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赏析】华胥引之一世安

精品 【江南赏析】华胥引之一世安


作者:消失若默 进士,7882.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18发表时间:2012-10-11 20:00:37

【心之逆旅,华胥为引。】
  
   华胥一出,乱世成殇。
   九弦琴重现的辛酸过往,徘徊于九州列国之上。幻术构成的曲谱里,谁又能说得出,是几段世事的沧桑,几截人心的悲凉!
   这是一个发生在乱世的故事。
   尘缘的起始,史书寥寥几笔,相传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卫国文昌公主,退去神圣和风华之后,如同风月一般让人沉迷。故而,当年的知情人,在这六十七年的世情辗转中早已化为飞灰,这桩悲壮而传奇的旧事,却终究未能随着尘埃掩没而曲终尽了。
   卫国国破那日,卫国文昌公主叶蓁,盛装从城墙跃下,以死殉国。
   陈世子苏誉,望着她如飞鸟般坠落。轻轻合上手中折扇,淡淡道,以公主之礼,厚葬了罢。
   那是后来的史书记载中,陈世子苏誉与卫公主叶蓁有史可循的第一次见面。中间隔着一截生死,百丈高墙。
   而真正的风月传说,往往隐藏在丹青史笔之后……
   亡国公主叶蓁,机缘巧合之下依靠鲛珠死而复生,化名君拂,一把瑶琴游遍九州列国。以华胥调为引,为他人编织出一个个梦境。重现的过往里,有弥补遗憾的契机。借着这更补错漏的天机之门,有的人愿望实现,有的人梦想成真,而现实中的辛酸与苦涩,又怎能轻描淡写就被抹去。
   幻术组成的琴声,生死人肉白骨,她是幻境中唯一的神,执掌生死,却始终握不住自己的幸福——与陈世子苏誉的一次次相遇,身份两重,缘也两重。
   到底是缘分的邂逅,还是命运的戏弄?
   清平华胥调,能不能让每个人追回错过的思念,不再悲伤?
   当赖以维生的鲛珠被击碎,叶蓁与心爱之人终究抵不过玩笑般的命运……
   她用尽所有力量与寿命演绎的最后一曲,为谁奏起?
  
   【社稷死,叶蓁死,这应该是一个公主的信仰。】
  
   越是消去了岁月留下的茧,越是叫人惦念暗里累累的伤。
   卫国国破那日,软弱的卫王室兵不血刃选择臣服。十七岁的叶蓁盛装立于王都城墙上,上斥国主、下斥三军。一番痛斥后,对着王宫拜了三拜,飞身跳下百丈城墙,以公主之尊殉国。
   史官写史,将之称作传奇。此等动作,更有后世帝王在史书旁御笔亲批,叶蓁此举,显出了卫国最后一点骨气,是列女子。
   这貌似就是史书记载的尘缘的起始。网上看这本书的简介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此书的文案写的相当奇葩。于是爱不释手地运用进了第一个小节里。而且不得不说的是,文案里的一句话写的相当精辟。之前在群里听亚秀说把历史当小说看,我承认我是有点震惊和钦佩的。不过想来也的确有几分道理,只是未曾发觉罢了。历史可以说是最全面最有深度最具可塑性的一本小说,只是着手的方向是正统的表现方式而已。丹青史笔,跟风月传说,貌似从来就不矛盾。揭开那层面纱,你就会发现,又是一翻奇妙的天地。曾经跟人讨论过野史的话题,这跟貌似有些异曲同工之处,不过这些都是小话了。
   文案里说,卫国国破那日的城墙下,是陈世子苏誉与卫公主叶蓁有史可循的第一次见面,其实不然。倘若只是这样,叶蓁和苏誉的故事也就不会那么动人了。
   早在雁回山上,化为慕言的苏誉就救了叶蓁一命。也正是欠下的这份恩情,让叶蓁不知不觉中动了心,回到王都之后,下天入地地寻找了他三年。直到城破那日,隔着一截生死,百丈高墙。两人的第二次见面,生生给人来了个透心凉。
  
