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逝水流年*雅品』读书笔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外两篇)

精品 『逝水流年*雅品』读书笔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外两篇)


作者:白马惊天剑 秀才,168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11发表时间:2012-09-10 10:18:01

『逝水流年*雅品』读书笔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外两篇)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不管把狼喂得多么好
   它还是想往树林子里跑的
   女人晚来的爱情并不是紫红色的花朵
   而是疯狂的
   像道旁迷死人的野花
   不要入井里吐痰
   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
   ——《静静的顿河》经典语录
  
   我曾经这样形容过,读《静静的顿河》,我心里流淌着一幅俄罗斯风情的油画。
   最近一直在困惑。原因是一直在读俄苏战争文学,读着读着,为这个伟大的民族叫好;读着读着,便有了一些对比。对比中国的近现代战争文学,心中徒然涌出一股莫名的悲哀。我私下以为,吴强的《红日》,好像在日本还被作为战争经典案例来研究,其他的中国红色经典文学,在俄苏战争文学面前,实在是黯然失色。且不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不说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或者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最后一个夏天》、《日日夜夜》,单一部《静静的顿河》,就足以盖过中国现当代战争文学的光芒。
   于是疑问就出来了:为什么俄苏文学,能够部部经典?我重新找出《大国崛起》之俄罗斯篇章,细细品读两遍,问号渐渐被拉直。这个伟大的沙皇帝国,在近六百年的岁月里,走得悲壮且苍凉。它总在称霸世界舞台的同时,突然跌入谷底,然后又勇敢地崛起。彼得大帝、彼得一世、列宁、斯大林、普金,就是这片广袤大地上的标高。
   正是这个民族的彪悍,才造就了那么辽阔的土地,才造就了彪炳史册的大帝,也造就了俄罗斯辉煌的文学。他们的整体文学基调偏向冷灰色:苦难的经历、忏悔的灵魂、宗教的超越,以及广阔大地上东西文化夹缝中的困境,农奴制、西化、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东正教的忏悔传统以及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共同孕育了俄罗斯文学的辉煌,也深深影响了战争文学的面貌。比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战争与中下层贵族的“精神复活”,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是革命和革命英雄的成长见证,法捷耶夫的《毁灭》与《青年近卫军》是对战争与正义力量的悲剧美的诠释,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是人性矛盾的解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是战争与个体生存出路的困惑,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是战争与人道主义的困惑,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战争与女性之美的展望,西蒙诺夫《生者与死者》、《最后一个夏天》是对战争与强权政治之下苏联人民心灵的一次普照。
   言归正传,肖洛霍夫笔下的《静静的顿河》,它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各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们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殊异的风物人情,突然而起的革命,连绵不绝的战争,与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血肉丰满的鲜活的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荡气回肠的爱情、风云变幻的历史、惊心动魄的悲剧融合在一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地展示出来,令人激动万分、震撼不已。
   我在前面说过,我读《静静的顿河》,眼前总是浮现一幅唯美的油画,这在我阅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这种感受。肖洛霍夫笔下,真实事件与艺术虚构,粗犷浓烈与细微入致,民歌民谣、自然风光、人土风情都变得风情万种。
   土地是肖洛霍夫的基调。“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为何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被这部作品感动得泪流满面?又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共鸣?我想,那是一种对土地产生的深沉之爱。这种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他们都用朴实的语言描绘真实的恋土之情。我想每个作家的内心都有着一种对土地的爱,这种爱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无法磨灭!出身哥萨克的肖洛霍夫,使得顿河赫然出现在世界文学的地图上,让世人了解顿河,也让顿河辉映出一代又一代勇敢的哥萨克们。我相信凭借着这颗对土地如此深沉的爱,能引领我们更好地走进宏伟的顿河世界。
   肖洛霍夫的高明还在于塑造了一个畸形复杂的人物形象。在葛利高里身上,一方面可以看到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刚毅淳朴、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于同情心,另一方面他又受到落后的道德观念和传统思想影响,充满愚昧、粗野和残忍。他对爱情是麻木而执着的,对人民又是残暴而怜惜的,对生活更是充满厌倦但又时刻憧憬着美好未来。确实,我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厌恨葛利高里这位主人公的情绪。然而,我觉得这样的人物形象更显得真实和深刻。时常,他会让我想起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无论是伟大英雄还是贫民百姓,都和我们一样,爱自己所爱,恨自己所恨。我想,他们的良知便是上帝。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2.为世界祝福的小说
   ——读铁凝《哦,香雪》
  
