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散文】梁山好汉与酒

精品 【酒家*散文】梁山好汉与酒


作者:施云南 状元,52152.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85发表时间:2012-09-07 11:55:57

【酒家*散文】梁山好汉与酒 一般来说,文人墨客喜欢的东西和江湖豪杰喜欢的,总不会太一样的,比如,文人墨客总喜欢文绉绉的,咬文嚼字,而江湖豪客则有什么说什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过,不管这两类人究竟在兴趣爱好方面有什么不同,但是,至少在有一点上,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那就是,无论是在文人中,还是在武夫里,都有那嗜酒如命之人。
   别看文人平常里吟风弄月,雅趣十足,这杯中物一下肚,就会自然显出与平常不同的姿态来,那豪放,比起江湖客来,丝毫都不会逊色。有那“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的毕卓;有那写下《酒德颂》,愿意死在酒缸之中的刘伶;有那一掷千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李白。总之,一个个都有了“醉里挑灯看剑”的万丈豪情。
   由此可见,这酒,果然是个厉害的玩意儿啊,竟然能让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那么,这原本就“不惜千金买宝刀”的江湖人,在饮了酒之后,又是怎样的一种姿态呢?在四大名著中,就有一部巨著,是专门讲述江湖好汉的,那便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应该说,在四大名著中,这《水浒传》是最弥漫酒气的,只要翻开书本,你就能闻到浓浓的酒香,从白纸黑字间飘来,于是,这观书之人,也陡然增添了几分豪情,看到激昂慷慨之处,也会情不自禁地拍着桌子大喝一声:“写得真过瘾,拿酒来!”
   在《水浒传》中,“酒”这个词,几乎和“饭”是同义词。不管是谁,不管在何种情况,何种场合下,只要是就餐,那就必须要有酒。梁山好汉们吃饭,用简单点的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管是早饭、中饭、晚饭还是夜宵,这“米饭”可以没有,菜肴可以简略,但是,肉和酒,那是最好要有的。要是情况实在紧急,条件有限的话,这肉,也可以能省则省,但是,这酒,是绝对不能省略的。所以说,在梁山好汉看来,“吃饭”和“喝酒”,那基本上就是同义词了。所以,在《水浒传》中就到处可以看见这样的句子,“每日酒食管待”,“酒进数杯,食供两套”,“吃了酒食”,“置酒设席”,“买些果品案酒伺候”……看到了吧,凡是有“食”字出现的地方,就必然有“酒”相伴。在《水浒传》中,这“酒”的出镜率,绝对比任何一位梁山好汉都要高呢。
   《水浒传》那真是名符其实的“无酒不成书”,“酒”这个东西,已经完全融入了作品之中,成为这作品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了。下面,就让我们一一来看看,这些水泊梁山上的江湖好汉,究竟是如何饮酒的。
  