   华胥引一共四个故事:浮生尽、十三月、柸中雪、一世安。
   这四个故事牵出五段风月传说,而苏誉和叶蓁,或者说慕言与君拂,一直是贯彻前四段风月的主线。与这四段风月不同的是,除了国破以及替君师父复仇取苏誉父亲苏衍性命的这两段,这段风月的节奏至始至终都是诙谐轻快的。苏誉一如继往地痴情,乱世英雄的谋虑中带着点小腹黑,而君拂呢,更是妙语连珠,让人哭笑不得。虽然结局有些伤感,中间的情感历程总体来说却是温馨的。无论与宋凝、莺哥、卿酒酒,还是慕容安相比,貌似叶蓁都是比较幸运的那个。
   这种幸运除去遇见的是苏誉,另一个方面可能跟叶蓁的性格有关。
   从小长在君禹山上,虽说是王族血脉,直到十七岁那年仍未沾染王族之物。
   浑然天成的性格,纯粹之中又不失一味了然透悟。聪颖的智慧,不过分执念于某样东西的得失。记得十七岁那年被接回王宫,面对骄逸近腐朽的卫王室,叶蓁曾非常有远见地给她的父王上了一封谏书。殉国的壮举,为的是一个公主的责任。正如她化名君拂后跟苏仪的那番对话。苏仪说,哥哥称叶蓁绝代,若不是女儿身,是要有一番大作为。我也觉叶蓁长得美,又有学识,本该名留青史,却这么早早地去了,可恨生在帝王家啊帝王家……君拂听后只是说,叶蓁也是死得其所,生在帝王家,从小享受那么多特权,势必有责任要担。在其位,谋其政,当其责。天下百姓将她奉养,拿百姓的奉养不说可恨生在帝王家,要担责任的时候来说这番话,委实可恨了些。
   这般见地,更是显出叶蓁不同寻常的节义。
   还有柸中雪里君拂跟慕言调笑的一段对话。大概意思是慕言因她管卿酒酒的事情说她不省心,她回了一句,让人省心才不是什么好事。这样的回话,不只是慕言,连我当初也觉歪理。只不过君拂有君拂的道理,她说,她的娘亲就是太让人省心,以至于她的父亲才娶了那么多的美人。倘若你以后也娶那么多的美人,我一定天天在你耳边吵。我想,这时的慕言心里应该是欢喜的,君拂对慕言的喜欢,除了偶尔耍的小性子,从来都不怎么喜于形色。爱情执念里的圆满,有时仅仅一句就能让人觉得开心。
   “你打算怎样吵我?”慕言问。
   “好吧,我确实不会吵架,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离开你。”
   真正做出假设,同样能够把多情人噎个透心凉。相对于苏誉和她的感情,更让我惊颤的,至始至终,都是叶蓁以身殉国的节义。
  
