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逝水流年*散文』问政秋天

精品 『逝水流年*散文』问政秋天


作者:别有洞天 举人,565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1发表时间:2012-10-04 21:55:06


   在我们贵州,四季不是很分明,即使中秋节已过,秋天依然顾盼自雄,跟夏天的气息基本相似。真正要能看到秋天萧条的景致,要进入冬天才可一目了然。都说落叶知秋,如果在贵州看到第一片落叶,从季节上分已是初冬。过去我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感觉也如此,即使心上已经搁了秋,双眼也要在冬天才可以观赏到秋的韵味。
   在我的家乡,问政秋天,感受秋天的气息,一般还是从气温开始。秋天,不同于其它的季节,一天中的温差相对较大,特别是中午的时段,还有着夏天的酷暑,而到晚上,就有了一丝丝凉意。这一丝的凉意无声无息无痕地降落,很朴素地走来,覆盖着大地,问候农村城市,渗透到家家户户,它如一块平常的毛巾,很温柔地擦干人们脸上的汗珠。这一丝的凉意最适宜睡上一个大好的觉,体会到这是秋天的第一份给予。相对我这样一个经常失眠的人来说,会满怀着喜悦,油然而生一份对秋天的感谢。
   在贵州,秋雨是一大特色,素有“天无三日晴”之说。秋雨,它是丰收的前兆,秋雨给成熟的庄稼最后一次浇灌,使农民们得到了丰收。秋雨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可有些年份,贵州的局部地区竟有长达个把月之久的绵绵秋雨,过量的秋雨成了一种灾害。
   秋雨,它不再像夏雨那样来得勇猛,有吞吐天下苍生的激昂;也不带有冬雨那样凛冽刺骨的寒气。秋天的雨,仿佛能把城市平时各类声声入耳的卡拉OK声、汽车声、争名夺利的吵闹声等进行一种自然的过滤;不再像夏雨那样闪电雷鸣和惊天动地,似乎很有节奏;也不像冬雨那样送来阵阵的寒冷,夹杂着冷漠使人身哆嗦颤抖;秋雨似乎缓冲有度,本身不具有噪音,音乐般的入耳,如天籁之音动人心弦,使我能从容地入睡。饱受失眠打磨的我,雨声成了我的心爱之物。我是喜欢雨天的,特别是凉凉的秋雨,做什么都很有感觉,听着秋天的雨声心不再燥动,一切变得踏实起来,思绪空灵。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中秋》一文中,首先还是感觉那年的秋天依然炎热,不像一个秋天。然后,将女诗人张爱玲临终前自写的讣告作为一份节日的礼物,让朋友们在炎热的中秋分享一份冷凄高远的秋色。表现出余秋雨先生对亡故女诗人张爱玲崇敬和爱戴,在一番理解和解读之后,说:“正这么想着,天却骤然凉了下来,月亮也从浊黄变成冷白,不知名的秋虫长叫一声,像个秋天了。”可见,余先生不仅想获得一份外在秋天的凉意,更看重一份内在秋天的意境。
   秋天集合了春夏的资源于一身,挥洒出成功成仁的豪迈,沉淀出成熟和沧桑的意境。如果说要想对这大自然的造化,产生点滴人生与大自然的联想,那秋天的凋零的确使人惆怅,收获使人喜悦,成熟使人厚重,沧桑使人感受命运的多舛。
