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散文】 水还在流

编辑推荐 【天涯散文】 水还在流


作者:邵丽 举人,303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9发表时间:2012-07-22 17:06:24

五年前的八月我和全国各地的一帮作家,应四川作家协会的邀请去了趟九寨沟,因此而懂得山里的冷。当然,山里也会很热,一座山走过四季,山上穿着厚厚的棉袍子,山下可以穿短裤和背心。热的记忆已经记不明朗了,那山上的冷却有些刻骨铭心。石头一样强硬的山风吹来,像狼牙撕扯皮肉,嚣张到不留余地。那一路下来,我的照片表情几乎都因为冷而寒涩着,像从冰箱里刚扒出来的青白的鱼。吴克敬大哥总是操着浓浓的陕西方言说,这个娃娃怎么像是从广寒宫地掰着月亮牙子下来的。大家笑,我也跟着笑,想必笑起来的样子肯定像冻土带。五年后的八月,再应约去四姑娘山,心思全花在衣服了,厚毛衣、牛仔裤、棉毛裤和棉线袜子,旅游鞋肯定是早早穿在脚上的。当然,还要带上两条好看的裙子。赵玫说,只要有可能,每天都要换换衣服,自己的心情和伙伴们的心情都会亮堂起来。同意。
  
   五年前的九寨沟走的是坦途,五年后的四姑娘山踏上的却是一次冒险之旅。
  
   从成都出发,距四姑娘山只有两百公里的路程。依照我这个平原人的思维,三个小时的时间是高高的。却不知道那羊肠子一般曲折的路途是怎么计算的,盘上盘下,走老半天,仍是迈不过一座山去。即使这样算计山道,仍是以过去的方式思量,因为我们一行十几人并不清楚,我们要穿越的,是2008震惊世界的5·12地震中心。车行两小时以后,高涨的情绪渐渐低落,到了后来,除去一半句梦魇般的惊咋,大家几乎鸦雀无声。举目所见,都是令人心痛的破碎,是比碎更碎的那种碎。桥像是一条条战死的长龙,惨痛地卧在地上,脊梁跌得粉碎。路一处处地横断着,山半边半边地倾覆下来,泥石流使河道变得狭窄,河水被挤得缩着身子,仓皇地奔流着。
  
   山河破碎——这在我生命的词典里第一次不再是以形容词出现。
  
   一路上都飘着微雨,但是每一座桥梁,每一个路段,每一个隧道里,都有正在抢修的工人。巨大的标语牌上写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还有:战天,斗地,确保震后一年任务完成!这些过去看起来让人热血喷涌的口号,在现场看起来却是一种无语的悲壮。道旁的石流随时都会倾覆,这些面目庄严的人时刻命悬一线。我们一路上好几处被迫停下来,等待那些工人用抓手把滚石移开。作业中的工人们会死去,行路的我们也会死去。生命偶然地来,也会偶然地去,因为生命的坚韧,要常常面对生活的残忍,人与自然的战斗,连平手都没打过。我们经过一座桥,据说已经反复修复,而后又反复被余震摧毁。它的肌体仿佛不再是钢筋水泥,生长出了筑路工人的骨肉。车子走在上面,我们感觉很痛。
  
   “5·12震中”几个血红的大字,写在一块从山上飞来的巨大的石头上。我们下来拍照,意外地看到一辆小汽车尾追一辆拉木材的手扶拖拉机。没有听到响声,以为只是轻微地撞击,走过去奔忙,却发现拖拉机上的两根木头,从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中致命地穿透进去,司机拣了条命,头被木头擦伤,满脸的鲜血涌出来。突然流出眼泪,内心地震似的恐惧着。我们只有纸巾和湿巾递给他们,撇下他们等待前来救援的车子。
  
   映秀镇中学和小学都在建设之中,仍然有垮塌一半的废墟立着。废墟上插着白色纸幡,一路上的石头中都插有这样的纸幡,看得久了,感觉好像是已经去了那个世界的人,身子还倔强地在那里站着,久久不肯离去,因而让我们生出敬意。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们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心里默祷着最温馨的祝福。逝者安息,生者依然奔波。
  
   在路的拐弯处意外走来很幸福的一家人,女人矮胖,极不合适地穿着一件不合身的紫红旗袍,丰硕的乳房在地震中心也不肯收敛,肚子固执地松弛着。男人浅笑着,头上的毛发像遭遇了一次滑坡。他们手中牵着的男孩收藏了他们的特点,人只有七八岁的样子,衣服却比人老了许多。他们的表情是祥和温润的,遭逢喜事样地满足。孩子要吃路边米皮车子里的东西,女人就去男人的口袋里翻找零钱,然后递给孩子。他们莫名其妙地笑起来了。有“5·12”垫底,这样的日子错位得让人心痛;如果放在一年前,这样的幸福或许俗不可耐。地震已经过去,生活恢复了弹性,活着的生命就该像他们一样灿烂。
  
   道路上的泥泞很深,车子打着滑,我们假装从容地欣赏左边坡上的野花花,谁都不能坦然地看右侧的峡谷深渊。好像我们天生就该活在左边一样。
  
   车子从成都出发,大约七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
  
   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我不能有所作为,我躺在床上,内心忧伤四溢,却被又感动裹挟着。窗外流水的声音和着体内的节奏。想到我们一路走来,山河都碎了,水还一直在流。就像一个人,身体碎了,思想还在流淌。
  
   那一夜,我在流水的劝说下睡得很沉。我静下来了。
  
   我静下来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语言表述,而是走过生死场的顿悟。
  
   早上睁开眼睛,不再有高原的不适。内心像蒸馏过一般纯净,但有足够的重量。
  
  
  
  
  
  

共 19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书看皮,读文读题。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读邵丽美文,我首先被这道题目深深地吸引着:“水还在流”——哪里的水在流?是什么样的水在流?是谁让它不流的?为什么不让它流?它怎么还在流呢?带着猜疑不定的审美期待,我走进文本。可是邵丽却给我来了一个一笔宕开,宕到五年前的一次与水无关的坦荡之旅。在吊足了我的阅读胃口之后,邵丽这才以一个过渡句告诉我:五年前的九寨沟走的是坦途,五年后的四姑娘山踏上的却是一次冒险之旅。于是我随着邵丽一起从成都出发,来到了“5·12”大地震的震中。于是我的灵魂也便开始在映秀镇的废墟与新城之间,震荡,震荡……你看,山河都碎了,但水还一直在流,“这就像一个人,身体碎了,思想还在流淌”。跟着邵丽走进震中,我的灵魂也像被蒸馏过一般,“纯净,但有足够的重量”。【瘦酒激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