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酒家*说文】三国英雄与酒

精品 【酒家*说文】三国英雄与酒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8发表时间:2012-09-06 16:03:28
摘要: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故事和英雄,他们或理智与豪放并存,或寄情于酒,肆意于酒,演绎了一段与酒有关的历史。

【酒家*说文】三国英雄与酒 据说,有些专家将文明分成两大类型,一种叫做“酒神型”,一种叫做“日神型”。酒神型讲究的是挥洒恣肆,醉生梦死,而日神型的,崇尚理性和思维。听到这里,我便想,我们中华文明应该属于哪种类型的文明呢?
   一开始的时候,大概是属于酒神型的吧,在那个礼乐还没有盛行的时代,夏朝、商朝之类的,大概就是如此吧,据说,那个时代的君王,由于沉迷于酒色,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呢,比如,造了个“酒池肉林”什么的。只可惜,商纣王搞得过了头,荒淫无道,沦落为亡国之君,作为典型的暴君形象,被载入史册了。
   商纣王败给了一个头脑清醒的国家,大周朝。那或许就算是一个日神型的国家吧,周公恐怕就是看到了商纣王的纵欲败国,于是,便“制礼作乐”,从此,中国便成了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
   不过,这酒神的威力是无穷的,他似乎是把魔力注入到了华夏民族的基因中去了,所以,隔三岔五地,就会出来那么一两个沉迷酒色的亡国之君。就拿那秦始皇来说吧,他灭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制定严格的律法,应该说,算是个严谨的君主吧,只可惜,他的严谨,只是针对其他人的,轮到自己身上,那身体中酒神基因便开始作祟了。于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他在阿房宫中纵情享乐,享受着“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感觉。于是,秦王朝二世而亡。
   为什么那些被酒神青睐的君主们,都会沦为亡国之君的可悲命运呢?或许,这只是历史的巧合,或许,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吧,酒,能够让人迷醉,让人不知身在何处,所以,很多人便会生出“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想法,可是,过分迷恋酒,终究也不是一件好事吧。
   在很多年以前,曾经有一个叫罗贯中的铁血汉子,被酒神附了体,于是,便张着自己那惺松朦胧的醉眼,用他那支如椽的巨笔,将一段历史,写成了一部小说,这部旷古绝伦的小说,便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而这段历史,便是三国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长期以来,日神精神长期统治着中国人的思想,可是,偶尔,那酒神也会出来闹一下。酒神的性格,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于是,每当他按捺不住,想出来透透气的时候,往往就是改朝换代,天下大乱的时候了。或许我们可以这么想,日神占上风的时候,便是酒神喝醉了,呼呼大睡的时候,可是,一旦当酒神清醒过来的时候,便又重新掀起了滔天的波澜。如此看来,还是酒神,更加厉害啊。
   而三国时代,便是一个被酒神控制的年代。一提起来三国时代,就会让很多人两眼放光,热血沸腾的,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三国,就是分分合合,最为玄妙的时代。直到如今,都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算不喝酒,一想起那个群英荟萃,英雄辈出的时代,都会无限向往啊。
   我相信,罗贯中在撰写故事的时候,一定已经喝饱了美酒,要不然的话,又如何能写出如此酣畅淋漓的故事来呢?那就让我们手持一觞陈酿,翻开《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名著,看看,这里头究竟是如何弥漫着酒气的吧。
  