   “酒”在《水浒传》中,绝对不是一个摆设,而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许多重要的情节,要是没有酒在里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的话,那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进展了。可以这么说,在《水浒传》中的酒,很好地起到了评书中“扣子”的作用,成了贯穿全书的关键之物。
   如果梁山好汉没有酒,那么智取生辰纲这样的妙计,便自然不能成功。在智取生辰纲一节中,青面兽杨志还没有成为梁山好汉,而是作为押运生辰纲的官兵形象出现的。在黄泥冈上,他还算是个机警之人,一直都不肯上当去喝那众好汉下了药的酒,只可惜,人不能和人性斗,作为一个嗜酒如命的江湖好汉,杨志对于酒这样东西,那是天生缺乏免疫力的,所以,实在是坚持不了多久,就乖乖地自己着了道。若不是因为这杨志好酒的天性,恐怕,双方还是免不了一场恶战的,到时候,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人,是不是杨志和众官兵的对手,还是两说的,至少,彼此都有伤亡,那是免不了的了。所以,可以说,吴用这个“智取生辰纲”的行动,之所以设计得巧妙,称得上是“智”,就在于吴用充分预计到了酒的无穷威力,也探查到了杨志此人忍耐的底线。
   在失去生辰纲之后,杨志虽然并没有马上就投奔梁山而去,但是,不可否认,这次因为酒而失职的遭遇,是他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导火线。由此可见,酒在《水浒传》中,的确是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的。
   这样的例子在《水浒传》全书中还有很多,比如说,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也是一个绝好的例子。那宋江的人品,不说大家也是清楚的,他其实并不想造反的,一心只想做一个顺民,在没上梁山之前,他就想通过仕途来出人头地,所以才会在衙门当差的,而就算在加入梁山之后,他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这个理想,所以,一有机会招安,他就马上向朝廷投诚了。既然宋江是这样一个性格的人,那么,在他脸上刺上“金印”之后,就该好好地呆着,等待朝廷的“宽大处理”啊,又为什么会那么不开眼地,在浔阳楼这样的公众场合,题写反诗呢?
   这罪魁祸首,就出在“酒”身上。那一日,宋江去城中找戴宗,无奈戴宗不在,于是他便信步来到浔阳楼上,独自自斟自饮。正所谓寡酒难饮,宋江原本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吏,可是现在落得一个刺配的下场,这其中的落差,显然是很大的。当他有朋友相伴的时候,有人开解他,还倒想不到那些烦心的事情,可是,那日独自一人,倚栏畅饮的时候,只一杯两盏,便觉得有些醉了。人醉了,各自有不同的醉态,这宋江呢,也不吐,也不睡,他醉了就会想起那些前程往事来。于是,想到自己虽然结识了不少江湖好汉,但是只留了一个虚名,如今名不成,利不就,就连饭碗也砸了,落了个刺配的命运,于是,这酒劲就愈加涌上来了,触景生情,便在墙上题下了一首诗。
   正所谓,题者无心,观者有意,这也怨不得黄文炳想得太多,其他人若是看见“他年若得报仇雠,血染浔阳江口”这样两句,再看见下面的“他时若遂凌云,敢笑黄巢不丈夫”,又如何不会联想到,这题诗之人也想学当年的黄巢造反呢?只可惜,宋江的豪情壮志,只在酒醉之后才会陡然而生,在酒醒以后,他就后悔了,他哪里想学黄巢造反啊,只是发泄一下愤懑的情绪而已,于是,为了逃脱罪责,连装疯卖傻这样的办法都使出来了,只可惜,最后还是没能逃过。
   如果说,杨志闯的祸,还不够大,并不是他被迫上梁山的直接导火线的话,那宋江因为这醉酒题诗所造成的后果,则是巨大的,他直接导致了吴用设计仿蔡太师的笔迹,被识破后梁山好汉劫法场救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到后来,这宋江想不上梁山都不行了。
   不过,上面的这两个例子,都是关于饮酒误事的,而实际上,《水浒传》中还有很多因酒而成就大英雄,大豪杰的,正所谓“酒壮英雄胆”,喝了酒之后的英雄豪杰们,就更加勇敢无畏了,当他们大吼一声的时候,便更加震耳欲聋了。
   如果梁山好汉没有酒,那武松打虎的传说也不会流传千古,老百姓茶余饭后便会少了很多谈资,而那些京剧、评剧、相声、快板、评书之类的,也会少了一个绝好的素材,这《水浒传》,也会因此而失色不少啊。
   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武松的确是个好汉,但是,好汉也是人啊,若是在清醒的时候,我就不信,看见斑斓猛虎向他扑过来,他能不害怕?可是问题的关键是,武松当时喝醉了,而且,醉得刚刚好。若是再多醉一分,他就会变得烂醉如泥,连走都走不了了,恐怕要乖乖地留在酒店之中了;而若是再少醉一分,那他就会有一个清醒的头脑,知道这事儿不是闹着玩的,还是会乖乖地留在酒店里,这样的话,这个故事就说不下去了,所以,武松必须要醉,而且要醉得刚刚好。幸亏,武松的酒量,那真是了得,而“三碗不过冈”,也的确是好酒,于是,倒霉的就是那只吊睛白额大虫了。当武松看见印信榜文的时候,其实还是动了要回去的念头的,不过,这个时候,他的酒劲还没有消退,英雄侠义气还盛,于是便继续前进,绝不后退,当那只已经坏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的猛虎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的,多亏了这一身冷汗,将酒劲都散发出去了,于是,武松突然清醒,便运用自己的好功夫,与那猛虎一场恶斗,最终将猛虎杀死。等到松了一口气,卸下劲来,才发现自己的手脚都已经酥软了。
   当猎户看见武松的时候,吃惊地称其是“吃了老虎心,豹子胆,狮子腿,胆倒包着身躯”,全都赞叹他的胆量,不过,那些猎户们全都说得不对,武松啥都没有吃,他只是吃了那“三碗不过冈”的美酒而已。
   我相信,看过《水浒传》的人,恐怕都会对这武松打虎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吧,这武松之所以能够打虎成功,和那酒,肯定是有着关系的。酒,能添壮士英雄胆,按《水浒传》中的说法就是:“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你看,这宋江这般胆小怕事的,喝酒之后还敢胡乱题诗呢,又何况我们大英雄武松呢,他“吃醉了酒,性气刚”,杀只猛虎,根本就不在话下。
  
