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竹韵茶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竹韵杂谈】有时间了也去研究历史

  【竹韵杂谈】有时间了也去研究历史


作者:刘腔华调 布衣,28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68发表时间:2012-09-04 20:21:20

我尚来是以忙人自居的。不仅白天要忙着工作挣饭吃,尤其当前金融危机下,硬是不敢让自己太闲心。晚上回来赶稿子,有时到半夜才知道还空着肚子。实在是没时间、凑热闹、翻资料,去研究“艳照门”是不是就是“水门危机”?
   所以时间对我而言是紧促和往往不够用的,真恨不能一天有48小时。
   不过,忙碌让我借口说“没时间”成了推托的最好理由,而不知时间的忙碌看来只能把自己塑成一隅卑微渺小的存在。呜呼!有时我“偷懒”这么一想,觉得我如此这般其实也无所值。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人宁愿“闲得发慌”也不愿“累个半死”,我想这个解释够充分的吧?
   其实,当假设存在的话。如果我真得之闲暇而无衣食之虞,这诸多的时间我该如何打发呢?这倒引起我思考的兴趣,兴趣是很滑稽的,对象往往是自己没有而又非常神往的东西。我会用这些时间花在图书馆里,因为那时足够让我看完一本《乱世佳人》而有余的;我会把时间拿来在公园玩乐,那肯定收获欢愉得以舒展。这就是一个平凡而无甚出息的人的最初想法,因为我不想卑劣地活着,也不望能在伟大中占住一席。
   我说了这是我的没出息的想法,有人是要极为鄙夷的,我想那是一定的。张一一就是其中一个。张一一是谁?我不认识,我甚至连“一一”是男人名还是女人名都不知道。我只是在凤凰网里看到一篇文章:“范仲淹欺世盗名,并非《岳阳楼记》作者”,署名的就是张一一,方知道他是学者。
   我尚来不惮用最坏的语言来说道他人,我此前也说过中国文人思想的可怕,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我估不到中国文人竟有如此的闲暇、闲心。说道闲心,我以为陶渊明避居桃花源“采菊东篱下”最为适得,林和靖孤山里“梅妻鹤子”最为优雅;但是看来,这些所谓的“小隐隐于山”的清苦也要为张一一所鄙夷。因为一篇文章,不是偶得的哦,是张先生“闭关读史”辛苦而作,现在换来了众人的聚焦:像我这种孤陋寡闻之人,以前就只知道文人有鲁迅,有钱钟书,还有韩寒那毛小子。断不闻张先生的大名,现在一篇文章成就了我拜读大作,拜识大师的梦想。不能不感慨媒体的宣扬的力量和研究死人、史学能“搅个周天动彻”手段的妙绝的魅力。可能张先生也正私下“窃喜”:箭已中的。
   于是,我想,张一一先生的前途可谓不可限量了,不出意外就会走上讲台,走进直播室,给我们来个“百家讲坛”,绘声绘色讲“写《岳阳楼记》的作者实则是滕子京,并非范仲淹”,讲“他是如何发现这一伟大秘密,为此度过多少不眠春秋之夜,饿了不知多少回肚皮,现在还落下胃疼的病………”。得,如果再假以时日的话,可能隐藏在《爱莲说》、《醉翁亭记》的秘密被发现出来也是不无可能的,且留作下回分解吧!
   其实张一一先生在此方面的造诣并非第一人,这是我很替他惋惜的,因为之前早有人研究出《红楼梦》的原作者不是曹雪芹,“黑纸白字,有理有据,断不是胡诌”。说此话的人是谁,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我不得不服啊!
   现在我开始唾弃我原有的想法了,想着“寒窗苦学”不如“一朝成名”。我想,有时间我也去研究历史,反正死人不会说话,历史不会重演,就算没时间也要抽出时间。至于文人学者的职责是做什么的,就管不着了。
  

共 12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拿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是踌躇的,倒不是作者写得晦涩难懂,行文条理反而异常清晰,爱憎感情非常鲜明,连标点符号也没有修改的地方,笔力辛辣讽刺却不失君子之风。只是,这里涉及到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观点向来是有种种争议的,我们唯有从历史遗迹,典籍资料一窥究竟,我查了张一一、范仲淹还有滕子京的资料,甚至去看了宋史原文,史实是不变的,张一一的论据是有的,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是臆断得来,胡编乱造的部分太多,难怪作者这么愤怒,这里,我都要微微轻笑。 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的权威,有重大意义,但是太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主观主义,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只在于自己的内心。所以造成了最后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后来的苏格拉底才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作为一个文人,是肩负着历史责任感的,应该有着崇实致用的学风和强烈的道德感的,小心写字,小心为人,用自己的道德感去影响手中的笔,去影响着别人。我也跟着小小地鄙视了下这个喜欢编故事的一一同学,轻轻贊了一下以手中利器讨伐的作者。——【编辑:晨曦海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凌翔云越高山        2012-09-06 08:12:12
  研究历史,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财力支持!呵呵!
丁卯中秋临世匆,舅公相面命多凶……
2 楼        文友:春雨巷        2012-09-06 17:46:47
  时常看历史纵横,正史是经,还是野史是纬?争作者,争故乡,琢磨来琢磨去,却生生地伤了一伙人的心。
   问好作者,也问好海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