   我觉得我的一部分小说,是包含着对生活的一种情意。
   ——铁凝
   读铁凝的《哦,香雪》,内心一片安静。读它却想着另外一个人——汪曾琪,想着《受戒》。汪曾琪本人也说铁凝的小说是“快乐的小说,温暖的小说,为世界祝福的小说”。《受戒》创造着一种诗歌的写作方式,《哦,香雪》也不例外。它自有一番纯净的诗情,隽永的意境,通篇充满着清纯、秀丽的色彩。这种色彩,活脱脱就是吴冠中先生画笔下的江南烟雨朦朦景象,让人心旷神怡。通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当火车开进了台儿沟这个“和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的小山村的时候,现代文明的鸣叫注定荡起山村姑娘的内心涟漪。
   香雪就是被置于这样的场景出场,一个内向、善良、美丽的17岁女孩,走了30里路,用40个鸡蛋换来她向往已久的泡沫塑料铅笔盒。当它被火车扔在漆黑的夜晚时,她内心依然燃烧着温暖的光芒。“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那是满足的泪水。”焦急等待香雪的是她的那群姐妹。“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当小说收场时,读者的心依然回荡着这些笑声,也如释重负,为香雪感到雀跃。
   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这部作品,已经不再考虑它摆脱当年政治化套路后的重大意义。它吸引我的更多是铁凝在作品中透露的那种纯真与善良。这种人的天性在现代这个纷繁的社会里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是依旧存在,存在作家的笔下,存在当下的生活图景里。比如,汶川地震中那无数感人的故事,比如大学生徐本禹的孝心。他们依旧在照耀着我们的生活。在我看来,这是这部作品最珍贵的价值所在。改变这部小说命运的人应该说是孙犁。就孙犁来说他看重的也是这部小说的语言以及铁凝透露的风格。这种风格,我以为就是纯真的创作态度。孙犁当年给铁凝的信中这样写到:
   “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
   读完以后,我就退到一个角落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一次阅读的愉快,我忘记了咳嗽,抽了一支烟。我想:过去,读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
   正是由于铁凝在《哦,香雪》中保持着这样一种善良之心与温暖情怀,她才能够在作家与政治舞台上游刃有余地经营。我记住了《作家铁凝》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
   铁凝在人格统一的前提下,保持着自己的三重身份角色:政治身份、作家身份、女性身份。在现有的文化背景下,要使这三重身份特别是前两重身份和谐统一而不受异化,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智慧。
   这三种身份,也给她提供了三种观察世界的视角。
  
