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逝水流年*散文』母亲与她的家乡

精品 『逝水流年*散文』母亲与她的家乡


作者:申酉 秀才,19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12发表时间:2012-10-12 12:04:33

母亲去世已经整整三年了。
   八天的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有时间回了一趟母亲湖南的老家。十月一日清晨五点多,几兄弟共九人自驾两辆小车,开上了回往故乡之路。
   一路上秋风送爽,车外的空气十分清新可人,公路两旁的山峦、河流、村庄和农田沉浸在金秋的景色里。选择在这样一个不冷不热的季节里回老家探情亲,心情自然是十分惬意和激动的。上一次回老家探亲,记得是在上世纪的90年的春节,那时候,父母亲都还健在,一大家老少十几口人,浩浩荡荡的,可谓是声势浩大,无论是乘火车还是座汽车,都得瞻前顾后,哪像今天,就两辆小车,一路疾驰,直奔目的地。
   母亲的老家是在湖南省邵东县高楼乡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桂林出发,先到衡阳市,再转到邵阳,下了衡邵高速,再转县道、乡道。只是老家的表哥的电话不通,当年是步行到母亲老家的,只记得是从半山腰上一条窄窄的土路经过,表哥的房子是建在土路旁,站在门口朝山下眺望,远处只是丘陵和山峦,很少见到房屋人家。
   这次是驾车回去,也不知道乡道是否修到了表哥的家门口。启程之前,已经根据汽车导航地图,查阅到表哥的家属于高楼乡堆头村,但是记忆中上次探亲是没有经过堆头村的,所以这次也只能进村打听后在寻找表哥的家。
   就这样一路行走一路打听,当我们的汽车行驶到表哥家的山脚下时,才开始有了眉目。只是在向当地乡亲打听表哥家的位置时,我的心灵感到了震撼。因为,在打听表哥家的同时,路旁的乡亲都提到了一个称呼:你们是冬姑姑的家人吗?你们是桂林来的吗?这是因为,我母亲的名字里面含有一个“冬”字。
   我母亲出身贫苦,没有读过书,除了认识人民币和自己的名字,不识其它字。但是我母亲心地善良、为人和蔼诚恳,凡事都不愿麻烦别人,自从嫁给我父亲后,都一直为这个家在勤劳的操持着。父亲去了桂林打工,我母亲一直是如此。解放后的1955年才去到桂林安家,至此一直到2009年去世。
   我感到震撼和激动的是,一个在远离故乡的城市生活了54年、很少回老家的人,缘何老家的乡亲都还记得?这让我回忆起我母亲在世时的一些情况。自从母亲跟我父亲到了城市以后,却从未有忘记过她出身地方和那里的亲人和乡亲,不论是当时的家境好坏,都始终坚持如一。
   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只要从老家来了亲戚,母亲都是很热情地接待,管吃管住,临走时还要送上一些农村缺乏的食物用品什么的。每到他们离开返回老家的时候,母亲都会交代这些是送给谁谁的,那些又是送给谁谁的。就因为这,有时候父亲有意见和母亲发生口角。在那个年代,家境本来就很清贫,不多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人,哪还有多余的钱来买东西送人!
   只是母亲坚强的性格和为人和善的心,从此就没有放弃过这样做。她始终认为,无论如何,城市的生活总会是比乡下农村的生后要好一些。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热情接待着所有从老家来的亲戚和乡邻。
   几十年过去了,我也不知道母亲接待过多少回,但在我的心底里面,感觉到母亲从最开始是讲乡情,到后来成了一种自然要做的事情。我不止一次地想过这件事情,母亲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因为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永远不会从老家的乡亲得到什么好处,既然如此,为什么母亲还是坚持不懈呢?我想,大概我母亲从骨髓里面就没有忘记故乡是一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尽管那时很困苦,但是那里的山山水水把她养育长大,她当然不能忘记那里和那里的乡亲邻里!说到这里,就不难理解,当我们打听表哥家住址时,那里的乡亲一听说从桂林来的找表哥的,都会一样地问道:“你们是冬姑姑的家人吗?”
