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杂文】挚友与对手

精品 【酒家*杂文】挚友与对手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92发表时间:2012-08-28 17:18:22

【酒家*杂文】挚友与对手 什么叫做挚友,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容易解释,所谓挚友,就是亲密的朋友,黄金的搭档,交心的知己。但是,要真的说清楚究竟什么才是挚友,恐怕还是要花费一番笔墨的。
   有的时候,你和一个人交往了一辈子,可是,你对他却并不了解,你们之间好像永远隔着一层纱一样,相互之间看不到对方的真面目。而有的时候,却又恰恰相反,你和某人只有一面之缘,相处片刻,却似乎无话不谈,彼此之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说,看待一个人是不是你的挚友,并不是论资排辈的,相交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决定因素,所谓的“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起来很玄乎,但是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比如伯牙和子期,他们只是偶一相逢,便成为知己。从此以后,伯牙的琴,便只为子期而弹奏,当他得知子期已逝去的时候,便砸碎了自己的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再无知音。这便是著名的高山流水的故事。高山流水,高山凝重,流水婉转,山静水动,仁智兼具。伯牙断弦,这不是出于艺术家的清高,而是出于痴情者的执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仁视之”,只有情到深处的时候,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从伯牙、子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不仅仅是桃园结义的哥们义气,也不仅仅是梁山好汉的豪侠行径,而是一种高度的修养和优雅的情操。高山流水所最感动人的,并不是伯牙、子期的音乐造诣,而是这两个挚友之间的真挚情意。
   有的时候,挚友之间的社会地位,可以相差很多,比如说,一个是天下闻名的知名诗人,而另一个是僻处乡里的普通人。李白和汪伦之间,就是这种情况,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李白写下那著名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岸上忽闻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时,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作为一个能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诗句的诗人,李白是绝对不可能阿谀奉承任何人的,更不可能去奉承那桃花潭边的普通乡民,所以,他确实是被汪伦的好客而打动,才将他视为了挚友,他一定是觉得汪伦比京城那些戴着假面具的达官贵人,不知要高尚多少。
   还有的时候,挚友之间的年龄,可以差距很远,所谓忘年之交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当季康子在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的时候,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那言语是如此深情,如此哀恸,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孔子并不仅仅只是将颜回当成了他的学生,而是当成了一个一起研究学问的挚友。
   这就是挚友,纷繁复杂的挚友,可能就是因为如此,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朋友才如此难得吧。
   但是,对手就并不如此了。对手指的是本领、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的对方。他可以是与你意见相左的人,也可以是出现在你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甚至还可以是觊觎你,或者是和你一起争夺某物的人。换句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说,所谓对手,就是老是跟你过不去的那个人。
   谁都想遇见挚友,讨厌遇见对手,可是,人生却偏偏那么巧合,挚友难逢,而对手却处处都有。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以为那是你的挚友,可是,他却偏偏成为在背后捅你一刀的那个人。
   那么,这个世界上,又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既是对手,又是挚友呢?
  
