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逝水流年*散文』那时、那地、那我

精品 『逝水流年*散文』那时、那地、那我


作者:鹤子 秀才,250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72发表时间:2012-10-12 20:30:42

『逝水流年*散文』那时、那地、那我 女儿上高中,太累了。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故,为减轻她的累,我们就尽量承受更多的额外的累。比如,起早做早餐(别奇怪,以前我们是从不做早点的)。
   昨晚女儿说今天要去学校食堂吃早点,我们虽然嘴上不甚同意,但心里还是感到了少有的莫可名状的轻松。出发前,女儿看到我们还懒在床上,便长叹道:“哎……真羡慕你们啊,还能睡懒觉!”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孩子,我是熬出来了。想当年,我上学也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呢。”女儿哼了一声,撅了嘴巴怏怏不快的出门,走了。
   我说的是实话,并没有矫情的为加强说教效果而夸大其词。但我心里也确实明白,女儿他们这一代学生,比起我那时可就累多了。
   我的家在西北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那里的中学普遍还不具备住宿的基本条件。因此,虽然学校离我家有大概十多公里的路程,但我也必须一直走读。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早上上学,我必须最晚六点出发,否则必然迟到,挨老师批评。而西北的天,亮的比河北要晚近一个来小时,所以,不管哪个季节,六点钟的天还都是黑的。好在那时我国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哪个村子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学生。而那时的学生,不管男生女生,脸皮都似乎都比现在的学生要薄。不管学习成绩如何,都不情愿因迟到而受罚挨批。所以,大家事先约好集合地点、出发时间,一起摸黑步行十几公里去上学。
   那时西北农村的艰苦生活条件,还是不允许普通的家庭为孩子上学购买闹钟的。而干农活的家长因劳累,也因对上学一事的认知程度,除了刚开始时候外,一般是不会再叫你起床的。那么,要在六点之前起床去村头集合上学,完全得依靠自己判断时辰的能力。起初,我们有的人凌晨三四点钟就到了村头;有的人没赶上大部队,只好一路奔跑着去追赶。于是,我们便央求高年级已经锻炼出判断准确时间能力的孩子上家里来喊,我们自己也学着观察从破了的窗纸外投进的灰暗的天光,我们也用心倾听近处断断续续的鸡鸣和远处急切而恍惚的狗叫····渐渐的,也许是我们尚显稚嫩的所谓的生物钟已经生辰,也许是诚恳的态度让我们养成了宝贵的经验,反正,大概一月后,我们基本能准时到达村口了。
   毕竟还只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贪吃嗜睡的年龄。当我被爸爸突然地从酣睡中推醒,当甜蜜的梦境被粗暴的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破,当远近的鸡鸣狗叫声声传入我的耳朵时,当我自己忽然中邪般从热炕上惊悸坐起之时,我是多么的不情愿钻出被窝啊。我希望再多睡哪怕一秒,我希望今天下大雨不用上学,我甚至希望哪怕突然来次大地震,哪怕把我也突然的埋入地下,只要别叫我爬出温暖的被窝就行。
   可现实残酷啊,不去上学去,爸爸也许会骂死我;上学迟到了,老师可能会罚死我。我只好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揉着眼睛,强咬着牙从炕上爬起来。其实,真正清醒了,睡意已去,起床也就起床了。可那时冬天的寒冷能冻死人的。当时尚在为温饱忧愁的农村根本就没有取暖设备,且陕西农村那时候流行单边盖的厦子房,房檐下所谓的卧室就几乎暴露在天光下。如果门窗再封闭不严,那人睡在炕上就跟在睡在野地里没什么大的区别了。所以,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对作者当年屋破偏遇天雨的凄苦寒冷的感受就体会特深。
   几乎整一夜直到天快亮时才刚刚把身子焐热,马上又要把热身子放进“多年冷似铁”的破棉衣里,当时的心理可想而知。吸溜着嘴巴穿好衣服后,已经是浑身似筛糠了。随之,揭开水缸的盖子,舀水洗脸,但,经常地,我发现,水已经和水缸冻成一体了,只好不洗脸了。因为门外还有同学在等着呢。何况,这种情况下,不洗脸的情况那是比比皆是且长此以往的。本世纪初,有气象专家提出全球变暖的理论,我深信不疑。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我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似乎冷得多得多。
   到了集合地点,看看人到齐了,出发。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三个孩子又何尝不是一场戏呢?,何况,我们有大小、男女十几个孩子呢。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浩浩荡荡就朝学校方向涌去了。这时,起床时的瞌睡和寒冷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当时我们那里每天吃两顿饭,九点多一顿,下午三点多第二顿。不知是哪朝哪代谁人依据何种标准规定下来,但人们一直就这么做的。现在想来,人们不明就里的这种做法极不科学,原因是晚饭和第二天的午饭间隔的时间太长。所以,正需要大量营养长身体的我们早晨起来早就饿了,但必须饿到九点前后才能吃饭。于是有人从家里拿了半个馒头,有人拿来一只苹果,有人昨晚藏了一块红薯,甚至有人不知从那里拿来一快水果糖,大家就东躲西藏,你争我抢的打闹着分来吃。夏天时,实在饿了,就顺手去路边田间地里拔根萝卜掰了吃。
   ……
   女儿已经走了好一会了。我本想睡个回笼觉,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回想起我上中学时候的点滴,我突然觉得:那时,那地,那个我,虽则缺衣少穿,虽则有时会饿的眼冒金星,有时会冻得麻木无觉,虽然痛苦,但那痛苦是肤浅的,很具体,只消一个馒头,一件新衣就能完全解除。甚至,只消几个小朋友去痛痛快快的打闹一场,马上就会快活起来。现在想来,从那苦中甚至可以感受到乐呢!而现在的孩子,想想他们的孤独,他们的压力;他们面临的升学、就业的竞争,面对的环境、气候的恶化……他们真的累,他们真的苦。他们感到的是精神的累,是心灵的苦,不易消除的啊。
   想想刚才说给女儿的话语,我感到了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来,真正要安慰孩子,鼓励孩子,真正为孩子办实事,就必须在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上下功夫,但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有时真的无能为力,能够给孩子做到的其实是很有限的。