   一路打听一路问,几经曲折中,终于找到了表哥的家。
   二十多年的风雨,城市的巨大变化,也没有忘记偏僻的山村。记得表哥家当年就是一间土坯砖砌的房。如今已近是两层的水泥混砖楼房了。表哥见到我们的到来当然是意外的欣喜,这是因为没有得到我们到来的信息。杀鸡切肉自不必说,表哥忙着给我们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借此机会,我带着相机到表哥家周围转转去了。
   当年的印象已经模糊了,眼前呈现给我的是一幅山村风景画。乡民的房屋依山而建,很多都是新建的三层楼房。从当地乡亲悠闲的表情来看,生活已经是过得不错,过去那种缺吃少穿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年的乡间土路,现在绝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虽说水泥路不宽而且坡陡,但路面的质量都很好。仅此来看,山村的变化是巨大的,这也归功于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实行的好政策。
   表哥在我外婆家,是与我母亲最亲近的一个人。除我家外母亲五兄妹唯有我大舅有一个儿子,其他都是女儿,因此母亲十分爱护这支“香火”。表哥也想认我母亲叫“亲妈”,只是我母亲没有同意,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是母亲本家的人,而成了婆家的人了。
   因为这个缘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表哥经常来到我们住的城市,住在我家里,并在城市找些临时工做,挣点钱以贴补贫困的家庭所用。来来往往,我们几兄弟也和表哥很熟了。这也成了日后我们与母亲老家唯一熟悉和可以牵扯的亲戚了。
   如今母亲的五兄妹只剩小姨妈和小舅妈两人,他们都已经八十多岁了。小舅妈住的是我母亲家的老屋,距表哥家有三里多路,在一个更偏僻的山坳里面。表哥在午饭之前,带我们步行去看看小舅妈和老屋。三里多路的最后一里路的那一段,仍然是碎石土路,我不明白为何这一段路没有修建水泥路。在表哥的带领下来到了小舅妈住的老屋,当时的情景叫人伤心落泪,房屋的残破叫人触目惊心,难道这就是我母亲出生的地方?!
   老屋周围隔壁同样也是几户土砖坯盖的房屋,问了一下隔壁的邻居,房子大约都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房屋经历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霜雪雨,因年久失修,有些墙壁已经出现裂缝。小舅妈有四个女儿都嫁出去了,老伴也过世了,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靠吃五保户生活。在这个山坳里就几户人家,好像都是一些孤寡老人,房屋都很破旧。因为没了年轻人,也没有了生气,水泥路没有修到这里,我想大概与这有关吧。
   舅妈耳朵不好使,腿脚也不便,但身子还硬朗,能够下地种些蔬菜、南瓜什么的,我们到的时候,正遇上她老人家收南瓜回来,一手提一个六七斤的南瓜,走得还挺精神。看到我们这些外甥的到来,很是喜出望外。我大哥、二哥与舅妈在不停地唠叨,我却四处地打量着。
   老屋堂屋的屋顶已经坏掉了,屋顶上盖瓦部分有几处可以看到天空,两边的侧屋很黑,没有灯,也看不清,我也没有进去。堂屋很乱,堆满了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具。可以看出来,舅妈的生活过得还是很清苦,只是冻饿不着,但是缺乏人的照顾。
   当隔壁的乡亲告诉我,我母亲就出生在这座房屋时,我的心颤动了。以前只是知道老家在哪里,但母亲具体在哪里出身我一直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一切让我震惊,这让我更加体会到母亲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和惦记着故乡的亲人和乡邻,想必是知道生她养她的家乡还是那样贫苦,她多希望有一天家乡能够好起来,所以就坚持不懈地有机会就为亲人和乡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舅妈家只停留了不到一个小时。舅妈家境贫寒,也拿不出什么来招待我们,离开时舅妈落泪了。在以前的两次探亲,到分别时,舅妈总会拿出一些农村自家生产的东西,如红薯片、花生和炒豌豆什么的让我们带走,如今舅妈只有在墙角堆放的二十几个老南瓜。舅妈说:“也只有这些南瓜了,唉!”见舅妈难受,我们几兄弟连忙说:“舅妈,南瓜好,我们一家带一个南瓜走吧。”这也是舅妈唯一能送的一点心意了,此情此景,我们兄弟几个心里酸酸的。离别时,给舅妈留下一千元,算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意。
   这就是生养母亲的故乡。
   母亲故乡的贫穷给我带来深深的思考。国家几十年的建设,但在偏僻的山村里面。仍然生活着一些贫困的百姓,特别是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有谁能改变他们当前的现状?国家发展的阳光何时能照进那黑昏的老房子?念及此,母亲的身影在我眼眸中凝成了一束光,那束光渐渐地放大,那是她用自己所能及的一点点微薄的力量,可以为自己贫困的家乡做一点小小的有益事情,并一直牵挂那里的山山水水,乡亲乡邻。这也不奇怪为什么在方圆几里偏僻的山村里面。那里的乡亲一直都还记得有一个叫“冬姑姑”的人,尽管她离开她的家乡已经很久很久了。