   或许还是有的吧。在《史记》中,有这么一篇列传,说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司马迁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说呢,那就是因为,他们曾经是一辈子的对头,可是,到最后,却言归于好,成为了挚友。
   廉颇是个赫赫有名的赵将,在攻城野战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非常看不起蔺相如,认为他只会逞口舌之利,虽然保护和氏璧有功,但是又怎么能与他廉颇相提并论呢。现在,蔺相如的位置在他之上,他觉得不服。但是,蔺相如却是一个宽厚之人,他告诉自己的门人,自己并不是害怕廉颇,廉颇和秦王比,差得远了,自己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颇呢?如今国家危难,当以国家为重,个人恩怨,应该放在一边。那廉颇虽然粗鲁,却并不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他被蔺相如感动了,于是肉袒负荆,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两人便成了刎颈之交。
   这大概是由对手而转换成挚友的最好例子了吧。这两个人,能够和好,纯属不易,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纵使蔺相如的气量再大,要是廉颇不能够有所领悟,迷途知返的话,这两人还是一辈子都不能成为朋友的。正是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豁达心胸,加上廉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男子汉气概,才成就了这一段千古佳话啊。所以说,廉颇和蔺相如,就既是挚友,又是对手。
   不过,廉颇和蔺相如虽然有小小的罅隙,但是毕竟还没有真正硬碰硬地交手过,如果两个人真刀真枪地干过一仗,分出胜负之后,还能从对手成为挚友吗?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的事例,告诉了我们答案。这两个人,为了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发现了定比定律,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不过普鲁斯特却并没有得意忘形,他将功劳归功于自己的对手,“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他向人们宣告,自己的成功,“军功章”有自己的一半,也有贝索勒的一半。
   而贝索勒呢,也没有像绝大多数的失败者一样,躲在角落里舔舐自己的伤口,自己安慰自己,更没有躲在暗处偷偷咒骂普鲁斯特,而是欣喜万分地提笔祝贺他,向真理的发现者致意。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竞争,分成两种,一种是良性竞争,一种是恶性竞争,普鲁斯特和贝索勒的事例,就是绝好的良性竞争的例子。他们之间,绝对没有所谓的文人相轻的现象,没有相互之间的排挤和倾轧,更没有暗算和圈套,是真正的君子之间的决斗。所以,赢的一方可喜,而输的一方可敬。这一对挚友与对手,双双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某两个人之所以会成为对手,还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利益的冲突,纵然双方有的谦让,有的豁达,相互之间不计较,但是,他们之间还毕竟是有胜负的。可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对手,他们非但并不斤斤计较于相互之间的输赢,反而还共同努力,共同研究问题,你相信会有这样的人吗?
   或许有人会问,共同研究,那不就是朋友、同事吗,又怎么会是对手呢?您错了,他们还真的是对手,围棋棋盘上的对手。
   这两个人的名字,分别叫吴清源和木谷实。他们甚至并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吴清源是中国人,而木谷实是日本人。他们所相遇的那个时代,又恰恰是中日交战的时期,纷飞的战火,并没有将两人阻隔开,相反,他们却成为了短暂的对手和一生的挚友。
   吴清源是福建人,从小就是一个围棋神童,日本棋手岩本薰来中国游历,发现了这个围棋天才。很快,年仅十四岁的吴清源便引起了日本高手濑越宪作的注意,向他发出了邀请函,请他来到了日本。在一次比赛中,吴清源遇到了木谷实,两人一见如故,好得就像是一个人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两个人居然在棋盘上下起了模仿棋。
   所谓的模仿棋,就是一方随着另一方在棋盘的对称处下棋,最后形成一盘黑白方完全对称的棋局,据说是苏东坡发明的,所以也叫“东坡棋”。这盘棋最终以吴清源模仿了63手后开始变着而结束,可是,这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却并没有结束,而是恰恰相反,才刚刚开始。
   两人相互畅谈了对于围棋的想法,不禁一拍即和,引为知己,于是,这两人便开始精诚合作。在两人的不屑努力之下,终于开创了围棋新布局。在当年的秋季大手合(即升段赛)中,两人正式开始使用新布局,分别战胜了自己的对手,他们的比赛成绩分居前两位。同年,他们又合著了《新布局法》,于是,一个围棋的新时代,便从此诞生了。
   自从使用新布局之后,吴清源和木谷实的棋艺都突飞猛进,就算是濑越宪作,都再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好事之人,人们非常想看看,吴清源和木谷实,这两个新布局的发明者,究竟谁更厉害一些,于是,他们俩虽然不愿意,却还是被众人推到了对手的位置上。一场吴清源与木谷实之间的战役,重新打响,在“镰仓十番棋”中,吴清源以五胜一负的成绩,将木谷实降格,彻底打败了木谷实。
   从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吴清源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十番棋时代,在这个阶段,他以十番棋大赛的绝对优势,几乎战胜了当时日本的所有高手。从此,吴清源被人成为“昭和棋圣”。
   后来曾经有人向加藤正夫、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等人发问,谁才是围棋史上的最强者?这些人答案中都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吴清源”。
   吴清源开创了一个神话,而木谷实呢,他从小也是一个围棋天才,只可惜,他与吴清源生在同一时代,所有,他在短暂成名之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什么重大头衔,因此,被称为“悲情棋士”。
   但是,木谷实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开创了木谷道场,栽培弟子,培养出了如大竹英雄、石田芳夫、加藤正夫、赵治勋、小林光一、武宫正树等围棋名家。
   吴清源曾经说过,木谷实是他唯一钦佩的人。
   吴清源钦佩木谷实一些什么呢?是因为木谷实曾经与他合作,共创新布局吗?是因为木谷实曾经在纹枰之上,与自己对弈时,那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吗?是因为木谷实桃李满天下,木谷一门人才辈出吗?或许,这些原因都是,又或许,这些原因,都不是。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日关系恶化,吴清源孤身在日本,自然会受到不少日本人的排挤,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却有一个人能够什么都不管不顾,一心一意地与你交朋友,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这一切,木谷实做到了,所以,木谷实当之无愧,是吴清源的挚友。虽然,他们也曾经交手,但是,暂时的胜负,丝毫不能影响两人的关系,等到事过境迁之后,才知道,彼此谁都离不开谁。所以,木谷实即使被吴清源占尽了风光,他也丝毫不会怨恨吴清源,而吴清源呢,即使他的棋力比木谷实高出很多,他还是会认为,只有木谷实才是他真正的对手,只有木谷实,才配做他的对手。
   你是否会觉得这两个人的故事像周瑜和诸葛亮呢?周瑜聪明一世,最终却还是输给了诸葛亮,所以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是的,故事的确很像,但是,心态却不像,木谷实并没有像周瑜那样,怨恨吴清源,算计吴清源,正相反,他们是一生的朋友,真正的挚友。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样的人的,不斤斤计较成败得失,相反还共同努力,共同研究,吴清源和木谷实,便是最好的例子。
  
