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逝水流年*散文』关于散文写作的一点感想(外一篇)

精品 『逝水流年*散文』关于散文写作的一点感想(外一篇)


作者:枯荷雨声 进士,630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26发表时间:2012-09-28 13:28:57

『逝水流年*散文』关于散文写作的一点感想(外一篇) 【也谈好的散文与写好散文】
   “怎样的散文作品,才配称得上优秀?一个优秀的作者的标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其实先前我并未曾仔细想过,一直以来,我都只是读可读之书,行可行之文。概不以“文以载道”为己任,大抵自己也是载不起的,只求自自然然写作,清清白白做人,唯此而已。
   文字之于我,乃生命的一种诉求与展示,心灵的一种寄托与宣泄。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书自己能书之情,达他人未达之意。这也是我为何一直喜欢写作散文的原因。
   林语堂先生在《文学生活》中曾经说:衡之实际,一切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乃为作者心灵的发表,其本质上是抒情的,就是发表思考的文学也适用这种原理——只有直接从人们心灵上发生的思想,始值得永垂不朽。
   所以在很多人批判小女人散文的时候,我不以为然,文章只有手法和题材的不同,不存在大与小的孰高孰低。这个世界没有小作品,只有小文人。不是洋洋洒洒几万字之巨著就是了不得的大散文,也不是几百字的小篇章就是不足为道的小散文了。点点滴滴皆感受,丝丝缕缕皆生活,一个小女子能把文章写得你不能释卷,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大家。
   如今又有许多人开始批判起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我就更嗤之以鼻了。倘若人人都被这种风势所左右了去,那么何来作者的个性,何来文学的创新,又何来人文精神的坚持,更勿谈文学的操守了。余秋雨最少告诉所有的散文爱好者,原来散文也是可以这么写的,而且写得还有人愿意去看。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成功,不是谁能一句“口红文化”抹杀的。而恰恰是口红文化这样的一个现实告诉人们,真正好的作品不仅仅是被精英们所接受到,如果不能流传在街巷坊间,那么最多是文人之间的自娱自乐。而且所谓的批评者究竟是在掌谁的脸?当年风起云涌而争先恐后看余秋雨散文的人是谁?怕不是从妓女开始的吧。
   谈论散文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中国几千年的散文史,远远不是一篇两章就能涵盖的,也不是这样写就是好,那样写就是不好能断言的。写作也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即便是最好的散文家,也未必能给人一个放之四海皆可的准则来,散文是一个主体性相当强的文体,也因此是个性化最强的写作方式。如果定要有那么个标准,我的标准就是,失去了美的特质的散文不是好散文。一篇好的散文一定要让人感受美,感悟美,渴望美。
   有人推崇贾平凹的散文,说散文应该是这样写的。贾平凹的散文好不好,当然好,而且是相当的好。可是他的好,就能成为别人模仿的范本吗?这让我想起了邯郸学步,没有学会别人优美的步伐,倒忘记了以前如何行走来了,最后不得不去爬行。一个优秀作家的语言是独特的,难以想象一个长年累月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能说出农村人那种泛着泥土清香的质朴语言来,一个都市作家写不出那种自然回归,淳朴干净的散文也并不可耻,对于都市人的心态形态的描述体验也未尝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好文来。一个好的散文家,就是能把自己熟悉的生活语言用艺术的文学手法表达出来,而这就是贾平凹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一个什么都能写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什么都写不好的人,孙犁,沈从文这些散文大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年来仿佛谁都会写散文了般,只要不是小说,不是诗歌,大多都冠以散文随笔之名。这也不算多坏的事,说明散文的群众基础好,喜者众。但是能写出好的散文来,却还是需要多多努力的。
   除了对生活要有观察和体验,多读书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倘若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又未尝不是一得。好的文章绝对不是凭空来的,和一个人的学养见识是有相当程度关系的。业精于勤,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散文的写作也是适用的。平时多写写,多练练,随手记一些琐事与心得,写得多了,自己也就知道哪里有不足了,也就知道这样写是不可以的,那样写是可行的。读书和写文章都是可以到老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江郎才尽,也不必懊恼自己少不得志。好好的生活,好好的行文,如此而已。
   说到底,我也真的不清楚什么就是好的散文,能让我阅读下去的散文该就是好散文,能让我有再次阅读渴望的就该是优秀的散文了吧。其实每个人阅读需求都是很不同的,心理渴望也是不同的,那么又何来一定的标准呢?
  
