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思路·小说】酒、男人、女人

精品 【思路·小说】酒、男人、女人


作者:心静即佛 举人,483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8发表时间:2012-08-06 06:43:24


   王久光好喝酒。
   小时候,王久光跟着父亲在酒坊里烧酒,父亲喝,他不喝。酒坊停了,父亲到小卖店买酒喝。卖酒的胖女人姓杨,都叫她杨胖子。小卖店里能吃的,她就边卖边吃,身体撑的像皮球似的。她把酒从酒缸里提出来,王久光的父亲就把头伸过去,提留一歪,一斤酒就进了王久光父亲的肚子里。王久光的父亲和杨胖子有交情,开酒坊的时候,往小卖店送酒,都是多给酒;杨胖子知恩图报,每次喝完酒,都给王久光的父亲几粒花生占,花生占就是花生上面沾了糖。王久光的父亲嚼着往外走,杨胖子跟在后面走老远,她不是怕他喝多了,是等着拿钱。王久光的父亲有个毛病,只有出了小卖店,在房子的拐角处才给钱。这里有两棵柳树和一截矮墙挡着,王久光的父亲给完钱的时候,要拍拍杨胖子的屁股。杨胖子乐颠颠的骂一句,王久光的父亲也早醒了酒。
   这些,王久光早看到了。他也喜欢杨胖子的屁股。他想他要喝多了,也会这样。有一次父亲买酒洒在了柜台上。父亲的脸就贴在柜台上用嘴吸柜台上的酒,正吱吱的吸着,杨胖子把手按在父亲的脖子上,喊一声“看你个抠搜样。”在外面的王久光跑进来,也吼道“不许骂我爸”。可是父亲不向着他,却向着杨胖子,骂他一句“滚一边去。”他伤心了好长时间。父亲病了,他都不愿意理。父亲给他一个酒瓶子,让他买斤酒,发发汗。杨胖子和他说话他没有吱声。杨胖子把二斤的酒瓶子都灌满了。盖盖的时候,酒洒了一手。王久光一闻,才知道酒是这样香。他轻轻的舔一口,从心里往外舒服。他一边走,一边舔,到家二斤酒全舔没了。
   病在炕上的父亲也没有力气打他,不住的说:
   “完了,完了。务上这一行,就完了。”
   二
   原来,王久光的父亲有一段喝酒的痛苦的历史。
   王久光的父亲叫王大刚。
   此人生的眉清目秀,双目炯炯,鼻直口方;身材高大,步履矫健,堂堂的山东汉子。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本来他是功臣,可是庆功会上,他一气喝下六十度的白酒五斤,一醉不知去向。部队开拔,他落在了荒郊野外。成了逃兵。天不灭曹。他在山岗上行走的时候,遇到了一场战斗。他从死人堆里救出一个军人,把他背下山去,背到卫生队,他才知道,被他救的军人是个团长。他绝处逢生,跟着团长到了北大荒。
   这时的团长成为了一个国营农场的场长。王大刚成了农场的工人。场长念他救命之恩,把场里仅有的一台俄式拖拉机,场里的人又叫它热特,交给他开。那时候,场里开拖拉机的工人是一等公民,谁见了都羡慕。王大刚自然得意。他开着蓝色的热特,飞快的在场里的土道上跑过,后面飘起一股烟尘。场长的六九吉普从烟尘里钻出来,场长就骂一句“这狗小子”,话语里带着爱戴和喜欢。
   有了好工作,王大刚就想娶媳妇了。他请了假,要到他的老家山东去找。山东的媳妇漂亮,会过日子。他甩掉了场里众多追随者,让那些东北“臭糜子”姑娘气瞎了眼,他就是不找她们。上路的前一天,他又喝多了酒。三五斤小烧不是他的对手。喝了酒,睡觉也就算了。偏偏附近生产队有一个产妇要生产,他开车送医生。医生留在生产队,他开车回来的时候,想走近道。在机耕道上跑的时候,路过一片小树林。他的舵没有打好,车撞在了树上。
