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散文】回首童年事

精品 【海蓝·散文】回首童年事


作者:沃土老农 秀才,206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99发表时间:2012-10-05 16:02:21


   人到中年,一个月前的事也许忘得一干二净,童年的许多事却深藏在心中,并且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雨后蘑菇般从记忆的林子里冒出,一个个或笑或哭的镜头,便在大脑的屏幕中不时闪现……
   1、童年的远足
   现今,五毛岁的娃娃走三二里路不用人背,就算好孩子了,而我五岁时,却做了一次远足。
   在姥姥家玩腻了,我就张罗回家。可是,老舅和老姨都忙别的事去了,没人送我。姥家距我家顺毛道走将近十里。那时是夏天,庄稼都很高,姥姥不可能让我一个人回去。
   正好三爷和副队长从大青堡买猪回来,路过姥姥家门口,被我看见了,就哭着喊着,非要跟回去。姥姥没办法,就放了我。走出挺远回头看时,姥姥还站在门口呢。
   我撅了根柳条儿,跟在大人身后,不时地往猪身上甩几下。
   那是头不大的白猪,胖胖的。走路时,它那扭成圈儿的小尾巴在我眼前晃来晃去,非常有趣,我就不时用柳条去捅,一捅,它走得就快了许多。三爷就嗔怪我:“小城子,你老实点!看捅毛啦!”我立刻收了手。可是,那个小尾巴太有意思了,我还是忍不住趁大人说话时,又捅了一下。那白猪就呼地窜了一下!绳的一头拴在猪的一条腿上,一头扯在三爷手上。猪一窜,绳子就绷得挺紧,三爷就被拽得跟着跑。三爷很不高兴,伸手就将柳条扯过去,扔到路边壕沟里。我也知道犯了错,自然没敢撒泼,只有乖乖地跟着走。
   赶猪不能走毛道儿。从姥姥家向西,出了屯子要向北走,再向西拐,然后北折直回我们屯子。
   走了几里路,刚出来时的新奇感消失殆尽,再加上受了三爷“处理”,心情就低落下来,悄没声儿地跟在大人身后。也不知走了多远,大概是到了第三个屯子吧,我就听三爷跟副队长说,快到小学校了,我去找洪生(爸爸的名字),让他把孩子驮回去。正说着,一条大黑狗从道口窜过来,汪汪汪一通咬,吓得我紧紧抱住三爷大腿!而那头猪受了惊吓,直往道边壕沟跑,副队长扬起手中的木棍去赶,可越赶它越使劲拽!那只添乱的黑狗来了劲儿,叫得声更大了。三爷先是双手扯绳,后来腾出一只手扒拉我:“城子,你先松手!”可我惊慌万状地瞥着大黑狗,哪敢松手啊?副队长来了气,扬着棍子朝大黑狗抡去。那黑狗自然知道好歹,人没近身,早狂吠着跑开了,直到主人出来吆喝住,才算罢休。
   撵走狗,猪才消停下来。我松了手,跟着继续走。这一回来了心眼,除了不时回头看以外,其他方向也十分留意——谁知道会从哪里再冒出一只狗,或者比狗更厉害的家伙呢?
   正走着,小学校长骑车子过来。三爷问:“下班啦!洪生走没走?”“走啦!”校长说着骑过去了。
   我们就继续西行,最后向北走。我不知还有多远到家,也不敢分心,甚至不知道累。三爷一直跟副队长赶猪,唠嗑儿,仿佛忘记了身后跟着一个五岁的孩子,那是他大哥的亲孙子!过了许多年,我才知道,我走了将近十五里路。我有时就想,是我太讨人嫌,还是他侄子是老师没啥用?再不就是他们老哥俩感情不好?或者仅仅是他的孙子辈儿的孩子太多,从来就没亲近过?……总之,他一直没问过我累不累呀,累了我背你一会儿呀……没有,一句都没有!(这里似有冒犯已故三爷之意,敬请地下的三爷谅解!)
