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荒踪 散文】我的文学之路

精品 【绿野荒踪 散文】我的文学之路


作者:嫩江洪波 童生,62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6发表时间:2012-09-13 15:46:08


   我的文学之路是从青州小城开始的。确切地说,是从18年前的青州文学沙龙开始的。在青州,我是一个外乡人,生活、工作、精神追求都相对困难。我成了青州文学界一个特殊的人。我的成长经历跟文学沙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的人生和梦想都是从这个文学沙龙开始的。
   我身份证上叫洪波。1968年出生于嫩江农场。在名字前面加了出生地,笔名就成了嫩江洪波。
   在农场,我的文学之梦就种下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位能终生当我老师的人。他的人品和文品都要好。高中的一位语文老师成了我的偶像。她因为爱好文学,不嫁人。其实是没人可嫁,没人敢娶,没人配娶。她在全国各地刊物上发表诗歌和小说。她的披肩发在八十年代尤为显眼。但她穿着素淡,连绿色都认为太鲜艳。至今记得她的一句诗歌“我像一匹抑郁的老马”。我以为,我找到了我的老师。之前的初中语文老师张政在班级表扬并读我的作文、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明仁让我写出契科夫那样的文章……这些都是文学种子的生成因素.
   我那时候的作品就是写日记。文学就是关上东北式的木头门和格子窗,拉上被单做的窗帘,在那些自己缝的黄色草纸(包点心的纸)的”线装书”上不停地诉说。有一次,我写了一首诗歌《北大荒我的父亲》,被语文组的田平老师油印出来,帮我投到总局《农垦日报》。尽管结局是石沉大海,但老师用蜡纸和铁笔为我油印稿件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鼓励;文学就是参加学校的每一次作文比赛。只要我得了一等奖,就会有个叫刘清华的得特等奖,只要我得二等奖,准保就是刘清华得了一等奖。她是为了考清华大学才改名叫清华的。她无论做什么都志在必得。那时候,我感觉到文学的车轮与人同跑互相竞争的快乐。后来不知从哪里得到过几个32开的日记本。一个月写两本。这一切,都在我给《中学生》投稿的回信之后,被班主任钉上“不务正业”的名,戛然而止。那个女语文老师,曾经给我买过吉他,曾经送给我《诗歌报》合订本,曾经推荐我到红五月农场去参加那里的文学社的姐姐,也调到哈尔滨当教授去了。文学的种子还没发芽,就悄声隐没了。
   1989年,21岁。我调到青州某服装厂当工人。农场的生活方式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所以到了青州有些自卑,不敢跟人谈文学,工厂里也没发现有文学爱好者。可是,生活越是困苦,就越是需要精神生活。每次合同交货之后,都会有一段不定期的休息。我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图书馆。那里的好书可真多。他们不下班,我就不回家。看得多了,那颗种子又开始蠢蠢欲动,就报名参加了吉林作家协会函授写作班。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行为。悄悄进行的。
   1997年之前,工厂的一次龌龊的事件将我卷入,虽然后来真相大白,但对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急于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寻找一个精神的领袖。按照《青州日报》上的一则文学写作班的招生启示,我从科技大楼一直到文化馆,最后找到了杨如雪的家。她给我包了水饺,晚上把我带到了青州文学沙龙。是在青州市城南的杏林春制药厂张文阁先生那里。当时,杨如雪给大家讲述了我的经历,一中的张国忠老师当场骂了娘。张文阁先生拿出最好的铁观音招待我们,讲述了一个比我的经历还惨烈得多的真事。那时候,一直没有发言的耿春元老师说话了:以后就好了,20号到这里来吧。从此,我成了这里的一员。这个文学沙龙培养了大批文学树苗。我是其中的一棵。
   关于以上这些和沙龙,可以参读我写的《20号》,里面提到文学少龙的创始人杨如雪、陈沛、孙贵颂等等。关于文学沙龙创始人之一耿春元,可参读我写的《娘家人耿春元》。关于我与杨如雪,可参读我写的《那个天使一般的女子》。关于我对文学的态度,可以参读我写的卷首语《纯文学》和《文学不是驿站》。
   1997年之后,我停薪留职开了服装店。有了这个文学沙龙,我觉得精神上有了依靠。只要我不回娘家探亲,没有一次不去的。那个沙龙最多几十人,最少三个人,其中就有我一个。每次都拿着作品去。好像我们都是阅兵式里的一员。我去的时候,文学沙龙刚刚从每月10号、20号、30号的诗歌、散文、小说三次合并到一次。人特别多。大家互相传阅着作品,互相品评着。说话声音小了都听不见。茶几上总是有好多新带来的作品。写得好的,就被《青州日报》副刊编辑陈沛带走了。我最初的散文都是从那里被带走的。处女作《生命之歌》就是在陈沛的副刊上刊出的。
   再后来,大家的作品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好多中短篇小说。陈沛老师的副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写作速度和发表欲望。文学沙龙就创办了内部交流的装订本《青州文学》,给大家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两个月出一期。到现在已经11年了,出了60多期了。文学沙龙到现在已经18年了。有人说,那是一些大“嘲巴”(傻子)领着一群小“嘲巴”。精神都不太好。不挣钱还这么下苦力。
   这18年里,我从文学沙龙中得到的很多很多。在文学、生活、工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里的老师一直都符合我的那个标准:“人品和文品都要好”。做人,用人品说话。写作,用作品说话。尤其是始终坚守在文学沙龙的耿老师,在文学创作上,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外行的话。很多年以前他写的小说创作谈《你看到了什么》,到现在都是小说写作者常读常新的写作指南。他写的《沙龙笔记》(《编余闲笔》)引起省内外行家的关注和好评。那都是些干货。孙贵颂老师的杂文《中西象棋差异论》和耿春元老师的小说《银元》被收入1976-2000年《中国新文学大系》。
   这样水平的文学环境里,我的作品也逐渐从青州小城走向全国。按时间顺序大体主要是《读者》发表《翅膀》《听从内心的召唤》;《岁月》发表诗歌《樱花树下》《永远的朋友——萧红》《紧闭双眼》;《北方文学》发表小说《糖葫芦》;《山东文学》发表小说《我的兄弟》;《岁月》发表散文《稻草人手记》《上帝的书架》。
   生活上,我在青州租房17年。2006年,杨如雪、耿春元、宋乐宝老师每人带头拿出一万元;陈孝花、王涛妹给我5000元……给我凑钱买了房子。最多的一万,最少的五百。这是一些萍水相逢的文友啊。这给我生活增添了怎样的信心啊。沙龙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谁说文学沙龙里是一群嘲巴?他们不但懂得写作,还是一群有爱心的人。他们给社会和文学带来的影响和价值是无法衡量的。他们给我的一切也是无法衡量的。每月20号的青州文学沙龙像青州文学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走向全国各地的重要岗位。
   工作上,我开服装店时,也加入了“小嘲巴”之列,学习编校沙龙的交流作品。至今记得我第一次当业余编辑,是女作者专页。那时真是如临大敌。从列名单,到组稿、写编者按、编辑、校对、印刷,始终都是兴奋的,连做梦都在编辑稿子。后来,潍坊日报社因为我有过编辑经验,写过中篇小说,录用我去做副刊编辑,同时采编大稿子。之后北京某传媒集团山东分站做杂志编辑、记者,网站主编。一路走来,虽然收入不高,也非常辛苦,但人生的轨迹改变了,更接近我的理想了。追根溯源,青州文学沙龙是我新人生的转折点,是诗意灵魂的栖息地。它把我的梦想放飞了。它的意义和影响已经远非小城的范围了。
   今后,我会谨记文学沙龙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一颗警醒的心——关于做人和写作:做人,以人品说话;写作,以作品说话。这是一个作家必备的品质。人品不好,作品说不出好话来。人品好,作品就有了魂。
   2011-8-5
   (根据潍坊日报采访的发言整理)
  
