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指间★散文】梦幻之所——滕王阁·散文真经典

精品 【指间★散文】梦幻之所——滕王阁·散文真经典


作者:付欢春 进士,6822.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28发表时间:2012-07-29 10:10:12

【指间★散文】梦幻之所——滕王阁·散文真经典 我总固执地以为,出外旅游,不是观山就是看水。正所谓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嘛,那魅力当然是至极之理了。至于什么楼啊阁啊亭之类的,就得感受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了。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熏陶与厚重的文化积淀的沐浴下,心灵忽地得于洗涤般安谧,也是美的。
   暮春的群芳依次地凋落,留下的,是弥漫在空气里的馨香,还有对其缱绻的美好记忆。不过,春末夏初的江南,依然满目苍翠,四处显现生命的活力。远眺中的滕王阁,掩映在现代化的琼楼玉宇间,一旁的赣江如飘带般流动着,突显得阁楼分外别致。
   南昌滕王阁,坐落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而名声大作,风靡一时,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的形貌,华丽堂皇;滕王阁的气势,宏伟壮观。加之以阁为主体,使其成为了“历代滕王阁之冠”的宋式建筑群。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于是乎,滕王阁前门庭若市,往来穿梭的游人络绎不绝。
   据古人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大抵是滕王阁依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风水好之故吧,前来朝拜的多而杂,老少皆有。不过,我可是前来放松心情的。同行的还有我的二姐夫及外甥胡佳星。
   走进滕王阁,树木葱郁,小道迂回曲折。信步密荫丛间,微风过处,舒爽宜人。年青的男男女女们在小道旁的绿栅间竟然捉起了迷藏,有的则爬上了铜制的兽器拍着雅照。一条狭长的小溪横跨南北,溪水碧绿,垂柳依依。不过,最数活跃欢腾的是溪水中的红色鲤鱼。适情的游人纷纷撒下鱼饵,弄得尾尾鱼儿争先恐后地与两只麻鸭一起抢食。那劲儿都快跃上岸了,看得让人不禁欢喜异常。
   感着身旁的绿意,望着快乐的游人,还有那活泼可爱的鲤鱼,总让人舒坦。抬头仰望,滕王阁翘起的飞檐,碧色的琉璃瓦,建筑又窈窕多姿,总让人着迷。
   要说起滕王阁的风景,恐怕怎么也敌不过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了。只不过,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既看不见孤鹜,也没瞧见秋水,甚为叹惜。
   漫步五楼明层的回廊,极目眺望,江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江畔高楼林立,大桥如虹,间或有如织的公路,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不经意间,一艘红色的画舫慢悠悠地驶过了八一大桥。
   此情此景,好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然而,滕王阁吸引人的不仅有如画的景色,还有那深厚的渊源文化。
   文章首推的莫过于初唐才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了。在来之前就翻阅并感叹里面的词句了——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好一篇历叙洪州地势之雄、物产之美之词,又人杰地灵之说,亦好一幅登阁之秋日之图,真可谓美轮美奂的精美画卷。
   踏步于古色古香,透着强烈文化气息的阁层,一下子仿佛人置身于远古了。阁内不仅收藏了各式各样的贴金匾额、名人卷写的拱联、楹联等字画壁画,而且还吸纳了奇形怪状的浮雕。光鼎就有虎牛祭案、牛头鼎、四足人面鼎、人面鼎等之多。而名人书法,却让好书写的人大饱眼福了。
   滕王阁的第六层,则把人带入到了盛世唐朝。墙壁上的壁画栩栩如生,色彩斑斓。像《大唐舞乐》、《霓裳羽衣舞》等,白居易曾在其诗中描绘,其服饰“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帐步摇冠、细璎累累佩珊珊”。其舞姿“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裾云欲生”。
   不过,吸引我的还是那个“仿古展演厅”,是一个仿古的小型戏台。台上摆放着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编磬仿制件。编钟竟有24件之多,十分地显眼。当帘幕徐徐拉开的时候,各个表演者似仙女下凡般步履轻盈地出场。每位仙女的服饰在灯光的映衬下,让人错觉地以为那就是盛产于唐朝的尤物。舞姿蹁跹曼妙,歌声优美绕梁。一曲《滕王阁》唱罢,一曲《彩云追月》又接踵而至,直让观众们屏息凝滞,入神入味。然而,那些演奏者,或抱琵琶,或拨琴弦,或吹着长笛,或拉着二胡。个个都风流倜傥,高大无比,眉宇间的眸子与脸庞像是被放大镜特意放大过般,不知这是不是我的视觉错位所致还是事实就是如此。总之,让人耳目一新,梦回唐朝了。
   滕王阁的每一处角落里,都透着宝墨的气息,迸发着浓浓的文化蕴涵。人趟其中,仿佛置身于文化的长廊与文明的天堂。而其中的文化产业链,则异彩分呈,让人目不暇接。就连身着古装的美女们敲击那些瓷盘瓦罐,都能奏出优美的古韵律来。真让人大开了眼界。
   然,二姐夫为佳星买了一个木制的手腕链,意味福安。为我,则买了一把折扇,扇上印着名篇《滕王阁序》;我则为佳星买了一只精致的“石敢当”,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有所担当。而为二姐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香包。算是作为留念吧。
   而滕王阁最令我眼前亮堂的,是第三层中厅屏壁上的丙烯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当导游用清晰的嗓音绘声绘色地介绍时,游人则聚精会神,听得肃然起敬。个个都为其主人公的至情至深的爱情所打动。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至伤情而死。后又人鬼相恋,在爱的感召下起死回生,终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杜丽娘,是封建社会中社会地位卑微的女性。少女时代的她,却只能够见着严父与迂师这两位男人了。不过,有意思的是,她在《诗经?关雎》章的指引下去花园伤春寻春,回来后入梦与梅梦梅在牡丹亭畔幽会。再后来就一病不起,死后安葬于花园的梅树下。
   柳梦梅,一介书生,社会地位低下。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意外地与自己的梦中情人杜丽娘的魂魄幽会。在爱的驱使下,柳梦梅掘墓开官,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牡丹亭》之梦,令人感慨至深。生而死,死而生,情真情至,虽九死而未悔。做鬼也要做“情鬼”,入地上天,寻寻觅觅,终获真爱。这个经典的生死恋,不知感动了多少金童玉女。直引得林黛玉“心动神摇”、“益发如痴如醉,站立不稳”了。难怪乎汤显祖如是地评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据史料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还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可见,这部爱情剧的影响之深远。
   不过,听着导游的娓娓道来,看着壁画中的灰蓝基调,感着那神灵梦魂般的故事情节,不禁对汤公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表示强烈的赞赏。恍惚间,竟见着汤显祖在为《牡丹亭记题词》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又仿佛见着汤显祖在向朋友倾诉其痛苦莫名、出路难知、悲哀难告的心曲:“词家四种(‘临川四梦’),里巷儿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在此处看见《牡丹亭》,大抵是开创了滕王阁里上演戏曲之先河之故吧。
   滕王阁的陈列,有很高的品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亦是文化的精粹,悠久而弥香。也反应了豫章古代的文化特色,难怪有人说,滕王阁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高雅的文化殿堂。
   江南有名楼,名曰滕王阁。春末夏初,再次地来到宝地,心灵得于净化,铅华得于洗涤。记得十年前,我与妻还都是个未谙世事的恋人。那时在滕王阁内,欣赏的只有风景了。而今复至,那浓浓而烈烈的馨香文化,将我厚厚深深地裹在绿意的江南,令我亦幻亦真,陶醉安然。
   江南有名楼,名曰滕王阁。
  

