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上林诗苑多雅事

编辑推荐 上林诗苑多雅事


作者:李景宁 秀才,184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85发表时间:2012-08-22 11:02:31

上林诗苑多雅事
  
   渭水青岚正徐声
  
   -----------郑旭升诗文集《荷塘月光》解析
   户县地处十三朝古都西安京畿之地,千百年来,县北20余里流淌的渭水,滋润了一方水土一方人。1971年,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渭水分会秘书长郑旭升先生就出生在县北渭河之滨的涝店镇马营村。村中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如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李春潮、户县著名律师戴勇智等人都出生在马营村这块热土。他自小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经常吟诵古典诗词,并写些诗词歌谣,聊以寄托心中情怀。1988年,在户县一中读书时他认识了陕西著名校园诗人初红先生。初红是赵昌济老师的笔名。在赵老师创办的“荷尖文学社”里,郑旭升受到很好熏陶。1991年,在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上学时,他利用一切时间,博读诸子百家经典名篇,痴情文学,时深受校园诗人魏齐教授熏陶启蒙。通过浏览阅读文学佳作名篇,拜读冰心、毛泽东、巴金、林雨棠、鲁迅、徐志摩、郁达夫、贺敬之、席慕蓉、三毛、汪国真等大家作品,开阔了文学视野,丰富了知识内涵,树立了为文学和诗词楹联殉道的神圣信仰暨人生价值观。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993年大学毕业从教以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就的部分文学作品先后在《三秦都市报》《教育交流》《上林放歌》丛书上发表。当初,虽然投稿大都石沉大海,但是他毫不气垒,并孜孜不倦坚持了下来。近年,他通过在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举办的星期天学校学习,诸位老师点拔,和渭水分会张瑞武会长交流切磋,诗词楹联创作水平逐渐提高,多次在户县教育局举办的“沧浪杯“诗词楹联大赛中获奖,多次辅导学生在全国举办的书信大赛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获奖。至今,作为小学高级语文教师的他除了在诗词文学领域颇有收获外,还两次荣获县级先进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如今郑老师在中华诗词之乡户县已经是桃李满天下。
  
