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时事聚焦】用制度约束权力才能保证县长继续守住承诺

编辑推荐 【时事聚焦】用制度约束权力才能保证县长继续守住承诺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91发表时间:2012-08-27 17:51:30

【江山·时事聚焦】报道:“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今天,可以坦然地说,我兑现了在人代会上的承诺。”一位县长作了一次普通述职报告,却因为其中的“四不”承诺以及对自己的廉政总结,成为近日备受瞩目的新闻人物(8月24日人民网)。县长述廉做出了“四不”的勤政廉政承诺,应该是对官员的底线要求,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为什么网民还要特别关注呢?就因为在他雷高飞任职县长之前,2008年湖南祁东县发生了严重的腐败窝案,县委书记、县长、人大主任、财政局长、民政局长、教育局长、主管开发区的副县长、开发区主任等一大批官员全部涉案被抓,当地政府官员的公信力下降至空前低点。正是在这种政治生态下,对于他能不能把祁东县的廉政风气正过来,有没有自控力,能不能抗拒腐败抵御诱惑,人们仍然半信半疑。正因为民众看到太多的政府前任官员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前科”,于是才有对县长的廉政表态行为,采取小心翼翼的警惕心理。面对官员的清廉承诺,人们的担忧或者怀疑,并不是全无道理。缘于一些落马贪官曾经的“廉洁形象”或“廉政承诺”使公众很受伤,导致公众对官员公信力产生大面积焦虑。
   从人民网网上调查的数据,就可以看出网民的复杂心态。截止到24日,官员贫困县县长公开晒出“四不”廉政承诺,赞成这样的举动有助于公众监督(595票)占41.1%。保留,做出承诺还要经得起检验(312票)占21.5%。反对,承诺的是为官底线属作秀(541票)占37.4%。说明保留与反对大有人在,民众在被美丽的谎言欺骗多次后,雷高飞抛出“不贪钱不贪色”的廉洁宣言,被认为是“雷语、秀词”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此前确实有一些高调的官员承诺被证明无效。在目前制度不完善,权力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的大环境下,县长的公开承诺遭到公众的质疑其实是必然结果。
   人们不会忘记,被媒体报道河南四任交通厅长均有响当当的“廉政名言”,可惜这些名言都成为了廉政谎言。曾锦城以写血书向上级表白:“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因贪腐落马,判处有期徒刑15年。张昆桐一上任便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的沉痛教训,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经不了诱惑,受贿、挪用公款,被判无期徒刑。石发亮刚上任也表示:“一个廉字值千金,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结果涉嫌违纪违法,被河南省纪委调查处理。董永安在大会上表示:“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思富民之策,常怀律己之心。”最后自己大贪特贪押进了监狱。事实证明,这些豪言壮语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这些官员都曾雄心勃勃,誓与腐败斗争到底,但最后仍在金钱面前重蹈覆辙。四任交通厅长连着四次踏入同一条腐败的河流,“前腐后继”,成为了公众的笑柄,大概也应算是创造了一条新的贪腐记录。
   正因为一个地方,大家听多了漂亮官话,听多了各种貌似推心置腹的廉政誓言,同样的位置接连“培养”四任贪官出来,网民再也不相信那些官员的口头廉政承诺了。然而使人想不到的是,这次雷高飞确实他又做到了当初对民众的承诺,不能不说这使网民大感意外。4年来,他没有从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经营等经济活动中谋取私利,也没有收受下属单位、干部职工、企业老板的红包礼金及有价证券,实在难以拒绝的,收下后转赠群团组织基金,上交纪检机关。这不是清官是什么?这说明并不是任何一个官员的宣誓和承诺,都是谎言。起码雷县长是真的,他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实践了廉洁从政的初衷。他的这种做法毋庸置疑应当得到肯定与赞扬。
   假话听多了自然就会产生免疫力,老百姓既然无法鉴定官话真伪,就只能姑妄听之并在心中存疑,最后让时间来为其作出检验。这也是雷县长的公开承诺,遭遇了网友的普遍质疑的原因。从而被有些人异化为趣谈、笑料,甚至被人讥之为谎言。与其说这是公众对官员公信力的焦虑,不如说,这是公众在现有环境下对个别官员不信任的悲观情绪流露。防腐还是需要制度化的保障,不能只靠个性官员公开承诺,还必须有硬性的监督。官员也应该提供公开透明和便于公众监督的条件。当然,县长敢公开承诺是好事,敢于坦诚和公开地表态,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毕竟这是形式上的进步。在没有更加有效的防腐败办法的情况下,县长公开承诺没有什么不好。这如同官员自己给自己戴了紧箍咒。一旦承诺,就会被众人盯着。如果你在大会上承诺不贪钱,但是私底下还是收钱,别人就会说你这人虚伪,无形中就会有更多的眼睛时刻盯着你。通过公开承诺,来提升廉洁自律水平,我认为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密切相关、十分关注的敏感话题。对于官员公开进行道德承诺的现象,还是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当前个别官员道德滑坡严重,群众对此颇多微词。不管怎么样,承诺总比不承诺强。对于作出承诺的官员来说,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约束,对于知晓了承诺的公众来说,也会自发地形成一种监督。由于官员的特殊身份,所作出的承诺尽管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但也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不能“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将官员公开道德承诺完全看成是作秀,或者都认为是谎言也是不切实际的,要正确对待。
   着眼于现实,不得不承认,一个地方主政官员敢于公开承诺“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能够做到这“四不”也属不错,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不是空话套话,而是老百姓、普通干部看得见、摸得着的承诺,出一次错就会引来无边的议论。可以想见,“四不”是了不起的,经此4年历练,清理“吃空饷”人员726人次,接待群众来访2793批次,批办群众来信2700余件,没有人上访、没有人举报,民众的收入稳步增长,这就是一个好县长。他是靠“自律”而信守了承诺,是个例外。正如他自己公开地说到:“在祁东的这段时间我敢承诺,但是我以后是否会成为贪官,不走到那一步,我也无法下结论。”这就说明仅仅靠自律是不行的,他已经认识到抵御诱惑实在太艰难了,必须要有“他律”的配合才行。
   在中国为官,不愁没人求,特别是县长权倾一方,有权可以延伸出钱、色,构建权、钱、色“三位一体”的腐败。所以,雷高飞公开承诺“四不”,就是要将“三位一体”分割开来,让自己用好权,铲除权后面的钱、色等延伸物。雷高飞也举例用好权有很多难度:“大到要官升级、批资金、承包工程,小到子女就业。因为资源总掌握在一把手这里,很多事情都是一把手才能拍板说了算。比如,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工程,你说给谁做就给谁,人家能不拼命往你身上“献礼”吗?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仅凭个人理想和定力,难有持久的抵抗毅力。拒绝一次容易,次数多了定力就会动摇,一个小的红包可以拒绝,几十万、几百万,面对巨额的金钱、高档的住房、漂亮的美女,谁都不能控制心动。而且在这种官场总体都不廉洁的情况下,别人接受好处,我不接受好处,容易得罪同事,工作就不会顺利的开展。还会向上级打你的小报告”。是呀,雷高飞道出的是实情,不然祁东县以前怎么发生官场地震呢,这都是腐败风气所致。不管廉政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在利益诱惑面前,社会如果没有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那么,官员廉洁从政的意识稍一放松,就有可能掉进腐败的陷阱,不能自拔。
   人都是有弱点的,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弱点不被他人利用。从这个角度说,官员确实是个“高危职业”。在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反腐倡廉活动中,民众希望看到的是实际效果,不是形式和口号。什么做廉洁操、唱廉洁歌、发廉洁信等等,这些只能起到反腐倡廉的舆论引导作用。还是老生常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政府各项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这是惩治腐败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廉洁社会,才不会让那些脍炙人口的官场“廉政名言”成为廉政谎言,成为贪官腐败的遮羞布。
   廉政承诺并不是可以赖以依靠的法宝,更不能因为有了这种“承诺”,就可以对官员信任有加,“放心、放手、大胆”地使用。如果不继续加大对官员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监控,那不是太过天真幼稚,就是缺少科学思维。从河南四厅长的腐败轨迹来看,他们都没能守住自己的承诺和誓言,纷纷落马,成了口头承诺无效的典型。历史的经验也早已证明,无论是对于公共机构的官员还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反腐败的本质就是要规范他们的权力运行和制约其不当滥用。不管握有实权的官员愿不愿意承认,凡是有权力存在的地方,都可能出现权力的滥用和权钱(利益)交易腐败的可能,只是腐败胆子大小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靠官员的发誓、承诺的自律,都显得不靠谱。可“四不”县长为什么没有贪呢?主要是他“我不愿意”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换作一个自己愿意的人,肯定会身不由已照贪不误。
   官员是不是清廉从政?除了看他的公开承诺外,更应该考察他是不是身体力行去实践,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去进行权力分工,而不是撇开他人“单干”进行大权独霸,重大决策一人说了算。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依靠制度反腐防腐,这才是保证权力廉洁的唯一有效的出路。只有制度科学合理,足以使权力受到制衡约束,才能帮助雷县长继续守住承诺、守住清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人们通过各种途径知晓雷县长是一个言行一致的官员,网民自然就会平熄廉政承诺引发的争议。只要县长踏踏实实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终会赢得公众的爱戴与掌声。只要有坚守道德和廉政底线的顽强意志,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同时在“他律”的助力下,我相信雷县长的前途会无限光明,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将来所担心,期待县长成为一个清官、廉官、好官。
   (2012-08-2423:24:05)

