宋儒“义理”派更是将儒家学说在《易经》中发挥到了极致。“义理”派对卦象没有兴趣,他们基本上只做一件工作:将卦象和挂爻辞用儒家学说来说明,发挥。所以读程颐的易经注疏,就会发现,重复的太多,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读原本《易经》,同时来读程颐的注疏,说老实话,真是如同喝一口甘泉再嚼一口蜡。不过宋儒中朱熹是很实际的人物,他是象数,义理二者不偏废其一,所以一直受到后世好“易”者们的推崇,现在人们占筮,遇到变爻后的解卦方法,大部分还是采用朱熹的意见。
   《易经》六十四卦变化奥妙,每一卦,每一爻也都“生生不息”,这可能是读“易经”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就卦象而言,原有的卦辞,爻辞不可能全部说的明白透彻,就连“易传”也没有做到穷尽(从以后的如汪洋大海般的注疏就能证明)。于是,结合卦象,占筮来重新解释补充挂爻辞,理所当然的兴起。从朱熹到现代,这可能是究竟“易经”的主要“派别”
   《易经》到底说了些什么,让后人有这么大的兴趣呢?
   读《易经》,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将自己的思维调整到几千年前,那个时候所见物象没有现代那么复杂,大概日月星辰,打雷下雨,木头车,农耕工具等为主,各种动物与人毗邻,见惯了,所以挂爻辞也大都拿这些东西说事儿。万万不可用现代脑经思维来模拟古时候的情景,不然会把自己弄的头稀昏的。当然,卦象和挂爻辞必须同时来读,舍其一也都将不知所云。
   从挂爻辞中的“吉凶悔吝”等词语,基本可以说,卦是因占卜而产生,但是这几个词绝不仅仅代表占卜。《易经》实际上是上古人对天地万物的原始认识记录。“易”的第一种解释是“变”,怎么变?它告诉我们的是世间万物,事情都是在变化之中的。在《易经》中,卦与卦之间的变化告诉我们:当一个事件完成后,另一个与之不同,但有因果关系的另一个事件会接踵而至,比如开始的乾卦和坤卦完成,也就是天地形成,阴阳得以交合,万物初形成,于是屯卦出现。为什么会从一个卦变到另一个卦,“易传”中的“序卦”传给予了说明,可以启发你的思维。具体到每一个卦中,变化就更是明显:从初爻开始,经二,三,四,五,到上爻,并不是就这么定下来不动了,而是从下往上的运动,一个卦实际上就是一个宇宙天地的循环:上面的爻将逐渐离开,下面的爻往上走,空出来的位置,将由新的爻补充进来。以坤卦为例,阴代表阴寒之象,六个阴爻,说明寒至坚冰,第一爻,也就是初六,刚刚进入坤卦,所以爻辞说:“履霜,坚冰至”,刚开始进入,只是踩到霜,跟着再往上走,还有五个阴爻,阴寒之极,那可就“坚冰至”了。这就是“系词传”总结的“生生不息谓之易”。每走一步,到一个境地,或者将要怎么做,如果做了会怎么样,不做又怎么样,这些都是时刻在变化之中的,是凶是吉,是悔是吝,如何趋利避凶,挂爻辞都给于了说明,这里面大量存在的是古人生活经验的总结,所以将《易经》只看成是占筮所做,是大失偏颇的。
   正是《易经》这种时时刻刻的“变”让人兴趣无穷。所以孔子说“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其实孔子这段话还给了我们另一个信息:读“易”万万不可以一天到晚强迫自己埋在“经”中,那样很可能不到两个时辰就会头昏脑胀,从而一个字也读不进去。读读停停,闲下来,就拿起来“观其象,而玩其辞”。“玩”有时候会意想不到的好处:一是“温故而知新”;二是在头脑清醒时,说不定会有令你兴奋的,与众不同的“悟”出现,那你很可能就此“入圣”的哦!(哈哈)
   不管是悟义理还是占吉凶,“无有师保,如临父母”,是《易经》能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
  
