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记忆飘过童年的时光

精品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记忆飘过童年的时光


作者:烟波放钓 进士,715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78发表时间:2012-08-21 13:30:51

一、小河和榕树下的记忆
  
   又快到一季开学的日子了,瞅着孩子有点抑郁寡欢的神情,我自然知道那是因为假期已经结束又将面对着枯燥乏味“囚学”生涯。
   如今的功课真的是繁重,门课多且不去说。给孩子心灵上的无形的压力竟比功课更重,而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本不该是孩子该比的虚荣,譬如这些成年人社会上的拜金崇权习气,譬如人情世故中的冷漠与虚伪,也让孩子们在耳闻目睹间染上了,并跟着在学校同学间照本宣科了现学现卖啦。以至于同学之间比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老爸的官、家里的钱、接送的车等等等,而那些更该让孩子比的个人才艺反不如此重啦!说真的,现今的日子,学的、玩的、消费的,自然不是我们童年那个时代可以比的,然而相比之下我却发觉,虽然彼时日子清淡玩乐贫乏,但那份童情的纯真与真挚却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即便许多是荒唐可笑的捣蛋调皮事如今回味起来依然会不禁莞尔。
   我们的童年游走在密如网状的泉州特有的街街巷巷间,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石板路随我们自在的游逛,丝毫不用担心被拐被蒙,到了吃饭的时候奶奶或者母亲的一个高音嗓子,穿过街街巷巷远远的就可以将顽童唤回家来。上下学校时不论远近一般要么邻里同村要好玩得来的三俩一伙,要独自一个来去,不像现在的一个孩子得爸妈爷婆姑叔轮着上,更别说什么汽车摩托电动车了,那是连想也不曾想的事儿。
   那时的生活很枯燥,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的玩具,快乐没有现成的但却是可以自寻的;树枝丫截下来就是弹弓,破木桶的锈铁箍取下来,用跟铁线折成一个勾就可以推滚着跑,地板上用树枝画个棋盘就可以对弈……而对于我的童年来说,除了那些,最好的游乐场就是城郊的小河,街巷交叉路口的老榕树,以及那香软甜腻的番薯了。
   记得夏天每每放学后,那条清澈小河的周围就是我们的天堂,这是条很普通的小河,清清浅浅平平静静地流淌着,偶尔一条不大的鱼儿跃出水面带起一串晶莹漂亮的水花。河的两岸是一畦一畦碧绿的蔬菜作物,还有牛羊鸡鸭鹅零零散散地在田埂河岸间放养着,远处的农舍掩映在豆架菜花丝瓜葡萄中,彩蝶舞,蛙鼓唱,鸡鹅牛羊的和声,以及袅袅的炊烟,夕阳的红霞映红了平静的河水。而放学后的孩童们一边挥舞着手中的书包,一边狂喊乱叫着在河边你追我逐。这个时候的我们是无所顾忌的,钻进高高的甘蔗林里打游击,卧进芥菜宽阔的绿叶底下设伏,滚得一身污泥,然后脱光着屁股你推我搡互相吆喊着跳进河里,尽情地在水中追逐嘻戏,荡起的水花溅到河边洗衣的村妇身上惊起她们的一声声笑骂。
   在水里顽童们没有什么高超漂亮的游技,顶多几下“狗刨”,最常比的是谁在水中溅的水花面大,憋着气在水中的时间久。玩得力乏了,肚子饿了,就跑上岸瞅个没人将地里的番薯偷刨了几个出来,然后溜回河里将泥土洗干净,就直接生吃。跟我们同去的几个女孩子却嫌脏,尽管饿得饥肠辘辘却也不敢一试,但看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连带着夸张的赞叹,终于也忍不住与我们一起“分赃”,然后拧着一身泥土衣服回家,换来家中大人的斥骂,过后却依然故我。
   那时候的夜晚那有什么KTV什么休闲会所,有个影院也不是天天有片的,还分个一三五二四六的放映一些“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戏剧院里更是千篇一律的样板戏,到了晚上就是被子一盖蒙头大唱“四脚亭”。寒冷的冬天可以睡,一到夏天屋里就呆不住了;此时,井边的老榕树周围就成了邻居们“化仙”或者唱戏的“戏园子”了,更是我们儿童的天堂。
   老榕树枝繁叶茂绿荫蓊郁,它在这不知存活生长了多少年了,粗壮的树躯小孩得三人才可以团抱,那张开的树冠更像顶墨绿的巨伞,让多少邻里路人躲过疾雨避过烈日,而它留给孩童们更深的还是它上下的乐趣。在它的周遭孩子们荡秋千、抓迷藏、弹珠斗草……留下童年多少欢乐无忧的回忆。每在那时候老榕树更像位年高望重的慈祥“老祖父”一样,笑咪咪地静静的看着他这些调皮捣蛋的孙儿们胡闹耍乐。最热闹当数夜幕降临后,这里就成了大人们一展“戏胞”的“舞台”啦。收工下班回来的大人们粗茶淡饭地填饱了肚子,洗去了一天的疲乏后,或是抬桌搬椅,或是提琴带箫,自发地凑到这老榕树下来,随着琵琶弦动洞箫声起,依依呀呀尽情地释放着一种由心而生的快乐,唱出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默契的弹唱间,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容易调和情绪,平时邻里间一些难免的磕磕碰碰的唇齿之争,在这么祥和快乐的气氛中也自然被冲涤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随着曲声将邻里情谊演绎得更深更浓。
   而每每这个时候,早早爬在老榕树粗壮的枝桠上跨坐着看热闹的我们,一听老人们那拉得很长的唱腔心里就烦了,于是互相使个眼色,溜下树来,在老人们的背后跳着脚,拍着手,高声念着:“天乌乌,袂落雨,海龙王,袂娶某,龟吹箫,憋打鼓,水鸡杠轿目凸凸,火萤担灯来照路……(闽南语童谣)”又高又尖锐的童声吵得老人们的吟唱无法继续,回头一看是我们这些顽童立马大怒,跳起来,随手抓起树枝拐棍什么的猛向我们挥舞作吓,直对着到我们逃走的身影骂道:“夭寿,死咁阿,格来吵就拍折你的夭寿骨!”
   那是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代,就这样转眼即逝了。而今,每当生命在人生旅途的尘嚣中疲惫不堪时,在人情世故的淡然冷漠的虚伪面具前,更让人怀念起从前人与人的彼此之间的真情实意,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是贫匮的,但那时人的情感却是丰富的。童年愉快的追忆会能让事故的心回归一点童真一点清澈,闭眼回味时,我的耳畔依然可以依稀听到小河的水响,和老榕底下清脆美妙的童谣……
  