   如今回首再望这一段旧事,那些书中描写的景像,历历在目。
   一如案上萦绕的檀香,徘徊不去。兴衰无常,岁月轮回反复,纵使是千秋王业在手,也不过过眼云烟。家国千秋,河山万里,兴衰成败,有历史必须走势为引,并不觉得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情。然而,倘若低垂的节义被诱入彀中不战而降,后世笔墨又岂肯善罢甘休。只不过,繁华了几百年的卫国到底是个行将就木的王朝,即便是国主自焚、臣属上吊、王子公主越王勾践般十年卧薪尝胆美人计连环,仍是无济于事。
   继宋凝、十三月、慕容安之后,作为这段旧事的主宰,死而复生的卫国公主叶蓁,同样难逃空花阳焰的梦幻在宿命里沉浮。
   对于这个殉国的公主,或者说君拂更来得合适,有关她的想法太多,硬是要伸手进去打捞,首先浮现于脑海里的,并不是她与陈世子苏誉一生反复无常的情感牵扯,而是她本身的节义,一个公主的节义。
   “社稷死,叶蓁死,这本该是一个公主的信仰。”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才倾天下的文昌公主叶蓁,此举无疑是德润四海。也实在是让我为腐朽至极的卫王室抹汗了一把。
   自古兴衰有如大海对波涛的起誓,即兴随合。盛极而衰,衰极而盛,是不可扭转的自然规则。然而,纵然千古兴衰有如镜花水月,再执着也是一念成空,卫国兵不血刃,亡的实在太过平静。就如书中所说,比如君主自焚,臣属上吊,王子公主潜逃,全然没有遇到。这样说,并不是我不能顺应历史的必然走势。只是,国破家亡,却不能拼命一战,山河崩溃,仍要曲意逢迎换得半截和平,将士们全部都还活着,而兵刃全死了。这样的王族之气,即使城墙修得再高,也是无济于事的。况且,能够坦然接受改朝换代,江山易主,这便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这样的情况,我不能接受,叶蓁也不能。
   国破那日,她穿上平生最奢侈的一件衣服,一派洁白如丧登上城墙。一个公主的节义,虽然她没有长在王族,身上流着的却是王族的血。她遗憾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亡的像卫国这样平静。她对她父王说,王族是社稷的尊严,王族之尊,便是社稷之尊。今社稷遭此大难,三万将士齐齐解甲,陈国列兵立于王都之下,践踏的都是为家国而死的卫国子民。叶蓁虽长在山野,既然流的是王族之血,便代表社稷的尊严。
   城墙上叶蓁拽地的衣袖在风中摇曳,一路急速坠下,像一只白色的大鸟。
   一片将士的痛苦声中,陈世子苏誉,合上手上折扇,淡淡地道,以公主之礼,厚葬了吧。
   她没有像一个公主一样长大,却最终像一个公主一样死去。
  
   叶蓁曾说,她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长门僧曾断言她是个命薄之人。正因为这句,她身为卫国公主,活到十六岁,却完全没有沾染王族之物。十七岁那年被接回王宫,那一年便是卫国国破。
   所以说,在她生前几乎全部的日子都在君禹山上。也正是和君师父以及君玮生活在君禹山上的日子,才造就了她这般纯粹的个性。
   一如一片璞玉,不同于精雕细琢的温良,因为纯粹,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潜质。
   最初遇到慕言,只有十四岁,还是个灵秀天真又有些脱线的小女孩。在雁回山上差点被蛇咬死,为慕言所救。那时娃娃脸尚未脱稚气,等到最好看的十七岁,却连最后一面也未让他见到。直到如今,我仍旧怀念当初在君禹山上的叶蓁。那时的她,概况为脱线,貌似一点也不过分。只是这脱线理所当然被我后来理解成积极。在君玮劝死了夫君的寡妇被暴骂之后,叶蓁曾经对君玮说过,倘若她以后嫁了一个夫君,而夫君死了,她一定会潇洒地收拾行礼往大千世界寻找更多的夫君。虽说是小孩子的稚语,而这份洒脱,到底还是留在我的心里。甚至期望她会一直这样洒脱下去,只不过她遇到了慕言。一命欠下的恩情,上天入地找了他三年,找到的时候,她已经死了。
   再与慕言相见之时,她已经化为君拂,心中的耿介,嫌弃自己是个死人。她曾说,我多么想告诉他,你跟前这个带着面具的姑娘,就是当年雁回山上那个被蛇咬得差点死掉的小女孩。如今长这么大了,一直想把自己许配给你来着,天上地下地找你,找了你三年。
   叶蓁在君禹山上的时候,貌似跟君玮一样,并不擅长于琴技,貌似也正是慕言让她明白这其中的美好。后来,借着鲛珠死而复生,九弦琴成了她不离手的工具。而对于一向便好古风的我来说,总是觉得琴是个好东西,类似于高山流水,再难以表达的心意都可以找到渠道传承,且是个不错的方式。而对于死而复生的君拂来说,卸下子卫国公主的身份,同样也放下了一身责任。死过一次之后,与慕言的缘份,貌似可以再续。正如文案里那句:真正的风月传说,往往隐藏在丹青史笔之后……君拂曾说,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着,假如我有一个心上人,我要把我的愉悦和快乐全部弹给他听,把我的悲伤和难过全部哭给他听。
   她的心上人,此时,在这里。他是慕言,也是苏誉
  
