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散文】读出来的秀才

编辑推荐 【海蓝·散文】读出来的秀才


作者:王爽 举人,564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9发表时间:2012-09-14 01:47:08

【海蓝·散文】读出来的秀才
  
   小时候听到《西游记》、《聊斋》以及很多民间故事,便对讲故事的人崇拜得不行。上学后一直渴望多读到一些故事书,然而当时生活困难,买一本小人书都很难。
   屯子里有个酷爱读书的于疯子,不过他犯病的时候并不打人,只是骂那些不公平的人或事,如果有书读他就能安静下来。我的父亲曾是很有名气的语文老师,因在“大鸣大放”运动中被划成“右派”而回乡务农。于疯子读书时每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就客气地请教父亲,父亲便耐心地给他讲解。疯子的书挺多,但不外借,唯独父亲可以借来。
   借来的书父亲只能在歇晌时候读或贪黑读,而我放学到家就可以读,星期天躲进菜园子里读,真可谓如醉如痴。《水浒》、《聊斋》、《林海雪原》、《暴风骤雨》……都是我上中学之前就读完的。语文老师经常夸我作文好,其实都是模仿书里胡编的一些事而已。
   父亲平反恢复工作那年,我也参加了工作。我便订阅了《人民文学》、《小说月报》、《散文》等刊物,一闲下来就看文学杂志。不久又结识了县文化馆的朱守林老师,他给我列出一长串的文学书目,还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名著送给我两大捆。
   从此,我如饥似渴地陶醉在书籍里。我并没有读过高中,因此常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于是我这些字词用笔记本记下来,再查字典。这样的大笔记本我一共记了十多本,通过读文学书籍认识的字,是我上学时所认识的好几倍。
   当年结婚时,家具时兴立柜、“高低高”什么的,而我结婚时候的家具则是书柜和写字台。有了书柜后,我便开始搜集名著,把《文学描写辞典》里所引用的几百本书目长长地列在一张纸上,只要有机会到书店,我就买几本,甚至宁可少吃一顿午饭,也要多买一本书。
   那时书店里的名著也不全。有一天,我到市里办事,长途汽车在城里的路口等红灯时,我隔着车窗看到路边的书摊上有一本《源氏物语》。这部日本紫式部的作品是我一直没有买到的名著之一,便喊司机我要下车,司机说没有到站不能下。我只好到客运站后又往回走几站,终于买到了这本惦记已久的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整套的外国名著,一共5大纸箱,于是我一狠心花了3000多元买了下来。
   我通过读书,也逐渐喜欢上了写作,开始舞弄一些短文,偶尔以“豆腐块”的形式出现在报角刊尾。2002年,我到省城工作,陆续结识一些编辑和作家。在他们的鼓励支持下,我先后在《美文》、《小说月刊》、《春风文艺》、《新文化报》、《城市晚报》等文学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等作品。2009年出版了第一部文集《擦肩而过》,同年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
   如今,读书仍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常说自己是读出来的秀才,回溯有关读书的记忆,仍然能感觉激情跳跃,这半生与书为伴,以书为师,增长了智慧,丰富了人生。
  
  
  

共 11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出来的秀才》是作者对自己读书有益的一个准确的评价。作者打一小就喜欢读书,始终坚持借书、订书、买书,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通过读书,也逐渐喜欢上了写作,开始舞弄一些短文,自称为读出来的秀才,也正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嫣儿        2012-09-14 01:47:34
  《读出来的秀才》是作者对自己读书有益的一个准确的评价。作者打一小就喜欢读书,始终坚持借书、订书、买书,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通过读书,也逐渐喜欢上了写作,开始舞弄一些短文,自称为读出来的秀才,也正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
回复1 楼        文友:王爽        2012-09-14 23:22:48
  谢谢!秀才也很苦啊!呵呵
2 楼        文友:刘春梅        2012-09-14 19:14:31
  同样的感受。每当查字典并记下不认识的字或词,心里就有做作业的感觉。期待老师新的文集。
回复2 楼        文友:王爽        2012-09-14 23:24:16
  谢谢,一起加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