共 22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从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精神压力大谈起,回忆了作者儿时的经历,家距离学校有十几公里,要两个多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起早贪黑,极度缺乏睡眠,家境贫困,可以说是饥寒交迫,编者作为过来人再重新温习那个年代,还是有些不寒而栗呢。但是作者笔锋一转,说到,那时,那地,那我,那个痛苦是肤浅的和简单的,因为解决起来是容易的,只需一个馒头,一件新衣,一个好觉。但是当今的社会是浮躁的,孩子的心灵是痛苦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是巨大的,他们要承受的远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复杂得多。鹤子的散文总能让我感到最质朴的情感在释放,怀旧于那个时代,感恩于那片土地,愚情感于叙述,亮文采于质朴,倾情推荐此佳作。【编辑:鸿渐于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3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2-10-12 20:31:22
  本文从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精神压力大谈起,回忆了作者儿时的经历,家距离学校有十几公里,要两个多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起早贪黑,极度缺乏睡眠,家境贫困,可以说是饥寒交迫,编者作为过来人再重新温习那个年代,还是有些不寒而栗呢。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2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2-10-12 20:31:48
  但是作者笔锋一转,说到,那时,那地,那我,那个痛苦是肤浅的和简单的,因为解决起来是容易的,只需一个馒头,一件新衣,一个好觉。但是当今的社会是浮躁的,孩子的心灵是痛苦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是巨大的,他们要承受的远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复杂得多。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3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2-10-12 20:32:12
  鹤子的散文总能让我感到最质朴的情感在释放,怀旧于那个时代,感恩于那片土地,愚情感于叙述,亮文采于质朴,倾情推荐此佳作。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0-13 19:22:4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