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当代电影版的新《师说》

精品 当代电影版的新《师说》


作者:北国风 举人,414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94发表时间:2012-08-23 23:48:58

观看曹淑华执导的电影《万年烛光》,不觉泪挂眼梢,只得几次以手拂拭。我忽然想起钟子期对俞伯牙抚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的赞叹,忽然觉得,中国乡村教师何子策,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弹奏出教育之爱的《高山流水》,其一弦一音,随春风春雨潜入学生粗犷、苍茫、贫弱而亟待滋养的心田,以细腻、朴实、真诚、无私的大爱朗润孩子的心灵,其娓娓细语绵绵善行,让我们在近于无声中分明听见了无边的田野上一大片的庄稼拔节之蓬勃伟力,因而影片《万年烛光》在我的眼里,就是当代电影版的新《师说》。
   “万年烛光”语含双关,“万年”既指何老师生活的万年县,也指一万年——永远;“烛光”既指自然的烛火光芒,也指何老师精神的烛照作用虽微弱而灿若云霞。而“万年烛光”英文字幕为“A Shining Mind”,再翻译成汉语为“闪亮的心”,可见编导力图体现的正是那光照千古的熠熠之辉,那承传万世的烁烁之光,而贯穿其间的,正是何子策老师前后收养107个孩子的仁者爱人的圣贤之心,一如何老师题记:“我曾得到过这样的关爱,我也依样来爱他们。”真是一言以蔽之。所以当此之时,我要高声赞美:“贤哉,何子策也!”
   电影以何子策老师为叙述中心,以何老师和几个孩子的珠线型故事推进电影发展,而同时,其故事结构又成有机网格状。我们看到,何子策最突出的形象,就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及时雨,但他没有宋江的愚昧和狭隘,他有的是对学生无微不至及时必要的关心帮助、仗义疏财。要知道,这种关心帮助、仗义疏财是以何子策老师全家长年累月的节衣缩食和清贫不足作为经济基础的,而且何师母没有工作,何其难也!何家就如同水泊梁山大寨,汇聚了何子策50余年间收养赞助的各方人物107个,只不过那里替天行的是爱的大道,演绎的是教育的传奇,他和107个孩子的故事就是当代爱的《水浒传》。尽管电影不是为了尽显一百单八将风采,所选取的仅是何子策老师收养的95号问题少年刘飞、被父亲卖做童养媳自己服毒抗争幸好被抢救过来的96号女孩李珊、父死母疯奶奶年岁已大的97号少年李宏、父母双亡爷爷也已去世的98号孤儿张小武以及父亲被骗破产的99号小胖子孙浩明,加上他的儿子何家明几位典型人物和他们的典型故事而已,但称得上窥斑见豹尺幅万里,同样惊鬼泣神感天动地。
   何子策的生活内容极其简单,一排小池塘,一座青石板桥,一条乡间小道,一辆旧自行车,一个旧黄布书包,一座贴着对联的农家小院,几间矮旧的房屋,一个班级的孩子,一碗米饭,几样青菜。他对自己朴实如泥土,他对别人光热如蜡烛,他只顾孩子不顾自己,用毫不利己的赤诚真心扶起学生无助茫然的肩膀,以微弱的但赛似阳光的烛照精神点燃学生甚至他们全家的未来希望之火,这深源于一种发乎内心近于自然的大爱,而且这种大爱精神感染了他们全家。我们完全相信,这种大爱无声推己及人的热力必然会通过一双双手,一直传递下去,温暖下去,铭刻下去,不腐不朽不蚀不灭。这就是影片传达的现实意义吧。
