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苑★散文】梦回小青岛

精品 【文苑★散文】梦回小青岛


作者:诗史苍狼 秀才,210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73发表时间:2012-09-01 17:40:29

昨夜分明梦到小青岛了。依稀走在鱼山路、琴屿路上,还是那时的岛,还是那时的海。
   又回到了恰同学年少的年代。那还是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的老校,每个周末的晚上,都是一个人,一路小跑,跑向小青岛。得有四五里路吧,这四五里路的周边凝聚了青岛百年的神韵,仿佛跑过青岛百年的历史。那一座座哥特式建筑的小楼,那两排翠绿的雪松,在夜晚是那么静寂。一种古老和一种心旷神怡随着我奔跑的脚步一直到小青岛。
   小青岛,从我来青岛出了火车站第一眼就爱上了它,在栈桥的对面,郁郁葱葱,如芙蓉出水、仙子凌波。在汪洋大海的包围中,小岛越发俊秀了,那白白的灯塔仿佛要舔一舔天空的蔚蓝。小岛确实小得可爱,绿的迷人,面积仅1.2公顷,海拔17米,距离海岸720米,由一条防浪大坝与陆地相连。小青岛犹如过路神仙点了一笔,小巧如螺,美景天成,有诗赞曰:“领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岛小如螺。云鬟别有飘潇态,似向风前浴晚波。”小青岛,就这样走进我的心底。
   我在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呆了两年,之后就搬到了象征海洋大学明天的麦岛校区。虽然都临海,但对鱼山路校区的眷恋,如同流入我的血液一样,这一生都不会挥去。校园的大门在鱼山路,校区一直延伸到八关山的半坡上。我喜欢站在八关山上张望小青岛,有人说,青岛百年的神韵,一半在小青岛,一半在栈桥,二者代表了青岛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而我独爱小青岛,栈桥似在人间,人头攒动,太过嘈杂,而小青岛则像人们张望的天堂,那里有我初到城市飞扬着的梦想。八关山,沈从文和闻一多,也曾经在这里张望小青岛,在这里密过文思。秋风中,海的气息扑面而来,波光粼粼的大海卷走了心中的郁闷和初入城市陌生的困惑。落叶飘飞了起来,山上的树木瘦了,那是我对小青岛的思念。
   洪深在《青岛见闻录》中曾经这样描述了小青岛的由来:“青岛,一小岛也,径不过二里,在即墨县东南,往时渔舟萃集之所,盖滨海各处列岛环峙,然类皆石田不生草木,独此岛四时常青,故居人名之曰青岛。”洪深所说的青岛,就是今天人们称之为“小青岛”的那座与栈桥隔海相望的也被人们称之为“琴岛”的小岛。
   有关小青岛的记载,各家史书上均有较为详细的描写。明万历六年任即墨知县的许铤在其编撰的《地方事宜议?海防》有关青岛之名有这样一段记述:“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曰香花、曰田横、曰颜武。”这里说的“青”,即是指青岛,也就是现在的小青岛。在许铤的眼里,小小的一个青岛,不仅可以设防,抵御倭寇的侵扰,而且还是可供人居的地方。”《胶州志》记载:“青岛在青岛湾内,距岸不足一海里,旧隶即墨,德占胶澳后遂著名于世,日人改名加藤岛,我过接收仍名青岛。山岩耸秀,林木蓊蒨。德建灯塔与其巅,每于夕阳斜照时,与四围之水光山色映射于暮霭苍茫中,诚为天然画图。”
   跑向小青岛的日子里,我都是从“闻一多楼”出发,跑过梁实秋故居,跑过老舍故居,跑过洪深故居,跑过张玺故居,跑过朱树屏故居,一直跑向小青岛。这些中西混合式的二层小楼,简朴无华。城市的高楼大厦太多,每个城市都一样,我想青岛独特魅力就是这些苍松劲柏中红瓦的小楼。多少文人在这里驻足,跑向小青岛的路上,还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嗅到他们的气味。坐在海边的小房子里,他们看到的是青岛的山和海,青岛的人和事。小青岛的神韵也触及了他们的情感,于是写下了一篇篇名作。
   那时常常在通往小青岛防波大堤上,遇到一对老年人。夕阳西下的时候,一辆轮椅就出现了,男的坐在轮椅上,女的一个袖管空荡荡的,另一只手推着轮椅。在海堤上看着浪,一阵阵拍打着堤岸,两位老人始终微笑着。男人看到礁石上的海螺就露出更加欣喜的神色,女人颤颤悠悠走到礁石上捡起那个海螺,回头向男人笑了起了起来,在空中尽力挥着手。我感动于这两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于是每次跑过他们的时候都打一个招呼,后来和他们熟稔了起来。他们说,这片海是他们从小长大的地方,这片海有他们快乐的童年,也有后来的沧桑与不幸。老爷子说,现在他得了癌症了,可有她相伴,他一点也不惧怕,反而觉得很幸福。老奶奶天天给他在睡觉前揉搓脚心,至少一百下。他们的笑容始终那么恬淡,老奶奶的左手推着小车,每一步都走的格外稳实。前方就是小青岛的灯塔了,还像他们年轻的时候一样耸立着。远处传来带着海腥味的渔歌,老奶奶又在讲那个凄美的传说了。