   3.梦里不知身是客
   ——读汪曾琪《受戒》
   《受戒》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与中国那个年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迥然不同,《受戒》没有故事情节可言,汪曾琪一直在追求一种信马由缰的创作状态。他借自己的理想为人们未经压抑自由生长的天性作了一个人绝美的比喻。
   汪曾琪不愧是叙事高手,他一遍遍地拆散着故事细节,但是却有一条主线贯穿其间,小说的叙述也曲尽自然,仿佛水的流动,既是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流动的。汪曾琪自己也说:“《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感觉。”也许他是受了师傅沈从文的影响,似乎可以从《边城》里找到些许影子。
   在我看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想把诗歌驱逐出生活,汪曾琪恰恰相反,他要把诗歌融入生活。这种融入,又不同于中国山水诗人王维或者孟浩然,追求的是一种“清泉石上流”的雅士境地,一般大众无法达到这种情怀,属于曲高和寡之类。它更不同于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的归隐,那种“桃花源”也只是乌托邦,是一种消极的遁世态度。
   汪曾琪笔下的人物,芦苇的清香映衬的那块忘俗的天地,幽静寺庙中小和尚明子青涩拘谨少年的影子,农家女小英子水乡里养出来的率性天真,以及一段纯美得惊世骇俗的初恋故事。
   《受戒》提供了一种唯美的生活蓝本。汪曾琪笔下的庵赵庄,总会给读者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太多这样的村庄,当然不排除江南水乡全是这样。汪曾琪的高明就在于,把当时这种普世价值给挖掘出来,也许这就是“艺术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最真实写照。汪曾琪《菰蒲深处自序》说:“《受戒》所写的荸荠庵是有的,仁山、仁海、仁渡是有的(他们的法名是我给他们另起的),他们打牌、杀猪,都是有的,惟独小和尚明海却没有。大英子、小英子是有的。大英子还在我家带过我的弟弟。没有小和尚,则小英子和明海的恋爱当然是我编出来的。小和尚那种朦朦胧胧的爱,是我自己初恋的感情。”
   其实汪曾琪挖掘的不仅仅是生活表象,更重要的是把一代人压抑的天性在这里解放出来。他带领读者超越道德的藩篱,去追逐一种至真至纯至善的心灵世界。这种美,是维纳斯那样的一尘不染,同时又是那样的真真切切。他要开拓的这种人性,自然不同于苏联作品《第四十一》或者中国的《青春之歌》,人性在解放的同时又被强大的政治话语权所剥夺。这样做当然会使作品更耐人寻味。但汪曾琪笔下的人性却一路到底,干干净净。既然想让人愉快一把,我也认为,就无需遮遮掩掩,就彻底地让读者唯美一回。
   《受戒》的语言是让人惬意的家园和栖居。汪曾琪的语言是干净的,洒脱的。在这里我不妨引用几句:
   “栀子花花香得冲鼻子。顶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
   “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地飞远了。”
   可以说,《受戒》通篇都闪烁着灵性文字的光芒,几乎一尘不染。我曾读过汪曾琪的一些散文作品,也被他如此温情的文字所折服。《受戒》几乎就是用散文来写的,写出了一种空灵的质感。我常常想象,汪曾琪的内心一定是柔软细腻的,是禅宗的那种超尘脱俗,是人生阅历沉淀之后的那种“却道天凉好个秋”,所以才会使《受戒》的文字如此的美妙,我甚至还以为,这些文字是可以用来温一壶月光来下酒的。
   《受戒》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太过浮躁太多喧嚣的人还不适合看。

共 46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作品充满了顿河流域浓厚的乡土气息。肖洛霍夫因本书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正是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著名作家孙犁评价说:“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受戒》是汪曾祺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篇短篇小说,饱含诗情,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三篇读书笔记,突破一般读后感的藩篱,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契入,见解独到而深刻。尤其第一篇,视野开阔,将《静静的顿河》的意义置于俄罗斯苍凉的历史和广袤的土地这样一个背景上来考量,发掘蕴含其中的民族特性。后两篇是对当代小说的点评,从本质上揭示了两篇小说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敬佩作者阅读面的广博和对作品深层次的解读,编者从中受益匪浅,荐阅!问好作者!遥祝秋安!【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12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9-10 10:22:17
  《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作品充满了顿河流域浓厚的乡土气息。肖洛霍夫因本书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正是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著名作家孙犁评价说:“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受戒》是汪曾祺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篇短篇小说,饱含诗情,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9-10 10:22:40
  三篇读书笔记,突破一般读后感的藩篱,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契入,见解独到而深刻。尤其第一篇,视野开阔,将《静静的顿河》的意义置于俄罗斯苍凉的历史和广袤的土地这样一个背景上来考量,发掘蕴含其中的民族特性。后两篇是对当代小说的点评,从本质上揭示了两篇小说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9-10 10:23:38
  敬佩作者阅读面的广博和对作品深层次的解读,编者从中受益匪浅!
   问好白马大侠!遥祝秋安!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09-12 09:37:2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