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母亲的棉鞋

编辑推荐 母亲的棉鞋


作者:燕麦乡人 举人,358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4发表时间:2012-10-07 13:04:41

母亲的棉鞋 想起母亲的棉鞋,心里就有暖暖的感觉,心底立即被儿时棉鞋的脚印踏满。时间虽是20多年的事了,但母亲的棉鞋才是我鞋柜里最珍贵的鞋。
   有段时间,一直看电视连续剧《长征》,里面有亲人送别的场景,亲人把千言万语纳在一双棉鞋里,送给远征的人,当初直看得热泪奔出眼眶,染上脸庞,特别当时屏幕上还伴唱那首主题红歌。那纳鞋的浮景画面里,那远征的人,那渡口,那歌声,那生离死别,就只有满脸的泫然。“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句句情,声声泣。志士已矣,然悲歌还在,浩气长存。那双双棉鞋,又不知寄寓亲人多少千回百转的牵挂!真是“慈母手中线,临行细细缝”啊!棉鞋已送,但穿棉鞋的人却没有再回来。而我辈,能年年穿上自己母亲为我们纳的新鞋,该是何等的幸运。
   记得,多少个昏暗灯光的夜晚,或煤油灯下,或小火炉旁,母亲为我们四兄弟,还有我父亲,不断的纳新鞋,一针针,一线线,即使寒夜,都未曾断过;即使难得清闲的春节,母亲也没放下这针线活。母亲,用单一琐碎的行动表达了无言的爱,表达一个农妇朴素至真的爱。母亲不曾亲自辅导过我们的学习,但她常在我们学习时候,她不断拾掇自己的针线活,以无声的行动鞭策了我们的学习。她结束一天的劳累,拖着疲惫的身影,又沉浸在棉鞋的纳制活里。多少个日子,常是我们已经洗漱上床,但母亲那里仍传来单调的拉线声。也曾有梦醒后,还看见床后透来昏暗的灯光,还传来母亲不间断的咳嗽声。
   黑黑的老屋,昏黄的灯光,静谧的夜晚,机械的劳作,矮矮的凳子,细细的针线,瘦瘦的身影,母亲就执着在她独有的空间里。第二天,又都是母亲很早爬起来,在浓烟与呛人的气味中燃起炭火。当我看见蓝色的火苗在土灶上熊熊燃起,我就明白,是母亲,每天为我们吹起一天生活的号角。于是,我们该穿着母亲的棉鞋,该放牛的放牛,该上山劳作的上山劳作,该出工的出工,该上学的就上学,在母亲井井有条的操持里,我们翻开一天天的日历,我们学会了成长与成熟。
   母亲纳鞋的工序十分繁琐,母亲先是东找西找来很多碎布,然后用米粉和成浆糊,再一点点地粘成一个又一个鞋垫。家里有现成的棕树,防潮的棕垫也是自制的。要花费开销的地方,就是买来棉花与做鞋罩用的棉绒布。没有粗线了,母亲常是用细棉线自制。鞋垫粘成型后,就是密密麻麻地钻针孔和穿线,于是,一双结实的鞋垫制成了,最后是切边和用热米汤糨糊硬化。当一双双棉鞋成母亲的巧手出来后,母亲瘦瘦的手掌又多了层新茧。
   现在看来,虽然母亲的土制棉鞋远没有皮鞋的高贵,也没有水晶鞋的娇贵,也没有舒适运动鞋的昂贵,但母亲的鞋表达了深沉的母爱,泛着母爱的光辉,这是无法比拟的。当我经过赤脚的夏季,我就开始盼望母亲的新鞋,穿上母亲的新鞋,就感觉舒适轻便,我就没必要小心翼翼走路,就像撒欢的牛犊,可放开蹄子去奔跑。当寒露考验我的赤脚,当尖石头轻吻我的脚心,当荆棘关照我的脚丫子,我对母亲新鞋的盼望与日俱增,当有一天母亲笑盈盈把新鞋套在我的脚上,这一天就是自己最高兴的日子,我放肆闻着新鞋的味道,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儿,是快乐的主人公。母亲纳制的鞋也非常牢固,即使脚底快磨破了,线都不会掉,在晴好的日子,我们都穿着破布鞋去劳作,让我们能无畏走过一道道崎岖的山路。
   上完初中后,由于我家经济条件开始相对宽裕,母亲也就开始很少纳鞋了,同时,她的孩子都要外出,而外面的世界并不欢迎穿土布鞋,加之纳布鞋也是太费事的活儿,我的母亲没有必要纳鞋,母亲,也该歇歇了。
   至今,我家里还有一张老的黑白照,我和弟弟,穿着显得很大的老布鞋,并排站在一起,在老屋前的大泥土路上。我俩憨憨地笑着,头上是蓬松比较杂乱的头发,夏季的橘子树在旁边肆意地绿着。于是,我久久回念原先简单、虽有点贫穷、但又快乐的一家子生活。当初我看见邻家小孩一年四季穿着十分臭脚的破烂的解放鞋,留着鼻涕,我就知道有一个勤劳手巧的母亲是何等的重要!母亲,用瘦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我们没有当“赤脚大仙”,我们没有“鞋儿破,帽儿破”,我们开始真正感知母亲的平凡与伟大,对整个世界,她是平凡的,对于我们的生命,她是伟大的,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还给予我们生命的呵护。
   一生难忘的,就是母亲的棉鞋。如果不是讲虚荣,穿不厌的,永远是母亲的棉鞋;思念不完的,是母亲的棉鞋;最温情的,也是母亲的棉鞋。我早把母亲的棉鞋,挂在了腰间,随我去漂泊与远征。母亲纳鞋的夜晚,会伴随我生命的每一天。
   2012年10月7日于学院办公室。

共 18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这一个温暖温情的叫唤,总是会勾起作为人子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而母亲亲手做的鞋,这又是多么具有爱的价值,诚然这也是时代贫困的写照。但母亲一针一线的缝制,却构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并为此激励了“我”的一生。【编辑:海林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麦乡人        2012-10-07 14:49:12
  林夕的语言就是贴心。感谢。
在祖国开花的季节里,有我放飞的思绪和风筝。
2 楼        文友:施云南        2012-10-07 16:29:55
  我小时候曾穿外婆给我做的棉鞋,到现在,都感觉很温暖。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3 楼        文友:海林夕        2012-10-07 22:08:07
  很小的时候,我妈妈也给我做过很多双这样的鞋子。如今生活好了,妈妈终于不需要这样辛苦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