   【散文写作的一些随感】
   因给某华语文学创作散文组作评审,看完所有的散文之后,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是一个提倡自由表达的人,也因此偏爱于散文,就在它的随意灵活。散文入门低,神聊海侃皆可成文,但是写好却并非一日之功,也非胡诌所得。好的散文,能够唤醒人内心深处渴望或者沉睡的部分,能在阅读之时产生来自灵魂深处强烈共鸣的。专注于个体语言的创作无可厚非,并且是散文创作能得于持久发展的基础。但是,这并非是一种超级自恋式写作,每个人都自恋,自恋的程度不一,这都不妨碍写读两者之间沟通和交流。但是一个写作者完全无视读者的存在,这样的文字只能藏起来自己慢慢享受。
   公式化,概念化写作在散文写作已经如此广泛,如此群众性的时代,还有人趋之若鹜,让我有些费解。描述母亲父亲必以高大全出现,没有苦难仿佛不能成文。但是苦难的描述如果不能给人在精神层面提高,仅仅限于一种倾倒倾吐式的描写,这样的文章不会产生文学的艺术性美感和震撼。文学是生活的提炼对生活的升华,而不是生活的简单重再现。文学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纪录过程。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情真方能意切,假如一篇散文不能在情绪上带动读者,那么再美的文字都是苍白的,文字为情服务,而不是情为文字服务。假如不能把你的情感倾注在你的字里行间,那么放弃写散文,等情感充沛之时再写不迟,散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却也急不得。成竹在胸,方能做到运笔自如。一字一字扣,一句一句蹦,写一段想半天,自己写得累,读者读得会更累。散文的情感首先要把自己放在里面,沉浸在里面,连自己都不能打动的文字,何以打动他人?散文之中,我是一种存在,而不是旁观。
   散文写作要保持姿态,但却不是故作姿态,摆什么样的姿势出来,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最后,要说的,却是散文之美。美之基础,是文字之美,没有美的文字,情感再美也得不到任何的体现。美,不等同于好词好句。字词的准确表达是文字之美的先决条件,一个连意思都表达不清的人,好比面对一个口齿不清不楚的人,叫人如何能明白她的意思呢?文字是创造意境情境的基础,如何能创造出身临其境之感,最能检验一个作者对文字的运用与把握。文字是可以创造画面感的,这种感觉并不比亲眼见到一幅画的感觉弱。绘画是靠色彩线条,而散文是靠文字。只有方式的不同,不该有感觉上的高低。
   一个好的作者就是带领读者去往自己未达之所在的,而不能把这种所在述之于文字,那么这种所在不过在你自己的脑子中,永远进入不了读者的心里。
   最后要说的是,散文取材之广泛,穷我们一生也是取之不竭的,不要仅仅局限在别人重复了千万遍的陈旧题材上去,走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领地,大量阅读是我们能挥洒自如的基础,但是绝对不是我们单纯的去模仿,这是毫无疑义的重复劳动,对于一个真正从事散文写作的人来说,只会穷途末路。
   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新的东西,那么不要浪费文字为好。哪怕有一个新意都是这篇散文存在的理由。
   散文是气质美人,它没有小说丰厚的家什,没有诗歌华丽的外貌,她只有典雅大方的温婉之气,自由平和之心态。可以不必有好的基础,但必须有真诚的灵魂,水滴石穿,终能成器。
  