   其实,有的时候,作为挚友与对手的双方,未必能碰着面的,比如民间故事中的李白和崔颢,便是这样。大诗人李白才高八斗,傲气逼人,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谁能想到,他居然也会由衷地佩服别人呢?而他所佩服的这个崔颢,恐怕他当时还并没有见到人家本人呢,他所见到的,只是崔颢题在黄鹤楼上的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当李白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他的感觉恐怕是瞬间被闪电击中了一般吧,脑海之中,瞬间变得一片空白。在赞叹崔颢的诗歌绝妙后,他叹息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崔颢,就是李白那从未谋面的对手。李白念念不忘这位朋友,于是,在游览金陵凤凰台的时候,仿照崔颢的风格,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的这首诗歌也成为了世人传颂的名作,崔颢的“黄鹤”和李白的“凤凰”,这两只鸟儿“比翼双飞”,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或许,崔颢根本就不知道,李白将他当成了对手,暗自和他较劲呢,但是,对于李白来说,他却将崔颢引为知己,用文字与崔颢隔空唱和。
   其实,像李白和崔颢这样的例子,并不算少见,就算是在我们现代社会,也常常可以看见。您不信?好吧,那我就用我们江山文学网来为例子吧。在江山文学网上,大家都通过一根细细的网线来彼此联系,甚至根本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也都素未谋面。但是,我们却像当年的崔颢和李白一样,彼此隔空交流着文字,交流着自己的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对手,因为,在江山文学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榜单,比如短篇精品榜啊,短篇评论榜啊,精品高手啊,绝品宗师啊,每个人,还都有自己的积分,有秀才,有进士,也有榜眼,有状元。既然有这些榜单,那就自然有胜负之分,于是,我们就相互在网络上,用文字来相互切磋,分孰高孰低。
   但是,再换个角度来考虑呢,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绝不仅仅是在网络上争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而是像当年的李白和崔颢一样,惺惺相惜,各展才华。别的什么都是浮云,只有交到了好朋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说,对于我们这些在江山文学网上用文字交流的人来说,我们是对手,但更是挚友。
   知音难觅,所以伯牙一辈子只等到了一个子期,吴清源一辈子也只遇到了一个木谷实。可是,同样,真正好的对手,也是难觅的,真正的对手,相互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阳奉阳违,没有暗算陷害,有的只是一颗坦坦荡荡的心灵,一场真真正正的较量。所以,如果你遇见了一个好的对手,千万不要随便放弃,将他变成你一生的挚友吧。
   对手和挚友,这个问题,看上去简单,可是真正要说清楚,还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决的。不过,有一点却是肯定的,交心的挚友,必定也是真正的对手,同样,真正的对手,也必定是交心的挚友。
  

共 52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挚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知己是也;对手,处处挑剔,事事作难,敌人是也。然,世间人之关系,总是由此组成。无可否认的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相互之间的转化,也许是哲学的道理。说人,大部分总是利益动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无利不早起”,涉及到核心利益,总是一反常态,你死我活。但也有少部分人,心胸豁达,平生只求一知己,这样的人获得坦诚无憾。文章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诠释了挚友和对手的关系,揭示做人做事的道理。推荐阅读!【编辑:山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828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