  
  

共 29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该文写作视角独特,由自己与文学的原由“我的文学之路是从青州小城开始的 ”说开,自然引出文章论点“我与文学之路”。作者的写作笔触直接指向现实,作者在列举从产生对文学的兴趣开始到最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家的过程中同时穿插议论,夹叙夹议,这就使文章具有反映现实的广度与深度,使得文势自然流转,巧妙无痕。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议论文,该文章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立意明确,内容充实。文章开头以起兴形式点题,做到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选材上作者先选取了“自己”,并在每一则材料后都进行了恰当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素材典型,内容翔实,论据上可谓充沛有力,对论点的确立起到了很强的佐证作用。二是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本文结构完整,首尾圆合,开头以类比形式切入.结尾同样以类比形式收束,观点上的首尾呼应。【编辑烟波放钓】【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20914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9-13 15:46:50
  由自己与文学的原由“我的文学之路是从青州小城开始的 ”说开,自然引出文章论点“我与文学之路”。作者的写作笔触直接指向现实,作者在列举从产生对文学的兴趣开始到最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家的过程中同时穿插议论,夹叙夹议,这就使文章具有反映现实的广度与深度,使得文势自然流转,巧妙无痕。
一壶茶,一竿钓,一怀好心情
2 楼        文友:太阳火        2012-09-14 16:10:41
  你的经历好不寻常,拜读姐姐的作品就一句话:能够认识你真好。
侠骨柔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