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时事聚焦】借法律威力留住医德才能革除红包潜规则

精品 【时事聚焦】借法律威力留住医德才能革除红包潜规则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3发表时间:2012-08-09 22:31:37

【江山·时事聚焦】报道:卫生部日前就《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征求意见,规定“患者入院时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一纸协议能否根治屡禁不止的“红包”痼疾?此举引发社会热议(8月6日人民网)。用明文规定告诉患者和医生,送“红包”和收“红包”都是不可取的,对于规范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可起到一点警示作用,但实际意义不大。因为红包本身就是暗箱操作的,怎么会写在书面上呢,最后的结果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一纸协议根治不了屡禁不止的红包痼疾,要想割除这个影响社会风气的毒瘤,只有通过立法,一旦发现医生有收红包的违规行为,就要依法追究责任就地下课,作出吊销医生执业资格的严厉处罚,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一些医生表示:“很少有医生主动向病人索要红包,病人大都是自愿的”。谁也不能否认,红包都是患者亲自送到医生手里的,而决不是医生从患者的口袋里掏出来的,如果不是病人被这个社会的不良风俗所“捆绑”,怕得不到好的医疗服务,病人家属是不会主动去送红包的,只能说是被迫的自愿。我就深有体会:去年十二月我母亲在荆州某医院住院,确诊为肠癌需做肿瘤切除手术,住了二个星期还没有安排手术,我上午去问主治朱医师,各种检查早已完毕,已经确诊无疑,为何还不给我母亲手术呢?朱医师说:“不要急,我们正在研究最优治疗方案”。当我回到病房时,另一位病人家属刘大爷告诉我:“你的手续过程没有走到堂,赶紧给医生封个红包吧,有可能今天下午就能做手术”。我半信半疑,连忙用信封装了2千元,将朱医师喊到医院楼梯口,将红包塞给了他的荷包,他确实也推托了一番,喜笑颜开地说:“收红包是医院不容许的”,我说:“别怕,这是病人家属的一点心意,是自愿的请您费心了”。果然有奇效,不大一会儿,值班护士通知下午3点钟手术,我只好苦笑点头作答。真是花钱买平安,实是无奈之举。
   正常的医患关系是行医治病的需要,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期盼。患者生病应该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医生则及时地救死扶伤,这是本职要求。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把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当成工作职责,其辛劳付出也得到社会普遍肯定。可仍然还有不少人,存在不收红包就不积极的给病人治疗,甚至已经到了不送红包就不给手术的程度,你急他不急,这已经成了一种惯例。患者发自内心尊重医生的医术医德人品,表达感激送红包有没有有呢?当然有,那是术后快出院,感谢医生的妙手回春,但人数极少。更多的患者是在术前的“从众心理”,不送红包不放心。往往不是感谢医生的医术有多高明,医德有多高尚,更多的是大家都送我不送的话,怕得到不一样的待遇,实际上也是这样,不送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服务,这种情况完全是对医疗体系的不信任。现在的医院住上一天,就是不用药也要二百多元,还不包括家属的开销,随便让病人延长一个星期,病人就要多开支2千多元,所以只好送红包早点治疗早点出院。
   其实,手术本身绝不可能因送了红包就不再有风险。送红包主要是对医生的不信任,试图以红包来保障手术及时安全,这不仅是患者的悲哀,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所不希望看到的。医务人员收红包,相当于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触犯了刑法是犯罪行为,送红包也是行贿行为。如果有医务人员表现出“不给红包就不好好手术”的态度,就是罪上加罪,变成“索贿”。制止红包的泛滥,我们需要看到政府出台强有力的制度,否则再多的“禁令”也是纸上谈兵,最终沦为一纸空文。如果监管部门对医生收红包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措施,形成强大的压力迫使医生不敢收红包,那红包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如果医生无法抵御红包的诱惑,收了红包仍然无事,那患者又岂敢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抵制红包,这是不可能的。这才导致很多网友评论:“这次医患双向签字,是政府医疗监管部门懒政的一项行为艺术,想法太天真太幼稚,只能哄小孩子”,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卫生部此次规范诊疗服务行为,防止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治疗、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实行医患双方签署协议书制度,这是一大进步,网民拍手欢迎。此举为什么引发社会热议,关键是医生收了红包怎么办的问题?光一个不良记录是不行的,表示不乐观的居多。我们看到很少有医生因为收受红包,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即便被查处,也只是作违纪处理。许多地方早就出台了规定:“发现医生收受红包将予以开除”,但业内人士表示:收红包都是医院主刀大夫业务骨干,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的医院,如果把这些骨干开除了就玩不转了,所以医院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人上告,没有媒体报道出来,收红包的就会心安理得、照收不误,禁红包只是徒有虚名。
   杜绝医疗机构收红包,在于端正“救死扶伤”的宗旨。如果医生对病人,生人熟人一个样,送不送礼一个样,那谁还会自讨苦吃花那个冤枉钱呢?这就需要调整现行的医生收入体系,正确评价医生的劳动价值,这是解决医生收红包和根除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关键所在。政府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医生的收入,保证医生在接诊某个具体病人时,在具体的医疗行为时,不一味地想自己的收入,这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有些医院就做的比较好,象合肥市2011年城乡居民市级定点医院按病种付费试点全面启动。19种试点重大疾病全部“明码标价”,按病种付费。合肥市三县居民参保病人,只要按照定额标准承担固定自付比例就可以了,患者自付比例最低25%,最高40%。8家定点医院不需要患者送红包,由于医护人员知道治疗一个单病种,自己能得多少效益工资,透明的很,都干劲十足。