   那时候车出了事还了得。不拔层皮也够你活的。大会检讨小会承认错误,翻来覆去。好在场长对王大刚好,只通报批评,不开车了事。王大刚拖着一条瘸腿也不能种地,就让他到场里的食堂做保管员。做什么都可以,他还想着回山东娶媳妇的事。到招待食堂报道之前,他请了几天假,到山东娶媳妇去了。
   娶媳妇的故事都是他讲给别人的。到了山东,他的老家莘县,漂亮的姑娘有的是,就是嫌他瘸。他说他是开拖拉机的,姑娘们才有了笑脸;他说他的脚天天踩离合器,就习惯这样走了;这不是瘸呀。也是他有福,看上的姑娘的父亲好喝酒,他们喝着酒,就把亲定了。姑娘很有心计,到农场偷着一打听,他早就不开拖拉机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姑娘就把腰带系紧,不让他动。他急的直转摸膜。邻居告诉他,晚上用面袋子把她的腿压上。那时农场吃的是白面,一袋子五十斤。他用了两袋子面才把媳妇的腿压住,生下个儿子王久光。本以为生下个孩子就和好了。可是他天天喝酒,媳妇就生气。
   他在招待食堂里当保管员,天天有酒喝,也很自在。有一次他把招待领导的茅台给喝了,这才闯了祸。他的保护伞,老场长因为和电话总机的话务员发生了男女关系,被撤职回家了。那个时代,话务员几乎成为了特殊产物,并被赋予了特殊的职能。话务员们首先要漂亮,或者有门路,然后和领导者有联系。和领导发生关系的话务员因为交往的太多,没有办法才暴露了场长。场长回家,没有人替他说话。他就到生产队的酒坊去烧酒了。他为人豪爽,又善饮,人缘好;领导到酒坊拿酒,拿多少他也不说。领导有心提拔他当排长,那时候,排长算干部,也是件好事。可是他喝多了酒,提前说了出去;领导发了火,排长也没有提成。
   这时候,家里也出了矛盾。老婆恨他喝酒,正常的夫妻生活也享受不到。他老婆长的又漂亮,就有人勾引。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勾引他老婆的是他学烧酒的徒弟。他和老婆的年龄差的很多,老婆和自己的徒弟年龄还很接近。他想管住老婆,又怕老婆真跑了,就睁只眼闭只眼。为了平衡,他就勾引起小卖店的杨胖子。杨胖子的男人在外地打工,自己孤独,也乐得王大刚逗上一逗。
   想到自己喝酒落得这个下场,王大刚对儿子王久光喝酒吓出一身冷汗。
   后来,队里编出一个谜语:一大缸酒一口就光,打两个人名。
   三
   其实,大家想错了,王久光决不是父亲王大刚,即使是同样喝酒,喝同样的酒,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我的故事要讲的是王久光,可是不讲他的父亲王大刚就不全面。尽管王大刚因喝酒而耽误了一生,但是,他的名气在农场还是很大。号称“西狼山一缸酒”。西狼山,是王大刚所在的生产队,没有建场以前,这里是野狼出没的地方,后来建立了第一生产队。有西狼山就有东狼山。东狼山就是现在的农场场部。王大刚的儿子王久光成名后,号称“东狼山一缸酒”,这是后话。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这是王大刚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可是他酒色不离。他告诫的是别人,是儿子。他清醒的时候喝酒,酒醉的时候好色。真是珠联璧合,完美统一。如果不是儿子的事,险些费了他的酒功,他的酒真是无人可比。
