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纪实文学】锐剑金盾筑平安

编辑推荐 【军警★纪实文学】锐剑金盾筑平安


作者:幽香清远 秀才,215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42发表时间:2012-09-28 01:12:53


  
   ——记砚山县公安局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
  
   砚山县公安局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是砚山公安刑侦战线上的一只雄鹰,多少年来,究竟有多少犯罪嫌疑人在其利剑下落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因为这一支队伍中的每一名民警都深深地知道:打击犯罪、维护平安,是刑警的使命之所在,职责之所在,是群众的信任、社会的安宁。
   虽然这支队伍的辖区是一个县的县委、政府所在地——云南省砚山县江那镇,但是它毕竟是基层派出所中的一个基层中队。担负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社会治安管理任务,要为当地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要成为社会的保护神,而这一切,所凭借的仅是13个人的力量。
   在刑侦中队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有5年的历程,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他们做到了让当地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那么这支仅有13人的队伍是以怎样的一种精神担负起这样使命?是以怎样一种毅力破获了每年都占全县破案数近一半的案件的呢?
   一、茁壮成长
   江那镇辖区面积266.1平方公里,有4个社区,5个村民委,52个村小组,常住人口达65984万人。323国道穿城而过,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经济发展也较为迅速,短短几年中,砚山拥有了文山州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个民用机场。也正因为其发展迅速,也导致了江那镇各种案件特别是侵财性案件的大量发生。据统计,仅2006年一年中,江那镇就发生刑事案件531起,其中两抢一盗案件占60%以上。
   针对这些情况,砚山县公安局党委清楚地认识到,要解决江那辖区刑事案件高发的问题,主要是依靠我们的基层民警,特别是担负着刑事案件侦破任务的刑侦中队。局党委结合岗位大练兵和“三基建设”的总体要求,向江那刑侦中队提出了:县局党委要向江那刑侦中队的队伍建设要队伍素质,向刑侦中队要打击犯罪、维护平安的战斗力。
   首先,县局党委要的是政治素质。政治合格的民警,组成政治合格的集体,13个人的队伍的战斗力就能以几何数级增长,政治合格了,才能真正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刑侦中队作为辖区内打击刑事犯罪的主力军,也一直强调:坚持政治建警,既是建设现代刑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基层刑侦队伍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政治建警中,中队既自觉维护党对刑侦工作的绝对领导,更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与民警、民警与民警之间把握方向、开创局面、凝聚人心等能力的建设。特别加强了民警的立场教育工作,针对刑侦民警与犯罪嫌疑人、特情耳目或者其他别有用心的人接触时容易发生的防范意识差的特点,开展了抵制腐蚀拉拢等教育工作。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民警们拥有了合格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纪律作风。
   其次,向中队要业务素质。“独立办案”是一种刑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要求,要求民警要有独特的侦破案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所以,“独立办案”是刑侦民警的基本业务要求。然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法律的熟悉、程序的熟练、审讯的技巧、取证的要领、行动的方案、观察的敏锐、抓捕的时机,哪一样都是基本功,哪一样都要下苦功。
   为此,县局党委根据江那治安特点和刑侦中队的实际,加上刑侦中队的提议,结合岗位大练兵工作,开发出一套以“个人技能+集体智慧”的模式,推进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同时,提高民警个体单兵作战技能的素质练兵方案,在练兵中以“一加一、强帮弱、抓配合、练整体”的方式,不仅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还加强了民警业务技能。这个模式的运作成功,多次受到了县局党委的表扬。
   第三,开发和提升实战素质。公安刑侦工作的业务是具体的,是现实的,是拥有强大的考验能力的。它可以精细到一根头发丝,可以粗放到一头大水牛,可以原始到一块石头,可以先进到计算机网络。犯罪手段、类型的多样,犯罪技巧的更新,就要求公安刑侦工作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侦破手段的同时也要立足地方实际。
