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石泉的山水和人

  石泉的山水和人 ————序蒋书蓱《河流传说》


作者:商子雍 秀才,254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9发表时间:2012-09-23 08:32:11


   在近十年来高速公路有着快速发展的陕西,石泉却至今没有成为高速公路网上的一个点。
   据说,本来是有一条高速公路要穿石泉而过的,但最终却缘于一次“意外”改道而去。这次“意外”是一个戏剧性十足的有“趣”故事,听起来让人不胜慨叹,却不便在此实录……
   于是,石泉便至今仍远离高速公路的喧嚣——当然,也远离与高速公路的喧嚣结伴而来的诸多发展机会,静静安卧在秦岭和汉江的怀抱之中。
   对石泉而言,这是不幸,抑或有幸?
   2009年初夏,石泉一处新开发的景区中坝大峡谷建成,我应邀共襄开幕盛典,尔后写过一篇题曰《汉江啊,汉江》的短文,其中写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自己在紫阳邂逅任河时的感受:“就像在没有一点儿前兆的情况下,和一位你向往已久的绝色美女不期而遇,于是,惊喜不已的同时,还很有一些手足无措。”其实,我和石泉不期而遇之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石泉,燕翔洞和中坝大峡谷这样已经开发的景区固然可圈可点,但更有味道的,却是在后柳镇、熨斗镇的小街上毫无目的地漫步,以及在县城到喜河镇那一段的汉江水面上悠然自得地前行。此情此景,让我油然想起一句唐诗:“养在深闺人未识”;紧接着,另一句唐诗也涌上心头:“天生丽质难自弃”——被城市的喧嚣折磨得烦躁不堪的人们,能放过石泉这里的青山绿水吗?不知道他们在下来的开发中,能不能存有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
   几乎是在亲近石泉山水的同时,我认识了一个石泉人。
   最早是通过博客阅读此君的文章。从照片和名字判断,博主应该是一位年轻女性,但博文中,除过那些感情细腻、行文流畅的散文以外,还多有针对具体作品的的评论性文字,并且涉及范围很广,举凡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以及绘画、书法、摄影……都有论说。在“码字”这个行当里讨生活的人都知道,撰写评论性文字,需要写作者在阅世、读书、思辨、以及驾驭文字诸多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其难度,要远远大过炮制那些叙述性和抒情性文字。一个年轻女性,能写出如此老到的文章吗?博客上发布的博主名字和照片,想来应该并非真实——这样的事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常常会出现。
   然而,很快我就知道,这些水平不低的文字,还真是出自一位年轻女性之手。作为漂泊在西安的自由撰稿人,她认真阅世,努力读书,勤于思考,不倦写作,并因此舍弃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在文学已经被边缘化的今天,竟然还有人如此心无旁骛地追求文学,这不能不让我肃然起敬!
   博主名叫蒋书平,后来又改名为蒋书蓱。“蓱”是“萍”的异体字。把平实、平常、平坦的平,改为蓱水相逢、蓱踪不定的蓱,这其中,反映着博主怎样的心境?
   蒋书蓱是石泉人。面对她的作品,我油然想起的,仍然是前面提到的那句唐诗:“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过,在纷繁杂芜且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了变数,即使“天生丽质”者也不例外。也正是由于此,对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天赋和不懈努力、正在奋力前行的蒋书蓱,我要呈上真诚的祝福。
  
  

共 12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石泉的山水和人: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闺人未识,很贴切的比喻,是全的山水很美,却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在这改革开放发展的时候,却给错过了,但是,石泉地杰人灵,却不假,都在努力改变现状。作者写此一篇散文,是记录印象中的石泉山水和人,有可取之处,作为留念,不亦乐乎?【编辑:浪漫诗剑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