   当太阳下山时,我回到了熟悉的村庄。那时,夕烟西起,村里一片犬吠鹅声。我也不知道跟两人告别,返身朝家里跑去。我穿着塑料鞋,吧嗒吧嗒地跑在林间路上,那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
   可是,当我迈进熟悉的院子,推开熟悉的破大门,见到万分想念的母亲时,我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哇地一声哭了……
   2、童年的愧疚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最对不起的人是傻五姥姥。
   傻五姥姥家跟姥姥家在一个院。她家在西屋,只有一间房,进屋就是靠西墙的顺山炕(炕沿是南北向的),炕的北端有一道高出炕二尺的土坯墙。墙北是灶台。常年咳嗽在炕上的五姥爷去世后,这一间屋里便生活着大舅凤俊和与我同岁的小姨凤珠。
   五姥姥是不计算在家庭人口里的,因为她是傻子。傻五姥姥一脸麻子,鼻子上的麻坑里积满污垢。她的头发乱得像草,纠结成团。即使在冬天,她也很少系扣子,肮脏的胸脯上垂着脏黑的奶子。尤其让人瞧不起的是,在夏天,她居然不知羞丑,常常脱了裤子,在炕上跑跳,惹得小孩子们拍巴掌坏笑。小姨凤珠根本说不听她,直到找来凤俊大舅才能喝斥她穿上衣裤。
   傻五姥姥家安着带木格的独扇窗,外面粘着纸。我们那时非常淘气,常常三五成群去窗下作,目的只有一个——惹傻五姥姥骂。果然,不一会儿,傻五姥姥就隔着窗户骂开了。她一骂,大家就非常开心,因为可以找到更加大肆地捉弄她的理由了。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找一根较长的玉米秸或葵花杆,从窗格上的破洞伸进去,不断地抽进抽出,同时嘻嘻哈哈地坏笑,里面的傻五姥姥就一声高过一声地痛骂……
   这种时候,惹不起大家的小姨凤珠就倚着西院大姥爷家的墙,气鼓鼓地噘着嘴。只有凤俊大舅从队里干活回来,才能吆喝着将我们这群淘小子驱散。但凤俊大舅从没有向姥姥告过我的状。其实,参与这种活动的,不仅是我这个外甥,还有他的叔伯弟弟或堂侄等,都是六七岁的淘气包子,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姥姥遇上几回,不但撵走了大家,还把我拽屋里一通训斥,我才收敛许多。
   后来,姥姥家在屯子东北边盖了房子;大舅凤俊在姥姥家原址盖了新房。
   傻五姥姥生命力非常顽强,我都参加工作了,听说她还活着。具体什么时间去世的,我真是不记得了。
   这些年,工作在外,姥姥家那个小屯,只有表弟一人,我很少过去。凤俊大舅家倒是去过一次,旧貌换新颜了,过去的一草一木早已不复存在。那天我站在凤俊大舅家屋前,不禁回忆起儿时的淘气场景来,傻五姥姥的叫骂声一波一波从记忆深处传来,冲击着我的心肺,纠结我的内心,后悔的情绪竟如雨后檐下的水滴,一下一下砸在我的心窝,让我的双眼渐渐模糊,我在心底轻轻地说:五姥姥,对不起……
   3、童年的电影
   坐在家里看电影频道,或花几十元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对于当今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啦,而对于四十年前的我来说,却是连想都不敢想。
   那时看电影必须到大队旁边的小学校。操场上,白色的银幕一挂,放映机旁就围满了各队来的小孩子。放映灯一亮,银幕一片雪白。不一会儿,银幕上就出现了夜蛾飞窜的影子,紧接着,高高低低的小手,或大大小小的人脑袋影子也会随之映上去。加演片(一般多是纪录片)后,才是主片。八个样板戏轮着演,尽管看腻了,大家也会去看。也演战斗片。《南征北战》《地雷战》《小兵张嘎》《打击侵略者》等都是我们最爱看的。看完后,就做各种木头枪,学着电影里的样子,端着枪,对着别人大喊:“不许动!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提起电影,便想起三件往事。
   一件是对不起二弟的事。我家到小学校有五里路。有一回在那放电影,二弟也非要去看。那时他才五岁,没人肯经管他,他就跟着我,寸步不离。我怎么撵他,他都不回去。跟出二里路了,我气得将他推到路旁的壕沟后,撒脚就跑。他连哭带嚎,爬出来还是追我。没办法,我只好领上他。有的小孩看到半截就会睡过去,二弟却眨着眼睛,一点不困。散场后,他也不用我背,自己走回去。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想来既让人心酸,又让人觉得可笑。
   二是钻坟圈子。忘记是看什么电影了,总之散场时,我和二弟与屯子里的人走散了。我俩只好按照大致方向,朝西北走。为了撵上大伙,我们决定走捷径——窜横垄地。那时庄稼已经齐腰深。我们连个手电筒都没有,只是奔着大伙声音的方向,从庄稼地里摸过去。不曾想,走到地中间时,突然出现了树林。摸一摸,树都很粗,并且处处有草,有土堆。我俩手拉手摸了一会儿,才重新摸到庄稼了。又逐垄往外摸,终于到了壕沟,过了树带,上了南北方向的乡路,朝着有人声的地方追……第二天才知道,昨夜钻的是二队老袁家的坟圈子。想想还真是后怕。那个年代看场电影,是多么不容易啊!