   韩愈《师说》名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谓千古以来对教师作用的最经典解释。看了影片,有谁敢说何子策传的不是世间大道人生大道?有谁能说故事不是可歌可泣,人物不是高山仰止?就在这种高尚的大道无形而无所不在里,影片着力刻画的是何子策老师为学生当仁不让推心置腹的解惑行为,即及时雨形象。何家明由开始被父亲从快班调到四班的反感不解,变成后来理解后舍我其谁地承担起父亲交给的“带领全班站起来”的重任,从过生日吃蛋糕时“反正我觉得,你对他们比对我好”的错觉和孤独落寞,变成因理解了父亲而在大爱感召下更积极地乐于助人,丢掉了敏感而多了友爱;在这种大道里,何家明眼里的小混混、打架误伤何老师的刘飞被何老师调到了自己的班里,领进了家门,除了两次打抱不平,刘飞再也没有打架,而是规规矩矩地上学放学,最终在何老师“学生有什么好坏啊,都是一样的孩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练;在这种大道里,不是何老师阻拦就会被父亲卖掉的李珊,住进了何家,在考虑家境艰难又无望考上大学而想退学时,何老师帮她找到了出路,“让世界知道咱们的家乡”,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何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忠实践行者,在他的眼里,学生就是一切,“再苦也不能耽误学业”,所以何老师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们解决青春期以来的人生第一个大惑,解除后顾之忧,用大爱大美大气阳刚启人心智唤人觉醒,使得这些孩子都有了自己理想的安身立命之所。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何老师不仅救急,而且救穷,他对待学生不只是拉一把,而是拉了不知多少把,直到这些孩子能自己搏击长空。这是怎样的伟大者和幸福者?于是,在我看来,这些成长之困,前路之难,思亲之苦,都是宝贵的,不惟对何老师和那些孩子,也对每一位观众。因此,何老师解决的那些小的疑惑,又何足道哉?
   何老师的授业镜头不多,但这些情节却告诉我们,他是自觉践行时时事事处处教育的典范。比如教《中国石拱桥》时注重文以载道,解读“责任”的“任”字;在饭桌上介绍稻作之乡弘扬家乡,他那句“外国的米见着咱的米,都要叫爷爷”真是朴实而幽默,令人印象至深不能忘;他评述《语文》成绩也在贯彻因材施教,对别的孩子的细小进步立刻进行赏识教育,而对儿子的马虎给的只有批评,分寸拿捏得让人心悦诚服,赞叹连连。
   影片有两个高潮。第一个是家明出事时,是个悲剧的高潮。当李宏跑回来说家明出事了的时候,何老师和孩子们正在等家明抓鱼回来吃饭,两个男孩子正为抢鱼吃而较劲,这欢快的喜剧却马上变成了悲剧,一喜一悲,反差如此巨大和迅速,自然加重了扼腕槌心的悲痛力量。何老师开始还跑在前面,而到了出事地点,何师母快步跑过去,扑伏于地抱起儿子,一声大喊“家明!我的儿子!”令人肝肠寸断,我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何老师隔着人群,隔着野草远远地无声地痛哭着,其面部的特写更让观者揪心地痛。而刘飞和浩明的互相埋怨和厮打也变成了停手后共同的哭泣,都增强了影片催人泪下的效果。家明去抓鲫鱼为给刘飞炖汤喝补身体参加比赛却溺水而亡,再也吃不到父亲买的蛋糕了。何老师夫妻痛失爱子,孩子们痛失很好的伙伴,中国痛失很好的孩子,这是爱的悲伤,谁不悲伤?
