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酒家*说文】小议捧哏

精品 【酒家*说文】小议捧哏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65发表时间:2012-08-30 22:06:56
摘要:在相声中,捧哏绝非可有可无,捧逗都很重要。

【酒家*说文】小议捧哏 在对口相声表演中,捧哏演员指的通常是站在桌子里头的那个,他和逗哏演员一起,用滑稽、幽默的话语或表情,逗人哈哈一乐。一般来说,逗哏演员被称为是“甲”,而相对的,捧哏演员被称为是“乙”,有时也叫“量活儿的”。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那捧哏的杵在那里像根棍儿似的,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捧哏演员就是摆设,可有可无”;“捧哏的没什么本事,就是逗哏逗不好了才去捧哏的”……诸如此类的话,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可是,捧哏的就真的这么不济吗?其实未必吧。有这种想法,那可能是因为您还根本还不了解捧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来说,一个相声演员在刚开始学习相声的时候,并不像我们一般的大学生那样,刚进大学就分好了所在的科系。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分成捧哏和逗哏的,而是“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课,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得练。也就是说,一个相声演员在刚出师,准备上台实习表演的时候,其实都是并不固定位置的。等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在不断的表演中,每个人擅长什么,弱点是什么,才渐渐突显出来,这时候,演员可能就会固定下自己的位置,决定以后究竟是以捧哏为主,还是以逗哏为主。这就好比是学临床医学的人吧,在刚学医的时候,不管你内科、妇科、小儿科,都得涉及,等到了医院实习的时候,才逐步定下自己所在的科室。
   接下来,可能有朋友会问了,一开始练基本功的时候,什么都得练,那是不是说,学习成绩比较差,不成才的那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只能当捧哏了呢?那可又想错了。会让人有这种感觉的原因,恐怕是因为一段叫做《论捧逗》的相声吧,在这段相声中,逗哏演员一开始就对捧哏演员大肆褒贬,说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从对方的长相模样开始褒贬,说捧哏演员长得“歪瓜裂枣”、“对不起观众”之类,然后就开始评价其表演水平之差,不会逗哏,所以只能捧哏等等。接着捧哏演员便辩解说自己曾经逗过哏,于是,逗哏演员便开始变本加厉地编派其不是,说其逗哏的时候惨不忍睹啊,观众都睡着了啊之类的。
   的确是有这么一段相声,但是您要知道,逗哏演员所说的这一切,都并不是他心中真实所想的内容,而是事先编好的台本的内容啊。而这一段《论捧逗》恰恰是体现相声演员全面基本功的一个相声段子。因为,在接下来的表演中,捧逗双方要互换位置,逗哏的站到捧哏这边,而捧哏的呢,站到逗哏这边,两人互换之后,产生了很多的笑话,这个相声,便以此来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管你是逗哏还是捧哏,都很重要,都是相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捧逗之间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分彼此。
   很多好的逗哏演员,原先其实是捧哏的,而很多好的捧哏演员呢,以前也逗过哏。就拿目前很著名的一对相声搭档郭德纲、于谦来举例子吧。据郭德纲戏称,他以前就是捧哏的,因为站在桌子里头看别人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不得已,从里头钻出来,亲自操刀,开始逗哏。谁知,竟然自此一逗成名。而于谦呢,据说以前也逗过哏。这两人在某次德云社庆典活动中,还曾经应观众要求,真的换过位置,老郭站到了桌子里头,而谦哥站在了桌子外头,两人互换角色,表演了一次《福寿全》,于谦的逗哏技艺,还真是可圈可点,而郭德纲的捧哏呢,也是游刃有余,亮点不少。
   由此可见,即使某些演员主攻逗哏,某些演员主攻捧哏,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只会逗不会捧,或只会捧不会逗,而只是因为,他们可能更擅长某项,“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既然相声演员捧逗都要练习,说明捧逗都很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普通的观众还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捧哏可有可无呢,捧哏究竟有何重要之处呢?
   之所以会使人产生捧哏可有可无的错觉,主要可能还是因为相声段子编写上的一些问题。对于相声的分类,有多种分法,比如说,按照表现的艺术手法来分,可以分成贯口活(即一口气念很长一段话)、柳活(即学唱)、腿子活(不仅学唱,而且甲乙双方要合作表演一出戏)、倒口活(学说方言)等。再有,就是按照捧逗双方的关系来分,有子母哏和平哏类节目。
   所谓的子母哏,是指一些捧逗双方的话差不多的那些相声节目,往往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错着说话。在这种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的子母哏中,应该说,捧哏的台词也很多,所以,捧哏的地位也相当重要。在传统相声中,这类作品不算少,像《六口人》、《反七口》、《铃铛谱》、《五行诗》等,都属于这个类型。尤其是像《五行诗》这样的作品,这段相声的主要内容是说逗哏的自称自己是诗人,很能做诗,于是,捧哏的就出题目来考逗哏的。在这类相声中,可以说,其实是捧哏演员占据了话语权的,演出的好坏,捧哏决定了大半。捧哏演员是绝对不能忘词的,因为,每一次对诗,都是捧哏的说上句,逗哏的对下句,要是捧哏的忘词,那整个相声就没法演下去了,表演就砸了。在现当代的新编相声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牛群、冯巩,贾玲、白凯南,大兵,赵卫国等人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这个类型的。
   而平哏,就正好相反了,在这类段子中,往往以逗哏演员为主,讲述一整段故事,捧哏在其中的作用,就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形象,加一些“话作料”,用句时尚些的话来说,就是“打酱油”。这类作品,也叫做“一头沉”的作品,在相声中占很大数量。传统相声中的《白吃猴》、《醋点灯》、《戏迷游街》、《买面茶》等都属于这个类型,现当代的新编相声中,这种类型也不少,如姜昆的《虎口脱险》、《祖爷爷的烦恼》等,都属于这个类型。
   可能是由于这种“一头沉”的段子实在是太多了,捧哏演员在此类段子中总是得不到说话的机会,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捧哏的地位不重要了。甚至在相声界内部也都出现了一种说法,捧哏就是帮逗哏的“站一场”,仿佛捧哏就真的只要站在旁边,等着下班,就万事大吉了,哪里还有一点通力合作、平等相待的样子啊,这样做,就失去了捧哏的意义了啊。
   因为,要知道,即使是在这种“一头沉”的作品中,捧哏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啊,在很多时候,包袱能不能抖好了,捧哏占绝大因素。要是捧哏的在搭话的时候没有注意好高矮音儿,说得快了、慢了,都有可能使得逗哏的抖不好包袱,还有些时候,那句最好笑的笑话,其实是由捧哏演员说出来的。举个小例子吧,我曾经听过一段相声,是高峰和栾云平的《汾河湾》。在这段相声垫话的部分,逗哏的高峰说栾云平说相声是糟蹋了,应该跟着他学唱戏,这样的话,栾云平就成名人了。这时候,栾云平突然灵机一动,来了一句现挂。所谓现挂,就是演员不按照事先写好的台词说,而是即兴发挥,是展示演员聪明才智的重要部分。当时栾云平说:“你自己还没成名人呢。”这句话非常出人意料,于是,现场效果异常好,观众喝彩一片。本来,在这个部分是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笑点的,但是,就因为捧哏演员的聪明才智,制造了这么一个爆笑的笑点。
   所以,在相声界才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三分逗七分捧”啊。很多时候,逗哏演员往往是捧哏演员的徒弟或晚辈,逗哏的初学乍练,老师傅怕他心慌,出纰漏,所以在旁边站脚助威,当年万人迷曾给弟子张寿臣捧哏,张寿臣又给自己的学生刘宝瑞捧哏,师徒之间,星火传承,成为相声史上的一段佳话。
  