共 30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江南有名楼,名曰滕王阁。”铅华洗涤过后,仿若置身仙境,能净化心灵,又有文化明史,古香扑鼻,沁入心脾,寥寥熏香,悠悠岁月,蓦然停驻,感慨万千。作者从多个角度诠释这段历史和名楼的价值意义,从多个角度描写滕王阁的宏伟美丽,清幽淡雅,文辞生动,语言干练,别致的韵味镶嵌在滕王阁,更显熠熠生辉,让人浮想联翩。欣赏问候作者,遥寄祝福,谢谢赐稿——【荷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29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青        2012-07-29 10:10:58
  “江南有名楼,名曰滕王阁。”铅华洗涤过后,仿若置身仙境,能净化心灵,又有文化明史,古香扑鼻,沁入心脾,寥寥熏香,悠悠岁月,蓦然停驻,感慨万千。作者从多个角度诠释这段历史和名楼的价值意义,从多个角度描写滕王阁的宏伟美丽,清幽淡雅,文辞生动,语言干练,别致的韵味镶嵌在滕王阁,更显熠熠生辉,让人浮想联翩。
喜欢文字,用文字诠释生活!
2 楼        文友:荷青        2012-07-29 10:11:39
  欣赏问候老师,老师的文字可谓别具一格,拜读学了
喜欢文字,用文字诠释生活!
3 楼        文友:灯卿        2012-07-29 10:31:20
  滕王阁的续么,左上角的图是众仙女嘛~
4 楼        文友:菊惆        2012-08-08 14:37:56
  老哥写的真细致,文字娴熟优美,毫无拖沓。美文,欣赏,拜读。
王者的忧伤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