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海蓝·杂文】《喜马拉雅》中的音乐与道具

编辑推荐 【海蓝·杂文】《喜马拉雅》中的音乐与道具


作者:姚明飞 秀才,140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8发表时间:2012-08-25 10:03:44


   音乐是电影中情感意蕴的表达,恰当的音乐设置能够推动故事发展,对细腻直接的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深化影片主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喜马拉雅》中雄厚、廖壮的主题音乐是对西玛拉雅雄壮高峨的强化展示,是渲染空间的另一种表达,同时也为当地部落人们的艰难生存和挑战西玛拉雅山的注定命运发出情感宣泄。
   影片一开始运用的是声画蒙太奇中声画分离的形式,奔跑的牦牛群加以主题音乐雄厚、高旷的曲调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力。音乐在声画分立的形式中运用,强烈的独立突出,表达着西玛拉雅山严峻的生存条件下仍充斥着无尽的活力与澎湃的激情,同时暗示着喜马拉雅山人们的激昂与斗志,音乐里所潜在的悲旷音调又传达出当地部落人们生活的艰难。因为雪山地貌的险峻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劣,不得不让部落人们同牦牛一样猛撞,和拥有不畏艰难的倔劲。音乐所充斥的悲壮气息又强调着部落人们的强悍精神,它是对部落人们挑战喜马拉雅山永烈行为的强力表达。音乐在这里起到表情达意深化主题的作用,又为传达人物形象埋下伏笔,在给观众情感带来很大冲击的同时,又强化渲染了导演的情感思想。
   “拉巴”的死,是喜马拉雅山险峻地貌的表达,这时插曲音乐的凄婉,感伤又表达着部落人们生活的艰难,然而没有掉一滴眼泪的拉巴的父亲——泰乐,所表现的“无情”态度暗藏着泰乐内心情感的跳动,和征战雪山的决心。部落里人们有着飞跃雪山的梦想,但是他们不能离开有着自己宗教信仰,特别是生长养育着自己的这片土地,于是他们把死人遗身所束缚的灵魂交给鹰群,让高飞的雄鹰把“拉巴”的灵魂带到另一个理想世界。“分尸”这一剧情中音乐所安潜的凄惨以及鼓声的响起强烈的渗透着部落人们生存的恶劣情境,传达着无尽情感的凄凉,这是对部落人们另一种不畏艰险探寻的精神性格的潜在蕴育,剧作对这个情节的安排是为影片主题的基石积淀,音乐不时的传达出部落人们的内心情感,同时又展现刻画主题,一再推动剧作的前进发展,有着表情达意传承主题的作用。
   卡马的商队出发了,音乐的响起,洋溢着执着奋进的斗志,它所蕴含的激昂、欢快曲调传承者部落青年人的无畏和大勇,更含带着他们对生存的追求,卡马违反“神的旨意”,是部落新生力的表现,音乐里嘹亮的曲调又不禁透出卡马对“神”的挑战,对西玛拉雅山的挑战。音乐在这里表现着主题情感,对表情达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剧情继续前进,泰乐的商队也开始出发,音乐也随之响起,却透出一股萧条与悲凉的节奏感;泰乐虽然性格倔强,且不服老,但他毕竟是“神旨意”的尊奉者,音乐曲调渐变凄长,令观众不禁为之感叹,但是音乐的曲调很快发生变化,音的高度也随之变化,给观众一种前进的节奏感。这是导演的特意安排,因为泰乐和卡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音乐的雄壮是对他们共同追求的执着和对部落人们顽强性格的强烈表现,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音乐再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时间的冲突使得泰乐走上了“魔鬼之路”,音乐随之插入,空旷悲壮的音调加以路径的艰险,细腻直接的表达了泰乐等人内心复杂情感的跳动,音乐随之渐变高昂悲鸣,象征着泰乐对生存的追逐和对艰难险阻的无畏宣战。最终,卡马和泰乐会合,音乐由低变高,抑扬顿挫的曲调是对泰乐战胜“魔鬼之路”的感情宣泄,更是对两队会合后生命凝聚所表达的生命力量所具有的无限潜力的瞬间升华,音乐产生的强化效果给观众带来很大感情冲击,再次深化主题。
   音乐在本部影片中充斥着强烈的情感宣泄,表情达意中又丰富了影视画面,它不仅为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表达影片主题思想起到烘托作用,也是导演所要引导观众心灵升华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喜马拉雅》对雪山部落人们勇于挑战西玛拉雅山的激情奏乐。
  