   说了半天,一个优秀的捧哏演员究竟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能够把观众说乐了的,就是好演员。
   说实话,捧哏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既不能让观众觉得喧宾夺主,又不能让人觉得可有可无,这其中的火候,可是不好把握啊。
   已故的著名相声演员朱相臣就很善于捧哏,曾有人用“奇、真、妙”来形容他的捧哏艺术。“奇”说的是他能够异峰突起,妙语迭出;“真”指的是他能够真实地再现他所刻画的典型人物,“妙”指的是形神兼备,话语虽少,但即使有相无声,也能将人逗乐。其实,这三个字也很好地说明了一个合格的捧哏演员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声既然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自然是以“说”为主,捧哏的话本来就不多,那么如何做到“奇”语迭出,就非常重要了。逗捧之间是合作关系,不是主仆关系,就算是“一头沉”的节目中,捧哏的也不能只说“嗯、唉、嗻、是”,好的捧哏,“肩膀儿”、“垫砖儿”、“搭桥儿”,每一句话都要说得恰到好处,要做到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不洒汤、不漏水,那才完美。比如在著名捧哏演员李文华所表演的一段相声《我的改革》中,有这么一段,当逗哏的说自己是合唱团的成员,但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音够不着的时候,李文华说了这么一句:“高不成,低不就,够不着。那你怎么进的合唱团?”这一句的包袱甩得特别好,捧哏演员将“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音够不着”提炼概括为“高不成,低不就,够不着”,这不仅是对逗哏的演唱水平的讽刺,同时也是对其混日子,人品差的讽刺,不仅制造了笑料,而且还十分发人深省。
   再说“真”这个字,虽然在相声表演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逗哏演员在扮演角色,但是实际上,捧哏演员也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比如在侯耀文、石富宽的《口吐莲花》中,石富宽就将一个因为贪财,想学绝技,结果反而被侯耀文戏耍的这样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当大家看见他被侯耀文当成了“锣”,敲脑袋的时候,那种可怜兮兮的表情,情不自禁对他产生了爱怜,可是,想起了侯耀文的那句:“就这路财迷,你就得这么整他”,又忍不住会觉得他是咎由自取。可以说,石富宽将一个爱财但是又不走正道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最后,就是这个“妙”了,这大概是其中最难的一点了。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但是捧哏演员由于条件所限,又不允许说太多的话,那么,如果能够不靠说话就逗乐观众,这可就是一门学问了。在高峰和栾云平搭档的一段《十八愁绕口令》中,捧哏演员栾云平很好地给大家展示了自己那妙不可言的捧哏技巧。在这段节目中,总的来说,捧哏的话并不多,因为,这是一段主要展示逗哏演员快板技能的节目。在段子结尾部分,高峰要打着快板唱《十八愁绕口令》,而且唱的时间很长,至少有四五分钟。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中,如果捧哏演员只是站在旁边,静静地听,那就显不出本事了。而栾云平呢,他通过自己脸部的表情和适当的添词,很好地从侧面烘托了高峰的快板技能。在高峰的整段快板表演中,栾云平的表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高峰快板的内容,有所变化的。他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不屑、嘲笑,到渐渐地惊讶、诧异,再进一步发展到敬佩、赞叹,然后想让高峰停下,但是高峰却不肯停下,他又变成了无奈、无语……这样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变化,使得整个节目更加完整,更具有可看性,也更好地衬托出了逗哏演员快板技巧的纯熟。
  