   很久很久以前,小青岛还只是个小渔村,村里有位心地善良的小伙子,吃苦耐劳。他每天很早就出海打鱼,天黑才回家。天上的这位仙女看在眼里,渐渐地爱上了他,于是偷偷下凡向他表达爱慕之情,并与他结为恩爱夫妻。每天早上丈夫出海捕鱼,妻子在家织网,傍晚时分,妻子就会站在海边抚琴,让晚归的丈夫循着琴声归航。
   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派天兵天将命仙女回宫。仙女宁死不从,玉帝勃然大怒,让海龙王兴风作浪,将小伙子的船掀翻了。当天傍晚,他的妻子像往常一样站在海边,弹着琴等待她的丈夫归来。她等呀等,弹呀弹,琴声穿越迷雾,飘向大海,一直到她手指弹出了血,盼到眼睛也瞎了,等到头发也白了,但她的丈夫却再也没有回来。可怜的琴女还在等,还在弹。她的魂魄和琴声幻化成海浪拍岸的声音,时而激荡起伏,时而微言细语,犹如对玉帝的控诉,又如对丈夫的思念。
   时隔多年,还常常想起老奶奶讲过的故事。后来,搬去了麦岛校区,再没有了那两个老人的消息。每每想起跑向小青岛的日子,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卷温馨的画面,一对老人在黄昏里微笑着,在那即将老去的时光里。
   小青岛的洁白的灯塔,是过往船只进入青岛湾的重要标志。灯塔是德国人建造的,塔身高15.5米,整个灯塔为底宽上收的宝塔形状,通体为白色的大理石。塔顶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射程12海里。灯塔就这样日日夜夜呵护着过往的船只,灯影波光交相辉映,像一幅飘动的彩绸,于是就有了青岛的一大盛景琴屿飘灯。
   大学毕业后,作为志愿者跟着导师进行了一年的东海勘探。一年的海上生活,只有白天夺目的桅杆和晚上满天的星光为伴,当一个人在海上漂泊的连胆汁都吐出来的时候,盼望靠岸就像荒芜的大地盼望春风一样。返航的时候是在初夏,午夜的时候,当一缕灯光穿透黑夜映入我们眼帘的时候,我们在甲板上振臂狂欢起来。琴屿飘灯,不只是浪漫,那是生存的希望,那是回家的灯火。以后,又出过两次海,不论在哪个方向回来,都能看到小青岛上的灯光。小青岛给我的感觉已然是一头扑在故乡的感觉,刻在了我的心底,再也挥之不去了。每次上岸后,我都跑去仔细的欣赏它一翻,山岩俊秀,郁郁葱葱,红礁碧浪,绿树白塔,海风吹拂,苍松劲柏,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扶疏,到处是绿的海洋,绿的波涛。小青岛还叫琴岛,有人说小青岛的形状犹如一把古琴,还有人说这里:“这里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音铮铮如琴声。”站在小青岛上,回望栈桥,回望青岛,碧海蓝天相辉映,别是一番风景。入夜的时候,航标灯便闪烁起来,在波光之上,悠然飘向远方。著名作家郑振铎就曾这样描述过夜晚的小青岛,“海面上时明时暗的红灯,如同乘舟于海上。”
   灯光里,不仅是婀娜的浪漫,更是给了海上归来的游子无限的希望。
   在韩国也有一个叫小青岛的地方,友人欣然带我去看。波涛中,也是一个郁郁葱葱的岛子。但它没有我记忆中的小青岛的神韵,因为它少了琴屿飘灯,也少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经过了许多年,小青岛依然是我的梦回之地。梦中,小青岛的身姿依然婀娜。
  

共 30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梦回小青岛】诗情画意的题目,梦回小青岛,亦幻亦梦般美丽的青岛,有着百年的神韵,一半在小青岛,一半在栈桥,是青岛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八关山,沈从文和闻一多等无数文人,都曾驻足青岛留下文思,小青岛的神韵触及了他们的情感,写下了篇篇名作。小青岛流传着美丽凄美的传说,妻子站在海边抚琴,让晚归的丈夫寻着琴声归航......站在小青岛上,回望栈桥,回望青岛,碧海蓝天相辉映,别是一番风景。多年之后,依然婀娜的小青岛是我的梦回之地!文章意境优美语言舒展、亦幻亦梦的景物描写,洒脱奔放的文思,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读来赏心悦目,诗情画意余音袅绕!欣赏推荐佳作!问好!【军警编辑:春华秋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02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2-09-01 17:42:30
  欣赏美文,问好!
2 楼        文友:施云南        2012-12-07 18:28:50
  本文已经经过军警文学社团自检,江山内未发现重文、抄袭。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