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自行车的前世今生(外一篇)

编辑推荐 自行车的前世今生(外一篇)


作者:商子雍 秀才,254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7发表时间:2012-09-20 09:30:25

自行车的前世今生
  
   自行车问世之初,只是一种纯粹的代步工具,经历数百年的发展以后,现在也是一种体育器械了。前不久在伦敦奥运会上,英国人就在自行车项目中大出风头,拿了不少金牌。有中国网民对此颇为不屑,说人家利用了东道主优势。笑话!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中国人就不曾利用东道主优势吗?一些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喧嚣,实在让人厌烦!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它的出现、并一步一步从简陋趋于完善,是欧洲人对人类社会的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贡献。在回顾自行车的历史之时,我觉得有几个人必须提到。第一位是意大利人达芬奇。
   作为杰出的画家,达芬奇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是但凡来到巴黎卢浮宫的人必定要瞻仰的艺术珍品。但很多人不知道,达芬奇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也有着极高造诣,同时还是一位长于发明创造的应用科学家;他也因此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1766年,一些修道士在整理达芬奇1490年的手稿时,发现了他构想的一种代步工具。现在看来,这种代步工具,就是后来出现的自行车。
   第二位是法国人西夫拉克。
   1791年,此人制作了一辆没有传动链条、靠两脚轮流蹬地前进,没有转向装置、只能直行向前的木质两轮车。这个当时被叫做“木马轮”的玩意儿,就是最早的“自行车”。
   第三位是法国的米肖父子。
   1861年,他们把自己制作的改进型两轮车冠以“自行车”之名,并于1867年送到巴黎博览会展出。自行车之谓,遂一直沿用至今。
   第四位是英国人约翰凯斯塔利。
   1886年,他设计出与今天的自行车在结构、外形上基本一致的自行车,缘此,被后人尊为“自行车之父”。
   当然,在自行车逐步完善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还可以列出一长串——
   第一个给自行车安装上转向装置的,是德国人德莱斯;
   第一个给自行车安上脚蹬,并用连杆和曲柄连接脚蹬和后轮,使骑车者可以双脚离地驱车前行的,是英国人麦克米伦;
   第一个给自行车安装上链条和链轮的,是英国人罗松;
   第一个使用充气轮胎的,是爱尔兰人邓洛普;
   面对欧洲人笔下的自行车发展史,我不禁摇头叹息。笨啊,欧洲人,不就是自行车嘛,至于如此浪费笔墨?看看我们中国人是怎样干这种事的吧!史书载:黄帝发明舟车,弓箭,臼杵……还有人具体指出:黄帝发明的车,不但有普通的车,还有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指南车、记里程车;更有人强调,黄帝之所以称轩辕氏,是由于轩和辕都是他发明的车辆上的部件……哈哈!把所有伟大发明都划归大人物名下,岂不是能让草民百姓油然而生敬畏,方便统治者驾驭吗?当然,还有小一点儿的好处:简单的史书对后来需要应付考试的莘莘学子,难度小了很多。功德无量啊!
   话扯远了,再来说自行车。
   自行车从欧洲传入中国,是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事。这以后的近百年,中国市场上的自行车,全系舶来。我小时候见过的,就有日本的僧帽牌、英国的三枪和蓝翎牌。1949年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工业,上海的永久、天津的飞鸽,都是当时的名牌。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是28英寸的加重红旗牌。这种自行车,相当于现在的皮卡,而26英寸的永久牌,则相当于眼下的广本、别克。由此可知,贫富差距那个时候也存在,只不过不像现在这般大的吓人罢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山地车、小轮车先后在美国出现,很快就传入中国。这一类车,主要是用来玩耍、竞技。像小轮车,就有平地花式、U池、街式、泥地跳跃、泥地竞速等花样,其中有的还成为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前不久曾在伦敦闪亮登场。
   很长时间里,自行车是中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但如今,且不说高速公路根本不允许自行车涉足(也许应该叫“涉轮”),连城市里的道路上,自行车也被汽车挤得几乎无“立轮”之地了。不过例外也有。前年,我在阎良小住,宾馆门外那条连接着诸多航空企业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宽阔大路上,每到上下班时间(尤其是下班时间),总会有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洪流呼啸而过。面对这宏伟场景,曾在自行车时代蹉跎了青春岁月的我,禁不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椿女(外一篇)
   椿女姓李,是半个多世纪前西安市的大名人;其时,不知道市长是谁的西安市民大有人在,而不知道椿女是谁的西安市民,数量怕就会少得多了。
   椿女成了西安名人,她的父亲自然也就广为人知。此人姓李名万有,是西安城里有名的财东——要不然,他怎么又被老百姓叫做“李百万”呢?不过,李万有绝对不是当时西安城里最有钱的人。比如,先是创建了大华纱厂,后来又和蒋介石成为儿女亲家的石凤翔,就肯定比李万有富有的多。由此可知,李万有的出名,基本上和他的有钱无涉,而是因为他有着椿女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儿。