   王大刚的老婆发现王大刚和杨胖子有一腿后,就不许他再到小卖店买酒。儿子就用塑料桶每周打一回酒。喝完再打酒。儿子用的塑料桶是十斤的。王大刚每天一斤多酒,喝到周日正好喝完。天天如此。儿子有一次出门,算算要十几天才回来,就换了个桶,能装二十斤酒。装了二十斤酒他也没给父亲说。他想,这么大的桶,父亲能看不出来吗。父亲酒精中毒,真没看出来这是二十斤的桶并装了二十斤的酒。他有他的想法。这桶酒喝完,儿子没回来,他就有理由买酒,就有理由见到杨胖子了。
   周日的时候,他要喝完这桶酒。可是喝了半天,桶里还有一半,他就犹豫了。如果这时他看看桶是几斤的也行,可是,他没看。他要一口气把这桶酒喝下去。整整十斤,一饮而尽。结果几天没有起来,想看杨胖子的愿望落了空。自己的小命差点没有搭上。这下他该忌酒了。不。改喝啤酒了。
   也是这一年,王久光自认为长大成人。他向父母要钱。父母问他干啥,他也不语。最后问急了,王久光才说:“学开车,考票。”
   开车?家里当然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就是这酒。父亲因酒开车,险些丢了命;儿子的酒量和父亲一样大,车怎能开的了啊。
   王久光见父母不同意,就到厨房把装满二十斤酒的塑料桶提到两人的面前,说,“要是不同意,我就把这桶酒喝了。”
   四
   王久光开的是212北京吉普车。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泥水都能走。小伙子洒脱,车开的机灵,大家都很喜欢他。从他进小车班就没有喝过一口酒。只有知根知底的人说他能喝酒,不了解的都以为他天生不会喝酒。王久光就有这个能力。说不干的就一点不干。因为打扑克和朋友闹红了脸,就把扑克撕掉,再也不玩了。一把破纸牌,那能和朋友的感情比呀。
   不喝酒不等于不会喝酒。王久光清楚记得他开杀戒的那一天。场里临近麦收,急需康拜因。买还没钱。场长让他开车,他们一起来到康拜因的生产厂家。刚下线的世界最先进的康拜因让他们看红了眼。中午吃饭的时候,康拜因厂的厂长和销售厂长加上农场场长三个人,王久光是司机,要在外面吃。场长说这是我的秘书兼司机。对方就拉着王久光坐在了酒桌上。
   席间,场长试探着说出赊欠康拜因的事。正在酒头上,对方也不回绝。只见对方把三杯酒倒进碗里,举到场长面前,说:“好,把酒喝了。喝一碗赊一台康拜因。”
   王久光看一下酒杯,每个杯子装一两酒,三杯酒倒在碗里就是三两酒。场长已经喝了六杯酒。按场长的酒量,一斤左右,再喝两碗没有问题。他知道场长的意图,想赊个五七八台的,小麦收获完毕,还一部份欠款,明年还完。每喝一碗酒赊一台康拜因,场长喝不了那么多,就达不到目的。这康拜因厂新下线的机车销路还没有打开,赊出几台肯定不在意。王久光心里有了普。他见场长要端碗,就把场长的手挡住。
   “厂长,我喝行不行?”
   “行。”厂长说“你喝也行,但得再倒碗里一杯。因为你毕竟不是场长。”
   王久光往碗里又倒了一杯。装了四杯酒的碗,已经满了。王久光怕酒洒了,就两只手捧着。喝酒人的毛病,宁可喝到肚子里醉了,也不能糟践了。
   厂长眯着眼睛看着这个所谓的秘书,心里想着逗上一逗“洒一滴都不算。”
   “厂长,我的问句话。”
   “问什么?”