  
  
   《浅述易与述》
   对于《易经》,有“三易”之分的说法,按照“易”出现的时间早晚顺序分为:伏羲易、文王易和孔子易(另一种说法是将归藏、连山和周易称为“三易”,可惜归藏和连山都没有任何文字留下,就不说它了)。
   伏羲易最早。伏羲时代文字尚未出现,故伏羲易只有卦象,即由阴阳爻组成的卦(一说是伏羲只创了三爻卦,六爻卦是文王在羑里的牢里将八卦两两相加合成,演绎成了八爻卦,共六十四卦;另一说是伏羲时代易经演绎成了六爻卦);
   文王易出现于周朝,相传是文王被商纣王关在羑里的时候,琢磨伏羲易,给伏羲易配上了挂爻辞,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
   孔子对文王易进行注解,发挥,和弟子们写成了“易传”,这就是孔子易。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文本就是文王易与孔子易合成的。
   这三个“易”的说法是胡适先提出,他的那个研究“易”层层剥皮的方法就是这个意思:把“易传”剥去,再剥去文王易,然后从伏羲最原始的没有文字的处境去考虑问题....。太有道理了。
   一般来说,自西汉以来,对于易经的研究和应用,有四条路。
   第一条沿袭孔子的义理,象数(占筮)并重这条路子,也就是在探究易理(易经挂爻辞所表达的哲学内涵)的基础上糅合进儒家学说,并发挥之,这就是“义理”。对占卜也是敬重有加,常习之。朱熹算是后世承袭孔老夫子的路子的代表人物。其占筮方法的特点是没有九宫,五行,天干地支等参与。据后来出土的帛书《易传》记载,春秋时期占筮的方法还不少,由占筮官员掌握,孔子用的是“周梁山占法”,即用筮草占筮,只看卦象和卦爻辞的解说,其方法在“易传”的“系词传”里写的很清楚,十八次演绎后,得到了一个六爻卦(即《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一个),然后根据卦象,再根据挂爻的说辞,进行进行解读,碰上变爻等又会有所谓之卦的出现,之卦就是给出事情发展到后面可能的趋向。对于结果,则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则,殷《易》有 “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尚书.洪范》说到规定,即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则。孔子所说的“亦必从其多者而已”与此义同。

共 877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研究易经的著作从古到今可以说用汗牛充栋形容都不足,而且可以说在较高的层次上易经把儒家和道家统一起来,易经既是儒家的必修之课,列为五经之一,也是道家的必修之课,易经被列为道家的三玄之一。而儒家道家的形成和为普世认可则是中国文化的成熟的标志。对易经的产生与变化或演化过程的认识都不过是现在人们的猜测,算是一家之言吧。其实都没有说到真正的根本。大道至简至易,人类最后的认识才会发现最简单的至理,所以易经是上一期人类最后的智慧的留存。也就是说易经八卦河图洛书是史前文化,只不过我们这一期的人类继承了它,而且改造了它,于是就有了所谓的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之说,其实他们当时谁也不敢说是自己的创造。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从古到今,无论多么了不起的智者也不敢在易经面前不屑一顾,宣布自己已经已经通彻了。孔子作为圣人集中国文化之大成,他对易经的阐述只称作羽翼而已。作者在本文对易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一种精神,推荐大家欣赏学习思考!------秋林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1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林        2012-07-18 07:07:32
  感谢作者持续不断的关顾指间,我每读作者之文深感作者的哲学和学术功底比较深厚扎实,说实在的我和本文作者的知识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自愧不如。所以我的按语的不当之处,还请先生不吝指教。远握!
语境就是一切------荣格。
2 楼        文友:霜顔        2012-07-18 21:27:14
  默默的学习,问好懂老
薄云初褪,一地霜华碎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