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巾帼英雄知多少

精品 【绿野荒踪·散文百家】巾帼英雄知多少


作者:艄夫 探花,21972.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18发表时间:2012-09-27 11:58:15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砦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时敌军已近砦,枪声隆然,砦中人踡伏不少动。既而敌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砦中人又骛伏矣,盖籍砦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徼天之幸,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狼群?小女子毋多谈。
   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拯吾村,即以卫吾父。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挟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拏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上录之文,是《清稗类钞?战事类》里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一个描写得十分精彩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个主角,喜好武术、习无不精的十九岁的美貌女子,居然与英军初战告捷而不为之得意,眼光长远地预知英军必定还会加大兵力前来报复。她只是经过了初次作战,就对双方武器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战术非常了解,能够“以吾所长,攻敌所短”,绝对绝对是个天才的战神。
   古有纸上谈兵如赵括,其父赵奢是战国时期八大名将之一。那赵括他对于军事的见解,在理论上,连赵奢也说不过他。但赵奢认定赵括不能领兵为帅去打仗,因为,打起仗来,军队是处于死地之中的,这不是嘴上说说那般轻巧。后来,赵括当了大将,被秦国白起打败,几十万大军被秦军活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史记》)
   一个名将之子,熟知兵法,在纸上谈兵创造了卓越的成绩,尚且不能在实战中取胜。而冷兵器时代的战术,相对而言,要简单些。使用火枪火炮的战争,武器是否先进,占了极大的比重。冯三保是在使用火枪的基础上,凭借石砦土堡的工事之掩护,方才击退小股英军。冯婉贞在分析了火器与技击的长短,结合谢庄周围皆平原的现实,认为只有利用冷兵器适于近身搏斗的特点才会战胜敌人。这完全是纸上谈兵式的理论。
   她带着庄中精于武术技击的少年们,埋伏于森林。英军很是有趣,五六百人拥着大炮过来,不直接去攻谢庄,却到了村子四里外的森林边,接受谢庄之人的伏击和冲杀。当然,伏击的具体状况,是埋伏于森林里的谢庄少年各自都以最有利的姿势和时机,忽然跳出来,举起刀子砍向英军的冲杀。而更有趣的是,面临小股敌人用火枪的谢庄之人,会同意用白刃去对付伏击大股敌人,一百余人能够一直保持在令五六百个敌人无法开枪的贴身攻击的近距离之内,最终击败敌人。
   大股英军的落败,是弃炮仓惶逃遁。这与他们“舁炮”(抬着大炮)而来,在描写上形成呼应,将焦点转移到炮上,从而忽视了他们带着的枪以及枪的作用。这场至日暮而止,以杀了百十人为战果的战斗,乃是手持白刃的庄民跟手握洋枪的英军在森林边的平原上厮杀。它具有两个大问题,首先,英军可能无暇开炮,但会无暇开枪吗?其次,精于技击的少年会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发挥到冲入五六倍于己的队伍中将敌人全部缠住,缠得敌人傻乎乎地挨刀吗?显然,写这故事的人在侧重白刃利于近身格斗的时候,忘了火枪是扣住扳机就会发射子弹的火器,只把它当作拼刺刀用的。
   白刃大刀,在杀一个人时,最快的可能,一刀毙命,那也需要挥刀去砍然后收刀回来的这么一个过程。可以假定,一个手持大刀的少年能够在一刀毙命所需的时间内顺利杀死一个英军,那么,一百个少年在此时间内只会杀掉一百个英军。另外的四五百个英军会乖乖的在旁边等着少年们杀了一个再杀一个,并且还跟少年们保持着很近的不能开枪的距离吗?只要拉开了一些距离,英军还会不开枪吗?
