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是夸大其词

精品 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是夸大其词


作者:自在随缘人 秀才,269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8发表时间:2012-08-25 09:26:00
摘要:玉门关内其实也是花香鸟语的,起码几百年前一直是这样的,现在的我们干了不可饶恕的事情

读《重修肃州新志校注》有感
   偶然从朋友处看到一套书,是《重修肃州新志校注》与《肃州新志校注》。因为就生活在嘉峪关的缘故,故而对于嘉酒地区的历史就特别在意。人嘛,生活在什么地方,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还是要有所了解的,不然你对此地一无所知的话,总觉得生活有点轻飘飘,不踏实,况且我还就出生在离此不远的玉门,更应该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更深的了解。但由于条件所限,一般人也是不易接触到这类史书的。我从网上无数次查过有关饮马,玉门的历史,但资料少得可怜,一直感到遗憾,也不知从什么地方能够确切地看到有关它的介绍,来龙去脉,往事变迁,却在无意中看到了此书,甚为高兴。
   不读史不知道,读了书吓一跳。相信很多人看着脚下这片戈壁滩都会头疼的,干旱,风沙,盐碱,酷热凡是人们不愿看到的恶劣自然环境在这里都能寻到它的踪迹。多长时间都不下雨,忽然间就下了一场暴雨,庄稼淹了,房屋塌了,居然还就死人了,这让常年生活在干旱不下雨的地方的人还就真的不能合眼,想不通啊。我时常面对着这戈壁发愣,我怎么会生活在这种地方呢?老天爷又怎么会造就这样一片土地呢?以往看到的一点历史,也知道这里曾经是有人生活的,而且好像还挺热闹的,为了这片土地多少个民族在这里争战厮杀,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我就纳了闷了,这白花花的戈壁有什么可争得呢?看了这两本书我才隐隐约约感觉到我错了。好像是打开了一扇从未打开的大门,发现了里边从未发现过的东西一样,令我大吃一惊:我从前生活的地方如今的戈壁滩,原来曾经是一片大湖,纵深几百公里的大湖呀,可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很多人都会吃惊的吧,怎么能想象一望无际的湖水和白花花的戈壁的时空转换?我有点回不过神了,还是那句话说得好:没文化,真可怕。
   历史告诉我们, 从汉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对河西一带甚至新疆的一部分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对边远地区威胁到汉地的少数民族武装给与了长期的打击,在这个区域政府是投入了比较大的力量。可见,这一带当时还是比较受人重视的,起码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定是适宜人门生存的。
   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发,我想不是几个冒险商人的创举,一定是当时这条路上就具备了商旅之路的主客观条件,而且还应该是很优越的。有几点可以证明。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鸣沙山,现在看上去岌岌可危,生存在一片不毛之地当中,周围黄沙荡荡,戈壁连绵,风沙起处,寸草不生,但从我们现在旅游的过程中也不难发现,这里曾经应该是一大片绿洲,并且绵延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从莫高窟门前的一片开阔地像冲积扇平原,以及洞窟下方干涸的河道遗址就能想象出这里曾经是怎样的一片生机盎然。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全国几个有名的洞窟佛教圣地无不都是这种设计架构的:依山傍水,居高临下,交通便利,人烟辐辏。麦积山,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去过的人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依山傍水,居高临下这是从地理上的因素考虑的,寺庙洞窟要建在安全稳固的地方,既要生活方便还要有一种气势上压倒一切的态势,以表示佛法无边,法力无穷,俯瞰尘世,普度众生的胸怀。交通便利人烟辐辏的选择,也是在表明佛教最终是关注芸芸众生的,最终还是服务大众的。远离苦众,不食人间烟火的宗教也是无法长久的。那些看似建在深山老林密林深处的寺庙实际上它还是靠近人群的,只是相对于人口密集的市镇而言比较深远。内地的山跟村庄都是相连的,甚至有些山民就世代居住在山里头,跟那些寺庙就是邻居,不像我们这荒山秃岭的不适宜人类居住,山上也是少寺庙的,不信你仔细想想看看。莫高窟前的自然景观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我推断此前的几百年继而上千年前,这里一定是繁华的,绿荫如盖人声鼎沸的。鸣沙山,我们现在看到是沙山深处一抹绿,一眼泉,叹为奇迹,实际上这跟他它的最原始景观正好颠倒(起码也是在凿窟建庙以前)。它的最原始地理风貌应该是曾经的一大片绿洲逐渐被风沙所吞噬,连接鸣沙山里月牙泉的是沙山外的一大片绿洲。现在叫它月牙泉其实并不是它最初的地理特征,它最早应该是一片大湖,周围有很大片的绿洲所包裹,随着人为的破坏,风沙的推进,慢慢侵蚀成如今的月牙状,故名月牙泉,实际上已经接近消亡。如果不是旅游的推进,政府下大力气挖掘保护,恐怕前些年就早已经干涸了。如今人们把月牙泉存在于一片沙漠当中视为奇迹,纯粹是本末倒置的看法,是旅游业故作玄虚的宣传。那里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月牙泉照片可以作为证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前的月牙泉是圆形的一个湖,周围有树有草,而且树木还相当高大,树林间还有庙宇,民宅等大量建筑,一直延伸至山外,与山外的绿洲相连接,可见当时的盛景。这还是民国以来遭到破坏比较严重的一段时期,可以想见它的辉煌时期是怎样的让人流连。我们现在拿过去文明的一点破碎遗迹当奇迹到处宣传招揽生意,大赚门票钱,而不是真的好好反思我们给自然界带来的破坏,以及今后如何面对子孙,真的有点急功近利不计后果唯利是图贻害无穷了。而此地方志的再次校注出版,真有点振聋发聩警示后人的作用。