   请看,是秋天使开在春天鲜艳的花朵满足地成为硕果,是秋天使茂盛的绿叶完成果熟叶黄的辅佐,耗尽了它的绿荫;是秋天使细弱的小草变得坚实和枯黄。然后,它们都完成使命般的苍老而离去,总是给予人太多的律动。在我看来,这些物象正是秋的最高境界和最正常的秩序,带着辉煌和几分酸楚的回归,使人敬畏,使人拥戴。人一生的历程,不也像这些大自然中季节一样,有花有果,从少到老,最后离去。无情的自然,有情的生命,生老死别,异曲同工。
   当然,秋中物象老而死的离去,添人几分惆怅。从古到今的文人墨客趁此悲秋,将他们的伤心事和不平之事,借秋的不够尽美来表达他们的不得志和生不逢时,以物托情,用物载情。古人徒步或坐着羊车,最容易感触到那些古道、枯叶、败草、荒凉的物象,我们这些后来者,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对秋的感触和领会难得有古人那样深刻,也没有更好的创意,无法找到一种比悲愁更高的法则,表达对秋的领略,只好糊涂地跟着悲秋。只以为一到秋天,一年的光景将尽,对美好的兴味索然至阑珊。其实,不论是古人或今人,都有自己一番别样的秋滋味。
   我一直这样认为,人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以成性,造物者给予每个人的都有不同,可悲秋,也可恋秋。我们可以去欣赏秋天的收获,有始有终,尽善尽美;也可去聆听秋天的声音,感受秋的气息,轻柔悠长而凄美。只要我们用眼、身、心一起去拥抱秋天,它的壮美、丰盛、荣枯,能给予我们一份最深厚的答案。
   在我看来,秋的内涵博大精深,秋天在四季中的城府是最深的。秋天摆脱了春天单调的美丽和脆弱的鲜艳,深化了夏天绿的灿烂,而又没有冬天的老朽和衰败。秋天不再暧昧,没有沽名钓誉,而是实实在在地突出它的厚重和成熟的本色,不再水性杨花,不再孤芳自赏,不再自我陶醉。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很成熟的很自然地低下了头,体现了一份承载之美和收获之美。极像人类历尽沧桑、苦尽甘来的成熟,将一路走来的沉重深深地埋藏。这一份无言的蜷缩和深刻的淡化,成熟后默默地低头,用于东方人的智慧和社会学的领域,指导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进取。
   人生于自然,生活于自然,适应于自然,与自然密切相关。人类的聪明睿智将一年分为四季,四季的轮回组合一年。将春天的花、夏天的叶、秋天的果、秋天的根,列为四季中特色的象征。因此,四季会给予人许多的联想。而秋天作为四季中的一员,它坚强、沉稳、厚实、成功、成仁的一面,不仅是农人收获果实的喜悦里,更像是人类一生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
   秋天的风,是秋天的信使。它会让树叶的颜色在层次等级上有不同的显现,仿佛秋风在给树叶涂颜色,仿佛又在吹散树叶上的水分,同时好像在折磨着树叶,也好像在安慰着树叶,劝树叶坚强一点地离开母体。其实,树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不再迷恋枝头,也不再是昨日的娇嫩,不再忧虑命运,顺随秋风的吹扫,那才是它最终的归宿。树叶如此的达观看待自己的历史使命,即使一夜之间全被秋风吹离曾依恋的母体,落地无声,也毫无怨言。可是,又有谁敢怀疑它曾作出的贡献呢?谁又敢去曲解呢?谁敢简单地亵渎由长而衰、由荣而枯的生命历程。这种崩溃瓦解如英雄面对敌人的胸怀,大义凛然,刚烈的坠落,柔性的离去,我们人类不也是想追寻落叶这一光明磊落的襟情吗?