共 32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语言质朴的文字却读出了笔者满眼的泪水。一是为作者母亲博大的爱心及对故土、对乡亲的挚爱之情。家境清贫时她宁愿自己受难也要竭尽全力帮助老家的乡亲,以至于离开家54年还是乡亲嘴中念念不忘的“冬姑姑”!再是为作者母亲老家今日的贫穷落泪。去小舅妈家的碎石土路,小舅妈房屋的残破,清苦的生活,小舅妈在外甥们临走时拿不出东西送给他们的难受都让人心酸落泪。曾经看见作者发在群中的故乡建筑的照片,那副惨败衰落的情形和居住其中的衰老的老人的形象都令人心生酸涩。今天读着作者笔下母亲曾经帮助故乡人的点点滴滴感人心肺的举动,看着母亲故乡现今的贫穷与落后,更了解了母亲的善良和对故土的热爱,也理解了母亲为何要几十年坚持不懈为亲人和乡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作者在文后深深的思考,让人心生沉重,更感佩作者的母亲——那个被乡亲们叫着“冬姑姑”的人的高贵品质。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无重墨渲染,却情深意重,动人心弦。佳作,荐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3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2-10-12 12:08:45
  一篇语言质朴的文字却读出了笔者满眼的泪水。一是为作者母亲博大的爱心及对故土、对乡亲的挚爱之情。家境清贫时她宁愿自己受难也要竭尽全力帮助老家的乡亲,以至于离开家54年还是乡亲嘴中念念不忘的“冬姑姑”!再是为作者母亲老家今日的贫穷落泪。去小舅妈家的碎石土路,小舅妈房屋的残破,清苦的生活,小舅妈在外甥们临走时拿不出东西送给他们的难受都让人心酸落泪。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申酉        2012-10-12 13:23:18
  谢谢风逝的编按。
   若不是亲身的所见,可能很难让人相信,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在当时看到这种情况,就萌生要写的念头。只是笔拙,写出来就是这个样子。让你费心了。
2 楼        文友:风逝        2012-10-12 12:09:09
  曾经看见作者发在群中的故乡建筑的照片,那副惨败衰落的情形和居住其中的衰老的老人的形象都令人心生酸涩。今天读着作者笔下母亲曾经帮助故乡人的点点滴滴感人心肺的举动,看着母亲故乡现今的贫穷与落后,更了解了母亲的善良和对故土的热爱,也理解了母亲为何要几十年坚持不懈为亲人和乡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申酉        2012-10-12 13:27:01
  此情此景,很难让人心里平静下来,心里酸酸的,老有想哭的冲动。因此,更多对母亲的回忆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文章就是按回忆当中的一些事情,和后来见到的情景所串联而成。
3 楼        文友:风逝        2012-10-12 12:09:26
  作者在文后深深的思考,让人心生沉重,更感佩作者的母亲——那个被乡亲们叫着“冬姑姑”的人的高贵品质。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无重墨渲染,却情深意重,动人心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3 楼        文友:申酉        2012-10-12 13:30:37
  一个人的为人,是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证明。若不是母亲老家的乡亲所言,我可能还意识不到我母亲当年的一些做法。那些事已成记忆,但会永远留在自己的心里。
4 楼        文友:风逝        2012-10-12 12:11:32
  大哥,赔我的眼泪!你的文害得我写按都看不清了,按语不好都赖你哈,不准批评我(尽管风逝水平低洼)!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4 楼        文友:申酉        2012-10-12 13:32:38
  谢谢风逝的眼泪。
   文章能够感动人,申酉的这篇文就没有白写。再次感谢风逝深刻的编按,谢谢,问安!
5 楼        文友:疏帘        2012-10-12 17:52:25
  此次探亲,可感到人生若白驹过隙?
冷暖自知
回复5 楼        文友:申酉        2012-10-15 10:03:11
  谢谢疏帘光临!人生就是这样,几十年光景匆匆而过,不可抗拒。关键是人在身后能留下写什么?这是我这几年在一直思考的问题。顺便问安,祝好!
6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0-13 19:20:1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7 楼        文友:东东        2013-02-28 20:48:54
  每每遇到些母亲的文字,我总会驻足仔细读来。因为妈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写的真好。
一纸一年一年华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