   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病种包干给医院,费用支出由医院自己承担,必然促使医院注重病人检查、治疗的有效性。不需要检查的项目一律不检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从而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医院规定:不得无辜推诿按病付费患者入院,不得以年龄、健康状况、合并症、并发症等为由,将符合按病种付费特征、符合临床路径的患者转换为不按病种付费的类型。如患者因特殊情况,不宜实行按病种付费的,需要医保机构组织院内专家组审批才行。按病种包干,医院更注重医疗效果,能让患者减少住院天数,可提高病床使用的周转率,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医院的住院难问题。按病种包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医院各科室之间,医生与医院之间必然会密切协作。为了控制医疗成本,医院会积极做好疾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促使医院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单病种限价,作为一种全新的惠民医疗举措,其优点是突出的,很多病人治疗后都赞不绝口。既杜绝了送红包,又压缩了治疗成本,还保证治疗质量。这是一个成功的实践,值得全国普遍推广。
   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防腐约束,重在制度管理、组织约束。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防贪反贪,一旦发现收红包,实行“零容忍”,让他们有掉饭碗的畏惧之感。个别医务人员确实不讲职业道德,收取病人红包,滥用药物不负责任,收取回扣等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过度检查治疗、小病大看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经常出现。使医患关系几乎达到了最危险的地步,医患冲突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映极为强烈,必须对症下药,辨证施治。这次卫生部在全国启动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动机是好的,我认为措施不得力。靠签字想遏制医生收红包,是异想天开,就是在每个科室画个老虎也阻挡不了医生收红包的“潜规则”。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花拳绣腿怎么能起作用呢?不真下猛药,不可能遏制住收红包的势头。只有改革,借鉴合肥市的医疗经验,才能有实质的进展。
   红包在某些医院已经从偷偷“塞”变为公开“送”。不收红包,原本是职业底线,现在竟要卫生部门专门进行制度设计来防控,反衬出红包现象的泛滥是何等的盛行,说明医患双方已经形成了“默契”,也表明从政府到公众对此问题的价值立场。红包泛滥,根子还在医疗制度的不足和缺失。治理红包顽疾的治本之策,还在于深化医改,促进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同时将医院业务行为和经营行为脱钩,建立合理的医生收入体系,用体面的、有保障的合法收入打消医生“看病赚钱”的想法。当前,红包滋生的土壤很是“肥沃”,要想铲除,必须要有严厉的监督及惩罚措施配套,同时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只要制度得到落实,即使没有“双向签字”效果也一样明显。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而红包问题,更为公众舆论所诟病。无论是从法律法规层面,还是从职业道德角度而言,医生都不应该收取患者红包,这种行为会令医疗本身容易受太多不利因素之影响,既干扰医生的工作,也容易恶化医患关系,令贫困患者雪上加霜。但要想妥善的扭转这种社会风气,单单靠这一纸协议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更全面的综合治理。要想医生拒收红包,要想让患者家属不再有“花钱买平安”的心理,单纯依赖医生签字的道德自觉、良心发现显然是靠不住的。红包与回扣之风之所以会日盛,是与法律的长期缺位有关,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医生不收红包。而一旦发现拿“红包”,医生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只要我们进一步推进制度规范化,加大医德医风建设及监督力度,大力整治医疗机构违规违纪的现象,让收红包者成为人人喊打的“另类”,让医护人员廉洁从医成为必然,那么,收红包的“痼疾”也就不要很长的时间自然地会痊愈。
   双方签字的道德感召力,肯定不能撬动坚硬的红包,我们不宜抱太大期望值,迫切需要政府启动的是问责机制。由于红包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有的医生仍然可以当面签字摆出拒收红包的姿态,暗里变着法子收红包。从患者角度来说,他们到医院接受治疗,担心不给红包,会影响医生的工作热情和手术质量,希望送红包买个“踏实”。所以说红包的社会土壤,并没有因医院签字拒收红包而得到彻底消除。我建议,大幅提高名医的薪资待遇后,不用签字就能解决,那就是实施奖励患者举报收红包,查证属实坚决依法查处医生,用法律手段就能消除医生收取红包的侥幸心理,只有借法律的威力才能留住医德。既能满足患者的利益诉求,又能让他们有底气拒送红包、这或许比签字,更有利于打破红包的“潜规则”。给医生送红包,从表面上看来是患者有所求,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医患之间缺乏互信。希望医院学习“合肥经验”,大胆改革,把病人当亲人,处处为患者着想,重建对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和互信,努力增强医患之间的理解,才能化解医患矛盾,由红包引发的不和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012-08-0701:53:37)

共 42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医者父母心,若与利益挂钩,为红包而丧失医德,那是作为一个医生职业道德的败坏,也为医者的良好形象蒙上耻辱的阴影。作者根据医疗部门出台的制止收授红包的规定,并借助相关法律,杜绝医患之间的受贿行为,政策的本身,折射事态的发展动向,而事实存在的根源,引人思索。作者针对医患双方面对“红包”的不同心理,细细剖析,论述事实与道理相结合,追根溯源,有力揭示,并对此发表相关意见与建议,客观理性,令人信服!【编辑:冰煌雪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910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8-09 22:33:00
  “医疗红包”里装着百姓之痛,也包着某些人的利益。禁收红包的规定,早就已经出台,为什么红包还满天飞,关键是没有硬措施,怎能让害群之马丢开轻易到手的既得利益。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