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生>第三章坎坎坷坷的青年时代5

第三章坎坎坷坷的青年时代5

作品名称:人生      作者:夕阳无限      发布时间:2012-10-14 12:10:47      字数:4037

一次玉秋到婆婆家用缝纫机给爸爸缝旧呢子外套,中午了还没做完。这时玉秋的小叔子回来了,看见玉秋在用缝纫机做活,就满脸的不高兴,没好气的把衣服扔在炕上。玉秋没吱声,走了。回家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这本来是我的缝纫机,现在给了你们,我来做活还得看你的脸子,不如要回属于我的缝纫机。想到这她就去找当时给自己介绍对象的女教师,和她说了这些事,让她帮着要回缝纫机。女教师和玉秋来到婆婆家,女教师看着玉秋的婆婆对她说:“大娘,当时你家大爷找我们介绍对象时说这缝纫机给玉秋了,后来怎么又不给了呢?你们说话不算话,让我们也不好办啊!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吗?我看你还是把缝纫机给玉秋拿去吧!”婆婆想了想说:“这不是我不给她,是老爷子要给老儿媳妇。我不管,你要拿就拿吧。”女教师帮玉秋把缝纫机抬回来了。还没到一袋烟的功夫,公公拿着大斧子,骂骂吵吵的来了,说什么地主家姑娘要造反了,敢抢贫下中农的缝纫机了,反了····来了就要砸缝纫机,玉秋让他砸,他又不砸了,要往回搬。玉秋捂着不让他搬,她就把玉秋家新买的一口烀猪食的大锅给砸了个大洞。当时玉秋的妹妹也在姐姐家,劝老爷子说:“大爷你先别生气,等我姐夫回来去找我爸说说,我爸能说服我姐姐让她给你拿回去的。”老爷子不但不听劝,连妹妹也一起骂。玉秋实在忍不住了就顶了老爷子几句说:“我是地主家姑娘你不知道吗?我当时没掖着没藏着,是明摆着的,你当时戴蒙眼了吗?是你找人去说我这个地主家姑娘的。”他看玉秋竟敢和他顶嘴就更气了,撵着玉秋要打,没办法玉秋只好跑到大队部。大队书记姓杜,是达斡尔族,四十多岁,上中等的个子,魁梧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上一双不算大却很有精神的眼睛。为人很正直,善良,有很高的威望,遇事主持公道。辈分大,全屯的中青年人都亲切的叫他老叔,据说乡里县里都调他,他都没去。谁家有什么事,只要老叔说话都好使。这时玉秋的公公也撵到大队部喊着:“不好了,地主家姑娘要杀人了,要拿大斧子砍我。”老叔笑着问玉秋:“你们这是怎么回事?连斧子都抄起来了。”玉秋当着公公的面把事情的经过源源本本的向老叔和在场的大队干部说了一遍,又说大斧子是他拿到我家来的,又不是我拿的,怎么能说我要砍他呢?老叔和大队干部也听明白了,把公公说了一顿,他回家也挺憋气,就到处找他儿子撒气。丈夫也很为难,就去找玉秋的爸爸妈妈诉苦。爸爸知道后非常生气地把玉秋训斥了一顿:“你有能耐了,有本事了,还能和老公公打架,你这不成了泼妇了吗?你真让我刮目相看了,你不嫌丢人吗?你还是我的女儿吗?为了一台缝纫机闹得满城风雨,让人说咱家姑娘和婆家争财产,多难听啊!”一会爸爸又把话拉回说:“好女儿,听话吧,把缝纫机给他们拿回去吧,你真需要爸爸就是不吃不喝也给你买。”玉秋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听了爸爸的话,缝纫机让他们拿回去了。