   道具的运用是导演拍摄影片的点睛之笔,合理而成功的设置不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导演表达意图和目的的重要方式,影片《喜马拉雅》主要讲述了在尼泊尔西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传统风俗的故事,而导演通过对盐巴、牦牛、摇镜筒等道具的运用对强化影片的故事内容,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具有积极作用。
   导演选用这些道具都是赋予它们象征意义的,盐巴象征着生存方式与环境,牦牛象征着人物性格,而摇镜筒则象征着宗教信仰,在这些道具身上都透露出一股生命的张力,更好的诠释了影片的主题。
   盐巴象征着影片中土著居民的生存方式与环境,盐巴的本质特征是咸又白的,它是当地的特产,也是用来交换过冬粮食的主要交换品。影片《喜马拉雅》中大篇幅的情节是描写土著居民运盐的过程,而整部影片也是围绕着盐来展开的。白色的盐巴象征着人们运盐路途的生态环境:雪山连绵,冰封环绕。这就凸显了人们生存的艰辛而又不得不为生存去面对雪山高原的恶劣环境。盐巴的味道是咸的,代表运盐的路途多灾多难,在影片中过绝壁独桥这一情节将其完美的展现。他向观众阐释土著人们必定会尝尽生存的苦痛,盐味人生。导演有机的将盐巴与影片中的环境结合起来,让观众形象的感受到这种生存方式与环境,也让观众体会到在这种方式和环境的压迫下,土著居民必定有一股生命的张力,为刻画人物性格奠定了基础。
   典型的环境影响典型的人物性格塑造。盐巴蕴含了典型的环境描写,则牦牛就凸显了影片中典型的人物性格塑造。牦牛被称为牦牛之舟,本身就具有耐寒、耐渴的特性,并且不知劳累,适应高原的恶劣环境,而导演正是根据它的这些特性才赋予了它人性化的特征。可以说牦牛是背负着生存方式与环境的压迫而运盐的,这映衬了影片中的土著居民的人格特点。影片中两个人物凸显了牦牛的特性,卡马可以比作一头年轻的牦牛,心急气壮,不甘受传统思想束缚,敢于挑战雪山的凶险,彰显了年轻牦牛的勇敢特性。在运盐道路上,他果断并不畏艰险的挑战雪山,而且对一直反对自己的泰乐也进行帮助,这反衬了动物中最本质的同族同类的关怀。也彰显了卡马人性的善良与坚强,泰乐可以比作一头老牦牛,虽然满腔热血,但终究力不从心,在运盐途中倒下的一刹那,正是象征着一头老牦牛的顽强精神。导演巧妙是使得牦牛与影片中这两个人物相结合,彰显他们的性格特点,当然,牦牛不仅仅代表了这些,也是代表着全部落人们的性格,都是一样为生存抗争,都是一样的顽强。导演通过对牦牛的合理处理和设置,展现了影片中人物显现的生命的张力,为影片的主题升华起着积极作用。
   人物性格的形成确立了一个传统风俗和宗教信仰,然后这些传统风俗饿宗教信仰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摇镜筒就是这样的。影片中反复的强调神灵的作用,听从上天的安排,信仰的喇嘛教。摇镜筒象征着人世的轮回,使得死人来世少受苦,影片中泰乐死时,他的儿子为他拿起摇镜筒,象征了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性格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导演设置的这一情节也映衬了儿子对父亲的爱,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
   一片片雪山连绵的高原,一个个性格如牦牛的人们,把生命的张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启示我们生存的艰难,培养我们坚强的性格,再加上合理的道具的运用,使得影片主题更具透射力度,指导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共 28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此文中重点品评了《喜马拉雅》中的音乐与道具。