   【行文者的格调和道德】
   王小波说:“作为作者,我知道怎么把作品写得格调极高,但是不肯写。对于一件愚蠢的事,你只能唱唱反调。”
   因为格调这个东西属于看不见,摸不着,全凭个人主观意识的东西,所以我向来嗤之以鼻。所有的人都可以用格调来要求你,束缚你,打击你,责难你,而往往此时,所谓格调者,皆无格也无调,格调不过成了一种攻击利器,格调者与非格调者不过是把语言行为方式变换了个姿态而已,在实质上究竟有多大的不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王世贞在《宋诗选序》说:“余所以抑宋者,为惜格也。”这显然是混帐话了,在我看来,文学艺术从来没有因格调之变而有衰竭,反而处处讲格论调者,其文皆无新意,倘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那么还要后来的文学作甚?
   格调有产生,就会有死亡,因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演绎或者消失。格调也会因历史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内容完全迥异的现象,这些都是无可指摘的。
   基于此,若以格调论,其虚伪性太多,人是隐蔽性极其强的一种动物,隐饰自己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求生于世的基本手段,所以以此抨击人性的丑陋更可耻。譬如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或许就是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人,但是现实可能是人们欢迎满口仁义道德甚于满肚男盗女娼,因为社会需要和谐美,需要用一种装饰性极强的东西去雕琢隐藏这种人性的丑恶,尽管两个人,本质是完全相同的,却因为彼此不同的表现,享受到社会的待遇却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伪君子盛行了,大多的人努力装扮成谦谦君子,却也不管这君子二字如何书就。
   强调格调,不若强调性灵。历史上公安派的袁氏三兄弟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里的性灵即是要行文者以真性情出发,展现个性。所以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因此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那么格调与性灵的优劣孰高孰低呢?我当然不认为性灵就一定高于格调,因为每个人的心性,学养,所处环境背景的不同,因此个人追求的必然也是千差万异。在我看来,真实表露自己,更能让人耳清目明,是非黑白一目了然。
   道德,这是一个被国人强调了千百年的字眼。偏偏,我只看见了国人的喜好是讲究道德,研究道德,追求道德,就是偏偏不具有道德。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是两个概念,道是自然规律和法则,而德才是我们目前所强调的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国人把之混为一谈。因为国人的道德并不是给自己的,而是摆出来给别人看的,是一种炫耀,一种招摇。于是,你可以到许多道德真君的家中看见形式各异的横幅匾额,这些把道德当成摆设的人,究竟骨子中有多少真道德,是要打打问号的。在他们看来道德究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自己是道德的,所以我毫不奇怪那些走形式的道德,因为是表演给大众看的把戏而已。譬如很多高官叫嚷着“以德治国”,可你看他们生猛海鲜,嫖娼豪赌的时候,不觉得道德是一个可笑的幌子,不过是遮一时之羞,风吹过,原形毕露吗?
   所以一个行文者的道德不是把这些冠冕堂皇的东西在自己的文字中说上千遍万遍,不是时时高举过头顶,而是让道德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不是他人约束行为。
   哈佛大学的道德学者Kohlberg把人的道德意识分为六个层次:
   1.服从与惩罚;2.个人主义和利益交换;3.好孩子模式;4.法律和秩序;5.社会契约;6.通用原则。
   由此推论国人的道德,不过在第一个层次上艰难挣扎,因为不服从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就要接受这样或者那样的道德惩罚,因此人们才会去遵从于道德,否则,当这些制约消失的时候,国人的道德是不会离自己更近的,对于违背道德后果的恐惧心理是人们遵循道德的基本因素,这种被动性的遵循,很容易在一些事件中瓦解。
   道德与格调一样,成为某种工具的时候,其真实的意义就消失了。所以成为一个道德与格调的人并不难,难的是成为一个真实意义上的人。而我们并不缺少道德与格调,缺少的是活生生的人。

共 45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是每个会写字的人都可以写的,但要写好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散文,要在平淡中品出滋味,在平凡中见出伟大,在琐碎中悟出真理,在叙述中给人以启迪。作者之“书自己能书之情,达他人未达之意”,这应该成为散文创作的指导思想。文章呈现的内容不应该成为评价一篇散文好坏的主要标准,技巧有高低,境界有高下。如果形式完美,抒写的是作者的真性情而非宣扬假恶丑,令人不忍释卷,这样的散文就应该是好的,不管是小女人散文,还是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抑或是贾平凹的散文。好的东西不可能千篇一律,创新就是写好一篇散文的不二法门。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的人虽然少了摔跤的风险,但吸入肺里的灰尘毕竟不利于健康。真情是散文的灵魂,文字是散文的血肉,两者合一才生命勃发。而散文格调之高下不在于满嘴仁义和满纸谀词,只要见出真性灵,让人体会出美,就是可贵的。荐阅![编辑:王世热]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1005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世热        2012-09-28 13:33:06
  散文是每个会写字的人都可以写的,但要写好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散文,要在平淡中品出滋味,在平凡中见出伟大,在琐碎中悟出真理,在叙述中给人以启迪。作者之“书自己能书之情,达他人未达之意”,这应该成为散文创作的指导思想
岁月会流逝,对文学的追求永不变。
2 楼        文友:王世热        2012-09-28 13:33:30
  文章呈现的内容不应该成为评价一篇散文好坏的主要标准,技巧有高低,境界有高下。如果形式完美,抒写的是作者的真性情而非宣扬假恶丑,令人不忍释卷,这样的散文就应该是好的,不管是小女人散文,还是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抑或是贾平凹的散文。
岁月会流逝,对文学的追求永不变。
3 楼        文友:王世热        2012-09-28 13:33:55
  好的东西不可能千篇一律,创新就是写好一篇散文的不二法门。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的人虽然少了摔跤的风险,但吸入肺里的灰尘毕竟不利于健康。真情是散文的灵魂,文字是散文的血肉,两者合一才生命勃发。而散文格调之高下不在于满嘴仁义和满纸谀词,只要见出真性灵,让人体会出美,就是可贵的。
岁月会流逝,对文学的追求永不变。
4 楼        文友:王世热        2012-09-28 13:34:20
  中秋快乐!
岁月会流逝,对文学的追求永不变。
5 楼        文友:我的生活        2012-09-29 08:36:12
  看了此篇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的认识到什么是散文,今后应该怎样写好散文。
6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0-05 09:20:4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