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幸福的占才“板龙灯”

编辑推荐 幸福的占才“板龙灯”


作者:北国晨光 秀才,134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76发表时间:2012-10-02 14:40:07

正月初七晚18时德兴市新岗山镇占才村,伴随着铿锵的锣鼓、欢快的唢呐和震耳的火铳声,各大街小巷是热闹非凡,一条长280米,由120张板櫈组成的板凳龙灯精彩亮相了,壮观的气势,吸引了大批附近村民和游客前来观看,龙灯所到之处是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烟花绽放,把新年的乡村之夜装扮得瑰丽无比。
   占才的板龙灯不同于外地的那种草灯、布龙灯,它们太轻佻了,占才的板龙灯不仅场面奇丽壮观,而且龙体雄壮有力,板龙灯盘旋前进,夜晚看去酷似一条金色的长龙。
   一、占才“板龙灯”的美丽传说
   占才的“板龙灯”与其他地方的龙灯做法是不一样的,它是一匹全身孝服的隹尾孝龙,其龙身是断接而成的,而且还没有尾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还有一段神奇而又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古时候,在德兴市新岗山镇的占才村有一对金童玉女,自幼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一天,他俩来到村口的河边,沿河玩耍,玩着玩着,金童突然发现河滩的鹅卵石堆里有一枚小圆蛋(即鳖子蛋),于是,金童便顺手捡起来对玉女说:“你看,我捡到的这个东西很好玩的啰!”“是什么东西,快给我看看”玉女好奇地追问。“我可不给你看”金童边跑边逗着玉女。就这样,俩人你来我往,互相争看。冷不防,这枚小圆蛋被玉女一把抢了过去,待金童要回共看时,玉女在情急之下将这枚小圆蛋掷入口里,不想,一不小心却将这枚小圆蛋呑食了下肚。当时,他俩并没在意,以为这只不过是一枚普通的鳖子蛋,并无什么大碍。
   不曾想,几个月后,玉女肚皮渐渐隆起。在封建社会,未婚先孕可以说是一件败坏门风的丑闻。于是情急之下,玉女的父母便追问其故,羞愧难当的玉女只好把那天与金童在村口河边玩耍,误呑鳖子蛋的事如实说于父母。当玉女的父母请来郎中给玉女号脉诊治时,才知道玉女确实已怀孕,但不是人胎,而是孽龙之胎。原来,玉女当时呑食的那枚小圆蛋并不是什么鳖子蛋,而是一枚龙子蛋。是妖怪缠身,那将如何是好?如果任其孕育成长,一旦成了气候,那将祸害无穷。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吃药坠胎。可是,任凭喝什么药驱除都无济于事,胎儿纹丝不动。于是,这“龙胎”的新闻便被传得沸沸扬扬,而村人更是惶恐不安。
   后来,还是村里一位姓吴的道士有办法。一天,吴道士因受玉女父母及村人之托,来到“龙母”家与主人商量后说:“时至今日,龙已成形,叫我强取其胎,我是没有办法了,收此孽畜只能采取岀胎落地,立即斩杀的办法,否则任其飞走,那将祸患无穷。”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玉女的父母只好点头称是。
   一日,玉女临盆,吴道士早早来到玉女家,只见吴道士左手执降龙钢鞭,右手握斩妖利剑,立于窗下。晌午时分,龙胎蠕动,不一会儿,一匹龙婴落地,在地上扭身数下,欲翔飞窗外。“孽畜”,往哪儿跑!”吴道士手起鞭落,击龙于地下,并敏捷地利剑加身,将其切成数截。此时,大家都以为将“孽畜”斩杀干净了,而吴道士也有些倦意。这时,冷不防在胎盘中又飞出一匹小龙,可是,这匹龙与前面的那匹龙不同,它并不是急于翔飞天外,而是停在窗台上,满眼泪水地扭头望着母龙哭泣,吴道士感觉奇怪。原来就在这个小孽畜脱胎之时,龙母已是血干气绝了。所以,吴道士念其孝意虔诚,只斩小龙尾巴,而免除杀身断尸之罪。同时嘱咐小龙:“每年的清明节要来为龙母挂纸(即扫墓),并多为占才播洒喜雨,泽惠故乡。”小龙听罢,点点头,丢下尾巴,飞向天外。这匹没有尾巴的小龙确实是一匹孝龙,打那时起,占才便风调雨顺了。
   为了纪念龙母及小龙对占才人的恩惠,所以,占才元宵节迎灯的龙便做成了一匹全身孝服的隹尾孝龙。
   二、占才“板龙灯”的习俗及其特点
   占才的“板龙灯”俗称“桥板灯”,也叫“孝龙灯”,一般是由头灯、子灯和尾灯三部分组成。它用竹子、彩纸扎成高大的龙头、虎尾,以各板花篮灯、花瓶灯、酒坛灯、戏台灯等组成龙身。龙头的制作非常精巧,龙头高约3米,龙口含珠,龙额当中有个醒目的“王”字,长长的龙角上披挂着大幅红布,威武壮观。尾灯一般是老虎造型的灯,长约4米,高约2米,内燃数支蜡烛,因为惯性的原因,所以须由力气大的人在后面压轴。而各种花灯一般分户制扎,取一条六尺长,六寸宽的厚实木板,把灯安放在木板上,灯内燃焟烛,每块木板两端均有圆孔,孔中插入木棍,使之前后连接。每桥两盏彩灯,彩灯分里外两层,彩灯剪镂精细,图案美观。每桥均有一人抬灯,随龙头戏珠走舞。
