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绿野荒踪·作品赏析】学赏龙灏百首古韵(二十三)

编辑推荐 【绿野荒踪·作品赏析】学赏龙灏百首古韵(二十三)


作者:南山竟然也有菊 状元,89822.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7发表时间:2012-09-21 17:29:37

34农夫
   挥锄茅舍藩篱下,一亩农桑一幅画。
   半生不舍三分田,误入京都满浮华。
   【赏析】: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挥舞着锄头,不停地在茅草房和篱笆旁边的土地上打草稿。直到将每一亩农桑之田地,都描绘和修改成一幅幅原生态的美丽田园风光画卷。农夫以苦为乐地操劳了半辈子,后来偶然迁入到布满浮华的京城,仍舍不得那区区的一亩三分地,所以,进城对他来说真是一个错误。
   是啊,农夫就是以农为本的,田间地头才是他的舞台。也只有这个舞台,才能让他在辛勤的劳作中得到本真的快乐。他对土地和家园天生就有着一份执拗的挚爱和亲情,一旦离开,无论身处的是如何繁华优越的环境,都会不可阻止地生出无根浮萍一样的烦躁孤苦愁绪,也可以称其为故土难离。老人们常说的“金坑儿银坑儿不如自己家这个穷坑儿”,也是这个道理。
   如今,表面上城乡的差别越来越模糊了,可是,真正的农民,不论有钱没钱,都不会真正适应现代化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的都市生活的,平心而论,他们是不忍离开土生土长的农村的。也就是说城乡的隔阂,任谁也无法真正消灭。
   农民即使不得不离开土地,那个与生俱来的身份情结,被强行解开了,不光他们自己不舒服,旁人看上去也不会舒服。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农民,孩子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之后,发展好了,都想把父母接到城里去享福。可是,不论是好说歹说接来的,还是起初就是乐颠颠儿地自个儿来的,不久或后来都一律会厌倦。即使不厌倦的,也会因为生活习惯处事方式等的不同,经常发生两代人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结果便多是将就着勉强地过,有的实在不和谐了,年轻人干脆默认老人“坚决”回老家去,方如释重负了。
   什么习惯一旦形成,都是很难改变的,那么,在处理转换身份或环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本性难移的习惯问题。如果忽视了,就会造成诗歌中“半生不舍三分田”却“误入京都满浮华”的局面,从而破坏农民“一亩农桑一幅画”的恬淡自然的人生绝佳状态。
   一方水土一方人,该在哪儿生活就在哪儿过日子吧,强扭的瓜不甜。一句话,顺其自然。
   读了此首《农夫》,思绪便信马由缰地想到了这些,如果不与原作南辕北辙,那是我的万幸了。
  

共 8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文章紧扣原诗的立意和主题展开评析,逐字逐句加以阐释、解析,并在原诗的基础上予以引申,为读者进一步打开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作者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联想和情感,使解读更加耐看,更为饱满,体现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欣赏!问好南山有菊!【编辑:老安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安儿        2012-09-21 17:31:49
  这篇赏析文章紧扣原诗的立意和主题展开评析,并在原诗的基础上予以引申,为读者进一步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祝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南山竟然也有菊        2012-09-21 17:35:25
  1 楼 文友:老安儿 2012-09-21 05:31:49回复评论 删除评论这篇赏析文章紧扣原诗的立意和主题展开评析,并在原诗的基础上予以引申,为读者进一步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祝写作愉快!
   ————————————————————
   您这么一按,我放心了。谢谢。问好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