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杂文】孔府墙壁现经书

  【思路·杂文】孔府墙壁现经书


作者:鸿鸣 秀才,2231.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6发表时间:2012-08-31 09:55:52


   2008年4月,我到山东学习考察,去了孔子的故里曲阜,当我游览孔府的时候,深为这个占地240亩的“衍圣公”府所震撼,但对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孔府中的一堵影壁墙,不要小瞧这堵影壁墙,因为就是这堵影壁墙,道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原貌。
   影壁是建在院落的大门内或大门外的一堵墙,与大门相对,作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一般的是一字影壁。砖砌影壁主要分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影壁能在大门内外形成一个既连通又分隔的过渡空间。既遮挡大门对面外的杂乱建筑物,使人们站在大门前感觉到宽阔、整洁,同时也表明了四合院的内、外有别。孔府的影壁就是一字影壁,为砖砌,墙壁颜色为朱红色。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使当时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地加强。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秦始皇听从建议,把不符合法家学说的其他学说书籍全部烧毁,并把72名言论不符合当时思想的儒生坑埋,这就是历史上残暴的“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思想,特别是对儒家文化,摧残最大。到秦灭汉王朝建立以后,为统治需要,又大兴儒学,可由于缺少儒家图书,许多儒家经典,都是口耳相传,有的已经失去了历史原貌。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原装的儒家经典开始出现了。
   这里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汉代的鲁恭王刘馀。说他重要,不是说这个人如何伟大,而是这个鲁恭王和一件中国文化的重大发现有关,他也借光出了一把名。鲁恭王刘馀是西汉汉景帝的四儿子,从小患有口吃病,说话结节吧吧的,公元前155年被封为淮阳王,第二年又被封为鲁王,在山东曲阜建立小都城,把当年孔子的旧宅当成鲁王的王宫。这个鲁恭王刘馀有个最大的爱好,不是喜欢什么声色犬马,而是喜欢盖房子,他不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当时他看这个孔夫子的旧宅实在是太旧,和他的身份有些不符合,就开始拆毁旧宅,兴建宫殿。
   在拆毁影壁墙的时候,发现这个影壁是个夹壁墙,里面有大量的图书,都是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古文经传,其中包括《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全是儒家经典文献。这时,拆墙人似乎听到钟鼓琴瑟之声,急忙报告鲁恭王。鲁恭王害怕了,下令停止拆毁孔子旧宅,并将这些出土的儒家经典文献,献给了汉朝中央政府。这批出土的文献是春秋时期孔子所编的儒家经典原本,与当时汉朝流传的经典文献有一定的差距,对保存儒家经典的原貌,促进当时古文经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批简牍文书发现之后,与儒学得到发展的同时,曾经出现了搜集和整理图书的热潮。以后汉武帝命令广开献书之路,又设写书官抄写书籍,使儒学被禁几十年后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当我站在孔府影壁墙旁,看着那块刻有隶书“鲁壁”的石碑,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就是这个小小的影壁墙,让许多儒家经典恢复了原貌,让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改写,假如孔子的后人不隐藏这些图书,假如没有一个鲁恭王刘馀这样喜欢盖房子的主大兴土木,假如当时朝廷不那么注重儒家学说……,这些儒家经典又怎能重见天日,看来一切现象都是偶然的,但细想起来,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共 12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孔府中的一堵影壁墙,不要小瞧这堵影壁墙,因为就是这堵影壁墙,道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原貌。汉代的鲁恭王刘馀,有个最大的爱好,不是喜欢什么声色犬马,而是喜欢盖房子,他不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当时他看这个孔夫子的旧宅实在是太旧,和他的身份有些不符合,就开始拆毁旧宅,兴建宫殿。在拆毁影壁墙的时候,发现这个影壁是个夹壁墙,里面有大量的图书,都是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古文经传,其中包括《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全是儒家经典文献。这时,拆墙人似乎听到钟鼓琴瑟之声,急忙报告鲁恭王。鲁恭王害怕了,下令停止拆毁孔子旧宅,并将这些出土的儒家经典文献,献给了汉朝中央政府。这批出土的文献促进当时古文经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辑:蓝心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心儿        2012-08-31 09:57:02
  很有意义的一篇文章。问好作者!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