   元宵佳节迎龙灯是占才的传统文化习俗,原来是正月十三起灯的,到十五满灯,由于过了初八后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要外出打工,所以,按现在的实际情况与时倶进了,提前到正月初六、初七、初八这三天进行。据村志记载,占才迎灯的目的是欲求一个无旱好年景。所以,每年的龙灯会不仅忙坏了大人,更是乐坏了孩子们。你看,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在忙着烧各种美食来招待客人,而快乐的孩子们则提着各种大红灯笼笑得合不拢嘴。
   傍晚时分,由主持人传令“起灯”。此时在彩灯的队伍中,队伍两头以锣鼓、火铳助兴,各种花灯,色彩纷呈,锣鼓鞭炮,响彻云霄。迎灯的队伍首先沿村庄而行,再到村口的“莲花塘”绕行三圈,以企盼来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龙头的牵引下,这条金色的长龙围绕着莲花塘蜿蜒起伏而行,加上塘水的倒影,一上一下,一实一虚两条龙灯就显得更神秘了。那真是:
   龙灯绕塘过,上灯下灯,灯灯相应,恰似水晶宫;
   鲜花遍地开。这花那花,花花媲美,犹如花果山。
   其实,板龙灯最热烈最精彩的舞灯场面是“打旋”,也叫“缠灯”。是观灯者最向往、最兴奋、最激动的时刻。你看,十里八乡的观众摩肩接踵,争相追逐,翘首观望,真是热闹非凡。
   三圈毕,上大路到宽阔处换烛稍歇,片刻,主持人传令缠灯,“缠灯”一般在宽阔的田堘、河滩上进行,灯龙蜿蜒缠绕,盘旋腾舞,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缠灯要讲年轻力壮,中气足,圈越打越小,随着鼓点节奏的加速,脚步越来越快,龙头一定要将老虎缠于中心不能动弹,方算赢,反之,驮龙头的人就跌股无用。
   “打旋”把迎灯活动推向了高潮,尽管舞龙灯的小伙子们个个是汗流夹背,但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的。
   三、占才“板龙灯”与当地人民生活劳动的关系
   占才“板龙灯”是当地村民庆丰收过佳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过去迎龙求福的敬龙活动。如果是歉收年,迎龙灯则是期盼来年有个好年景。据村志记载,占才迎灯的目的是欲求一个无旱好年景。从前,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种庄稼靠天帮忙,因天是“龙王”掌管的,迎龙灯则能保佑一方没有旱涝灾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庄平安。另据传说,迎龙灯还会引来好“龙脉”,哪个村庄“龙脉”好,便能发达昌盛。因此,每年的元宵佳节迎龙灯,便成为当地群众庆丰收过节日的传统性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古语说“烧了青竹叶,各行管各业。”三天龙灯了,算是元宵节完,各从其事。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未开化的民族。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占才“板龙灯”与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挖掘民间艺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今天,占才“板龙灯”,不仅舞出了百姓的幸福新生活,它也让勤劳、涥朴的乡人更加团结,村风也更加和谐。
  

共 28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增加喜庆,很多地方都有玩龙灯的习俗。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记叙了占才这个地方玩灯龙的情况,自有与别处不同的地方,体现在制作与具体玩法等方面的差别。而占才的美丽传说,更是给占才的灯平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文章的最后一段点明题旨。【编辑:红尘无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2-10-02 15:21:15
  占才灯龙的传说写得比较生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