   第二个在家明出事后,是个悲喜交加的高潮,更加催人泪下。何师母病倒昏睡,孩子们日夜守在床边,疲乏困倦得东倒西歪,何老师长夜孤坐院中,矮小的身影很是无助和苦痛,天明却劈柴不止,几乎力尽跌倒,此时,浩明膝行中率先带着哭音的一声“爸”,使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我们看到,此时的何子策又一次无声地哭了,他和迅速围拢过来喊他爸爸的孩子们拥抱在一起。海因容纳百川而变得更加浩瀚和磅礴,当“爸爸”的声浪响起时,谁能说这不是爱的大海惊涛拍岸呢?这哭泣,是爱的哭泣,是爱的升华,是孩子们回放的大爱奔流。这泪水,喜中含悲,悲中有喜。这些儿女需要何爸爸,而何子策此时更需要这些儿女。这一声爸爸,何子策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得到了众多的儿女。而当结尾成百上千的人为何子策老师过生日的时候,又是爱的大海温情脉脉。何子策,就如烛火,毫无功利心,只知道执着地为他人带去光明和希望,只知道恪守老师的职责而不计较,我想,中国需要这样的好人,这样的烛光,这样的崇高美和崇高人格,不能不让我充满了敬意和感动。
   影片用不同的文化符号映衬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传达高尚的思想内涵。比如清澈的池塘里群鸭戏水的镜头就出现多次,影片拍摄于春季,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何老师的爱,有时候如春江水,似寒实暖,而又必定要“连海平”的,那些受过何老师恩惠的学生最有发言权;再者,古人云:“上善若水”“上善若水任方圆”“智者乐水”,最好的品德就像水一样柔韧,包容,适合,聪明人总是在流动之水中寻找生活的欢乐,这不就是何子策精神世界的写照吗?你看他总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三言两语就解决问题,不能不佩服他的机智。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者,这个池塘的群鸭戏水,正是代表了有了教育之爱的活水,才会翻卷出美丽的浪花,产生无穷的伟力。再如,何师母给孩子们的荷包上,都绣着“平安”二字,这是纪念,是身份,但更多的是祝福和牵挂。再如,电影中多次表现日出高山一刻的壮丽,映衬何子策仁者爱人的美丽人生,以大爱托起明天太阳的宽广襟怀。还有生日蛋糕,第一个蛋糕是何子策买给孩子们的,第二个蛋糕孩子们买给何子策的,正象征着爱的施与和反哺。等等。
   拍摄似无技巧,各项元素表现出真实、真诚、朴实、朴拙的特色,如片头运动会学生队列的不太整齐。其实这就是最大的技巧,因为大巧若拙,融真善美于一炉,不矫揉造作,不哗众取宠,不刻意拔高,远胜云山雾罩。影片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次要人物李珊妈妈的形象就可圈可点,她两次看到女儿一言不发,只是紧紧拥抱一下就推她回去,还不忘给女儿提一篮子东西,把思念牵挂孩子又怕给孩子带来灾祸的矛盾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以无言胜有声。
   小演员的演技虽略显生涩,但其本色的表演因为发乎心而纯真自然,反倒更加符合影片的真实特色,或者说,真实天然更胜表演加工。
   电影多处对比,表现孩子们的成长变化,刻画何老师大爱精神的深刻之处和伟大力量,也表现了岁月沧桑在何老师身上的痕迹。李珊和孙浩明两人爸爸的前倨后恭前骂后敬,与其说是人在矮檐下的低头和势利,不如说是在何子策大爱之光的感召下人性本能的苏醒和回归。何子策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意义还在于,孩子们是可塑的,就像当年的顽劣学生大壮成了警察,他们为亲情,为自尊犯的错误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他们最终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影片表达也是细腻入微的,如何家明在石桥上慢腾腾地踢小石子溅出水花,说明他对父亲有抵触情绪,而且不理解;再如,何老师跌跌撞撞地跑往李珊家,半路上脱下外衣,等到回答曹老三时,他就穿上外衣,给人伟岸凛然的为人师表之感。小武偷了钱,何老师不让老伴问孩子,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爱护学生的心灵。
   电影情节环环相扣。人物语言生活化,简洁有力,毫无赘余,并善于使用肢体语言表现何老师的平易近人,比如爬树的动作一下子就获得了张小武的好感。
   影片有一些细节瑕疵。字幕错误多处,比如“可真希罕”;人物发音和字幕不一致;校门上写“万年县珠云学校”,校内橱窗上却有“珠田学校”字样;电影名叫《万年烛光》,还没有一处烛光的镜头,只有隐喻性,自然和精神没有完美结合。有些特写镜头还不够特。
   就在今天,我为作此文而百度“何子策”的时候,惊悉今年六月,何子策老师溘然长逝,而此时,影片还没有公映。虽然何子策老师是毫无功利之心的,但不知为何,我心里隐隐觉得,这对于影片的原型人物,不能不说是一个失之交臂的历史的巨大遗憾。