   “厂长说的是一碗一台康拜因”。
   “对。”
   “两碗呢。”
   “两碗酒赊两台。”
   “嘿嘿。”
   “真的,我不给你开玩笑。”厂长极其认真,突然又发坏的说,“你要喝十碗,我赊你十二台。全是出厂价,不要利息。”
   王久光说,“我土命人心实。”
   旁边的场长说,小王,喝点给他看看。
   王久光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这一碗是四两酒。
   王久光喝到第四碗时。场长说,小王,别喝了。
   王久光喝到第六碗的时候,厂长说,王秘书,别喝了。车我是肯定赊给你,你说几台就几台。
   王久光把碗倒满,对销售厂长说,忘了写个生死合同了。你证明就行了。喝坏算我自己的。说罢,把第七碗酒喝了下去。
   酒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变了。厂长对场长说,你快劝住他,我是开玩笑呢。场长知道王久光能喝点酒,但不知道他到底能喝多少,也怕他喝坏了。就劝他别喝了。
   王久光说,厂长,你可不能开玩笑,你要开玩笑,我这酒可白喝了。
   厂长说:不开玩笑,不开玩笑,肯定算数。厂长没喝多少酒,脸色都变了。
   王久光把第八碗酒举在面前:厂长说话算数,我就把酒喝了。说着,就咕咚咕咚的喝下了第八碗酒。
   酒桌上的三个人都看傻了。直勾勾的看着王久光喝下了第十碗酒。
   王久光喝完十碗酒,才开始吃菜。他们三个人像看着一个奇迹,见王久光嘎吱嘎吱的嚼着,没有一点变态。只是身上的汗水像开了堤的渠坝,呼呼的流淌。转眼衣服就湿透了。老百姓把这叫酒漏。他们父子都这样。喝上酒,这里一开闸,喝多少都没事。王久光喝这么多酒,心里有数。他过去喝酒都是高度酒,50度以上;今天喝的酒是低度酒,只有38度,到他嘴里就成了凉水。所以,能喝酒,也要有心计。
   喝了酒,照样行车五百里地回场。
   五
   王久光迅速的提拔到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的位置上。
   办公室的干部都是喝酒的干部。可是没有人看见王久光喝酒。好像那次他喝酒喝伤了,见酒就躲,给酒也不喝。后来人们猜测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或者改变办公室给人的印象,总之,他不喝酒。
   让他重新端起酒杯的时候,他已经是农场的场长了。
   所以,这世界上,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只有运用到火候,就点石成金了。有对王久光有成见的就说他喝酒喝出的场长。王久光听了也不责怪,只是一笑了之。
   有人说,场长,我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王久光说,你不要告诉我是谁说的。我不想听。
   说这话的就是你身边的人。
   王久光说,这话说的实在。我喜欢这样的身边人。
   他里一套,外一套,不给你说真话。当面说好听的,背后就骂你。
   王久光说,这样的人好。当我的面骂我,我不天天闹心那。知道背后骂的人,是懂道理的人。
   场长,你就不收拾他吗
   王久光说,我想让他知道,我不仅能喝酒喝出个场长,还要喝酒喝成功一个场长。这才对,你说呢?
   王大刚和老婆见儿子决心已定。都黯然失色。
   他们望着儿子,不知这诡秘的孩子葫芦里装了什么药。

共 15763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酒、男人、女人》主要写父子两人,父亲王大刚能喝酒,又有机遇,但没有把握住,沉落下去了;儿子王久光把能喝酒发挥到极致,以酒为梯,以酒为媒,以酒开路,结果有了发展。最后升迁到不可思议的位置上。这时候,他又以酒戏弄生活,戏弄人生,戏弄部下。小说围绕着酒这一主线,又加进了女人,加进了男女的感情。在写到王久光与贺雅菲感情的一段,作者借鉴了易卜生的名剧《娜拉》。曹禺的剧本《雷雨》。娜拉反抗丈夫,毅然出走。这是几个世纪之前的事。可当读到《酒、男人、女人》的时候,突然觉得娜拉这样的女人还在,她们新的出走就要形成。压抑是相同的,感觉是一样的。就像西红柿,味道再进化,都要有西红柿味道。生活也这样。历史会惊人的重复,会重演,会折磨我们的思想。结局也是有着艺术的真实。现在的氛围不可能让贺雅菲出走。可是,我们的生活里,已经有很多女人怀着对丈夫的不满,寻找到机会,去追求她们幸福和自由。小说描写细致,针脚绵密,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使得平凡的琐事富有波澜,曲折动人,表现了作者朴素、清新的艺术风格。推荐阅读。【编辑:蓝心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X0120807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08-06 06:45:30
  小说描写细致,针脚绵密,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使得平凡的琐事富有波澜,曲折动人,表现了作者朴素、清新的艺术风格。问好作者!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