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感人肺腑

编辑推荐 感人肺腑


作者:我江山128abc 探花,1342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9发表时间:2012-09-01 19:16:55

前阵子林老因为脚痛,肿得厉害,去了市一流的二医,经检查过后,他一心一意要求住院,期以边观察,边治疗,主治医师说他脚不需要住院:“门诊就可以了,再说病房腾不出空位,连走廊过道都躺满了病人,你老你就委屈一下,住在最近的宾馆,就地门诊好吗?”
   林老听了这些委婉温馨的话语,心有所感:“好吧,我先住宾馆,过两天来。”赵医师吩咐小护士小张搀扶着林老下楼去,一直至隔壁宾馆。于是他就在紧贴医院的宾馆住下了,那天晚上林老迟迟睡不着,与一个康复病友闲聊开来,偶然听到十分感人的故事。
   那人说:“当年从电视上看到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那数以万计惨不忍睹的逝去的生命,那在堆积如山的废墟中掩埋着的许许多多大人和小孩求救的画面……特别是那些急需抢救的生命垂危的伤病员,我那时正在成都,成都震感也很明显,我被吓了一跳,究竟是什么呀?好多人为之感动,为之流泪!特别我亲历过一位外科名医,人们都叫他‘金一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金一刀医师,夫妻俩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他夫妻俩当即异口同声地表示:“到灾区去救助灾民!要为支援灾区人民多出一份力!多流一滴汗!”
   然而,“金一刀”夫妻俩要求到灾区去救助灾民的申请没有被批准。院长劝说:“当祖国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理所当然要前往灾区,尽你们所能,救助灾民。而没让你们去,那就留在本地做好本职工作,一样也是支援灾区人民。”
   院长说着说着,话锋一转:“你难道不觉得,站在你们面前的所有病人,不也都是一个个‘灾民’吗?这里所有的病人,他们一样地需要你们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金一刀心中想道:“是呀,身边急需我们医治的病人,他们本身有病,不能工作,还要拿出大批的钱来交医药费。他们不也就是我们身边急需救助的‘灾民’吗?留下来这样就地去救助‘灾民’,也是工作所需(当然,祖国需要那是义不容辞),他已想通一切了,应该尽心尽力地帮助眼前的这些病人早日康复。他想着:“应安心救治眼前的这些病人早日康复,这不也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吗?”
   提起“金一刀”,朋友,这么与你说吧,只要你想在医院做妇科手术,人们就会告诉你,去找“金一刀”的。“金一刀”原名金光辉。他刻苦钻研,操作娴熟,医术日见高明,赢得了“金一刀”的光荣称号。他妻子自珊,自医科大学毕业后更是他的得力助手,他夫妻配合黙契,每逢大小手术,得心应手,连连胜出,防微杜渐,从没失手!这是真的!还别说,金光辉的手术刀,还真是有两下子。他做手术有两大特色,这么与你说吧,如果别的医生做这个手术,需要半个小时,他一刀下去只需要20分钟。别的医生做这个手术,刀口开有10厘米长,他一刀下去只须开口6厘米长,还没有后遗症。所以,故人们给了他一个“金一刀”的美名。
   因而,在这方圆几百公里的地区,包括附近几个邻县的群众,都知道这位“金一刀”的本事。只要妇科乃至外科要做手术了,人们就会来找他主刀。由于他技术强,业务好,县里便将他提拔为这个县医院的副院长。他虽说是个副院长,但人们从来都像不知道他有这个官衔一样,都只会亲切地叫他为“金一刀”医师。正因为找他做手术的人特别多,所以,要特意点名请他做手术的人,就有一个送“红包”的无形规矩。就算医院轮到他做手术,幸运者也有个送了“红包”放心的心理。过去他想:“病人有求于我,我为他们解除伤痛,收受点‘红包’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他自以为这种事情也太理所当然的了。多年来,接受“红包”对于他来说,早已形成了习惯性动作。然而,只有在这次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的特殊时刻,他才一下子被震清醒了。一想到自己平时还有收受病人的“红包”之举,“金一刀”就羞愧得脸红心跳,无地自容:“是呀,此举那不正是给‘灾民’(病人)雪上加霜吗?”
   如今,对于收受“红包”这个几乎是医学界特有现象,他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于是,他和妻子自珊一拍即合:将家中560万元“红包”款全部支援远方的灾民。并作出一项决定,凡做手术从此不再收受病人一分钱“红包”。
   这事说起来容易,可要真做起来还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尽管对送来的“红包”,“金一刀”决定一概不接受,然而老百姓却不领情。为了让患者放心治病,他现在只好还常常会接受“红包”。
   既然说不收“红包”,可为什么手术前,他也还要收下“红包”呢?这是因为,有些病人家属非要他收下“红包”不可时,他也就先行收下,那都是为了让病人家属放心。一旦病人病症痊愈出院时,他就会主动找到病人家属,将“红包”如数奉还。所以,人们发现,自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之后,当病人出院之际,他总要找到病人家属私下谈一次话。每当这时,病人家属总是千恩万谢,带着无比感激的心情离开医院。此举,病人齐赞他大好人一个,可是社会上却有很多人说他:“有钱不要,大傻子一个。”
   尤其是那些同行们,不少人对他开始冷眼相看。对此,他只是淡淡地一笑了之,他说:“人生的路,各人有各人的走法。至于别人说什么,那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要走正自己脚下的路。”
   林老听了这个故事,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妨佛他的脚肿脚痛全好了。

共 20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的路,各人有各人的走法,关键是要走正自己脚下的路。关于医生收红包,几乎成了医学界特有的现象,本文插入了当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故事背景,讲述了外科名医“金一刀”不收红包的感人故事,对此医生收红包的现象做出了感人肺腑的阐释。【编辑:上官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竹        2012-09-01 19:17:33
  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读后发人深省。
联系QQ:1071086492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