   刑侦中队面临复杂的刑侦局势,积极开展实战练兵,让每一个刑侦民警全方位地融入侦查破案中,在实战中积累经验。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新型犯罪也开始在这个不大的乡镇出现。然而,13个人的队伍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是根本不会有业余时间来搞其他专业学习的了。民警们只能在业务中学习,在实战中进步。每发一起案件,特别是手段特殊、类型新颖的案子,中队都会详尽地搜集资料,对犯罪手段、动机、技巧、规律、类型等进行完善的研判、分析,把握犯罪规律,积累情报资料。在这几年的侦查破案中,这支小小的侦查队伍已然在不经意间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犯罪资料库,这个资料库里收集保存的资料切合本地刑侦规律、特点,切合实际地为侦查破案工作建立了无数的战功。
   就这样,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不断茁壮成长,已成为一支具有雄厚战斗力的刑侦专业队伍。5年来,刑侦中队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平安。他们取得的成绩和总体战斗力也得到了县局党委的充分认可,许多覆盖全县的刑侦工作,局党委都要从中队上抽调人员参与工作,有时甚至成为了工作中的主力军。
   如打击偷牛盗马犯罪专项行动、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行动、维摩乡治安专项治理、破坏航空设施专案、打黑除恶专案、“11?17”绑架案等,这些战役,几乎每一场战役对砚山刑侦工作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刑侦中队民警的骄傲,他们也因此成为了砚山刑侦战线上的一把把利剑。
   二、累累战功
   复杂的治安情况,对刑侦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战场,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永不言败的刑侦民警,是我们刑侦战线上最可爱的战士。在砚山县公安局党委各派出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队13名民警凭借过硬的本领,对各种犯罪行为展开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战斗。
   近年来,江那辖区摩托车被盗相当突出,已成为困扰当地百姓的一个问题。针对摩托车被盗的案件频发的现象,砚山公安局下了很大力气,但效果仍然不太明显,经常是破案与发案同步进行,打掉一个团伙,又冒出一个团伙,追回一批赃车,又被盗一批新车。仅2005年1至6月,江那城区就被盗了138辆摩托车,几乎平均一天就有一辆摩托车被盗。至2006年下半年,砚山城区郭某等人刑满释放后,又纠集起一个新的团伙,在城区疯狂作案,江那刑侦中队忙得晕头转向,常常顾此失彼。
   砚山县公安局党委意识到这一类案件是热点,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打击违法犯罪,就要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做起,只有案子破了,群众满意了,才会信任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公安机关才能依靠群众为刑侦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
   为此,局党委结合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在刑侦大队成立了打击盗窃摩托车犯罪专案组,从江那刑侦中队抽调了张永才、代忠禄两名老侦查员参加专案工作。凭着过硬的侦查能力,两名同志在工作中担当重任,破获了一个又一个的盗窃案件。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打掉了盗窃机动车团伙三个,抓获犯罪嫌疑人近20人,追回被盗摩托车60余辆,以平均每天追回两辆摩托车的速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信任。
   正如局党委事先分析的一样,人民群众的拥护与信任,是公安刑侦工作的强大支柱力量,砚山县城刑侦工作由此获得了人民群众最多的赞誉的同时,各类案件的侦破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下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2006年10月,一名吸毒人员当街持刀抢劫,被受害人和几名群众共同扭送到派出所。当问起群众为什么敢于面对持刀的歹徒时,一名群众回答说他在一年前被盗了一辆摩托车,经公安机关追回后,其一直对公安机关深怀感激,今天遇到这个事就想公安机关帮了我,我也要帮公安机关抓上一两个坏人。听到这样的话刑侦中队的民警无比欣慰,他们虽然能力有限,但支持公安工作的热情却令人感动不已。
   由于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各项专项斗争中也就越来越得到局党委的高度重视,许多专项行动都离不开刑侦中队民警的参与。如2005年针对维摩地区的治安专项治理工作中,江那刑侦中队再次成为主力军被召上战场。维摩乡是一个愚昧落后,家族势力急剧膨胀的地方,长期以来,为泄私愤草菅人命的案子层出不穷。为此,在省公安厅组织下,对维摩地区开展了一次治安专项治理工作。
   刑侦中队民警在后期的打击处理工作中,积极与刑侦大队、治安大队、维摩派出所民警紧密配合,共同并肩作战。他们冒着酷暑高温战斗在条件艰苦的乡镇,奔走在交通不便的村寨,积极走访调查,多方获取证据,在短时间内就固定了多桩命案和故意伤害案的犯罪证据,为后期的起诉、审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城区通电线路、通讯光缆被盗猖獗;抢夺、丢包诈骗反复升温;盗窃摩托车仍然紧揪人心;随着民用机场的建成通航,破坏航空设施案也偶有发生。这些案件看上去杂乱无章,但摸透其规律后,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长史泽刚说:“此类案件的犯罪动机只有一个,就是侵财,我们只要做好打击盗窃、控制销赃两件事,破案就有了底气了。”
