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韩城游

  韩城游


作者:wwll123 秀才,257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1发表时间:2012-10-02 19:04:23


   韩城是我仰慕已久的旅游之地,因为那里除了名胜之冠司马迁的墓祠,还有特别想知道的明清老街的风韵和党家村现在的模样。于是9月25日,我们一行9人开着车来到韩城。
   早上十点多,我们到达韩城芝加镇,司马迁祠目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一部史记成就了司马迁,史圣的祠墓也像一座丰碑,历经千百年沧桑而愈显雄伟。
   《史记》是中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中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中华民族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他用了17年的时间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完成了这部不朽的史篇,使他这部著作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构成了他自己的高大形象。这当然也是吸引众多旅游者的原因。
   经过芝阳桥,有路直通祠、墓前,路用大石铺设,依山势坡度逐级上升。大路上有“汉太史公祠墓”牌坊。祠用砖石依山势筑成四个高台,面积一个比一个广大。每个高台之间有石级相连,层层上升,前面三个台上都有建筑物,最后一层是砖砌的司马迁墓。墓圆形,系元代修建。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毕沅题“汉太史公墓”墓碑,上有古柏,蟠若蛟龙。在太史公墓第三台砖砌的牌坊上题有“河山之阳”四个字,系出自司马迁自传中“耕牧河山之阳”之句。祠庙正殿有司马迁塑像,方脸,长须,两眉入鬓,现出严肃抱负不凡的气概。
   司马迁墓西枕梁山,东临黄河,太史公就安卧在这山水之间。墓的顶部有株千年古柏,其形好似巨掌撑天。好象要告诉我们;松柏长青,太史公精神不死!来到司马迁祠来拜祭他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怀着"高山仰止"般的崇敬心情。而他的生命也超越了他生活的年月,超越了整个西汉王朝,甚至超越了树木和祠堂,与伟大的《史记》一般成为永远
   大约十一点我们来到了韩城老城区的文庙,这是全国第三大孔庙。庙宇坐北朝南,经过历代的重修扩建,是14世纪以来,中国西部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
   文庙共分四个院落。从棂星门至戟门为第一院落。院内古柏参天。院中有泮池,正中有双孔石桥,池子四周围以石栏。院内有对称的东西屋,并有记载明清两代重修概况的碑亭六座。院北三间为“戟门”。由戟门至大成殿为第二院落。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规模最为宏伟。向北东西有过角门,殿后用花墙相隔,与北面明伦堂组成第三院落。堂为五间,两边有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上边正中悬挂有“师道尊严”四字大匾额。这里昔日教论、训导均对诸生讲经督课于此,教育英才之所。通过明伦堂,往北拾级而上的高台上为“尊经阁”,组成第四院落。尊经阁是藏经书的地方。
   整个建筑群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建筑古朴、凝重、雄浑的特有风姿,被誉为镶嵌在韩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韩城老城溜达了一圈,明清风格的店铺十字交汇,石板街上百姓穿梭好不热闹。文庙、武庙、城隍庙遍布其间,庙宇巍巍,铜铃声声,苍柏掩映。
   抵达党家村已是下午五点多,站在村口的那棵正在孕育春天的老槐树下,放眼望去,一幅古意盎然的青褐色民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画中屋舍俨然,巷道纵横,看家楼、文星阁、关帝庙像是几位看破红尘的老道按序列坐其间,闲听花开花落,静观岁月轮回。
   走进党家村,一座座设计巧妙,建筑考究的明清四合院,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也许是这院落的高大,也许是这粉墙黛瓦的施色,也许是砖雕、木雕、石雕营造出的独特艺术氛围,再加上古屋老宅散发出的潮腐味,让置身期间的游人,举步必轻盈,开口定稀音,生怕打扰了这份独有的宁静,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艺术,都是文化,都是历史,无论是在土布上用毛笔绘制的牛郎织女线描门帘,还是屋檐下陈列的党家村传统面塑,还是窗棂上贴着的剪纸作品,足以让人驻足良久。
   小街上,石板铺就的道路和各式石制的门墩、拴马桩守护着党家村的男女老少,三三两两的村民搬出自家的小凳子坐在门口招揽着生意,这样的场景依旧安详,为清幽的古村增添了几分生气。
   挥别党家村已经是傍晚,再次站在那棵老槐树下,重新俯瞰党家村,依依不舍的心情油然而生,再见了党家村,再见了村外的那条不知名的小河,再见了久违了的宁静。
   在新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返回家乡。离开韩城已经多日,然而,司马迁这三个字像碑刻一样深深的印到了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久久不能平静。漫游韩城,追溯历史,感受文化精神的的传承,也许追风司马,是当下文人应该推崇的一种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正是一个民族之魂的真实体验。
  

共 19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韩城游记,领略了司马迁的祠和文庙承载的历史风采。文章着重记录了建筑物的营造模式和特色,乡里环境特色,也介绍了人物历史。给我们以文化传承的启迪。谢谢赐稿。【编辑:欣雨文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2-10-02 19:07:44
  欢迎参加江山散文2组文学交流群190417978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