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征文】浓淡相宜东林寺

精品 【赏析征文】浓淡相宜东林寺 ————评散文<魂绕东林寺>


作者:烟波放钓 进士,715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9发表时间:2012-09-22 12:34:08

闲来没事就在江山网站随意浏览文章,这里的精彩美文太多了,看得人眼花撩乱。耕天耕地的这篇《魂绕东林寺》,之所以能一下子跃入我的眼帘,这说来是有缘故的,我没有去过“东林寺”,但关于“东林寺”的传说却熟悉于心,特别是一些历史典故如“苏东坡与东林寺”的故事,与主持常总禅师照觉就“无情”二字而作的偈:“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法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还有东渡日本的大和尚鉴真最后一次东渡时与东林寺智恩同行,并将东林寺教义传入日本……正是这一些了熟于心的故事,让我看到笔者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时,便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从这篇游记中看来,是以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式在进行创作。从文本上看,文章不同于一般游记,它不仅仅通过对景物的详尽描写,更将就事说理为目的。在文章的写作上,笔者写游是出于就事说理的素材,而游记中写景状物的表现仅仅是为了接下来的说理而营造的背景,也就是议论的铺垫。一篇游记如果没有思想的升华,就是写得再华丽也只是一篇美文,却不足于也不能够引发读者从文中构造的意境中去感悟出深化的思想认识。所以,笔者前面的记游就是为后面的议论预作的含而不露的铺垫。而文章后面的议论处处照应前面的路径,逐一的展开,赋予文章以深化的思想哲理,文章写作中缜密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思想阐释,在笔者的这篇文章中表现得和谐统一。
   这篇游记中重点突出的主题是“东林寺”的风貌,而衬之于景色背景的铺垫,再从景色中脱出,深化于思想境界之中。从文章的谋篇布局上来讲,笔者的创作轻重有序详略得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倒叙的写作方式进行。从文章看来,这篇记游文章中的“景”仅仅只是个由头,主旨是阐述“东林寺”在自己人生的转折中起到不可小觑的一种作用,这种作用是什么呢?笔者在文章中是这样表述的“在年轻的时候走投无路之中,说是东林寺救了我的命也不为过。”通过自己与东林寺的第一次结缘,也可以说东林寺是笔者的人生中,从迷茫困惑中走出来的一个界点。因此,文章紧扣住这个“自己与东林寺结缘”的主旨,从前后两次前来作为素材,通过前后两次上山的不同心境来表达自己心目中不一样的感想。第一次来时,让笔者对东林寺的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宁静安祥修心养性的世外桃源;而第二次到来时,这里的情景已经是改头换面了,再也寻不着记忆中的那份脱俗,代之而来的是一片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东林寺已经“被一帮和尚们弄成了彻头彻尾的香火庙”!笔者通过这两次对东林寺的比对,叙述看似漫不经心、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刻意而为,从原来的安宁恬淡向现今的功利转化,隐喻着当今社会舍本求末的浮躁之心,所以文章在创作的详略方面无一不精心慎取。
   通过这一篇文章可以看到,笔者特别善于选取典型的画面轻笔勾勒、着意点染,绘就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把一个个特写镜头似的画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随着作者清婉的叙述渐次展开,形成对主题散点式的透视,创造出一个明朗清新、悠然闲适的意境,把人们经历了、发现了,心里想说却说不出的、更写不出的语言给宛然呈现出来,通过文章的景与境的相互映衬烘托,凸显了文章明朗的基调。在经过对《魂绕东林寺》的细细品读与具体的欣赏之后,对笔者的这篇文章,我有这样的一种感受:
   在文中,笔者以自身经历,通过两次上“东林寺”的不同感觉,通过对“东林寺”的历史认识,通过亲身与之亲密接触中产生的情感交流,在笔者面对东林寺所在的庐山香炉峰的自然山水,艺术的灵感和才情便油然而生。在这里,笔者能以细致的观察,精微的体味,抓住景物的特征,探索幽微,攫取神态,撰写其趣,经过亲身体验的概括,捕捉了许多典型的意象,且善于用生动而自然的文字出神入化地描绘出来,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激发读者的审美感知,使人读后不仅向往,心羡文中的那些美景胜处,而且还仿佛由笔者导引,亲身游历了一番,美妙有趣的印象在脑海中久不磨灭,这就是擅于体物入微,渲染情韵的“睹物成象”。这“象”融合了“意”,又形之于“言”。其实认真的说来,文章的主题是“东林寺”,在笔下写的却是“人”,通过前前后后的数次接触中,来间接地表现出“东林寺”往今不同的风貌。所以,在这里的“象”假于人,如文中“果见一白发老者,西装革履,不留胡须,脸上沟壑纵横,正在阴阳顿挫,之乎者也……”,这就是人与景有机的融为一体,文章在这里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浑然天成,无句不成其象,摄入眼底的是再平常不过的景物,却让人读后宛如在前,感觉身临其境,万般熨帖。这些描写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而是融注了笔者丰富细腻深切的感受,将视觉、听觉乃至味觉相交融,动静结合,画面感强,又富于感情色彩。读到这样的文字,人们不能不叹服笔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同时也会惊叹笔者睹物成象、写景状物的高超水平。
   而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里有这样一种疑问,不知笔者是否懂得国画技巧?因为在这篇文章的写作中,无不是如作画一般片片剥开,层层点染。我想,笔者应该是熟稔绘画的技巧,他在文中的语言进行以近似一种国画的技巧进行描述。文章采用倒叙结构的形式安排文章材料,显得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新人耳目。笔者就像个画家一样,以自然酣畅的笔墨,从自己初上东林寺开始的情况巧妙剪裁,着意点染,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相宜的写意。了了几笔疏那里下周即有书,”,唯一那个唤起笔者注意的就是“却有一张很显眼的红纸贴在墙上,大意是:知名国学大师,考据学家甄直先生在此教授古文课。”,笔者通过这些背景的衬托,写出斯时的东林寺之境况。而第二次再临东林寺已经是28年以后的事了,虽然山更青,树更绿,东林寺也已经不是当初来时破破烂烂的没落样,但是“东林寺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典雅,被一帮和尚们弄成了彻头彻尾的香火庙,整日里香烟缭绕,银子花花地流进这帮吃斋念佛者的腰包。数十人的旅游团在熙熙攘攘地人群中来到虎溪畔,这里再也没有我当年洗菜时的清净。人声嘈杂,充满尘世的烟火味。”,通过这两次亲历的对比,让笔者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感悟“和同事们兴致勃勃地再次来到东林寺,我再也没有了当年的心境,什么都淡了。生命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我已经没有力气去探究,世俗的一切磨平了所有棱角,都是肉体凡胎,平庸至极的生命。”通过这样的对比,文章点明了主题,“人生有无数的景点,可是,还会有什么景点像东林寺这样让我梦牵魂绕吗?在漫漫的生命路程中,我生命的景点在哪里呢?”文章在这里带出了文眼以结语:“张榜招贤德亦馨,永绽华光伴紫云;胸有经纶涵万物,怀装日月长精神”。
   通篇文章以婉转的笔调表达了对东林寺的深挚喜爱和感怀之情,以丰富的联想将古往今来联系在一起;又以前后两次去东林寺作为串接全文的线索,抒写个人的情思,特别是文章的最后,笔者同事的招呼可谓一语双关“老耕,快上车,我们要去下一个景点了”,人生之中不就是这样的吗?每一次经历,就是一个景点,而人生总是在匆匆忙忙中,从这个景点走到另一个景点,不论自己从这个景点中是经历了电闪雷鸣,还是风和日丽,也不论是喜爱的、魂牵梦萦的,还是厌恶的,人都得这样的一站一站的往前走下去。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也可以看出笔者宏富渊深的阅历、识见,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知识性。
  