   但我又想,“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来说,“中国好人万年烛光”,就是我们给何子策老师的墓志铭;对于107个何子策老师收养的孩子来说,他的墓志铭上还要加上两个光辉的大字——“爸爸”;而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万年烛光》和《武训传》《凤凰琴》《烛光里的微笑》等一起,谱写了中华教育的史诗性篇章,刻画的又何止是教育上的万年烛光?而从银幕形象来说,如果说李雪健就是焦裕禄的完全代表,那么,陈征就是何子策的典型化身。
   2012年8月23日凌晨4:23
  

共 46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继欣雨文萃写的《万年乡土气息》之后小编读到的又一关于影片《万年烛光》的精彩影观。本篇从剧情上入手,精细地解说了影片的精彩片段;在评价上也是一分为二,既肯定也指出不足之处,文笔娴熟,对电影作品的解读方式和技巧值得大家学习。另外,本篇引入唐代韩愈的《师说》,于这部影片,是相当中肯的。推荐给大家。【编辑:铁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824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禾        2012-08-23 23:59:13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尚的何子策,伟岸的何子策.
铁禾
回复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8-24 08:04:16
  感谢铁禾的辛苦编辑和精彩评论。问好。
2 楼        文友:累了请抽支烟        2012-08-24 11:49:52
  栏目为精品送上金圣石500,感谢作者对本栏目的支持。
漠视三千
回复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8-24 15:13:44
  谢谢烟主编厚爱。
3 楼        文友:沣河石子        2012-08-26 10:28:02
  烛光已远,常望星空灿烂!学习
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会长、长安作家协会副主席
回复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8-28 09:17:11
  烛光永恒,就在于我们常望星空而看到灿烂!谢谢!
4 楼        文友:姜光丽        2012-08-27 22:37:51
  有细节,有高度,有现实,有艺术,有整体,有局部。评得全面,喻得贴切。中国好人何子策,真实让人感慨,艺术让人感动。感谢北国风,辛苦!
回复4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8-28 09:24:00
  高赞了。看了几遍电影,感于何子策的人格魅力,感到有很多东西要写,还有一些没写出。中国需要好人何子策。问好姜光丽。
5 楼        文友:杨钟雄        2012-08-30 23:42:57
  许久不见北国的好文了。此文独到、系统、细致、客观。
   问候安好。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回复5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8-31 08:38:21
  多谢钟雄鼓励。只是写得用心,还称不上好文,觉得还有地方没有写到写好。远握。
6 楼        文友:溪洋        2012-10-01 19:32:58
  佳作欣赏,问好北国风,祝福国庆节愉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回复6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1-12 08:43:01
  谢谢鼓励,祝您生活甜美,创作丰收。
7 楼        文友:一啸长歌        2012-11-11 23:35:50
  拜读北国风老师的美文,其严谨、细腻的文风令吾辈叹服。学习了,问好老师!
长啸当歌
回复7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1-12 08:48:09
  感谢鼓励,有点惭愧,祝冬安。
8 楼        文友:晋忻李        2012-12-13 12:57:37
  分析到位,别开生面,好文章,品读学习啦。问好。
晋忻李
回复8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2-13 14:15:58
  冬日白雪皑皑之中得见前辈的评鉴,温暖,温馨。感动,感谢。问好。
9 楼        文友:云飞泉跃        2015-07-21 11:06:42
  还没看过,要看一下了。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