一次玉秋到婆婆家用缝纫机给爸爸缝旧呢子外套,中午了还没做完。这时玉秋的小叔子回来了,看见玉秋在用缝纫机做活,就满脸的不高兴,没好气的把衣服扔在炕上。玉秋没吱声,走了。回家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这本来是我的缝纫机,现在给了你们,我来做活还得看你的脸子,不如要回属于我的缝纫机。想到这她就去找当时给自己介绍对象的女教师,和她说了这些事,让她帮着要回缝纫机。女教师和玉秋来到婆婆家,女教师看着玉秋的婆婆对她说:“大娘,当时你家大爷找我们介绍对象时说这缝纫机给玉秋了,后来怎么又不给了呢?你们说话不算话,让我们也不好办啊!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吗?我看你还是把缝纫机给玉秋拿去吧!”婆婆想了想说:“这不是我不给她,是老爷子要给老儿媳妇。我不管,你要拿就拿吧。”女教师帮玉秋把缝纫机抬回来了。还没到一袋烟的功夫,公公拿着大斧子,骂骂吵吵的来了,说什么地主家姑娘要造反了,敢抢贫下中农的缝纫机了,反了····来了就要砸缝纫机,玉秋让他砸,他又不砸了,要往回搬。玉秋捂着不让他搬,她就把玉秋家新买的一口烀猪食的大锅给砸了个大洞。当时玉秋的妹妹也在姐姐家,劝老爷子说:“大爷你先别生气,等我姐夫回来去找我爸说说,我爸能说服我姐姐让她给你拿回去的。”老爷子不但不听劝,连妹妹也一起骂。玉秋实在忍不住了就顶了老爷子几句说:“我是地主家姑娘你不知道吗?我当时没掖着没藏着,是明摆着的,你当时戴蒙眼了吗?是你找人去说我这个地主家姑娘的。”他看玉秋竟敢和他顶嘴就更气了,撵着玉秋要打,没办法玉秋只好跑到大队部。大队书记姓杜,是达斡尔族,四十多岁,上中等的个子,魁梧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上一双不算大却很有精神的眼睛。为人很正直,善良,有很高的威望,遇事主持公道。辈分大,全屯的中青年人都亲切的叫他老叔,据说乡里县里都调他,他都没去。谁家有什么事,只要老叔说话都好使。这时玉秋的公公也撵到大队部喊着:“不好了,地主家姑娘要杀人了,要拿大斧子砍我。”老叔笑着问玉秋:“你们这是怎么回事?连斧子都抄起来了。”玉秋当着公公的面把事情的经过源源本本的向老叔和在场的大队干部说了一遍,又说大斧子是他拿到我家来的,又不是我拿的,怎么能说我要砍他呢?老叔和大队干部也听明白了,把公公说了一顿,他回家也挺憋气,就到处找他儿子撒气。丈夫也很为难,就去找玉秋的爸爸妈妈诉苦。爸爸知道后非常生气地把玉秋训斥了一顿:“你有能耐了,有本事了,还能和老公公打架,你这不成了泼妇了吗?你真让我刮目相看了,你不嫌丢人吗?你还是我的女儿吗?为了一台缝纫机闹得满城风雨,让人说咱家姑娘和婆家争财产,多难听啊!”一会爸爸又把话拉回说:“好女儿,听话吧,把缝纫机给他们拿回去吧,你真需要爸爸就是不吃不喝也给你买。”玉秋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听了爸爸的话,缝纫机让他们拿回去了。
玉秋的房子也不行了,准备第二年盖房子。打完场,生产队组织人到江西去打材料木,玉秋的丈夫也去了,准备回来买些材料木盖房子。玉秋怕带的钱不够,又把手表给了丈夫担心的说:“钱要是不够,就用手表换吧,记着省点花。”可丈夫回来后并没有买回材料木,带去的钱和手表也都没了。玉秋这个气呀,数落他,骂他,他就是不吱声。谁知道过了几天一个屯邻来找玉秋要钱,说玉秋的丈夫在江西耍钱欠了他家老爷们的六十元钱。玉秋气哭了,怎么办啊?房木没买着还欠了债。玉秋又跑回娘家和爸爸说要离婚。爸爸又语重心长的劝玉秋;“男人年轻时都会犯错的,以后年纪大点就好了。人生一世,哪有事事如意的,想开点,以后会好的。不管怎样他对你不是还挺好的吗?再说了咱家姑娘可不允许轻易离婚的哟,你以为走一家进一家就那么容易吗?别胡思乱想了,好好过吧。”在爸爸妈妈的劝说下玉秋回家了。
第二年还得盖房子了,盖的是小三间。因为玉秋没有哥兄弟,准备让爸爸妈妈搬来和他们一起生活。房子倒是盖完了,可是爸爸妈妈就是不搬来,他们说现在还能劳动先自己过,等以后不能劳动了,再搬去让你们养老。七四年玉秋的妹妹也结了婚,嫁给了外屯子的一个人,爸爸妈妈不同意,妹妹不听,就硬是跟人走了,爸爸妈妈是在是没办法,也只好认了。