   说话人人都会说,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乐意听台上的那两个人滔滔不绝地说相声呢?关键就在于,人家掌握了“说”的技巧,人家能够逗得人笑。逗哏不易,捧哏其实更不易。一个不成功的捧哏演员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有的时候,他们的话太少,站在旁边,一句话都没有,半天都不动,也没有一点面部表情。该捧着说的时候,没有及时支话;该垫话的时候,垫得太慢;该抖包袱的时候,来不及抖,无形中糟蹋了很多的好包袱。这样的捧哏演员要是多了的话,就难怪有人会产生误解,认为捧哏演员可有可无了。
   还有的时候,他们的话太多,而且说的都是一些话作料,是可有可无的应答,什么“是这样啊”,“是不是真的啊”,“不是吧”……
   更有些捧哏演员,因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重复逗哏演员的话来说。这在相声表演中可是大忌,即使你所想说的内容和逗哏是一样的,也必须换一种句式,换几个词语来表达,这样才不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比如,逗哏的说:“今天天气不错”,捧哏的如果说“天气是不错”,那就“错”啦,反之,要是换种说法,说“是啊,风和日丽的”,这样虽然没有包袱,但是,至少不会在语句上重复,给人一种鹦鹉学舌的感觉。
   此外,抢话也是捧哏演员容易出现的问题,这叫做“捧在腮帮子”上,这种情况下,即便使得观众发笑,那人家也不是因为包袱而笑,而是因为发现了演员的失误而笑话。
   可能,这样的演员还不在少数,所以,才会给观众一种捧哏演员可有可无的感觉。如果一位逗哏演员,真的遇见了这样的一位搭档,那绝对是只会给自己减分,而不会给自己加分的。要真是如此,那还真不如不要这捧哏的,改说单口得了,至少,旁边没有人搅和了啊。
   捧哏者,必须首先正视自己的地位,相信自己绝对是英雄有用武之地的,然后,苦练基本功,使得自己的捧哏技艺不断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完整地将一段相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使得观众感受到“笑”的魅力。
   在相声《捧逗论》中,有这么一段话,是用来比喻逗哏和捧哏的关系的:“咱俩表演一段相声,好比是一只船,你是那拨船的,我是那掌舵的,没有你船固然不能前进,可是没有我这个掌舵的,你就去打转悠吧!”这便是对于捧哏作用的最好诠释。这雄辩般的话语向大家形象地说明了,其实,逗哏和捧哏,真的只是分工不同,而没有什么技艺高下之分,更没有什么地位的贵贱,逗哏很精彩,捧哏,也很重要。

共 521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捧哏: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 曲艺名词。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乙”。这篇文章,详细叙述了捧哏的定义、作用。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了捧哏的重要性,并非无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捧哏和逗哏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角色其实都重要,只是在表达不同的行为,同样是在为整个相声艺术服务的。两者缺一不可,发挥着不同的功效,配合天衣无缝,才能真正地让相声打动观众,深入人心。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也想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如相声一样,不同的角色担任不同的人物,不能超越自己的角色,否则越想表现自己,反而适得其反。这篇文章,专业性强,可读性也强,但并不枯燥无味,值得品读。推荐。【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831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