   三是坐三人自行车。爸爸上班时骑一辆破自行车。有一回去看电影,爸爸驮三弟先去,我和二弟步行。可三弟在电影开演后不久就睡着了,叫醒后看不大一会儿,还是接着睡。最可气的是,电影散场了,还是咋叫都不醒。没办法,爸爸只好把睡成一滩泥似的老三弄到车后架上,三弟就趴在车座上呼呼睡得喷香!走一会儿,爸爸停了车子,让二弟坐在前边大梁上,让我站在外侧脚踏板上,他就在暖暖的夏夜里,用一辆破自行车,驮着他的三个儿子,在老三轻微的鼾声里,一步步向五里外的家里走去……那种艰苦而温馨的场景,成为一张老照片,一辈子都印在我的脑海里,永不褪色。
   4、看电视
   眼下,商场里的电视,或大得可以悬挂于墙壁,或小得可以轻握在手中,几十几百个频道,随心所欲地看。
   如今的农村家庭,有两台电视已经是平常的事。
   可是,在三十多年前,那小小的黑白电视,曾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啊!
   (1)邻村看电视
   大概是1975年吧,那时我正上小学。有一天,家住二队的孙卫海一到班里,就眉飞色舞地说,队里买了台小电影,叫电视,像个纸箱那么大,一扭开关,屏幕上就出人,有梁戈亮打乒乓球呢,太过瘾啦!梁戈亮是当时的乒乓球冠军,名气相当与头几年的刘翔。从此,我们就天天早早来学校,听孙伟海讲一通电视节目。那会儿,我们特羡慕二队的学生。
   很快,丰收六队就买了电视。我家离六队近,不到二里地,就天天晚上去六队看电视。
   那时,生产队队部都是大筒子屋,连二炕。靠东墙有个电视柜,上了锁。每当晚饭后,保管员沈世文就早早来,给大家放电视。那是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手动拨台,一拨台,嘎吱吱直响。印象中,电视里经常播的是乒乓球。很快,梁戈亮就被家乡的人们所熟悉,所崇拜和模仿。没有乒乓球,我们弄来牛毛,用热水泡过,揉啊揉,揉成鸡蛋大的球,再弄块小木板,有功夫就在一块空地练习推削,俨然个个是乒乓球冠军。
   那时,五、六、七队东西向一字排开,六队在中间,五、七队的人都来看。每天晚上,六队队部几乎都人员爆满。1976年1月,给周总理逝世开追悼会那天,人们早早来到电视前,看到电视上的人哭,有许多人也悄悄流了泪。这样的场景,毛主席逝世时也出现过。几十年后回想起来,这是多么难得的朴素情感啊。直到1976年夏天,我们七队才买了电视。不拘言笑的八叔刘洪文是保管员,他也像沈世文一样,每天默默地来放电视。
   (2)雨夜滑进坑
   我和二弟是最忠实的观众。有一回,屋里正演着,外面下起了大雨。近处的孩子就被大人拽着跑回去;我家在村子最东头,离队部有一里多路,跑是不赶趟了,再说也舍不得电视节目,就和剩下的几个人一起看,直到电视屏幕上出现雪花。
   那时,雨早已停了。其实我俩完全可以跟其他人一样,在大炕上对付一宿儿,反正是夏天,也不冷。可我俩只犹豫一会儿,就踏着泥泞往家里摸去。
   雨后没有多少星星(大概云层没散吧),也没有手电筒,看不清路,只因为太熟悉了,就大致地往前走。大约走一半路时,突然脚下一滑,我俩就掉进齐腰深的水坑里了。我俩很害怕,连摸带爬,总算出了水坑,又往东北方向走。后来才知道,那是新修的南北公路与去队部交叉处的坑子。幸亏水少,如果水大还不得淹着啊?
   记得摸回家后,也不敢说啥,悄悄地脱了泥水淋淋的衣服,弄盆凉水,简单洗洗身子,就爬进被窝。所幸的是爸爸睡着了,只有妈妈小声斥责一句“以后下雨早点回来!”
   (3)泔水被谁喝?