1975年的十.一,玉秋的表哥要结婚,来信让玉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抚顺参加婚礼。玉秋毕竟有了两个孩子,还能出去吗?爸爸妈妈想,玉秋自从离开抚顺就再也没回去过,这次无论如何也得让玉秋回去了。玉秋只带了四十块钱和两个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回抚顺了。表哥和玉秋同岁,是三月生日,比玉秋大几个月,表哥刚结婚,玉秋却有了两个孩子,表哥对玉秋很惋惜。这次去抚顺呆了半个月,在两个舅舅家和大姨家,还有两姨哥哥家都住了几天。一天表妹领进来一位五十多的女人和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但是谁也不认识她们。舅妈问她们找谁,老女人说就找这家的主人,又问她们是从哪来的,她们说是从东沟(既现在的东港市)来的。舅妈一下就想到了玉秋的姑姑,说是她老姑吧?老姑看看坐在炕上的爸爸妈妈点了点头,却已说不出话来,姑妈赶忙跑到玉秋的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惊呆了,等缓过神来爸爸妈妈和姑姑搂在一起早已泣不成声了。姑妈的女儿,玉秋和舅舅舅妈这些人也陪着哭了起来。他们各自诉说着离别后互相牵挂的心酸。姑妈看了看玉秋,问爸爸这就是玉秋吧?爸爸点了点头,姑妈一把拉过玉秋,仔仔细细看她的这个侄女,真是既喜欢又亲切。玉秋还从来没见过爸爸这边的亲戚呢,所以和姑妈也特别的亲近。从交谈中得知姑妈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因为有一个从没见过面的舅舅政审不合格,没有当上空军飞行员。这个是大女人在沈阳机电学院上学,二女儿在东沟县政府市妇联主任,老儿子在技校当校长,姑父已经退休在家,姑姑身体不好,心脏病较严重。玉秋的爸爸和妈妈怕影响他们,和姑妈家一直没有来往。姑妈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大虾,螃蟹,蚬子等海鲜。他们在舅舅家又呆了几天,表妹要回沈阳上学,姑妈着急走了。爸爸妈妈玉秋和舅妈把姑妈送到火车站,姑妈临上车时,他们又抱头痛哭,姑妈拽着玉秋的手恋恋不舍地说:“过年你到我家去吧,我领你看看咱老家。我要病重不行时,你能来吗?你一定来呀!”姑妈走后她们也回来了。从姑妈那里爸爸又找到了多年不知音讯的侄子,当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是副厅级。这次抚顺之行,玉秋也有了不少的收获,心情开朗了许多。
1976年妈妈的肺心病又犯了,在嫩江治不好,没办法,玉秋的丈夫就把爸爸的小房卖了四百块钱,把玉秋的娘家搬了过来。爸爸领着妈妈去抚顺看病。回来后就和玉秋生活在一起了。玉秋又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真是太高兴了,爸爸也转到玉秋所在的小队,在队里看瓜。爸爸和丈夫在生产队劳动,年年都有存款家里每年还能卖两窝猪羔和一头肥猪,还有一头肥猪留过年当年猪。园子里栽的菜也吃不完,妈妈就拿到集市上去卖。妈妈又在小园子栽些黄烟,也能卖些钱。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很好。可好景不长,不知道从哪又刮来一阵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哪家日子过好了,就是搞资本主义,来一伙人就给薅掉。不允许种经济作物,只种蔬菜。想卖点鸡蛋都不敢,让别人看见了都不行。那时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妈妈害怕惹事,就再也不敢栽黄烟卖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