   二、在那些激情燃烧的荒唐岁月里
   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不少可乐的往事,譬如不知高地低深浅的无忌童言,故作老成的人小鬼大等等,而我的童年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是大都与笨傻有关。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可能是老师看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伙子长得有点“帅呆”了吧,所以就“私心”地安排俺做了一个小组长,虽然不大但大小也是个官吧,手底下也有十几来号弟兄。也不知是天生较笨的原因,还是开心乐傻了了的原故,在老师安排分发作业本的时候,俺竟然手捧着册子直愣发呆不知所措,于是乎,立马遭弹劾被罢免了。如果那个时候有评吉尼斯记录的话,俺可以参评“史上最短命的小组长”一项!哎。
   小学的时候,俺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虽然那时已经是文革末期了,但还是批林批孔上纲上线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为主的时候,学校的“臭老九”们也不敢太过尽心尽职负责任,记得俺还在学校的墙壁上还写下过“打倒某某某!”、“批判某某某”的标语。由于贪玩的所以俺的作业常常没有完成,虽然老师并没有很严厉地批评俺什么,但却暗度陈仓地通过我父母的手“借刀杀人”,害俺在男女双打下幼小的身心惨遭了严重的摧残。于是,俺暗暗发誓一定得改正贪玩懒惰的坏毛病。
   俺的同桌是个漂亮的 同 学,由于有点海外的关系所以在学校里是有点不大被待见的,所以只好事事小心翼翼生怕伸出什么马脚被人逮住了小题大做。别以为俺这话是危言耸听的,在那个“神经病发作”的时代,革命立场没有什么大人小孩之分,谁触了雷区都一样“株连九族”的。一次,因为一些小孩子琐事她与俺前排的一个叫王文红的同 学超架,可能被气急了变得有点语无伦次,本想喊“打倒王文红!”没曾想话从嘴出却变成了“打倒王洪文”。不得了啊,那个人可是当时红得不得了的“国家副主席”,这样骂出的话来,要是传出去可以想象有怎么样的后果,轻则被批判,重则“株连九族刺配流放”!当时,话一出口后,两小女孩都呆住愣住了,小脸蛋儿死白死白得没有血色,俺急忙看看周围似乎没有人听见,或者听不清楚。于是,俺好心地接过她的话茬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不就打倒王文红吗?至于这样嘛!”这样一来,等于俺没有听见同桌的她说的话,帮她把这事抹了过去。可以想象,当时的她对俺是如何的“感恩戴德”的,也因此,从此后俺的作业就再也没有因为没完成而被批评过了。俺的这种不光彩的“要挟”一直维持到“四人帮”倒台以后,同桌的她猛然觉醒,觉得俺欺负人太过了就告到老师那,因此俺就成了班级里“受四人帮流毒毒害”的典型,在班政治学习会上做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俺的学习成绩一般就属中等偏上一点点,但俺对做好人好事的公益活动总是非常的热心的,老师眼皮子底下的时候,俺总是抢着扫地板捡垃圾拔草什么的,所以也屡屡被表扬(当然,老师不在的时候就另一回事啦)。因为家中只俺一个·是独子,父母也是双职工,所以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然也就得早早的落到俺的肩上来了,比如下个米煮顿饭,清扫地板搬煤球什么的。俺是班里“学雷锋做好事”兴趣小组的成员,所以俺家的困难总是在俺的色泪俱下的表演中被无限地夸大,自然就深得同学们的同情与帮助,也所以大家学雷锋做好事都上俺家来学了,更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凭良心说话,看看时下的一些所谓“志愿者”,去外面帮人家洗衣服,冲地板,换煤气等等做得不亦乐乎。其实,这是好事,文明之风当然得大加提倡!但问题是一回到家里来后,双脚一伸,四肢一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热天的自己换下来的衣服堆了一星期都不愿去洗一洗,最后老母亲看不下去了只得代办。比之如此类沽名钓誉者,俺学生时的“学雷锋”帮自己家做好事显然私心得光明正大啦。
   如此之类等等的糗事多得不堪列举,俺也就不好意思再自我数落了。虽然如此,但这样的一些荒唐旧事,在今天的校友同学聚会时,却往往是饭后开胃的笑谈。如今的人生谋事维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薄如纸,难得能脱下各自五颜六色的面具开开心心地倘论心言,而童年的往事往往就是最可以引起温馨回忆的话题,因为那其中有自己许许多多欢乐无瑕的记忆。
  