   如果有人说,罗贯中不是酒客的话,我绝对不会相信的,因为,这全书开首的一首《临江仙》,便将全书的主旨,都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啊,说白了,就是一个渔翁,一个樵夫,两个人在江边偶遇之时,望着“滚滚长江东逝水”,不禁酒兴大发,于是,一边饮酒,一边促膝交谈,一起看那“浪花淘尽英雄”。只可惜,说了半天,青山依旧崔巍,长江依旧滔滔,可是,当年的那些英雄,却已经湮没在了尘埃之中。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开头,就已经给大家说清楚,道明白了这样的一个信息,那就是,一切都是笑谈,一切都是烟云,千古风流人物,俱往矣,如今剩下的,只是“酒话”,如此而已。
   明白了这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一个醉客在说酒话之后,我们便能更清晰地看到,从这整部书中弥漫出来的浓浓的酒气。
   说实话,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很少能看到英雄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面,相比景阳冈前,那痛饮“三碗不过冈”的武松,三国里头的英雄好汉们,喝酒的时候,那真是太文雅了。
   但是仔细想想呢,这也没有错啊,《三国》中的英雄怎么说也都是一代名臣武将,和《水浒》里头的草莽英雄自然还是有区别的,应当说,在他们的身上,还是很明显地能够看到“日神”的精神占了统治地位。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如何在同一位三国英雄身上呈现的吧。
   要是用“勾心斗角”,“各怀鬼胎”这两个词语,来形容“青梅煮酒”的刘备和曹操,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吧。他们当时虽然在饮酒,但是,彼此都克制着自己的酒神精神,让它不要发作出来,而以日神精神的严谨和思辨,来彼此揣摩着对方的思想,互相算计。
   刘玄德时时刻刻都在防备着曹操谋害自己,于是,便韬光养晦,在园子里种菜,还亲自浇灌。一日,曹操忽然来访,两人闲聊之时,曹操说起了自己那望梅止渴的往事,于是雅兴大发,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两人对坐,开怀畅饮。不过,说是畅饮,其实却并不开怀,因为,一个想着要窥探对方的心事,而另一个则极力隐藏着自己的鸿鹄之志。于是,这两个城府颇深的当世豪杰,便开始了彼此试探。曹操和刘备论及当时英雄的时候,曹操将刘备说出的英雄全都一一否定了,并且,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刘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听,如何能不害怕,手中的匙箸都不觉落在了地上,这时,正好雷声大作,刘备从容地捡起了筷子,说自己是被雷声吓到了。于是,曹操便不再怀疑刘备了。
   都说曹操是奸雄,老奸巨猾,可是,通过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实,真正懂得韬光养晦,掩藏心思的人,应该是刘备才对啊。后来,关羽和张飞赶来,将这次聚会比作了鸿门宴,不过,在我看来,刘备的表现,比起当年的刘邦来,不知道要高妙多少啊。当年的刘邦,还需要樊哙护驾,最后,还偷偷溜走了,而刘备呢,不仅自己一个人从容应付,而且还让曹操对自己的防备彻底松懈,为自己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看来,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而刘备,的确非池中之物啊。这一次的较量,不只是曹操和刘备之间的较量,而且也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之间的较量。试想一下,要是这两人都被酒冲昏了头脑,相互之间干起仗来,那可能非但没有了这段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佳话,而且就连历史,都可能要改写了啊。
   我一直都觉得,曹操是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他一方面有着酒神的豪爽,另一方面,也有着日神的深邃。这一点,从《三国演义》中也能看出端倪,但是,如果我们能结合曹操所做的那些诗歌来看的话,便会更加明白无误了。
   当曹操在谋划平定天下的大计的时候,那日神的严谨,便占了上风,可是一旦当他端起酒杯,吟弄风月的时候,酒神的思想又会突然兴起,于是,他便有了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何等豪迈啊。
   在《三国演义》里,被曹操杀死,或者是间接被他杀死的人,不计其数,比如那个猜透了军令的杨修,比如那个击鼓的祢衡。应该说,曹操是佩服他们的才学的,但是,当日神精神占据他的时候,他是如此理性,他想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成就霸业,就要将那些阻碍我的人,全部杀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可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他的想法又会完全不同了,两盏烈酒下肚之后,他已经不再是白天那个野心勃勃的一方霸主了,不再只有冷漠的面庞,不再只发出残酷的命令,于是,他想到了后悔,可是,后悔已经没有用了。于是,他只有继续饮酒,用那迷醉的感觉,来麻痹自己的神经,这个时候,酒神的精神便占据了他的全部,于是,他一人狂饮,豪迈地引吭高歌。只可惜,别人看到的,都只是一个绝世的枭雄,有谁能够看见他眼底的落寞和无奈呢?人家都说,酒入愁肠,就化作了相思泪,可是,对于曹操来说,酒入愁肠,化作了千古流芳的动人诗篇,《短歌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
   只有在深夜的时候,仰望天空,等待那绕树三匝的乌鸦归巢的时候,曹孟德才会卸下自己的伪装,卸下自己那一呼百诺的威严,这时候,他便感受到了无边的寂寞,才会回想起自己在白天,在那日神精神控制思维的时候,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或许,会有一丝后悔涌上心头吧。
   醒时若无痛,何须醉酒中?像曹操这样一个被酒神和日神折磨得近乎于人格分裂的英雄,是寂寞的,因为,他的思想太过深邃,深奥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不是寂寞的人,是不会理解真正的忧愁究竟是什么感觉的,这样的话,他也不会明白,醉生梦死,是什么滋味。而这一切,恰恰,曹操懂,所以,他便写下了“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样的句子。
  