   近日,郑旭升先生经过精心挑选打印的诗词楹联文学作品集《荷塘月光》即将付梓印刷。阅读了他的作品,使我感到惊讶和钦佩。他见到我很低调,谦虚地说:“我的作品还很肤浅”。其实,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可以说是激情洋溢,豪情万丈,妙语连珠,魅力无限。他以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总结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去岁末,他受赵昭牌校长的鼓励,结集了这本校园诗文集《荷塘月光》。他说:“书名《荷塘月光》取意于我曾经就读户县一中时,作为“荷尖文学社”社员,又一直从教于渭水边。”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一亭亭玉立,令人神往的荷塘,尽情分享郑旭升先生的优美诗文雅韵魅力吧。
   诗乡文坛多雅士,上林苑中皆温馨。名人肖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郑老师把满腔热情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如《春游牡丹园》“北麓艳阳高,牡丹百样娇。至今留靓影,不可绘香妙。”和《渭滨赏月》“玉镜繁星渭水盈,相思万里伴君行。流云引我诗心动,倍赠湛蓝九片情。”里的句子都声情并茂,写出了自己的真感觉。对户县渭丰镇的公输堂这样描述:“云梯造就秦王献,退隐滔滔渭水边。巧匠心机藏榫栋,名师妙手总难参”,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历史情结。当然如《春暖画乡》《沐秋》《忆户县一中(母校)中心花园》《渭滨垂钓偶得》《紫阁流曲》《浪淘沙·夏游九华感怀》等也是采用十分明了的叙述手法,赞美画乡、怀念母校、歌颂终南山水等。《如梦令·岛链围局有感》充满忧国忧民思想,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难忘援朝噩梦,烽雾又成围境。演战岛国忙,酒醉霸权难醒。飞将,飞将,掀起千层激浪。”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一种爱国思想情结。《浪淘沙·为有朝霞洒金辉》一诗对《荷尖文学》蒙师初红先生充满了无限爱戴之情。“凤诞大江边,翰墨十年。德学砥砺乐儒园,一部诗歌鸿义现。情动师坛。教苑四十年,百度钻研。春风沐雨润心田,莘莘学子今又换。踱步荷田。”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初红先生当然会为自己的学生取得的成绩而自豪。除了诗,郑旭升在书中还收录了曲二首。如《[正宫·端正好]渭滨春光》。“菜花黄,蝴蝶恋。蜂成队,燕舞莺飞。艳阳高照弥香味,总是迷人醉。”很有韵味,清新优美的感觉自然扑面而来。《[天净沙]渼陂游》“荷盘稳坐青蛙,碧波逐放麻鸭。画舫流连换马,月星初挂,曲歇舞罢喝茶。”写出了一种境界,耐人寻味和深思。他的古风作品《教师节忆李章瑞老师》“当年顽童聆泽惠,成长不忘培育功”两句画龙点睛,道出了感恩思想。《读白居易诗词有感》《咏梅》《恭贺“十佳”诗人评选活动》《贺外婆九十大寿》《和地理教师何志荣老师朱雀公园观光诗词》写得也很有情感,是他真性情的流露,是好男人思想的自白,是大诗人理想的追求。《诗缘》《立世篇》写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爱憎。“百事善为先,忍字当头思,进退有分寸,小事莫动戈。增广贤文益,戒子书常读,美文相与赏,浩然养正气。温顺终益已,积善得神明,贼船虽好上,恐是下者难。仁爱当存心,乖里当存呆,存心占人益,友邻当摈弃。”人常说:“言为心声”。郑老师从字里行间道出做人与处世的秘诀。《钟灵户杜谱华章》“文明互进,新村琳瑯。群策协力,诗画新乡。”聊聊诗句寄托了对文明社会,诗词绘画鼓舞之乡户县的热爱之情。《新中国历届中央领导姓名趣谈》通过诗的形式,既赞扬了国家领导人,也抒发了愿景,但愿中华民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繁荣富强。郑老师在建党九十周年写的《北斗星空定康庄彩练持》激情洋溢,热血澎湃,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滚滚长江,滔滔大河,滋育了龙的传人,越数千年,文明远扬。迎着历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创建着一个和谐的社会,传播着孔圣的仁爱思想,更愿与世界经济共繁荣。我们要打造一艘新的东方巨轮,去——远——航。”还有《神舟啸酒泉华夏探星空》组诗五首也写的非常淋漓酣畅,如痴如醉。《免除义务教育杂费有感》《龙腾九州谱华章》《老师·学生》《幸福》《伟人·凡人》《往事如烟》《致朋友——《教育教学诗词拾贝》这些诗篇从身边事情着笔,写出了社会生活,感悟很深。《天行健·人从善》“自古英雄行险道,修为浅薄莫妄行。滚滚长江东逝水,沉舟侧畔千帆競。德国缘何复兴盛,遵纪守法至善从。君子有畏省修德,驱驰大道献功程。小人肆意贪索取,途穷方悔恶满盈。劝君慎笃自守法,积善布德传美名。”句子非常精彩,我们从一句句跳动的思想触摸到他对人生、对家国、对生活的顿悟。句句彰显了大爱,句句激情四射,令人感动。
   联花烂漫香书案,深情悠然载春秋。郑旭升先生在书中收录了为数不多的楹联。“金龙舞动山河秀;骏马奔驰草木春”“师生共用文明语;教苑常开礼貌花”“书声朗朗,增人智慧;绿草茵茵,怡我身心”“北斗星空定;康庄彩练持”。作为县诗词楹联学会渭水分会的秘书长,相信郑老师的楹联会不断增多,更好。
   罗曼罗兰说:“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在本书中,还收录了郑老师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自编快板《安全知识伴我行》。人常说:“交通安全,情系千家万户”“交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他关爱学生出行,用诗的语言教育孩子,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的确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良师。郑老师的教学生活充满了诗歌情结。如教学《阿里山的云雾》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教学《揠苗助长》帮助学生体会寓意,辅导习题,给随意砍伐林木漫画配诗,教学《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赋诗,教学《平分生命》亲情教育诗,教学《春天的的雨点》谱诗,教学《山沟里的的孩子》谱诗。书中还收录的儿歌三首《粉笔》《削笔器》《小齐和小习》生动活泼,很有生活情趣,读来令人心情豁然开朗。
   泰戈尔说:“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阅读郑老师收录关于教学、教育工作生活的文章《2007年出席县级先进教师发言稿》《丹心化烛光授艺泽桃李——怀念恩师严海军》《学海泛舟师恩难忘》,《素质教育七要素》《“口语交际”教学之浅见》《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片面谈学习》《抓住“四美”学课文——记《金色的鱼钩》的课堂辅导》《让美术在学生手上开花》使我不由得把自己的记忆拉回到20年前的校园生活中。那年那月,我和郑老师一样,也曾经工作在渭水之滨,也是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也同样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郑老师教书育人,硕果累累。教学之余,写出了这么多感受很深的文章。我感到郑老师的思想一直没有停止思考,一直在追求一个美好的世界。走出校园,郑老师对生活的感受,顿悟,都流露在《郑秉公大伯逝世悼文》《三游楼观台》《佛》《心有弹性走出苦海》《宗教——弱者的精神支柱》《从宿命论到自由王国》《感悟野花》《诗人与歌曲》等文章里。张衡说:“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郑老师就是这样的。这本诗文集子凝结着他日日夜夜思考的汗水,凝结着对岁月的感悟,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层次解读。郑老师为人内敛、含蓄、低调、大气。伴随着这本诗文集子的出版,除了对前一阶段进行小结外,更重要的是对他心灵的慰藉。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中,郑老师能写出这么多的优秀作品,的确令我从心里钦佩。郑老师家乡在涝店镇马营村,和我的故乡定舟村很近。我们都是渭水边长大的孩子,我们都是热爱文学、诗词楹联的爱好者,虽然我被郑老师长几岁,但是也算同龄人。愿与郑老师在在上林苑诗词楹联和文学这块热土上,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林诗苑多雅事,渭水青岚正徐升。我相信郑老师未来的作品一定会更多、更好。
  
   诗曰:
   郑师默默耕耘累,旭日长河紫气盈。
   升载鸿篇塔引亮,荷辉大栋锦添荣。
   塘中雅露催人奋,月上真香沐梦雄。
   光鲜诗联开睿智,美文励志步新程。
  
  
  
  
  
  

共 3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西安郊区一带,古来就是文化淀积之地。受这些影响,这里文化比较普及也是很普通的事情了,便有了上林宛的诗词学会。成绩显著。诗乡文坛多雅士,上林苑中皆温馨。特别是郑老师,一首首作品,凝结着他日日夜夜思考的汗水,凝结着对岁月的感悟,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层次解读。欣赏了,问好,感谢投稿。【编辑:兰陵美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陵美酒        2012-08-22 11:02:56
  西安郊区一带,古来就是文化淀积之地。受这些影响,这里文化比较普及也是很普通的事情了,便有了上林宛的诗词学会。成绩显著。诗乡文坛多雅士,上林苑中皆温馨。特别是郑老师,一首首作品,凝结着他日日夜夜思考的汗水,凝结着对岁月的感悟,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层次解读。
陕西作协会员,生于六八年,左腿因骨髓炎致残,双耳失聪,已经发表作品一百多篇,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生命的微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