   生产队里的电视机修了几次,就再也没亮没声了。有人催队长修,队长说没啥看头儿,修啥修?时间一长,大家就怀念有电视看的夜晚。有人瞅着远去的队长,恨恨地说,等我有了钱,先买台电视!
   不久,屯里个人家真就有了一台电视机。李家的电视搬回来之后,家里就热闹起来了。一到晚上,筒子屋里满是人。地上、炕沿边儿就不用提了,窗台上、木板柜上都是人。
   屋里一挤,“窝儿”(指占好的座位)就十分珍贵,有尿憋着,渴了忍着——就怕一旦走了,回来“窝儿”没了。
   那一天,许是咸东西吃多了,不断有人忍不住去喝水。小孩子还为“窝儿”的归属吵了几句。
   李家的大水缸就在外屋地门北,秫秸盖子上放个水舀子。人们急匆匆地奔过去,抄起水舀子就喝!
   第二天,又来了许多人,李家女人就问:“昨晚上都谁上外屋地喝水啦?”
   “咋的啦?”众人忙问。
   “我泡了黄米,打算今天早上淘米,谁知道泔水被人喝了半缸!”
   5、“红海洋”里“浪花”飞
   在一篇怀旧文章里,我曾说过,我的童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如果问童年的颜色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红色。因为从我记事起,就在“红海洋”里翻腾了。四十年过去了,那段记忆上的红色,多数如老照片一样褪色,消失,唯有几件小事,却还保留点颜色,如浪花般飞出来,不时在我眼前闪动。

共 1194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人到中年,一个月前的事也许忘得一干二净,童年的许多事却深藏在心中,并且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雨后蘑菇般从记忆的林子里冒出,一个个或笑或哭的镜头,便在大脑的屏幕中不时闪现……作者在“童年的远足”里写尽了快乐时光;“童年的愧疚”总结自己在少不更事的岁月里的无知;“童年的电影”有和小伙伴一起成长的欢乐;“冬晨歌声”“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这是那个时代都熟悉的旋律, 四十多年的时光倏忽而逝,而那个寒冷冬天的歌声,却常常于某个冬晨,飘进我的心房,柔柔的,暖暖的……“看电视”当时文化娱乐节目的缺失,让新生事物电视成了中心,场场爆满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等五个片断中述说了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恶作剧,以及童年的快乐和烦恼。本篇《回首童年事》用真实的事例融入作者内心世界的感受,唤起人们多少回忆,这回忆,有委屈,有愧疚,有恐惧,也有探究,有快乐,有温馨……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心底的回忆,永远如水般在心头浸润……在回忆过去时光里,感悟人生的点点滴滴。语言活泼,文字精练,选材及布局合理。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06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嫣儿        2012-10-05 16:02:43
  人到中年,一个月前的事也许忘得一干二净,童年的许多事却深藏在心中,并且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雨后蘑菇般从记忆的林子里冒出,一个个或笑或哭的镜头,便在大脑的屏幕中不时闪现……作者在“童年的远足”“童年的愧疚”“童年的电影”“冬晨歌声”“看电视”等五个片断中述说了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恶作剧,以及童年的快乐和烦恼。本篇《回首童年事》,语言活泼,文字精练,选材及布局合理。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
2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0-06 09:16:12
  童年生活,难以忘怀!谢谢编辑!
3 楼        文友:延安        2012-10-06 12:09:31
  准确地记述了童的精彩故事,回味无穷;潜移默化的提出问题、解释问题;余音仍绕,受益匪浅,赞!
农民,残疾人,爱思考。
回复3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0-06 14:23:02
  延安来访,欢迎欢迎!
4 楼        文友:齐牛        2012-10-08 10:50:09
  童年的岁月虽然远去了,但那些童年的记忆却仍然鲜活。文章给人留下的是思索和回味。问好老农!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0-09 11:09:51
  谢谢齐牛来访!
5 楼        文友:依然卓望        2012-10-09 17:25:42
  童年记趣,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很让人怀念。我是刘迪同学也是同事,对本文颇有共鸣,那人情、景色让人感受到了真实的体验。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0-10 08:17:15
  欢迎来坐啊!我们可以多加交流!
6 楼        文友:刘春梅        2012-10-15 20:57:16
  美好的回忆,逝去的童年。拜读了!
回复6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10-16 08:17:36
  春梅来坐,蓬荜生辉!呵呵。
7 楼        文友:松江阿兰        2013-03-18 14:51:21
  人生如梦。
回复7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3-03-29 15:28:05
  阿兰来坐,欢迎欢迎!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