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永难忘怀的胭脂沟

编辑推荐 【绿野散文】永难忘怀的胭脂沟


作者:萍踪屐影 进士,11031.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5发表时间:2012-10-13 07:17:49

永难忘怀的胭脂沟
   胭脂沟实际名字叫老沟,是我国北疆最大的河流阿木尔河的一个小支流.因其盛产黄金,又称之为老金沟,人们以此赋予这里以活力和身价特色。又因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老沟的金锭送进皇宫,慈禧太后赐名曰胭脂沟,为这里抹上一笔权利的神秘和美丽浪漫的色彩。胭脂沟从此而名,也从此充满了实业感和历史感。
   也许缘份吧,32年前的1968年,我在爱辉县四家子公社工作,和县里六、七个“革命对象”“走资派”被发配到胭脂沟,带领民为抢修战备公路在这里战天斗地。那真是战天斗地啊!
   当时,找们头顶蓝天一片,脚踏白雪一地,住在松木小杆绑成的“趟子绒,通铺上,吃定量馒头,喝海带汤。最艰难时.无盐无油。每天从今天的金沟林场场部,踏积雪,沿今天的207国道赶到北沟河(小北沟)架桥,砍道影子;还有一部分民工再往东走19公里,到达叫鹿场的地方伐树、运材、建时木刻楞平房,一天要往返六、七里地。携带的“午饭”唯有馒头冻如石块,只能在簧火上烤一层,吃一层;没有水几只好吃雪‘真是一口馒头一堆火,一片咸菜一捧雪。
   所说“砍道影子”,即是把确定为公路的位置上的所有松树、桦树连根崛起一抬到“道”外。我们没有机械。开头,大家喊着“打倒,苏修,“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之类的口号,二百人用粗绳子拉不倒一棵树,还累的满头大汗,进度很慢。后来,我们用农村纹杠的办法,发明“锁树法”,只要三、四个人,一次拉到六、七棵树,最多能拉倒13株松树。这个有力学“科技”含量的进度,比人工锯倒一株树,再刨出树根、运到道外的办法提高效率一、二十倍。爱辉筑路营,因此用三个半月时间,完成了全年任务,成为第六指挥部蛟妓者,成为嫩摸公路上段,即从十八站呼玛河南岸到漠河358公里战线上的典型。但是,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我这个飞行员出身的人,我这个20几岁的公社书记,和另两位“黑鬼介以“阶级敌人”、“漏网走资派”等等罪名被专政看管起来。打倒之声响彻大兴安岭,污辱之举演出在胭脂沟。
   那时,心中异常烦闷,有日记不敢写。造反派在公社正逐本地审查我多年日记。我唯恐有只言片语之错,哪里敢直抒心意。但樟子松选择乱石劣根,依靠浅层地力却能成长为明快的苍天大树,成长为令人侧目的“美人松.,常常激励着我。诸多的兴安杜鹃,即使寒冬时分也隐含绿色,也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当时的胭脂沟只有一栋木刻楞平房,做为我们几百人上下大通铺的营地:一栋板房,做为仓库;一个小土屋,是漠河大队放牛人的临时.窝棚.,也是我们后来被看管的“囚室介。至于到处可见的清代采金石No良,无人敢问津.我曾带两个老年民工,利用半天时间,踏看十几个砧眼。那青虚虚的金沙中,该有多少金沙含量l老民工拿起两块略扁的石头相互la升,育金面闪囚发光。找们不敢探讨,更不敢淘金,即使需要钱改善伙食,也只能望金生叹!那个年代,谁敢动一下慈禧太后的沙子,谁就是搞资本主义。我们在消代一处老宿舍遗址,看到类似庭院大门的门柱上刻着-}9对联,上书.高山峻岭藏猛虎,绿树丛中出英雄,。我苦笑不止。我们是何等的猛虎?是什么样的英雄?
   当年,动物很多。犴达犴在西南沟,在八里房成群结队。俄国“金匪,在八里房遗留的木刻楞房前广场就是众多秆达秆活动场地。我曾带人在那里设窖捕秆,没能奏效。当时,我还曾让两个老民工用压拍、套索等办法,捕获近百只“黄皮子”和几十只雪兔。皮子卖给摸河供销社,用这笔费用首先给民工买“毛选”,买《毛主席语录》,余钱才敢用来买盐,买海带等生活用品。
   往事已矣。我怎能忘记胭脂沟?那是我人生难以忘怀的岁月,是一群赤诚的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地方,是一批炎黄子孙流过血、流过汗、出过力的地方。30年后的1998年,找回访了胭脂沟.那里面目皆非。我们当年住的木刻楞,板房仓库,给我们当囚室的小黑屋和我们抢建的木刻楞临建房连影子都没有了。时代又赋予胭脂沟以新的生命,新的面目。慈禧太后年代的碃眼己被现代化采金船尾沙堆成的小山取代。那里有6条百升以上采金大船和百余条几十升小船正在采金。我们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已经建为金沟林场场部居住区。那里有六、七百人在生活。胭脂沟不再与世隔绝。那里有两条国家等级公路通过。林场已成为深山中一座小城镇,南北3条路,东西4条街,具备城市化雏形。外来采金专业户,运输专业户,养殖专业户等等力量也在推动那里发展。那里不再荒无人烟、野兽出没:那里不再松涛阵阵。怪鸟声声!那里不再是走资派们被放逐的地方。那里是林业建设者的乐园,采金者的天堂。我心潮起伏,百感交集,写了一篇文章《三十年后,重访胭脂沟》,表达我对胭脂沟的深情,在报端发表,了却找一片心意。
   今年六月份,我又重访胭脂沟。在漠河县政协副主席张成福等同志陪同下,走访了胭脂沟的山山水水、李金铺祠、清代妓女坟、小北沟的桥和远处李金墉当年练兵的场地、几十公里长的采金大场地等等可以做为旅游景点的地方。再加上天然的绿色环境,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色的融和,这里不是很好的旅游景区吗?不是漠河县创建旅游名城的一个点吗?这里黄金似乎有石头就有资源。张成福同志随手砸开一块石头,即见金粉,金粒闪闪。过去百多年这里是黄金基地,今后的岁月。还将是基地。当然,这里也是木材生产基地。更令人兴奋的喜讯,据说这里发现了石油。一支石汕钻探队伍正在紧张打钻,那该是何等的囚尤的未来)我.基地。更企盼着能建成为石油生产基地!胭脂沟将是一个何等灿烂的新兴城镇I
  
  

共 22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过故地重游胭脂沟,已游者的身份介绍了胭脂沟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从中体现胭脂沟的难忘之情,通过前后对比,揭示了胭脂沟翻天覆地的的变化。全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用词准确凝练,一气呵成流畅自然,推荐阅读!【112167214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幽谷兰馨        2012-10-13 08:42:26
  往事不堪回首,故地重游,找不到昔日的踪影,翻天覆地的变化,留下心中些许的感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