   当然,这个故事,它的原始文本属于武侠小说。因此,就算完全不合事理,根本不符逻辑,只要写得精彩,足以吸引读者。
   《清稗类抄》辑录清朝顺治到宣统之间二百余年的朝野佚闻,全书内容庞杂,共四十八册,分时令、地理、外交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余条,约三百余万字,收录广泛,对研究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作者徐珂,字仲可,清末南社诗人之一,浙江杭州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辑《辞海》。
   《冯婉贞》一文,最早发表于一九一五年三月十九日上海《申报》《自由谈》栏目,作者陆士谔。当时徐珂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正筹备《清稗类钞》一书,就将这篇小说做了少许修改,标题改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收入“战事类”中。
   陆士谔,名守先。生于光绪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卒于一九四四年。上海青浦人。一九零五年,到上海行医,第二年出版了《精禽填海记》,此后,一边行医一边以惊人的速度写作小说。一九一零年创作《新上海》与《新中国》。《新上海》将清末上海十里洋场种种光怪陆离的“嫖、赌、骗”丑恶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新中国》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更著名的是武侠小说,先后出版过《八大剑侠》、《三剑客》、《红侠》、《黑侠》、《白侠》、《北派剑侠全书》、《南派剑侠全书》、《雍正游侠传》、《新三国侠义传》等,共百余部,是清末民初最多产的小说家。
   因为《冯婉贞》辑入朝野轶闻的类书之中,很容易使人将之当作史实。于是,有些以之为史的人便用心的去考证,说冯婉贞家住树村,是回族人,冯家墓地就在树村的北边,冯婉贞的后人姓李,现住大有庄,说谢庄就是大有庄。也有人将冯婉贞作为巾帼英雄。
   英雄,其概念一般是指武力超群并具备指挥部队的能力,或是做出了很惊人的大事。这样的女人,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例如:
   《晋书?刘遐传》中有河北女将,刘遐之妻,曾率数骑救刘遐于万众之中。
   《魏书?列女传》中有任城国太妃孟氏率军击败敌兵。梓潼太守荀之妻率军抗击南梁军。
   《旧唐书?肃宗纪》里说在安史之乱时,卫州侯四娘、滑州唐四娘、青州王二娘歃血为盟,率领地方团练征讨贼军。
   《旧唐书?列女传》平州剌吏邹保英妻奚氏率家僮女丁助夫抗击契丹军。古玄应妻高氏率军固守飞狐城抗击突厥入侵。
   南宋初年彭友起义军中有女首领廖八姑三姐妹。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有著名女将红娘子。清代太平天国起义军中有女将洪宣娇、苏三娘、何大妹等人。
   如果严格地按武侠小说论处,那么,跟冯婉贞类似的古代各种书上的女侠,越女、聂隐娘、红线女、荆十三娘,便都是巾帼英雄了。
   既然冯婉贞可以与诗歌中的花木兰一起列入“古代十大巾帼”,与妇好、吕母、迟昭平、冼英、平阳公主、梁红玉、唐赛儿、秦良玉相提并论。那么,李寄、李雍容、樊梨花、陶三春、刘金定、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葛嫩娘,还有莒国寡妇、陈硕真、一丈青、杨妙真、陈淑桢、王聪儿、王囊仙、李素贞、林黑儿,这些女英雄都该怎么办呢?
  
   李寄,战国时期东越将乐(福建三明)人,是李诞第六个女儿。闽中庸岭绵延数十里,西北石缝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危害百姓,每年都要送童女去祭祀,蛇已食九女。其乃决心伺机除害,应募作祭女。父母不允。其求得利剑及犬,潜入山中将蛇杀死。越王娶其为王后。
   花木兰,代父从军,立功而归。唐朝乾封元年被追封为孝烈将军。
   李雍容,生平不详,出自北朝乐府诗《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迭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樊梨花,西凉国寒江关守将樊洪之女,后降唐,与薛仁贵之子薛丁山结为夫妇。薛家满门抄斩之后,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
   刘金定,生卒年月不详,北宋卫国武烈王高琼之妻,安徽蒙城人。武艺超群,于双锁山立寨守护地方,比武招亲,嫁与高琼。横刀立马,气夺重关,大败南唐军固守的唐高关、八公山,解宋军之围。随高琼北上抗辽,后不幸战死。
   折赛花(佘太君),山西大同人,永安节度使折德之女。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善于骑射,嫁与北宋名将杨业。辅佐杨业屡立战功。