共 38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好官人人称颂,受人敬仰;贪官人人唾弃,令人怒目而视。在当今物欲横流、腐败成风的社会背景之下,清官难做,廉官难以持久,好官难当,但仍有出淤泥而不染者,令人心服口服,扎根于人民的心中,于官于民,都是莫大的殊荣与幸运。作者通过对比、举例等方式,以事实来说明用制度约束权力才能保证官员继续守住承诺的有益举措和重要性,言之在理,深合民心,值得注重!【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8-27 18:17:29
  作为县长,能公开承诺“不贪钱、不贪色”,说明他心里还比较阳光,还比较洁净;说明他现在真有廉洁自律的决心和接受群众监督的勇气。试想,一个连遵守最基本的做人做官道德准则的话都不敢说的人,一个不敢坦言让群众监督的官员,他还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吗?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铁禾        2012-08-27 21:45:12
  约束力毕竟扛不过糖衣炮弹的轰击啊,年年如此,倒一个上一个,上一个倒一个.一个怪圈.
铁禾
3 楼        文友:哈哈哈世事只三笑        2012-08-28 11:57:11
  现在的官员大多是考出来的,好不好是评出来的,然后是不是贪官是中央上捉出来才确定下的、哈哈哈,不强奸民女、不强征暴敛的官我们百姓就叫他好官了,你还指望他能够下乡来视察时不用警车开道呀?当好官的要求已经降低至最低时,说明这社会已经没有好官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