音乐是电影中情感意蕴的表达,恰当的音乐设置能够推动故事发展,对细腻直接的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深化影片主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喜马拉雅》中雄厚、廖壮的主题音乐是对西玛拉雅雄壮高峨的强化展示,是渲染空间的另一种表达,同时也为当地部落人们的艰难生存和挑战西玛拉雅山的注定命运发出情感宣泄;影片一开始运用的是声画蒙太奇中声画分离的形式,奔跑的牦牛群加以主题音乐雄厚、高旷的曲调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力。“拉巴”的死,插曲音乐的凄婉,感伤,表达着部落人们生活的艰难,也是喜马拉雅山险峻地貌的表达;卡马的商队出发了,音乐的响起,洋溢着执着奋进的斗志,它所蕴含的激昂、欢快曲调传承者部落青年人的无畏和大勇,更含带着他们对生存的追求;时间的冲突使得泰乐走上了“魔鬼之路”,音乐随之插入,空旷悲壮的音调加以路径的艰险,细腻直接的表达了泰乐等人内心复杂情感的跳动,音乐随之渐变高昂悲鸣,象征着泰乐对生存的追逐和对艰难险阻的无畏宣战…… 道具的运用是导演拍摄影片的点睛之笔,合理而成功的设置不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导演表达意图和目的的重要方式,影片《喜马拉雅》主要讲述了在尼泊尔西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传统风俗的故事,而导演通过对盐巴、牦牛、摇镜筒等道具的运用对强化影片的故事内容,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具有积极作用。作者的这篇评述非常专业细腻,笔锋犀利透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及合理性。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好作品。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嫣儿        2012-08-25 10:04:09
  作者在此文中重点品评了《喜马拉雅》中的音乐与道具。音乐是电影中情感意蕴的表达,恰当的音乐设置能够推动故事发展,对细腻直接的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深化影片主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喜马拉雅》中雄厚、廖壮的主题音乐是对西玛拉雅雄壮高峨的强化展示,是渲染空间的另一种表达,同时也为当地部落人们的艰难生存和挑战西玛拉雅山的注定命运发出情感宣泄;影片一开始运用的是声画蒙太奇中声画分离的形式,奔跑的牦牛群加以主题音乐雄厚、高旷的曲调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力。“拉巴”的死,插曲音乐的凄婉,感伤,表达着部落人们生活的艰难,也是喜马拉雅山险峻地貌的表达;卡马的商队出发了,音乐的响起,洋溢着执着奋进的斗志,它所蕴含的激昂、欢快曲调传承者部落青年人的无畏和大勇,更含带着他们对生存的追求;时间的冲突使得泰乐走上了“魔鬼之路”,音乐随之插入,空旷悲壮的音调加以路径的艰险,细腻直接的表达了泰乐等人内心复杂情感的跳动,音乐随之渐变高昂悲鸣,象征着泰乐对生存的追逐和对艰难险阻的无畏宣战…… 道具的运用是导演拍摄影片的点睛之笔,合理而成功的设置不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导演表达意图和目的的重要方式,影片《喜马拉雅》主要讲述了在尼泊尔西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传统风俗的故事,而导演通过对盐巴、牦牛、摇镜筒等道具的运用对强化影片的故事内容,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具有积极作用。作者的这篇评述非常专业细腻,笔锋犀利透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及合理性。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好作品。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
回复1 楼        文友:姚明飞        2012-08-25 11:01:56
  这么长的评论,感动一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