   李万有是生意人,他的职业是承办红白喜事,放到今天,就是开了一家婚丧礼仪服务公司,属第三产业。在我知道的有关李万有的故事中,好像从来没人提及他的显赫家世,也未曾发现他有什么扛硬的官方背景,再加上李万有从事的行当,在旧时代也明显不被世俗社会高看,综合分析,他很可能属于第一代进城的农民,是从草根阶层起步的创业者。至于李万有的创业历程,我从来不曾做过调查,只是听人(而且不止一个人)说过,此人的生意最初也很一般,只是在有了小女儿椿女以后(把在椿树发芽季节出生的女儿取名椿女,由此也可窥得李万有内心深处的农业文明情结),生意才越来越红火,没几年,就在东大街上有了好多家门面;于是,年纪虽小却能够旺财的椿女,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李万有的掌上明珠。
   可叹的是,就像一句西安坊间俚语表述的那样;绳绳专从细处断,你越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老天爷还偏偏不给她好脸色,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落到了年幼的、饱受父亲疼爱的椿女身上。
   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好几个版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但关键的情节却是一致的,这就是,由于一次意外,一壶滚烫的开水泼在了椿女胸前……最后,烫伤倒是治好了,但由于受到巨大惊吓,年幼的椿女出现了严重的智力障碍;通俗地来表述,就是椿女被吓傻了。
   傻了以后的椿女,也许并没有多大的痛苦,终生被痛苦撕咬的,是李万有(当然,还有椿女的其他亲人)。椿女长大以后,西安的街头巷尾流传着一种说法:李万有曾承诺以一院房产为嫁妆来寻找一个能善待椿女的女婿,但终其一生,椿女却一直是孑然一身。我想,这肯定是让李万有至死也难以瞑目的深重痛苦吧!
   李万有的家在菊花园口西边的东大街街面上(就是老陕西日报社的东隔壁)。脑子出了问题、腿脚却没问题的椿女,在长大以后就常常在这一带活动;说是“活动”,也就是傻站着而已,说些别个不懂得的话语,做些他人不明白的动作,印象中,椿女的四季衣裳皆为深色,倒还洁净整齐,蓬头垢甲脸的情况也很少见,辫子的根部,还常常系着一条花手绢,让人既感欣慰,又觉心酸……生长在富庶之家,年幼时遭遇横祸,长大后又天天到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上班”,在相对封闭、没有多少各界明星搔首弄姿、招摇过市的半个多世纪前,这样的一个椿女,怕是想不成为古城名人都难!
   椿女伸手向行人讨要一毛钱、并用上下嘴皮发出“吐噜铛”这样声音的情况是有的,我曾见过一位老太太一边给椿女钱,一边慨叹:“可怜我娃,还没‘瓜严’(西安方言,没‘瓜严’即没傻彻底),知道钱有用!”但严格来说,椿女并不是乞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椿女在西安城里拥有一个小小的空间,保持着她的尊严,这当然有赖于家人的照料,但也折射出西安人的厚道和西安民风的淳朴。想想也是,面对命运,人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其实都是“椿女”,所幸的,是我们不曾和一次巨大的灾难迎头相撞,仅此而已!所以,在庆幸的同时,善待那些像椿女一样的不幸者,其实是人生在世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共 31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行车的前世今生简单明了地介绍了自行车的发明改良经过,我们也跟着学了一把知识,作者善于观察,描写形象细腻。椿女一开篇就让人感觉不俗,尽管其父号称李百万,却没人知其名,椿女却是个名人,因为她“天天到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上班”,在相对封闭、没有多少各界明星搔首弄姿、招摇过市的半个多世纪前,这样的一个椿女,怕是想不成为古城名人都难!”其实是对当事人的同情与怜惜。“想也是,面对命运,人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其实都是“椿女”,所幸的,是我们不曾和一次巨大的灾难迎头相撞,仅此而已!所以,在庆幸的同时,善待那些像椿女一样的不幸者,其实是人生在世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表达了作者善良的人生观。文章语言流畅,描写也很生动形象。欣赏。感谢您的投稿,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阿秀 69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秀 699        2012-09-20 09:31:26
  自行车的前世今生简单明了地介绍了自行车的发明改良经过,我们也跟着学了一把知识,作者善于观察,描写形象细腻。椿女一开篇就让人感觉不俗,尽管其父号称李百万,却没人知其名,椿女却是个名人,因为她“天天到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上班”,在相对封闭、没有多少各界明星搔首弄姿、招摇过市的半个多世纪前,这样的一个椿女,怕是想不成为古城名人都难!”其实是对当事人的同情与怜惜。“想也是,面对命运,人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其实都是“椿女”,所幸的,是我们不曾和一次巨大的灾难迎头相撞,仅此而已!所以,在庆幸的同时,善待那些像椿女一样的不幸者,其实是人生在世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表达了作者善良的人生观。文章语言流畅,描写也很生动形象。欣赏。
多年从事文秘工作,爱好旅游、音乐,喜欢读书,随心而作,不拘一格,愿与各位文友一起挥洒文字,潇洒走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