   都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唐朝的游侠们,爱喝新丰酒,这种酒有没有流传到大宋朝,我不知道,不过,在《水浒传》中,自然也是有许多好酒的。那么,这梁山好汉们,究竟都喝些什么酒呢?
   那些江湖豪杰,有很多都是出自平民,所以,有一种价廉物美的酒,一定是他们的首选,那就是烧酒。对于这种酒,富商巨贾、达官贵人们,自然是不屑的,但是,对于“未遂平生志”的江湖男儿来说,这却是一种长豪杰之气的好酒,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智取生辰纲”里头,吴用选择的,就是白酒。
   天下间有那么多种酒,为什么,这吴用偏偏选择白酒呢,要让杨雄等人上当,选择其他更名贵,更醇美的酒,不是更好吗?这就是吴用的聪明之处了,在这里,必须得用白酒。首先,吴用等七人扮成了小本经营的客商,是贩枣子的,将枣子从濠州贩到东京,这能有多少盈利啊,所以,他们自然是买不起名贵的酒来解馋的,买烧酒,符合他们的身份。其次,那酒是白日鼠白胜挑着一边走一边叫卖的,这种沿街叫卖的酒,自然应该是普通下层老百姓常喝的酒了。第三,包括杨志在内的全部生辰纲押送人员,全都口渴难耐,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会去咂摸酒的品质如何,只要喝到嘴里过瘾便行了。由此可见,这智取生辰纲还真的必须要用白酒。
   当然,酒的种类有很多,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喝白酒的,有的人,便是喜欢喝黄酒。黄酒的性子一般都不烈,入口也不会觉得过于辣口,所以,梁山好汉们对它并不是十分热衷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晁盖有一个外甥,小名叫小三的,在庙里睡觉的时候,被士兵拿住,以为他是贼人,当士兵带着他见到晁盖的时候,晁盖便骂道:“畜生!你却不迳来见我,且在路上贪图这口黄汤!我家中没得与你吃?辱没杀人!”由此可见,这位名叫小三的外甥,的确是喜欢喝黄酒的。不过,这位在《水浒传》中也并不是无名无姓的人物,他姓刘名唐,也是一名英雄好汉。
   《水浒传》中的酒,还远远不止是这两种,大宋朝虽然内忧外患,但是,也算是个大国,所以,在那个时候,也有很多名贵的酒,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葡萄酒。这葡萄酒在当时,应该说,算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名酒了,它与梁山好汉之间,自然是有隔阂的,所以,这种酒在整部《水浒传》中出现的次数都不多,在“宋公明破阵成功,宿太尉颁恩降诏”一回中,出现过那么一次。那个时候,宋江等人已经招安了,宋江作为先锋,代表朝廷,出征辽国,打败辽国之后,辽国狼主向宋朝投诚,于是,邀请赵枢密、宋先锋入燕京赴宴。在宴席之上,便有葡萄酒,“葡萄酒熟倾银瓮,黄羊肉美满金盘;异果堆筵,奇花散彩”,由此可见,在当时,这葡萄酒还不是普通老百姓想喝就能喝到的,它作为一种珍品,那得是国宴这个档次的,才能上葡萄酒啊。
   只可惜,这葡萄酒太过昂贵,不符合梁山好汉的形象,因此,只是在书中露了一小脸,便不再出现了。
   以上这三种酒,我们现在还都可以看到,但是,这《水浒传》中有一种酒,却是我们现在轻易看不太到的,它的名字很古怪,叫做“头脑酒”。《水浒传》“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一回中有这样的句子,“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这“头脑”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还真是好生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据说,这是一种用肉和杂味配制的滋补酒,明朝的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专门有一条介绍了这种酒,他说:“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这样看来,这酒还真是古怪,一般来说,肉都是作为下酒菜,另外用盘子盛的,可是,这种酒,却拿那肉和酒放在了一起,来了一个二合一,只是不知道这样一混合,口味究竟如何,不过,我还是得佩服古人那无穷的想象力。
   这种酒为什么会叫“头脑”,很是奇怪,不过,既然它的功用是“避寒风”,那想来是因为北方到了严冬季节,寒气逼人,行人如果不戴皮帽、棉帽,便会冻坏了脑袋,所以,要饮用这有肉的热酒,补充能量,这样也能够帮助抵御严寒,免得冻坏了脑袋,所以,才叫做“头脑”吧。据说,江南有一种叫做“遮头酒”的,和这头脑酒是同一种东西,看来取义还真是和遮蔽头脑,保护头脑有关啊。
   梁山好汉不能没有酒,《水浒传》不能没有酒,有了酒的英雄们,便会如虎添翼,勇猛无比,在酒的助阵之下,梁山好汉的故事,也变得更加有声有色,振奋人心了。我相信,那施耐庵在撰写《水浒传》的时候,也一定是喝够了酒的,要不然,那小说也不会章章都离不开酒啊。好一部《水浒传》,好一个英雄侠义与酒完美组合的故事。

共 519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自古中华英雄口不离酒,一部侠肝义胆的《水浒传》梁山好汉更是如此。在酒中互相了解,称兄道弟,在酒中敞开心肺,直言不晦,在酒中艺高胆大,杀富济贫,在酒中揭杆而起,造反抗廷。梁山个个英雄好汗,几乎人人酒量大如饮牛。你看,那智取生辰纲离不开酒的成就、武松打虎离不开酒来壮胆、连胆小怕事的宋江在酒后也由不得失了性,写几句毫言壮志的诗句发牢骚。酒在水浒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酒能成事也能败事,《水浒》英雄一连窜精彩的故事的演绎,差不多章章都有酒来助兴。一部英雄起义的故事,也即是一部有关酒的精彩故事。且看作者如何将酒与英雄完美结合,呈现在读者面前。推荐。【编辑:蓝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08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