   三、童年的除夕夜
   随着学校的开始放假,算算日子离春节是越来越近了,街上的年味也渐渐地浓烈了,这样的年味应该最早从出售灯笼的商家开始。
   走在街上,那商家店铺里齐整整密麻麻的墙壁上挂满了长长短短的红红的春联年画,有的店瞅着城管管理的人员不在,甚至将大大小小圆的方的六角的各式的灯笼挂在了通廊之间,配着喜庆的歌曲,将一种节日的彩气纷纷扬扬弥漫在城市的空气之中。而过路的人们,这些日子似乎也特别的理解,没有谁去埋怨商家的侵占通道,反而报之于宽容的微笑。
   若说过年,成人们似乎可有可无,无非是趁着这长假走亲访友联系感情,要不然就是躲在家里蒙上被子大睡懒觉……应该说,对过年最急不可耐最期盼的应该是孩子们,这不仅仅意味着新衣新鞋新帽子,更意味着无拘无束的“狂欢”。是啊,现在的孩子们是长时间被“拘”烦了。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家家宝贝得如掌上明珠一般,就怕有什么个意外的闪失,上课放学家里大人无不亲送亲接,恨不得眼中伸出条绳子来栓住自己的宝贝。而这样的一份“爱”,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童时期许多的乐趣,压抑了孩子调皮无拘的天性。
   想起我们那个时候的童年,过年的时候有的家庭穷,别说什么压岁钱,就连衣服也是以前过年穿的,甚至是哥哥姐姐们穿过留下来的。然而,即便是旧衣服缝补的裤也挡不住孩童对“年”的期待,孩子总能在贫乏的物质中去寻出快乐的瞬间。我记得那时,我最盼着家里开始碾糯米,捏元宵圆的馅;最盼望着母亲开始支锅架灶开始蒸炸,那怕被燃起的烟气呛得满脸眼泪鼻涕;最等待着父亲的呼喊去东街的副食品供应站排长队等待换取年货,那怕挨了一个通宵也困不住活跃的童心……那个时候很穷,家里给孩子买不起什么玩具,顶多就是几串鞭炮、几个二踢脚。快乐是没有现成的,却是可以自己寻找的。没有玩具,我们可以从竹筒锯截块下来做成把”火材枪“,然后就满大街疯跑着追着”日本鬼子“狂杀;我们也可以从捡来的子弹壳装上撞针制成一个个的”炮“,然后扔上去,掉下来砸在地板上,炸响童年的笑……
   三十除夕晚上是一年最热闹最开心的晚上,一桌子的鸡鸭鱼肉馋得忍了一年的肚子咕咕直叫,恨不得在肚子上开个链,然后将所有的这些好吃的东西统统地倒进去。家里不管会不会喝酒的统统满上一杯,然后在父亲的祝福话中干杯,碰出一个喜气洋洋的年。待外面的鞭炮噼噼啪啪地响成一片时,我的心再也顾不上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放下吃了一半的碗筷追了出去,在硝烟弥漫中寻找未燃的余炮,一个个捡起来后在门前的街上与小伙伴们分享着这种随处可拾的快乐。
   吃过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天亮,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大人在忙过了之后,得”守夜“守到”开正“(闽南话正月的简称),而我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早早地躲进暖暖的被窝,在那盯着闹钟计算着时间等待天亮。常常眼睛刚刚眯去,一会儿又急急忙忙地睁开看一下:还是午夜12点!只好叹了一声继续缩进被窝里。不知反反复复探了几次身,看了几回闹钟,看那时针终于指向了“四点半”,实在窝不住了激动的心情,于是顾不得父母的嘀咕,管不了天色依然暗黑,早早的就爬起来穿上新鞋新衣服,更忘不了揣上早早就放好了的炮仗,溜出来在小伙伴的家门前一个个地敲起,然后成群结队开始在大街小巷中瞎逛。记得那时我们真的很顽皮喜欢恶作剧,常常在邻居家紧闭的门上,将“拉炮”两边的线绑在大门两边的门扣上,等早上邻居一开门”轰“的一声炸响,吓得邻居破口大叫(过年一般不骂人),而我们则躲在大街的那拐角处掩着嘴偷着乐……
   而今的日子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富了,而过年的兴奋感却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激情。回忆起那个时代的春节,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没有碰碰车,没有肯德基,没有五花八门的电子玩具。可是,我感觉自己童年的年却是充满温馨的,有趣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年。

