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指月说禅

编辑推荐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指月说禅


作者:艄夫 探花,21972.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1发表时间:2012-09-04 09:35:19


   禅,是专致地思想。思想,是心灵的产品。因此,禅必须省心参究。
   思维的集中和思想的专致,首先需要的就是安静。因此,禅等于是静虑。
   当然,禅不仅仅是静虑,因为它的最终期待是为了息心寂定。静虑并非息心止思,而是致心专思。息心与静心是类同的,但静虑与静心却很有差别。严格地说,静虑乃是息形静身,在安静中思虑;静心是让心静止,在安静中断绝思虑。
   身体形态的安静,是比较容易的,坐下来不活动就能安静。心灵思想的安静,那就困难了;因为,不活动不有意去想事情的时候往往就是睡着了也会做梦。人在心在,心在思维能力也在,会不由自主地展开思想。这说明了绝对的息心止思要想长久保持那是不可能的。于是,静心静虑的概念,便由静身的表现来作出形式上的交代。
   印度佛教还未出现时,婆罗门教的经典《奥义书》将人之有眼、心比喻为世界之有日、月。太阳出来了,眼睛就看得到东西了;月亮出来了,心灵的思维能力便更清晰了。日月与世界同在就像是眼心与人同在。这个目日、心月的对应之说,启迪了佛教,使以四大皆空、四谛归灭为主旨的佛教派生出了禅宗。
   因为心眼与人同在,绝对的静心止念几乎不可能。所以,禅的趣向便主要是以静虑的方式让人引发或恢复自心本有的灵性。这自心本有的灵性,如同明月的清辉,就是佛教所说的慧悟。
  
   佛教所认可的智慧、觉悟,是指心灵对空寂的皈依。能够明白万法的空性,即是大慧大悟。万法现有与一切本空,在现实世界是既对立而又互动的;若一切皆空那就没有了万法,若万法确有那就一切全都不变。在思想之中,认定于万法现有,就会以法迷心,使心思执着于某事某法,不会随机应变;领会了一切虽现有而本空,就会超然物外,既能随机应变,又可无所挂碍。
   看破、放下、自在,并非打破、走开、不在。事物的现有,是摆在眼前的,尽管它本来没有,以后最终也会没有掉,但现在的有是不容抹杀的;因此,在眼中将它看破,在心里将它放下,只有这样,我们是由自己作主的,否则就会被那事物影响。打破等于是抹杀事物的现有,走开是对现实的逃避;对现实的逃避和抹杀都是不会获得自在的,恰恰相反,它所造成的效果,乃是自我被迷失的不在。
  
   唯有我,方有禅。若无我,那就无以为禅。这也就是说:我,是禅的载体。
   于心灵之中看破自我,犹如吹开浮云见明月,是为真禅。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将心灵皈依于空寂。由是,禅有究竟与相似之分。究竟之禅,本来不立文字;因此,不识字的慧能禅师可以成为禅宗第六祖。相似之禅,流露于话头,博弈于机锋;野狐禅、风流禅……,都在此类。而禅在传承上,又有如来禅、祖师禅。于是,总的来说,禅也是很复杂的。但这些复杂,全是佛教中国化了的创造。
   中国人善于思想,却被西方人讥为没有哲学。因为,西方人是将哲学思想学术化,放到象牙塔里。中国人学以致用,哲学思想更多的是为了启迪世道人心。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简而言之:哲学是对思想的反思,也就是思想之上的思想。
   思想之上的思想,也是要以专致为起码。因此,禅近似于哲学,是脱出学术形式的思辨。这种思辨的根本,乃是始终不离当下一念之心。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一日
  
  

共 13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禅,是专致地思想。思想,是心灵的产品。因此,禅必须省心参究。”文章从禅说来,向读者阐释一种佛家的禅义。生活处处皆是禅机,有心之处,一草一木一石头。都这篇文章,不禁让人醍醐灌顶,心思顿明。好文章。问好作者。 【编辑烟波放钓】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9-04 09:36:49
  “禅,是专致地思想。思想,是心灵的产品。因此,禅必须省心参究。”文章从禅说来,向读者阐释一种佛家的禅义。生活处处皆是禅机,有心之处,一草一木一石头。都这篇文章,不禁让人醍醐灌顶,心思顿明。好文章。问好作者。
一壶茶,一竿钓,一怀好心情
回复1 楼        文友:艄夫        2012-09-06 14:18:06
  谢谢烟波放钓!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