   “被他一剑刺穿脸膛的刹那,我在想,眼前这个人,他是我的夫君,我只想和他一世长安。”
   这句出现在一世安里的话,让我耿介了很长一段时间。
   虽然君拂取了苏衍的性命,苏誉刺破了君拂赖以生存的鲛珠,谁也没有怪罪。这段感情貌似在此刻才显露了居烈的鳞爪,除了震撼和悲戚,浮现在脑海里的却是很久以前的一幕。
   烛火映出慕言深海似的眸色,似有星光落入,而窗外风雨无声。
   他说:“阿拂,以后可以尽情地哭给我听。”
  
   【君拂,爱一个人这样容易,恨一个人也这样容易。】
  
   宿命纠缠的相遇,一场轮回的开始。
   戎马半生心事,倾心谁知,辉映一段生死……
  
   这句话也许可以当作宋凝的写照吧。
   华胥引里,众多女子,基本都是把惨烈演义到了极致。而宋凝,更是极致中的极致。一种碾过心肺的痛,生生从字墨里迸发出来,狠狠揪住看官的视线。
   如果你看过这本小说,你一定会认同我的看法。隔着时日再来看这个女子,仍旧有无法摒退的悲愤和遗憾。不同于莺哥和卿酒酒以及慕容安,与沈岸的这场感情,至始至终她都是处于被动的地方。无论付出多少,沈岸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在他心里的,始终都是那个叫柳萋萋的哑女。我一直弄不清楚,在沈岸的心里,到底是如何看待爱情。
   还有那个在苍鹿野下,拼尽全力救他的女子。
   倘若一个人的所有都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那么她就只能等着应劫的事端,有多少浮生都要瞬间挥尽。其实一直觉得宋凝不值,她本是个耍着长枪戎马奔放的女子,却碰到了沈岸,她的人生彻底被改写。姜黎两国之战,沈岸作为姜国的将军,打败了黎侯的妹妹宋凝。我不知道天下的女子是不是都有一些英雄情结,类似于一世安里慕容安说的那句话,你想得到一个姑娘,你首先要将她打败,倘若你不能打败她,你凭什么得到她。宋凝就是这样爱上了沈岸。黎姜的那场战争,是两人的劫。遍地尸骨,她策马赶到战地救了当时奄奄一息的沈岸。当把他从尸体堆中挖出来的时候,宋凝竟然哭了。她说,我就知道,我应该来。

共 17163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书评条理清楚,文章以人物为解读线索,逐一解读了所看作品中的人物:卫国文昌公主叶蓁、宋凝、卿酒酒、慕容安。作者以叙事抒情散文的笔法,在书评里演绎了这些人物的感人故事,揭示了这些人物鲜明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点,揭示分析了他们的人物命运,特别是揭示了他们的命运表现出的人生价值,从他们的身上揭示出了我们今天现实里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精神思想方面的东西。书评语言流畅,叙述深情,读来感人。好文,推荐!【编辑:春雨阳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101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量泉        2012-10-11 21:59:43
  这个我看过,唐七的书我都看过哈!特喜欢阿拂,还有宋凝十三月!
回复1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10-13 17:53:37
  哈,书中那几个女子,我都喜欢。
2 楼        文友:铁禾        2012-12-17 23:23:05
  读此品文,见作者的真知,也有不少的启示,欣赏了。
铁禾
3 楼        文友:舟中人        2012-12-20 15:00:27
  拜读小末小说佳作,欣赏了,赞一个。问候小末,祝福快乐!
舟中人
4 楼        文友:素纨        2013-01-01 12:26:48
  华胥引,我喜欢,同道中人,握爪。。。
回复4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3-01-02 20:36:11
  好吧,这个可以有。唐七公子那几本书还是有看头的,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