共 54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分3小节,童年时光在记忆深处尽情的飘荡着。第一小节:小河和榕树下的记忆。写了那时候的社会气氛和如今时代的不相同,做了对比,深入阐述了那时候的时光过的很幸福。那时候生活枯燥,没玩具,自行找乐子玩,大家三三两两一起在玩,别提有多开心。文章这节细写游乐场城郊的小河,街巷交叉路口的老榕树,玩耍的景象。对景和物描绘细腻,孩童时的心理表达到位,隽永的辞藻勾勒出一幅少年天真、单纯、好玩的丰富多彩的画卷。第二小节:在那些激情燃烧的荒唐岁月里。对自己小学的时候,在班上的调皮捣蛋事件,一一举例,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男孩子就是调皮。文章语言滑稽诙谐,情感油然而生,真情流露。在那段童年的往事引起温馨回忆的话题,那些许许多多欢乐无瑕的记忆中,感叹如今的人生谋事维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薄如纸。第3节:童年的除夕夜。写得很真实,也把我带进了童年的新年里,忙忙碌碌的人、喜气洋洋的气氛、碎碎念念的想法;花炮、爆竹一千响、二踢脚;年画、对联、干净整齐的屋子;干净的脸、新衣服、新玩具,童年的新年很幸福,是因为童年本来就是幸福的。全文语言流畅,文章清晰,情感表达深刻,行文舒展自如,把童真的乐趣和美好描绘的淋漓精致,惟妙惟肖。问好烟老师,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猜不透的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821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猜不透的伤        2012-08-21 13:37:01
  把我也带进了童真的时光里,想起一首歌“池塘边,我在桐树下……”忘记了隐约是这样滴。拜读老师大作。力顶。
一段文字 一池寂寞 一路墨香抵达谁的心房
回复1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8-21 14:02:47
  谢谢伤儿小妹妹,你的编辑评语很好。谢谢你,祝福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2 楼        文友:石茵        2012-08-21 16:55:21
  童年的记忆是美的,美得让我们在梦里都能笑出声响。南北地域之别,让我了解了南方孩子的别样童年。一语道破真言,而今的日子好了,如今的孩子们不会像我们小的时候的那么盼年了。难忘那将近年根是每天都计数倒计时的兴奋。一篇《记忆飘过童年的时光》会勾起多少人儿时的记忆。欣赏学习!
我不完美,但我一直努力做我自己。
回复2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8-21 16:56:17
  谢谢支持与解读,祝福开心快乐
3 楼        文友:江雪        2012-09-23 22:18:57
  呵呵!和我的童年怎么这么相似呢?
诗歌爱好者 博客:http://hi.baidu.com/shanto%BD%AD%D1%A9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