   落叶是新陈代谢的天地造化,是秋风安排它的一种最佳的归宿。多年前的一个秋冬之交的下午,我独自一人走在北盘江河床的沙坝上,我的本意是来观赏枯水季节河流静静的流水声,没想到一阵凉风吹来,河岸上的树叶随风一片片的飘落。当落叶从我的脸部轻轻松松的碰撞后再滑落的瞬间,我闻到叶片有一份泥土味,一部分很轻很轻的坠落在我头上或左肩右膀上,明显地感觉到叶片将泥土的粉尘留在了我的衣服上,然后又慢慢地飘落在地,再又经风吹起,很像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子一样,跌倒后又爬起来。平生不知多少次处在秋景的落叶中,可那一次真真让感受到浓厚的颓废色彩与心境链接起来,一片落叶如自己一份失落,一阵风,仿佛吹响了死亡的进行曲。无可捕捉的落叶,无声无息地走出季节的行程,联想到人一生的命运太像落叶,冷凄凄的寒人心。
   这样一份身临其境的感触,给了我一份启示,尽管我阅读过一些名家的作品对秋深刻的感悟,给我的认识那只不过是一篇好的作品,从根本上找不到他们那份切实的心得。人世间的许多事,不经历,不深入,不承担,是没有发言权的,即便在笔下能将黄土说成黄金,充其量只是一份花拳绣腿的煽情,心境还是没有入局。当自己将阅历、处境跟秋景、秋色、秋意、秋风、秋味糅合在一起时,秋的品质才慢慢融入自己的心,而且逐渐得以丰富。可想而知,绿叶曾装扮着大地,让大地强壮而精神抖擞,那份绿意,给予人类无穷无尽的希望,是多么的健壮和刚强,是那么的无私。当有一天绿色背影的离去,消失于茫茫山川,不再回归,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冷漠到毫无反应。它如我们一代代先烈和父祖辈们的历程一样,驮载着历史使命,履行了职责,乘风归去。
   秋色是浓重的。它五彩缤纷,银装素裹,处处挂满着成熟的色调。多愁善感的人类,将秋天引向深沉而幽远。人类的悟性,将秋色的内容理解得更丰盛。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种意象的堆积,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诗中透露了作者一份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为古往今来悲愁创下最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
   秋味是多样的,酸甜苦辣俱全。红果、甘蔗、苦瓜、辣椒等,只要一品尝,它们会告诉你其中的真味。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讲求味道的民族,讲求吃喝烹调色味的大国。在近代,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止,中国官员在谈判桌上没有过硬的国力支撑,办出许多屈辱的外交;而传统的美食美味,几乎的中国官员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用美食的优势来填补谈判桌上的失落,用美味来滋养外交上的耻辱,中国的高官体会得最深的学问。酸甜苦辣的滋味,文人墨客,描述最透彻;中国落魄的文人士子,不得志时将自己跟秋味放在一起品咂,悲秋的名篇巨作,层出不穷。
   人生的本味跟季节极其相似,秋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段落,的确很值得我们花费心思去理解。在这成熟的季节里,非常壮丽,联想到人生,不再有青春的零乱步伐,不再为海市蜃楼般的愿望而涌动无谓的激情。人生追求的目标已基本确定,所有的智慧在这个生命的轮回里尽情绽放。
   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条,人心往往会涌出委屈和失意之感。冷洌的空气,枯树兀自萧瑟,杂草衰败等,这情景常常给予人一种凄凉的美。是啊!秋天的使命完成之时,它竟然孤独起来,一片落叶,一根枯草,一株光秃秃的树枝,将曾经的辉煌带走了似的。
   在我看来,秋天的内涵极其丰富,最值得引起深思。天地万物,只要涉足到成熟,必经一番水深火热。一个成熟的果子,必经日晒雨淋和风吹雨打,方成正果。人,只要当上像样的官,赚到比较多的钱,掌控了一个别人认为过得去的局面,基本上就遍体鳞伤,那是辉煌和凄苦绞在一起,“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滋味,永远无法向人诉说。人生与秋天有诸多的相似,是将冷与热、喜与悲放在一起的融合,是在特定的时期进入的一种境界,既有些苍凉,又象在燃烧自己。
   秋天很有魅力,也很灿烂,很多样,才使得秋成为人们永远谈不完和叙不尽的话题。可是,我们无法把生命看到深透。尽管你已向心爱的人一展阳光之气,向生活掬了一捧馥郁的芬芳,仍有些不能尽情如意的失望和遗憾。尽管你很勇敢,也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可人生跟季节一样,都遵行着一定规律,都只能存在于相对应的生态,从起点走向终点。尽管你拥有一颗爱国之心、爱人之心、爱天下苍生之心,尽管你参与了许多外在的事功,却也无法回避苍凉的命运。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个爱国者被作为囚犯发配西北边陲的命运,只能成为后人们歌颂的英雄,带着他的委屈如一轮一轮的秋风远去。
   瑟瑟的风,卷着无序的思绪,召唤秋的魂魄,动荡着秋韵的迭起。秋天的沉淀,凝聚着更多收获的重量,令人沉思于季节的变更而联想到人生。