   在这样一个思路下,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民警积极制定方案,调整方向,把握战机,以蹲守、巡查、整治三管齐下的方式,拟定出侦查方案后,报县局党委审批同意。组织了刑侦、巡逻、特行等多种警力,运用了群防群治组织,在案件高发时段、路段蹲守,在废旧物品收购行业中明查暗访,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几个重要的盗、销环节和渠道,迅速组织警力打掉了多个盗窃团伙,为国家、群众挽回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凭借高超的侦查技术、技巧,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越来越成熟,所立战功也越来越多。截止至2006年底,这支队伍中就有多人立功和受到上级嘉奖。其中中队长史泽刚更是出类拔萃的侦察员,凭着过硬的侦查功底,多次立功受奖,并于2002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评为“严打先进个人”。
   砚山县公安局党委一直以来都没有放松过对刑侦中队的领导、关心和支持,正是在局党委的领导和培养下,刑侦中队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获取了各级领导的高度信任。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信任下,一个重要的任务也被县局党委郑重地交到他们手中。
   三、打黑除恶
   2006年3月,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其目的和意义非常明确,就是净化社会空气,构建平安社会。砚山县委、政府、政法委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郑重地将此项重任交到砚山县公安机关手上。县公安局党委反复研究斟酌,决定仍然把这副重担放在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的肩上。这一次,局党委从县局警令部、法制科、治安大队、刑侦大队、经侦大队、江那派出所抽调了十五名民警,组成了自平远严打以来规模最大的专案组。专案组办公室设于江那派出所刑侦中队,由中队长史泽刚担任组长,并派李国民、武国俊两名副局长驻扎在江那派出所,全面领导、督促办案。
   专案工作一上马,就打一了个漂亮仗。2006年6月16日,王某某恶势力犯罪团伙成员在砚山某娱乐场为一团伙成员的女朋友过生日时,与该场所保安发生冲突,保安将其中一名成员打伤致死。死者家属将尸体停放于该场所门口多日,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专案组抓住这个战机,打响了打黑除恶的第一枪,彻底摧毁了以王某某为首的第一个恶势力犯罪团伙。
   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警力有了,经费有了,车辆有了,案子却不见了。原来在侦查破案工作中,刑侦中队知道砚山有多股恶势力团伙存在,但在打击过程中,没有搜集到强有力的关联证据,只是以个案的方式对个别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处理,他们组织没有被打散,结构没有被瓦解,而犯罪事实又明显轻微,造成打击无力、无力打击的局面。专案组与恶势力团伙之间,就这样僵持着,对峙着。李田民副局长和武国俊副局长发了狠:我们就不信这个邪,明明看见了恶势力的存在,却没有证据打击,这是我们公安机关的失职,你们通通走出办公室去,想办法搜集证据,一定要打胜这场战役!
   经过摸底排查,专案民警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瞄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9?2”案件。2006年9月2日凌晨,李氏兄弟团伙中的首恶之一被另一团伙(马玉团伙)成员砍伤,身中14刀。为报复,李氏兄弟团伙成员无故砸毁多处公私财物,半个小时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万元左右。此案不仅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而且还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极大关注,要打团伙破大案,就应该以此案作为突破口。专案组立即向局党委作了专题汇报,马上就得到了局党委的同意。至此,一张打黑除恶的大网才真正拉开。

共 848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学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军警文学就更有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的现实责任。作为编辑,我很欣慰的编审这些描写公安人员为求一方平安而艰辛努力工作的纪实文学。我也常常被文中所描述的事迹所感动,深深的为这些最可爱的人的一言一行所折服。同时,也感谢作者能倾注无私的心血把这些人的事迹记录下来,展现出来,让我们看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写这样的文章需要作者做大量的工作,准备可能我们都无法想像的许多材料,足见作者是一位多么有责任感的人,令人敬佩。作者的文风朴实,语言精炼,行文流畅,感情内藏。推荐欣赏这样一篇精美又感人的纪实文学。【军警社团编辑:天之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