   附原文链接:
   http://www.vsread.com/article-150497.html

共 29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评文深入浅出,就原文的结构,创作手法,语言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点评,条评缕析,精到细致,将原文的深刻内涵展现无遗。 累了请抽支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22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累了请抽支烟        2012-09-22 12:43:00
  感谢对本栏目征文的支持与关注,问候作者,祝安好!
漠视三千
回复1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9-22 14:49:21
  谢谢老师的编辑和推荐,祝福老师,祝福快乐
2 楼        文友:秋心        2012-09-22 20:29:31
  我没有拜读耕耘老师这篇美文,可是通过烟波的赏析文章对原文可见一斑,绝非一般的游记文章,景物结合相得益彰,情怀悱恻。赏析文章有理有据,分析得当,恰到好处,欣赏美文,问好二位。
秋心如水
回复2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9-23 20:51:16
  谢谢秋心姐的点评临帖,祝福快乐
3 楼        文友:铁禾        2012-09-23 00:01:20
  也去读读原文,感受一下.
铁禾
回复3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9-23 20:52:11
  谢谢铁禾支持,祝福快乐
4 楼        文友:累了请抽支烟        2012-09-23 17:06:56
  栏目为喜获精品之文送上金圣石500,以示祝贺,并祝烟波佳作连连。问候,祝安好!
漠视三千
回复4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09-23 20:53:05
  谢谢老师,非常高兴认识老师,还希望老师多加指点。祝福快乐
5 楼        文友:阳媚        2012-10-02 23:19:43
  欣赏哥哥精彩的文笔,对文章的赏析如此到位,一篇难得的佳作,贺喜获得精品,问好哥哥!
回复5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10-03 08:50:00
  谢谢妹妹的赏析,祝福国庆节快乐
6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1-05 23:08:40
  书评从两个方面对散文《魂绕东林寺》进行赏析解读,从主题方面解读了这篇散文融理于景的特点,从技法方面解读了散文写景写人、绘画技法写景的特点。解读具体清楚,把散文的艺术特点清楚地揭示了出来。
语文教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