   问政秋天,体会秋的厚重,咨询秋的萧瑟,文字如心的影子,留下清淡而来的足迹,让季节的呻吟轻轻的回荡。舔着这份秋意,一如舔着人生,且喜且乐且悲。
  

共 43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一篇《问政秋天》语言诗意,思绪纷纭。从现实身边的秋天的气息入笔自然写到秋雨秋风的特色,写到今人古人文字中的秋韵秋意,写到如何去欣赏秋,拥抱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秋天,品味不一样的秋滋味。作者思路大气,谈秋的贡献,写秋的滋味,绘秋的风韵,描秋的色彩,从现象到本质,从外观到内涵,写尽了秋的美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有自然的感观,有人生的悟思,有爱国的情怀。文章内蕴丰厚凝重,语言诗意灵动,题目意境深远。力作,荐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05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2-10-04 21:56:08
  作者思路大气,谈秋的贡献,写秋的滋味,绘秋的风韵,描秋的色彩,从现象到本质,从外观到内涵,写尽了秋的美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有自然的感观,有人生的悟思,有爱国的情怀。文章内蕴丰厚凝重,语言诗意灵动,题目意境深远。力作,荐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10-07 22:15:00
  我喜欢秋天,所以就写秋天。看到你的按语,画龙点睛的解读,在此谢谢!
2 楼        文友:风逝        2012-10-04 21:56:38
  一篇《问政秋天》语言诗意,思绪纷纭。从现实身边的秋天的气息入笔自然写到秋雨秋风的特色,写到今人古人文字中的秋韵秋意,写到如何去欣赏秋,拥抱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秋天,品味不一样的秋滋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10-07 22:20:25
  谢谢你的用心编审,精辟的按语,是对作品的一份声援。
3 楼        文友:风逝        2012-10-04 21:57:57
  好一篇品味秋的美文!问好洞天先生,假期快乐!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3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10-07 22:21:14
  谢谢!向你问好!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0-05 09:32:1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10-07 22:22:09
  谢谢!祝福流年!
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10-06 09:55:30
  洞天的文字总是充满睿智的哲思,给人启迪,启人深思。此文紧扣“秋天”,纵横捭阖,气势如虹。读来痛快淋漓,又意犹未尽。问好洞天!假日快乐!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5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10-07 22:23:25
  谢谢你的夸奖,谢谢你来阅读并留下深刻的点评。
6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10-06 14:45:05
  读完这篇文字时,窗外秋色满满。感怀作者笔下诗意的秋天,秋雨绵绵之时的酣眠,秋叶是秋风给它最后的最美的归宿。秋的感悟,秋的抒怀,秋在文字中活泛起来。秋天的萧瑟,秋天的收获一齐在作者的文字中呈现,让人“误入”秋的深处,感叹秋之余感叹人生。文字感而不伤,意蕴深厚。
   尤其题目中“问政”二字,《礼记·中庸》中言:“ 哀公问政,子曰:‘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问政,有点讨论为政之道的意蕴。结合文字,细细品读,更有质感。质朴厚重的文字,欣赏了再欣赏。问好洞天。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6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10-07 22:30:30
  谢谢你的深度点评。问政,有讨论、咨询、探索之意。譬如官方语境经常出现的问政于民,文人墨客问政于春花秋叶等。
7 楼        文友:草根        2012-10-07 15:26:40
  四个字“唯美,深刻”,欣赏洞天精彩美文,学习并致敬,顺祝秋安,笔祺!
至少,无愧于文字。
回复7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10-07 22:31:43
  谢谢你的光临,谢谢留评。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