   穆桂英,山东穆柯寨主木羽之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抗辽立功。杨宗保死后,随百岁挂帅之佘太君出征(十二寡妇征西),一马当先,力战番将而获大胜。
   葛嫩娘,是明朝末年秦淮名妓,四大公子之一的方以智的姐夫孙克咸与之相爱,扬州失守,两人同往福建军旅,率兵抗清。清兵攻入浙江,克咸寡不敌众,与嫩娘至福建请援。郑芝龙拒不发兵,其子郑成功劝谏无效,偕克咸、嫩娘奔赴前线,清军调集众兵围攻,克咸、嫩娘被俘而杀。事见清初余怀《板桥杂记》:
   余与桐城孙克咸最善。克咸名临,负文武才略,倚马千言立就,能开五石弓,善左右射,短小精悍,自号飞将军,欲投笔磨盾,封狼居胥,又别字曰武公。然好狭邪游,纵酒高歌,其天性也。先昵珠市王月,月为势家夺去,抑郁不自聊,与余闲坐李十娘家,十娘盛称葛嫩才艺无双,即往访之。阑入卧室,值嫩梳头,长发委地,双腕如藕,而色微黄,眉如远山,瞳人点漆。教请坐,克咸曰:此温柔乡也,吾老是乡矣。是夕定情,一月不出,后竟纳之闲房。甲申之变,移家云间,间道入闽,授监中丞杨文骢军事,兵败被执,并缚嫩。主将欲犯之,嫩大骂,嚼舌碎,含血喷其面,将手刃之。克咸见嫩抗节死,乃大叫曰:孙三今日登仙矣。亦被杀。中丞父子三人同日殉难。
   以上八人,都是出现于文学作品之中。葛嫩娘显然是与秦淮八艳(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一样的史有其人,但《板桥杂记》中的述说不能全部等于史料,毕竟,这是笔记,古代笔记是与小说属于差不多的。
   穆桂英、樊梨花,属于史无其人的文学虚构。刘金定虽在戏剧上十分渲染,倒是史有其人,只不过已被添油加醋传奇化了。
   佘太君折赛花的是否属实,充满争议。因为,她最初出现于元明之际的杂剧中,就已是个传说型的人物。不过,《宋会要辑稿》,却记载了同一时代另一个折太君,其事迹与传说中的杨业之妻颇为相似,但那是丰州刺史王承美的夫人。
   王承美之妻折太君很有谋略,辅助王承美屡立战功。太平兴国七年(公元九八二年),王承美、折太君率军与契丹军激烈交战,斩获数以万计,生擒契丹天德军节度使韦太。第二年,万余契丹兵再度来犯,王折夫妇又一次大获全胜,并乘胜向北追出百余里,所向披靡,契丹军闻名丧胆,不敢再犯。宋真宗下诏召见王承美,特别赏赐折氏,让她享受官员待遇,每月赐钱五万。王承美病逝之后,以养子文玉为接班人,朝廷下诏认可。仁宗天圣二年(公元一零二四年),王文玉去世,七十五岁的安郡君折氏为了边防安全再次进京面圣,得到仁宗帝的首肯。
   李雍容跟花木兰是类似的,但名气不如花木兰。始见于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花木兰,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至今未有定论。她的姓氏,有四种争论:花、朱、魏、木兰。她的故里,有三处:河南商丘、安徽亳州、湖北黄陂木兰山。她所处的时代,也有三种争论:汉代、南北朝、隋代。她就跟大致同一时期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妻刘兰芝一样,是不可否定但又无法具体考证了的。

共 1080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巾帼英雄知多少……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穆桂英、樊梨花,属于史无其人的文学虚构。刘金定虽在戏剧上十分渲染,倒是史有其人。佘太君折赛花,李雍容跟花木兰,缇萦救父,梁红玉,唐赛儿……无数或历史,或传奇,作者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让我们重又回到了已逝去的那些岁月,那些或感人,或壮烈的故事。带给读者厚重而有底蕴的深遂文字,足可见字里行间的功底。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编辑林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28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绿        2012-09-27 11:59:38
  这些故事,有的听过,有的没有听过。不过一样对历史和传奇感兴趣,尤其对那些不让须眉的女子。
QQ:254188669邮箱:mechou1980@163.com
回复1 楼        文友:艄夫        2012-10-03 10:26:58
  谢谢林绿,谢谢!
2 楼        文友:秋心        2012-09-27 16:35:09
  详实的论证,巾帼英雄呈现面前,欣赏学习。问好艄夫。
秋心如水
回复2 楼        文友:艄夫        2012-10-03 10:27:22
  谢谢秋心,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