   应该说,在《三国演义》里头,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不是那种完全被酒神精神控制的人,在他们身上,更多地还是能够体现日神的精神的。那么,在《三国演义》里头,又有那位英雄好汉,是真正的酒神精神的代表呢?是那“豹头环眼,面如润铁,扎里扎煞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的张飞吗,还是那怀抱阿斗,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的赵云呢?看上去,倒都是威武不凡的,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们都并不是酒神精神的代表,真正能代表酒神精神的,应该是关羽,关云长。
   这关羽是个红脸大汉,你一看他的脸,就能够知道他一定是喝了不少酒了。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了,关羽与酒有关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个,便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了。
   这华雄,也算是一名厉害的角色啊,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一看就不好惹,他一出场,就将鲍忠斩于马下,之后,又连番出场,将诸多豪杰杀得落荒而逃。这时候,关云长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这个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的英雄一出现,便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他情知,这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于是,便想筛热酒一杯,给关云长饮了之后,再上战场。
   但是,没想到,关云长竟然拒绝了,因为他觉得战事紧张,已经容不得他喝了酒之后再上战场了,于是,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罗贯中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并没有详细地用文字说明这个关云长究竟是如何将华雄斩于马下的。甚至连关云长的动作都没有一个字描述,只是描写了其他观战之人的心情和战场的大致情形。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就只有这么几行字,简简单单,干净利落,再多一个字,都没有了。罗贯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华雄的威武,来描写众豪杰的一筹莫展,但是,真正到了大英雄关云长出场的时候,竟然只有这么几行草草的笔墨,难道是罗贯中厚此薄彼,不重视关云长吗?当然不是,那华雄的威武,便是对关云长最好的衬托。想那华雄,连杀数员大将,满营众将都对他无可奈何,可是,关云长,却如此轻轻松松地就将他给摆平了,这么一对比,难道不正是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了关云长的武艺超群吗?正是因为没有多余的笔墨描写,才更好地突出了关云长对于这场战斗,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杀华雄,对他来说,那是真正如同探囊取物,翻掌观文的事情一般。罗贯中就是通过这种反衬的方式,来反映关云长的威武的。
   在这整段文字中,最精华的四个字便是“其酒尚温”。这四个字,反映了这样的一个信息,首先,那就是,突显了关云长此次战斗的速度之快,一来一回,这酒竟然还没有凉,这更加反映了关云长的武艺精湛。其次,便是再次强调说明了,关云长在这场战斗进行之前,其实并没有喝酒。我们常常听说这么一句话,叫做“酒壮英雄胆”,可是,关云长在战斗前,却并没有喝酒,这无疑给读者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关云长,天生就是酒神精神占主打的人,无须饮酒,他的豪气,便从他身体内部渗了出来。
   那么,对于关云长这样一个豪杰来说,要是饮酒之后,又能有什么壮举呢?那便更加了不得了,酒对于关云长来说,绝对是能够使他如虎添翼的东西,喝了酒之后的关公,便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所不能做之事。
   有一回,关云长被有毒的箭射伤了,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要是因此而折损一臂,如何能够继续杀敌?这时候名医华佗便出现了,一眼看出这箭上有乌头之药,华佗虽有治疗之法,无奈此方法过于残忍。必须要用一标柱,上钉大环,将手臂传过环中,用绳子绑上,蒙住头,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再敷药缝合,方可无事。这种治疗的方法,和酷刑无异。可是,关云长却笑而置之,口称容易,根本无需柱环。于是便饮酒数杯,借着酒劲,与人弈棋,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伤,所见之人,无不掩面失色,可是,关云长却依然饮酒弈棋,丝毫都没有露出痛苦的神色。最后,就连华佗都声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被酒神附体的关云长,果然是宛若天神啊。当时那华佗恐怕还没有发明麻沸散这样的麻药,可是,酒之为物,竟然在关云长身上产生了比麻沸散更加神奇的功效,由此可见,这关云长果真乃是《三国演义》中第一酒中豪杰。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与酒有关,被酒神附体的英雄豪杰还有很多很多,真是不胜枚举的。由此可见,中华文明虽然以日神精神为主打,可是,这酒神精神也是不容小觑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罗贯中用他的《三国演义》,将那些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三国英雄们,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酒气弥漫的三国时代。

共 533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气磅礴的诗歌,展现的是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无情,但那些经过的往事和人物仍然会给人们留下千古谈资,特别是本文提到的酒中展现霸气的英雄们,他们的豪气没有淹没在历史的烟尘里,却一直在人们心中。三国里,关于酒的故事很多,本文借“煮酒论英雄”和“温酒斩华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时三位英雄的形象。曹操,一代枭雄,文武兼备,善于用人,处理果敢,终于成就一代伟业,纵然史书对其有贬低之嫌,但很多人依然明白他是真正的英雄;刘备,谨小慎微,其虽才少,但靠善于拉拢人心,最终也成就事业;关云长,也许是三国里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吧,义薄云天、忠心不二、文武双全,且相貌堂堂,这样的奇男子谁人不敬佩?当年他下棋喝酒,旁边华佗为其刮骨,流传千古,让人发自内心地佩服,真正的大英雄啊!本文通过酒这一线索,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当时的三大英雄,颇为得当,且文中暗涌评点古人的豪迈之情,不错的文章。推荐阅读。【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06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