   从史书上我了解到,我出生的地方——饮马,并不是先前人们所传说的穆桂英征西时的饮马池,而是清代军方在此设置的一个专门管理战马的营马场,作为平叛准格尔的清军和驻屯军马的放牧地。“饮马场”即“营马场”的谐音所转。自秦汉到清初的两千年间,饮马区域曾是“百倾湖光的泽国”,史称布鲁湖。那时的自然生态都十分良好,古人说:“明湖秋水,弥望黃芦碧苇中,飞鸟灭末,令人耳目清涤,有印渚流连之想。”只是到了近一二百年,战争,人为的开发,地壳的变化,湖水逐渐退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光绪年间,湖彻底变成了盐漠,风沙肆虐,失去了过去的娇态。但作为牧场还是备受赞扬的。可是越往后竟然变成戈壁滩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曾经拥有一个怎样的过去,又是怎样走过来的一目了然。过去怎么做的现在应该怎么去做,通过历史的对比,我们也应该知道现在我们应该干什么不要去做什么,给我们以及后代营造一个适宜居住生活的地方,而不是多少年后出现背井离乡辗转流徙的惨状。
   以上只是我粗读此书的一些片段感受,足以令我震惊的了。至于本书的成稿出版发行,更不是我能品头论足的了,用震惊一词已不能表达我对此书完成的赞叹,只觉得它是功德无量,照耀后世的一件大好事。我个人以为我会在此书当中了解很多东西,学习到很多东西。尤其是透过书本传达出的那种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留惠后人的精神,最值得敬仰,也最能激励我。从我做起,多为社会,多为后世,多做善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共 27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重修地方志引出的一段思考,一段令人震惊的史实和对比,足以让人们对于幅员广大的祖国爱护倍加。作者通过地方志上的描述,通过观察和分析,告诉我们多为后世和后人做好事做善事的必要。是的,一段玉门关内外地理环境的描述,真的让人们震惊。自汉代以降,西部地理环境变化是很大的。当然,上升到地球造山造陆运动,地面上升,从大海中上升,形成了遍地是大大小小鹅卵石和沙碛的戈壁瀚海,但是,从汉代地图上还是能看到从西域直到张掖有一条连贯的河流,串起了像珍珠一样的千百个湖泊,后来这些都逐渐消失了,战争、人类生存、大量砍伐树木……等等因素造成了现状。敦煌在五十年代的月牙泉是一个和满月差不多的胖月牙,现在却变成了瘦月牙,而且瘦得可怜。正如文章所说的:“我们曾经拥有一个怎样的过去,又是怎样走过来的一目了然。过去怎么做的现在应该怎么去做,通过历史的对比,我们也应该知道现在我们应该干什么不要去做什么……”作为曾经在这片戈壁生活了三十几个年头的编者,读了这篇文章更有深刻的体会。【编辑:欣雨文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826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2-08-25 09:26:57
  那我们就是半个老乡了,欣赏。谢谢赐稿,欢迎来搞。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回复1 楼        文友:自在随缘人        2012-08-25 14:11:27
  老乡您好,不知您现在身在烟雨南国,是否还记的戈壁旷野?有时我们站在大漠中,有豪迈但更多的是悲凉的感觉,天设绝域是在专门惩罚谁吗?我们有没有错?为何居于此地?一切也许不是简单的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历史和现实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我突然觉得,不记住历史掌握现实警醒未来,那就真是我们的错,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绝域等着我们的后人,继续惩罚者他们,我们怎能忍心?你我现在所做的正是避免它的延续,不是吗?你很专业,欣赏,再次问好。
2 楼        文友:自在随缘人        2012-08-25 14:18:51
  不是半个,都是心灵的流浪者,整个是同乡。
3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2-08-25 19:32:52
  你好。我不在南国而是在兰州。关于西部,请你到我的江山看看,有不少这类文章:散文、小说等等。欢迎批评评论。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4 楼        文友:自在随缘人        2012-08-26 09:27:56
  好的.我现在也是半个兰州人,有机会看您去。
5 楼        文友:素馨        2013-02-07 14:54:55
  随缘大哥,读了此文,能更好理解大哥的《饮马往事》,以及大哥推崇的为文态度。敦煌梦是素馨做了多年的梦,终有一天会来圆这个梦。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5 楼        文友:自在随缘人        2013-02-07 15:52:01
  其实敦煌本身就是个梦,一个符号,这个梦在心里比看到要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